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论文_申强

昆明官房康复医院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电压,减轻子宫及阴道肌肉的疲劳度,提高患者的盆底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疗效

临床上认为妊娠分娩是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产妇产后及易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引发盆腔器官位置和功能异常,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给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目前临床上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众多,其中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多数学生认为早期给予综合干预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提升盆底肌力,促进疾病恢复[2]。现在我院收治的部分伴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为(30.8±1.3)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40岁,平均年龄为(29.6±1.7)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全部产妇的恶露已净;无泌尿系统疾病;同意配合资料收集。(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发作期患者;合并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患者;不能配合资料收集者。

1.3方法??对照组恶露干净后给予单纯的kegel运动,每次进行10分钟。观察组给予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1)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刺激产妇的盆底肌肉收缩,抑制逼尿肌不正常收缩,根据产妇的耐受性调整刺激强度,每次治疗20~25分钟。(2)阴道哑铃治疗:采用盆底康复器对产妇进行盆底肌训练,选用适宜的阴道哑铃,外涂专用润滑导电膏,插入患者阴道后开始锻炼,每次10-20分钟。(3)运动治疗: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每次10秒,松弛10秒,每次10分钟,每天进行5次。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盆底肌情况,检测患者的肌电压、肌力、疲劳度等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3]。产后妇女常伴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腹腔压力和盆腔器官重力轴指向骶骨,怀孕后产妇的重力轴指向盆底肌肉,使得盆底肌肉高度扩张,盆底组织发生神经性改变,而且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会随着阴道分娩次数增加而增加,因此产后产妇极易引起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4]。

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多数临床研究认为生物反馈疗法能提高患者的盆底肌力。而将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更有助于影响盆底神经通路,提高患者的盆底功能状态[5]。

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试验结果提示通过对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盆底肌力,缓解盆底肌肉的疲劳度,提高产妇的预后质量,且该法简便、安全、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 易念华, 吴兰,等.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3):351-355.

[2]张朝霞, 袁淑珍, 聂淑娟.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 2016, 20(3):89-90.

[3]杜玉玲.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效果与性功能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2):2452-2455.

[4]涂江莲, 熊红莲, 黄莉,等.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3):147-148.

[5]刘湘晖, 杜丹, 黄淑妹.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2, 39(6):613-615.

论文作者:申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论文_申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