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加宁[1]2017年在《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美国哥特小说研究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虽然美国哥特文学的诞生晚于英国数十年,但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以华盛顿·欧文,埃德加·爱伦·坡,纳萨内尔·霍桑和赫尔曼·梅尔维尔等为代表的经典美国作家创作出大量哥特式(或具有一定哥特文学元素)的叙事作品,构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章。他们不仅被视为讲述神秘、恐怖及荒诞故事的怪才,同时也是美国文学、文化传统的源流之一,亦被认为是塑造了“美国性”(Americanness)的重要基础。对于哥特小说这一文类来说,城堡、密室、荒原、森林等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是叙事与构成意义的核心所在。根据列斐伏尔的观点,空间并非是抽象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社会生产的产物或复杂的社会建构,最终又会对社会实践及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因此,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便不仅仅起到背景交代及铺陈叙述的作用,而是能够从中发掘出文学活动与社会生产机制间的复杂联系。就美国历史而言,特别是其19世纪上半叶至内战前,这一段被史学家称为“大转变”的特殊社会时期在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文化模式、信仰体系、国家形态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矛盾与问题,而这些亦深刻影响了美国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与叙事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区分了“哥特小说”与“哥特式小说”的概念,前者指文学史严格意义上的英国哥特小说,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已经消亡;后者则泛指受到欧洲哥特小说传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哥特元素或哥特主题的小说,并能够结合其他类型小说的特点,达到更为丰富的表现范围与更强烈的叙事效果。荒原与古堡这一对哥特小说最典型的空间叙事为欧文、霍桑和坡等作家所沿袭,但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美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和发挥。对于美国哥特式小说而言,“荒野”的地位相比于英国哥特小说大大提升,扮演了更加复杂的叙事功能;既是对殖民地时期拓荒探险经验的真实再现,也将荒野作为与城市及城市所代表的文明、法律与虚伪的对立面予以书写。对于欧文来说,荒野和古堡是美国建国历史的遗忘机制的空间表征;对爱伦·坡与霍桑而言,荒野和古堡则被视作心理空间的外化,投射出这一时期人们普遍的焦虑心态。城市和乡村虽然在传统哥特小说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在美国作家笔下,近代资本主义所规划和组织起来的城市以其远超中世纪城市的复杂性与对传统伦理及社会规范的冲击性,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古堡在哥特小说中的叙事功能,成为这一时期最具表现力的空间叙事,甚至催生了侦探小说这一新的文类;另一方面,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在日益加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差距下日渐沦为城市的附庸,这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障碍与主体危机。爱伦·坡的侦探小说、霍桑的《我的亲戚,莫利纳少校》等作品,均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美国文学中一直存在着反工业化、崇尚田园牧歌的浪漫化怀旧倾向,试图建设所谓“中间景观社会”,而这种怀旧的传统与美国19世纪的激进主义思潮和宗教狂热裹挟在一起,从而诞生了《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和《福谷传奇》等杰作,既完成了对工业化与商业社会的批判,亦构成了美国社会重要的乌托邦想象。霍桑试图通过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抵御资本主义对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冲击,进而改造人性。但是,它既想通过隔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抵御现代生活对人性的侵蚀,又试图以封闭和低效的中世纪生产模式来维持现代人的需要,其结果必然失败。海洋在传统上并非典型的哥特式空间叙事,但在爱伦·坡的《亚瑟·高登·皮姆》和梅尔维尔的《白鲸记》中,海洋的辽阔、神秘与危险,航船的复杂、机械化与国家隐喻,都带有哥特式的雄浑与神秘之美,并且与作家本人的死亡冲动、种族意识与帝国想象之间产生了互动关系。相比于荒野,海洋的非理性与极致性导致它成为无文明甚至无语言的绝对空间,而主人公向着海洋深处的逃遁,则意味着对文明彻底弃绝的态度——由此,海洋作为哥特空间展现出美国19世纪发展的黑暗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寓言。
张艳丽[2]2004年在《论爱伦·坡恐怖小说的现代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现代性是一个文化和美学的概念,即指相对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化和艺术而言的审美现代性。本文以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影响最大的恐怖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具有审美的现代性。本文从文本意义和文本叙述两方面阐述其现代性,并结合历史和文化语境,从坡遗世独立的身份特征入手分析原因。这样把坡的恐怖小说置于现代性的范畴下加以研究,就突破了以往就恐怖小说而论恐怖小说的局限,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坡的艺术创新和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主题内容的现代意识出发,抓住恐怖的心灵展示和审恶的美学创新两个方面,探讨坡在从理性到非理性的现代转向中所起的开路先锋作用。第二部分重点阐释坡恐怖小说创作主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即预见了20世纪现代人的恶梦。恶梦分为叁个层面,即活埋的精神困境、谋杀的自我救赎和死亡的精神解脱。第叁部分从形式方面阐释坡恐怖小说文本叙述的现代性,重点分析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开拓、传统时空叙事的突破、象征意象艺术的运用叁个方面。第四部分从坡遗世独立的身份特征入手,一方面分析坡作为上帝弃儿的心理特征以及自行扮演上帝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阐释坡在唯美诗人和媚俗小说家两种矛盾身份中开拓的艺术创新,从而探讨其超越时代具有突出现代性的缘由。
潘蕾[3]2016年在《爱伦·坡在中国现代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文坛“另类”作家爱伦·坡于上世纪初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他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的展开经历了一些起伏变化。在二叁十年代,其不同类型的小说和诗歌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部分作品被反复的重译和介绍。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中的哥特风格和心理描写成为了被借鉴的对象。除此之外,许多杂志均对爱伦·坡本人的经历和文学观点有所介绍,部分文人围绕其诗歌创作理论和诗歌形式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译介活动的开展,大众对爱伦·坡的了解日趋全面。但是到了四十年代,主流文学关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爱伦·坡也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尽管还有少量的经典作品被译介并出版,译本的形式和语言也相对更加成熟,但爱伦·坡其人和作品的影响已大不如前。本文试图理清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传播路线,其作品产生的相应影响,以及这种传播和影响背后体现出的现代文人的审美和政治诉求。本文分有四章,包括绪论和结语,总共六个部分。在绪论里,笔者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爱伦·坡在世界和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以及国内外对其人和作品的研究现状。在西方文学批评界,爱伦·坡的思想和作品价值直到20世纪初才普遍地被认可。对他的研究经历了从批判到肯定,从感性到理性,研究方法从文本到文化,研究领域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过程。在这个部分,笔者提及了法国和俄罗斯的象征主义对爱伦·坡的接受和继承。爱伦·坡的影响力也部分地通过这些流派的介绍和发展辐射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大的范围。接下来,笔者分别介绍了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两个阶段的译介和研究情况。相比而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对爱伦·坡的介绍活动较为局限,可视为其传播的初期阶段。到了当代,尤其是在新世纪,随着大量出版物的问世和受西方爱伦·坡多元化研究的影响,中国的爱伦·坡研究呈现出了丰富的局面,但也存在着研究方向和研究重心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爱伦·坡与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作家作品的相关比较研究并不多,仍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笔者试图通过对现代文学阶段爱伦·坡的传播和产生影响的分析来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现代文人的审美立场及其他们文学选择的个人和历史原因,以适当地填补当下研究的空白。本文的第一章,笔者首先从版本学的角度切入,比较了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被反复译介的叁篇重要的短篇小说和两篇经典诗歌的译本。通过对叁篇短篇小说(《金甲虫》、《泄密的心》和《红死魔的面具》)不同时期多个译本的细读和横纵向的比较,笔者发现现代文学阶段译者对爱伦·坡的兴趣是逐渐由通俗类侦探小说转向思想内涵更深刻的心理和哥特小说的。而对同一篇小说的译介基本上都经历了从语言上文言到白话,内容也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完善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翻译技巧上,更体现在翻译时表现出的艺术审美上。而《安娜贝·李》和《乌鸦》两首诗歌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当时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从文言到白话,从形式和内容混搭到整体和谐的过程。这种变化映射出中国现代诗人对西方诗歌的审美趣味和对现代新诗发展的态度。二叁十年代是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被译介的高峰时期,根据当时的社会和文学现状,笔者将爱伦·坡和中国作家作品的关系大致从时间上划分了两个阶段:“五四运动”前后和叁十年代前后。本文的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从这两个时间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的作家和流派与爱伦·坡的渊源。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在“五四运动”前后相对活跃的文人和流派与爱伦·坡的关系。笔者选取了与爱伦·坡有着直接联系的侦探小说代表人物程小青、鲁迅和周作人,以及浅草-沉钟社为对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他们代表了比前人更勇于突破传统的五四文艺知识分子群体,因为获得了更多人生可能和相对自由的氛围而开始疏离传统的文学规制与群体,寻求自我实现的道路。这使得他们从审美趣味上与极富个性且关注内心的爱伦·坡更加契合。这也是爱伦·坡的作品在这个时期被大量介绍的原因之一,他也因此在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创作。程小青对爱伦·坡侦探小说模式的模仿从形式上促进中国的此类通俗小说的发展;他借鉴爱伦·坡对英雄式主角的塑造也包含了他个人对民族、社会和自我的理想与想像。周氏兄弟二人中,如果说周作人对爱伦·坡的译介是出于个人的文学审美情趣,那么鲁迅对爱伦·坡的理解则超越了感性而更加深刻。将鲁迅早期的《狂人日记》和“五四”后期的《死后》与爱伦·坡作品作一比较,可以看出鲁迅对现实在不同层面的强烈批判。从与爱伦·坡创作手段的相似,创作风格的一致到同样另类而精准的内心刻画,从狂人充满激情的呼吁与反抗到死人极尽讽刺与挖苦而体现的内心悲凉,鲁迅将启蒙与审美两种现代性糅合到了自己的创作中。浅草-沉钟社则更多的从个人信仰与自我价值的角度接纳了爱伦·坡。他们在追寻理想的同时感受到的迷茫、空虚与烦恼在爱伦·坡及其追随者们提供的艺术空间里找到了一些感性的抚慰和对自我的肯定。二十年代中后期到抗战爆发,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投身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但仍然有一部分作家和诗人没有选择随大流,而是守在“纯艺术”的领域,坚持文学的自律。第叁章中,笔者将爱伦·坡及其追随者与施蛰存和新感觉派、早期象征主义诗派和现代诗派进行了比较。这些派别与爱伦·坡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能一定程度地解释为何他们不在当时主流的现实主义文学之列,却依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施蛰存与新感觉派以小说创作为主,他们在感受到革命的暴力之后开始脱离理想与过度感性,变得理智而犀利。他们抓住了爱伦·坡以降的作家作品中的现代因素,作品用唯美的风格,大胆的以性爱为主题,以非理性和超自然的情节模式来批判都市现实对人心的异化,同时表达出对普罗的现实主义文学的抵触。早期象征主义和现代诗派则更多地从审美的立场借鉴了“为作诗而作诗”的爱伦·坡的诗歌理论。他们吸收了法国象征主义的诗学观和创作手段,重新定义了“诗情”和“诗意”,主张用画面、音乐和想象等手段含蓄地表达诗情,强调诗歌“暗示”的美,反对过度散文化的白话诗歌。早期象征主义的诗歌因为照搬法国象征主义模式而显得艰涩难懂,现代派诗歌则更好的融合了西方的创作手法和中国的传统意境,在新诗创作和诗歌本体建设上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具有现代特色的诗歌派别抓住了爱伦·坡思想和作品中的现代审美因素并加以运用,也体现了对其自身的审美反思与救赎。论文的最后一章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解释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得以传播和产生影响的主客观原因,爱伦·坡被接受的状况变化反映出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曲线。笔者首先分析了爱伦·坡的文学和文论作品中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特征和这些特征产生的现实背景。接着,通过介绍中国近代萌芽的个性化审美思想,以及西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分析了在中西哲学思想综合作用下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得以发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笔者借用了周宪对审美现代性四个层面的划分,分析了爱伦·坡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传播过程中,艺术审美所起到的线索作用和价值意义。尽管现代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并非只是体现在对爱伦·坡的接受上,但是对爱伦·坡的接受与其审美现代性特征密不可分,其根源来自于人类对自然、感性体验、精神自由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普遍人性的认可,和对传统、理性、科学和秩序等所有约束性和规定性的抵抗和反拨。最后,笔者认为中国现代作家对爱伦·坡的扬弃从根本上说是同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密切关联的。受到了爱伦·坡影响的作家们在参与现代文学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审美经验融入到了现代文学的建构中,滋养了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成为汇入中国现代文学大潮中的一支涓涓细流。
黄萍萍[4]2008年在《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国文学史上,爱伦·坡被归于浪漫主义作家之列。但就其短篇小说来看,浪漫主义不能完全概括他的作品特色。笔者认为,其作品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本文将从其短篇小说中的象征意象、对于潜意识中非理性冲动的描摹,以及其作品的不确指性叁方面来分析坡的现代性。
张敏[5]2016年在《论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文中认为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以独树一帜风格闻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斐然成就奠定了在文学史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不仅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短篇小说理论,而且是一位在创作中予以实践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散出独特的魅力。文章拟以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主题意蕴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将他的短篇小说置于现代性的范畴予以研究,最终明确他的短篇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并借此更好地认识爱伦·坡对文学史的推动作用。
张鑫[6]2002年在《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文中提出在西方文学史上,19世纪是小说的世纪,传统小说的成就登峰造极。小说的辉煌成就背后潜藏着危机:因循守旧,停滞不前。一些目光敏锐的作家意识到了这种危机,开始了对传统小说艺术形式的探索与突破。在这一进程中,美国天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先行者。当他的同胞们还在鼓吹“文以载道”之时,爱伦·坡的小说却呈现出惊人的独创性和现代性。在美学风格上,爱伦·坡打破真善美相统一的传统美学格局,高举“为写诗而写诗”的唯美主义主张,把美与死紧密结合,惯写“美女之死”与死尸复活,首次将恐怖与丑恶纳入美学范畴;在作品内容上,坡突破现实主义再现客观现实的传统,由“外”向“内”转,首先深入挖掘人类的潜意识,超前表现现代文学中的异化、孤独、死亡等主题;在叙事技巧和叙述手法上,坡改变以往第叁人称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开始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并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运用象征、暗示、意象等多种现代手法,使作品充满神秘气氛……爱伦·坡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现代意识,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坡一生不过创作了区区70余部短篇小说,却享有小说王国的众多荣誉,甚至被奉为现代主义的开山之祖。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影响了整个现代主义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大师,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仅把他当作一名二流的唯美主义作家来介绍。本文试图破除偏见,把坡放在正确的高度与位置上,进入其离奇诡异的小说世界,剖析蕴藏其中的躁动不安的现代灵魂,从文本意义和文本叙述(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阐述坡小说惊人的现代性和独创性,及其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傅颖[7]2007年在《爱伦·坡与哥特体小说的流变》文中研究说明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体因素具有非凡的革新意义,甚至改变了读者对哥特体小说的观念。首先,坡的作品把关注的焦点由外部的恐惧转向内在的心灵恐惧。在传统的哥特体文学中,作家们成功地借用哥特式场景,依托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图景达到道德宣化的目的。然而,在坡的哥特体小说中,道德却不是行文的目的。诚然,坡也成功地继承了哥特体小说因素并将其运用到了极致:幽暗阴森的背景,受恐惧折磨的男女主人公,举凡此类,都与传统的哥特小说并无二致。然而,在哥特式背景掩盖下的,则转而成为受精神分裂折磨,具有严重精神缺陷,被正常社会异化出去的现代人,他的主人公不受正常社会伦理及宗教规约,不断陷入精神恐慌的漩涡无力挣脱出来。宗教在社会现代性进程当中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和权威,而坡则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对哥特体文学的革新与他本人的文学理论相一致,他并不认同“载道”文学。其次,从坡力主的文学创作原则来看,他的哥特体小说恰恰是“效果说”,“统一说”的有机统一体。“效果说”,“统一说”在精神分析层面和现代性背景下获得了一种新的含义,它们成为了坡在社会现代性大走向下自我迷失后的一种回归企图。对于坡而言,文本的统一或许是解决现代性背景下精神痼疾的一剂良方,用一种理性、伪科学的态度给文本制造出一种严密的统一性,借以消除文本深层蕴含的精神无序及混乱状态。坡的这种态度是自我矛盾的:一方面,他强烈抵制科学对自然之美和想象力的破坏;另一方面,科学和理性思考又深深地激励并吸引着他。然而这两方面恰恰说明了坡在哥特体小说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总之,坡敏锐地意识到在现代性进程下道德说教在尘世生活中不再具有吸引力,他是为表现一种美而写作的作家。坡的哥特体小说以一种对现代性抱有自我矛盾的情感和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否定现代性的积极意义但潜意识下受到了现代性进程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小说中的一些特定写作原则正标示着哥特体小说现代性的确立。
李琦[8]2010年在《爱伦·坡与哥特文学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十九世纪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他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为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写出真正的哥特式小说精品的美国作家,也是第一个系统而令人信服的阐述哥特式小说理论的作家。西方学界对爱伦·坡的研究已经有一个半世纪,很多文学流派将坡的作品纳入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呈现出跨学科性和多样性;国内学术界受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对爱伦·坡的关注虽然也持续升温,但国内对爱伦·坡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作家作品介绍和文本分析的层面,研究视角大多局限在对坡已经公认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技巧的重复探讨上,而没有从史的角度探讨坡作品中展现出的和传统哥特式小说的源流关系。本文将以坡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恐怖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的方法,从题材的选择、恐怖的心理化、对人性恶的深刻揭示、叙事技巧的革新等几个方面来研究爱伦·坡恐怖小说对传统哥特小说的承袭与发展,将坡的作品纳入整个哥特文学传统中来研究,从而更好的认识坡的创新和对同时代作家的超越。
朱全定[9]2015年在《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文中提出侦探小说自爱伦·坡开创以来,已经成为通俗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都市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通过印刷媒介、影视媒介、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所承载、传播的文化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侦探小说始终凸显着自身独有的美学特征向前发展,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侦探小说具有满足大众读者消遣、娱乐、宣泄的功能,作品中扑朔迷离的情节、惊险刺激的场景、神秘莫测的悬念以及料事如神的侦探,构成了侦探小说的审美特性。神秘、惊恐、悬疑等审美元素为读者的“暴力”本能宣泄找到了一个出口,为读者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体验。侦探小说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不断地围绕案件进行设谜、解谜的游戏。作者通过故事中的侦探,在未知的空间中,寻找破案线索,不断地为读者设置谜面,读者积极参与重构犯罪现场、去伪存真,在蛛丝马迹中判断真凶,从出人意料的结局里体验解谜的快乐。本论文主要以中国侦探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收集、整理的侦探小说文本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基础,将其置入世界侦探小说创作的大背景下,首次运用原型理论、叙事学理论、故事形态学理论以及大众文化相关理论,通过横向研究的方法,探究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的独特性以及侦探小说向通俗文化转变的进程中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力图成为对中国侦探小说研究的有益补充。本论文由绪论及四章正文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方法、创新意义、以及本论文中对侦探小说的界定。根据这一思路,撷取侦探小说中的几个关键元素,对中国侦探小说进行横向性研究,并且把中国侦探小说放进大众文化视野中,发掘其接受创作中的深层次原因,拓展国内对中国侦探小说文化研究层面。第一章以神话、宗教、传说为切入点,运用原型理论,探索侦探小说中的文学渊源。在古代神话和宗教传说中,谜、罪、惩恶扬善、法的观念、侦探等侦探小说中的核心元素,作为一种文化和心理的积淀,潜伏在原始初民的集体无意识中。爱伦·坡的人生经历、欧洲传统文学以及他的创作理念为他开创侦探小说提供了契机,本节着重分析了他的五篇侦探小说确定的侦探小说模式类型。柯南·道尔把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所确立的“福尔摩斯——华生”模式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公案小说以破案故事为主要内容,其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思维方式,是我国侦探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对中国侦探小说创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章探讨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类型,将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分析模式运用到侦探小说上,尝试归纳其创作的具体规律,概括出七种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从而为当代侦探小说的创作避免雷同,另辟蹊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叁章从叙事学角度,选取中外案例,分析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角度,探究了侦探小说中的罪犯、侦探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语言的研究,分析了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显着特点。第四章论述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侦探小说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影响。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为侦探小说提供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译者在译介过程中,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直接促成了我国现代侦探小说的发生;并且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悬疑小说的现状及其经典化问题。最后,运用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探讨了西方侦探小说文化产业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以及对我国侦探迷现状进行了分析。
何雪凝[10]2018年在《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的中心是人,随着对人认识的深化,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文学“向内转”,将焦距调准到人幽微复杂的内在世界,探知曾经长久被压制、被漠视的心理疆域,成为时代赋予文学的必然要求,而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于发生激烈变化的大转折时代,它既大力汲取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营养,又带着中国文化的因子扎根在本国文化土壤中成长,这就注定了其复杂多元性。本文认为,对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因为其涉及到的内容关乎对中国现代文学本土经验的理解,也关涉到对文化转型时期文学的丰富性与多重性的解读。本文从新文学时期文学生态环境及社会历史环境的特点出发,力争以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多角度分析,探寻外来的、高度抽象的和极其混杂的术语(“心理现实主义”)如何在新文学不同作家和理论家手里获得生机,变得生动、鲜活。基于此,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安排如下:绪论部分归纳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相关概念,梳理自五四以来的相关学术史,明确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意义与对象。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渊源探微。首先从新的人学观念的确立,柏格森生命哲学、心理时间以及威廉·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现代心理学以及西方文艺思潮在五四后的引进热潮等方面探寻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语境。其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探寻其为中国现代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提供的仿效模型,尤其以对世界公认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开拓者亨利·詹姆斯的译介和模仿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探讨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中国化的整体情况。第二章探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围绕主观经验所形成的新小说观。心理现实主义小说重视个人经验的价值,以个性化的主观经验为核心,在表现对象、结构、环境这叁大小说范畴中,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形成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新小说观:“内心生活”成为其表现对象,而“内心生活”由于抽象性与主观性特征,就需要突破有机结构观,形成以主观情绪的流动为中心的散文化结构观,同时,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氛围”取代客观物质“环境”而成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新观念。第叁章阐释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开拓。从主观经验出发,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实现了主题的转移与突破,时代的苦闷与颓废、生存的孤独与寂寞以及生命的荒诞与异化成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主题领域进行的新开拓。本章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展现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对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问与关怀。第四章分析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形式实验。新的表现对象需要新的表现形式,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对形式创新有着高度的自觉,本章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形式上的实验:运用自由联想的意识流手法表现人倏忽变换的心理感受流程;以心理分析手法深入人的复杂意识层面;在心理时间的跳跃多变中对情节进行影像化处理;采用多样化的叙述视角观察体悟个体晦涩幽微的内在感知。在新的形式实验中,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构建起立体的经验结构和叙述结构,揭示出世界的多样化面貌。第五章论述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新的主题表达与新的形式实验,促使新的审美特征的产生,带来新的美学空间。一方面,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悖反传统典雅端庄的美学标准,而以“怪诞”为美学追求,呈现出肆意放纵、新奇怪异的现代审美特征。另一方面,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汲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形成了超越传统的诗性美追求,采用具有诗性精神的陌生化语言与象征意象构建起含蓄蕴藉、深邃悠远的意蕴空间。结语部分归纳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源发背景、小说观念、主题意蕴、艺术形式、审美风格以及其史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D]. 苏加宁. 吉林大学. 2017
[2]. 论爱伦·坡恐怖小说的现代性[D]. 张艳丽. 暨南大学. 2004
[3]. 爱伦·坡在中国现代的传播与接受[D]. 潘蕾.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J]. 黄萍萍. 文教资料. 2008
[5]. 论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J]. 张敏.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D]. 张鑫. 湘潭大学. 2002
[7]. 爱伦·坡与哥特体小说的流变[D]. 傅颖. 兰州大学. 2007
[8]. 爱伦·坡与哥特文学传统[D]. 李琦. 黑龙江大学. 2010
[9]. 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D]. 朱全定. 苏州大学. 2015
[10]. 心理世界的艺术呈现[D]. 何雪凝.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小说论文; 现代性论文; 文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短篇小说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论文; 西方诗歌论文; 艺术论文; 文化论文; 哥特风格论文; 侦探小说论文; 叙事手法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恐怖小说论文; 埃德加·爱伦·坡论文; 诗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