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论文_宋茜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3

【摘 要】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将早期护理干预运用在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上的效果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2年内88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同时,将两组新生孩童出现黄疸的几率进行对比,将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效果影响。同时,将两组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孩童发生黄疸的几率为9.09%,对照组则为31.82%,对比两组黄疸发生率,观察组要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黄疸发生时间发现,观察组发生黄疸的时间要比对照组出现的时间晚,并且,观察组患儿黄疸消失的时间要比对照组快,两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新生患儿提供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现黄疸,降低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能够有效的缩减黄疸消失时间,提升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黄疸;临床效果

黄疸是一种常见于未满月的新生患儿的儿科临床疾病,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大概会有有60%的新生儿会出现黄疸,通常情况下,黄疸能够自然消退。新生患儿出现黄疸是因为其体内的胆红素发生了异常情况,从而造成黄疸的出现[1~2]。在新生患儿的血清中,如果胆红素水平上升,会导致新生患儿出现皮肤问题,发生黏膜黄疸。于此同时,过高浓度的胆红素还可能导致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出现损伤,从而诱发脑部出现疾病以及留下了后遗症,严重者还可能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胆红素对人体造成的威胁,与机体的状态以及周边的环境相关联。所以,对新生儿提供早期的护理干预是很需要的。在本次实验中,选取我院近2年内88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88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的年龄在36~42周之间,平均年龄为(36.2±1.36)周。男41例,女4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以及体重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的新生儿提供一般的护理,护理方式为:让新生儿及早接触、及早进行允吸,安排母婴同住一个病室,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按时为新生儿提供哺乳,注意新生儿的保暖等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方式则是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其中包含有:对新生儿进行游泳按摩护理,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奶粉,对新生儿的排便进行护理等,具体做法如下。

进行游泳按摩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出生两天后,安排专业的护理员为新生提供游泳护理,在每天的上午以及下午为新生儿进行10到20分钟的游泳护理,在为新生孩童进行游泳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帮助新生孩童进行伸张运动,同时为新生儿提供按摩服务。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细心的观察并记录下新生儿的体温以及脉搏等基本情况。

提供充足的奶粉。对照组新生儿仅通过母乳喂养,观察组的新生患儿则需要在进行母乳喂养后,依据新生儿的具体身体状况,为新生儿提供特定配置的奶粉。为患儿提供充足的粮食,能够有效保障新生儿获取丰富的营养,得到充足的能量。

排便护理措施。要对新生患儿的第一次排便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新生患儿的排便情况。若新生患儿在出生后的一天内,没有排过便,就需要为新生患儿进行人工促便,以促进新生儿的排便。

1.3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值,患儿的体重、粪便变黄的时间,以及有效率等,在为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的5天后:显效:新生儿的面色微黄,血清胆红素值低于119.7μmol/L;有效:新生儿的面色较黄,血清胆红素值在136到172μmol/L之间;无效: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值高于205μmol/L.

1.4统计学处理

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儿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血清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同时,体重要比对照组患儿高,观察组新生儿的胎便变黄时间要比对照组快,两组新生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将两组患儿的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黄疸是一种常见于未满月的新生患儿的儿科临床疾病,黄疸可以划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病理性的黄疸能够造成新生患儿的神经系统出现损伤,还会留下后遗症[3~5]。进而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患儿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上升引发的。若新生患儿体内的胆红素发生了代谢异常的现象,会造成体内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上升,引发黄疸。若新生患儿出现排泄胎便推迟的现象,对造成胆红素的循环增强;并且,由于新生儿体内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还不够成熟,这就导致胆红素转变为尿胆原以及粪胆原这个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新生儿倍感饥饿的情况下,胆汁的分泌会变少,这就促进了黄疸的形成。依据黄疸的形成因素,需要为新生患儿提供丰富的营养,充足的能量。这有益于正常菌群的形成,加快新生儿的排便,降低人体对胆红素的吸收。通过游泳护理,能够刺激产生胰岛素和胃肠道激素,从而促使肠蠕动,使新生儿的排便次数增多,减少黄疸出现几率。所以,为新生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黄疸的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通过对血清胆红素值以及新生儿出生三天后的体重、患儿粪便变为黄色的时间、有效率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6~8]。观察组患儿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血清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同时,体重要比对照组患儿高,观察组新生儿的胎便变黄时间要比对照组快,两组新生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儿的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合上述,为新生患儿提供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现黄疸,降低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能够有效的缩减黄疸消失时间,加快患儿的康复时间,促进新生儿体重的上升,能够是患儿便秘风险变小,提升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兰海英,夏爱红,唐丽华等.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10-111.

[2]张国宏,单雯.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83-84.

[3]张海霞,许敏,胡传凤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4):124-126.

[4]罗文英.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5):115-116.

[5]张亚林.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2):257-258,259.

[6]毋艳.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5):219-220.

[7]何秋香.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B,2015,(1):205-206.

[8]何秋香.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B,2016,(1):205-206.

论文作者:宋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论文_宋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