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的精神突破--论电视电影“擦伤岁月”_吴晓东论文

现实生活的精神突破--论电视电影“擦伤岁月”_吴晓东论文

现实人生的精神突围——评电视电影《划痕的岁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划痕论文,现实论文,岁月论文,精神论文,人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视电影,是一部中国的《天堂影院》(1989年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执导)。影片从一个电影院入手展开故事:时值文化大革命中,一个正在读初中的14岁的男孩吴晓东产生了对于电影的向往和迷恋,这个少年为了看电影想尽一切办法:逃学、跳墙、钻窗,甚至画假票,从“工农兵电影院”,到内部放映厅,“是电影就爱看”。为了看电影,他多次挨父亲的打。期间邂逅了一位中学毕业待业在家比他大的女孩,孤独的她把他当作亲弟弟一般疼爱,千方百计带他看电影,并给他看了自己收藏的许多电影杂志,这给他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深深体会了纯真的姐弟之情,在一系列的误会与沟通之后,吴晓东逐步获得了父母亲的宽容和谅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重建,这一切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影片的表层结构叙述的是一个孩子对电影 的迷恋以及这座电影院所发生的一切,实则展现了特定历史年代的人在文化荒漠的迷失 与突围。

时间的叙事——关于电影的记忆

《划痕的岁月》描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电影文化在中国电影院的几度变迁。影片展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及其对于人们所产生的巨大而又深远细微的影响。表现了编导者对于特定年代的历史文化反思与批判的精神。

影片故事的语境是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整部影片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轨迹。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均被认为是“封、资、修”的垃圾而加以“横扫”,这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次大的断裂。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除了八个样板戏之外,还活跃着的所谓的文化,就是流行的各种口头传闻、笑话,以及编织而成的各种自我膨胀的社会主义神话。由于电影被看作是“最有战斗力的 最具大众性的革命武器”,因此,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 的有力武器而被使用,成为那个逝去的年代的人们近乎奢侈的精神、文化享受,甚至说 得上是“精神盛宴”。几部战争题材的教育片在全国上下反复播映:从《地道战》、《 地雷战》、《南征北战》,到《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董存瑞》,人们反复 观看;在正式放映故事片以前,搭配播放的是当年的新闻简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从 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到朝鲜等国的影片,也在那个时候为我国观众所了解 。到了文革后期,随着政治方面的微妙变化,一些“内部片”(主要是苏联和日本进口 的二战题材影片)、“批判片”(文革以前的优秀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红色娘子军》、《永不消逝的电波》、《祝福》、《青春之歌》、《海鹰》)逐渐开放,同时文 革后期一些新拍的国产片(《闪闪的红星》等)也开始上映。这些影片如同甘霖滋润着一代人的心灵,孩子们(包括成人)在电影的故事里生活,在电影的世界里精彩,电影成为他们陶冶人性、丰富人生的重要一课。影片中许多台词,人们耳熟能详,成为生活中普遍流行的话语。生活困窘了,人们会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需要帮助了,人们会说“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电影人物的台词浸润到我们的生活中。那时候,作为公众的文化活动场所的电影院,人们进入其中各取所需,或者看电影、或者会朋友、或者谈恋爱、或者就是消磨时光,在这里男女老少同一刻开怀大笑或者伤心流泪。电影院也是一个人生舞台,人们在看电影的同时,也在表演自己的人生悲喜剧。发生在影院的种种细节,令人捧腹。在小城的人们来说,电影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只要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谁不记得关于外来电影的著名的“概括总结”?“苏联电影飞机 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莫名其妙”,“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 抱抱”!影片题为“岁月”,历时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它纵向展现了电影在中国的足迹 ,其间折射了当时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微妙变化过程,映射了时代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观念 变化。

应该说对文化的迷恋和知识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千百年来,人类无时不在追求着精神的充实和升腾,一旦被逼迫到狭窄的空间,精神的翅膀更是飞得高远。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人的心灵被挤压到一部棋盘上,但却在有限的棋盘上千回百转,生发出无限的空间。正是由于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人类才创造了如此璀璨的文化。在这部影片中,电影成为文化的载体,在国门紧闭、传统断裂,文化几乎灭绝的年代,是电影为人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户,开启了人们的一片精神家园,向渴望探求未知世界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奇妙无比、魅力无穷的天地。电影从各个侧面点点滴滴地浸润着孩子的心灵。影片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吴晓东因为偷画假票,被父亲痛打以后,一段时间内,他遵守对爸爸的诺言,不再去电影院,于是在家里面壁而坐,只是他并没有“思过”,而是对着墙上挂着的废胶片发呆,其实他的心早已经飞到电影的世界里去了。影片所讲述的这个少年在封闭中寻求精神突围的人生体验,是那一代人精神突围的人生经验。本片诚如杰姆逊所说:“讲述一个人和个人经验的故事时,最终包含了整个集体本身的经验和艰难的叙述。”(注:[美]弗雷德里克· 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这使得影片能够超越电影文化的局限,唤起人的广泛共鸣。

空间的诉说——关于生活和人的命运

《划痕的岁月》以电影在中国的历程为线索,纵向展现了文革中后期我国电影文化的一段轨迹,横向旁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在时间叙事的同时,注意拓展空间叙事的手段,以简单的故事承载了丰厚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一代人的历史记忆。正如《天堂影院》里那个老放映员所说:“生活和电影不一样,生活要困难多了。”影片一开始就呈现给我们一个混乱、贫穷、萧条、疲惫的视觉空间——一座中国北方的小城。在这里,“有的人被打倒了,有的下放了,许多房子空着,没有人住”。工厂家属区是一排排简易的平房,陈旧而破败,未成年的孩子们四处游荡,一些不良少年更是招摇过市,他们寻衅打架、偷鸡摸狗。此时虽然那些政治原因的打、砸、抢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是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冷落萧条景象。人们生活在贫穷当中,物质困顿,气氛沉闷,隐隐的信仰失落,精神无望,麻木疲惫,看不到未来。影片通过人物的对白,仿佛不经意间交代了吴晓东的爸爸妈妈的命运、林洁姐姐的命运,乃至林洁姐姐的爸爸、妈妈、弟弟的命运和遭遇。爸爸的脾气越来越坏,喝酒、打孩子发泄内心的苦闷。善良的妈妈只有事事迁就,息事宁人。而美丽聪慧的姐姐则是家破人亡,孤独一人待业在家。

影片在表现吴晓东追求电影,实现精神突围的同时,还着力表现人情的美好与善良,刻画了吴晓东和姐姐林洁结下的一段深厚友情。细腻地表现了姐姐对他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以及姐弟二人重情义、重承诺,为了践约不怕牺牲、不顾一切所采取的行动,并以此推出影片的高潮。画外音说:“在我们那个年代,只要说出的保证、做出的承诺,就一定得做到”,一个孩子为了践行诺言的执着与付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理性说教和情感教育,这些已经超过了电影本身,是涉及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感人至深。

影片注重空间画面基本元素的造型,看过这部影片几乎可以断定,编导为了把时代特征以及少年的记忆和心理特点表现得真实细腻,着意设计使用了大量真实的细节:工人居住区低矮的房屋、简陋的居室环境、质地粗糙的电影票,喝水的搪瓷缸子,墙壁上挂的照片、标语,爸爸破旧的自行车、排队买粮、买菜、买煤、推车、脱煤坯等,都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表现了特定年代的物质匮乏、生活贫困;反映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双重困乏的年代,人性中美好的天性,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少年吴晓东在强烈的看电影欲望的驱动下种种所为,无异于是一次次精神的突围,在今天的少年观众看来,吴晓东追求电影简直不顾一切。他左右奔突,找寻的是一片精神的家园。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表现了一代人的情感与梦想。影片中的“工农兵电影院”实际上是文革期间社会的缩影。影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却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折射了人物的命运。影片唤起人们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它会触及人内心某个地方 ,让人会觉得软软的痛,熟悉而遥远,亲切而陌生,它属于整整一代人。

电影语言及电影话题

应该说,文以载道这一传统价值观念,对中国大多数导演是影响至深的。相比较而言西方电影追求视觉刺激方面走得更远。对于中国大多数导演来说,电影语言毕竟是一种语言,如果语言手段不是服务于目的,为了手段而手段,无论如何是有问题的。

本片带有编导者的成长经验,映射了编导特定时期的心理路程,通过写一个少年的理想、追求与奋斗,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录。与此相适应,编导努力使电影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通过影片的叙事和镜头语言,传达作者的感受与认识,体现了鲜明的非商业化价值观。风格朴素无华,格调统一。在电影语言方面,叙事手法简洁明了,主人公选用非专业演员,使用自然光效,精心选择场景实地拍摄,多用同期录音而较少使用背景音乐,使影片逼近自然真实。吴晓东家中以及教室多用自然光效,表现物质生活的贫乏困苦和精神空间的狭小沉闷,电影院门外则空气清澈,阳光明媚,表现人物的精神追求以及获得自由的欣悦。“路遇姐姐和小狗”、“和姐姐一起放风筝”等几场戏,画面非常美丽:在旷野里,身着红衣服的姐姐哼着优美的曲调旋转起舞,轻盈飘逸,作为惟一观者的小弟弟看得如憨如痴,姐弟俩一起描绘美好的未来,细腻地传达了人物的心态,十分感人。“姐姐给弟弟看电影杂志”一场戏,光线从窗户打进来,柔柔地泼洒在姐 弟身上和满桌摊开的旧杂志上,既是写实的,也是写意的,似乎告示着一个真理:文明 、理性、艺术,永远是沐浴人类成长的光明。作品使用各种手段表现了人物对践踏文化 的现实的大胆反抗,以及对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影片结尾部分,表现姐弟二人在电影 院门前的约会,一方面是姐姐焦急地等待、一方面是弟弟不顾一切地赴约,此处使用交 叉式蒙太奇营造了紧张的气氛,把影片推向了又一个高潮。直到电影结束,弟弟才见到 一直等待他的姐姐。看完电影的人们从电影院涌出,姐弟俩隔着人流相望着,此情此景,故事中的人物和观众并不因为他们耽误了这场电影而感到遗憾,而是为他们收获了友情和重建信任而感到欣慰。在这里凸现了创作者对于人情美的崇高礼赞。另外,以黑白色、高光,以及空间回响表现孩子梦境的不真实感,手法相当熟练。娓娓的画外音述说、舒缓的音乐、偏暗的光线和色彩营造出画面的老照片效果,构成一种童年不再的怀旧情调,淡淡的感慨和怅惘。影片采用以客观视点为主的叙事方法,多使用客观镜头,具有再现历史的真实性。慢镜头表现摔爸爸酒壶,简约而有力地表现了吴晓东的反抗之激烈和爸爸的震惊,为片中父子关系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只要稍加留意,可以看到影片许多地方的处理都很细腻,例如大雪以后,北方城市马路覆盖了厚厚的大雪,孩子们走在路上,“吱吱”的踏雪声,使用同期录音,很是真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全片在仿佛无技巧之中自自然然地完成了艺术传达的目的。

影片为数不多的几个演员的造型和表演,亦可圈可点。姐姐林洁的形象美丽、气质清纯淡雅,虽然历经磨难,但仍然保持着善良美好的天性;少年吴晓东勇敢善良、性格倔强、质朴憨厚、聪明内秀、信守诺言、渴望知识。这些年轻演员担纲本片,以自然本色跃然于银幕之上,几乎不露表演的痕迹,十分可喜。另外几个人物形象也都塑造得生动感人。慈善的母亲、正直的父亲、宽厚的老师,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弹指间30年时光流转,世界变化得太快,电影似乎已经风光不再。各种视听手段给人的文化生活带来的是过去年代的人们不可想像的奢侈和豪华。科学技术、电视和网络等 媒体在已逾不惑之年的吴晓东们的孩子们面前,摆放了一个目不暇接的万花筒般的绚丽 世界。人们不必再为了看一场电影而付出太多,同时也仿佛越来越不愿意为了其他的东 西付出太多。出于商业目的的需要,凭借着科技手段的发展,大众传媒为了满足受众口 味的感官而极力营造过剩的多样性的视听产品,人们早已不再在文化的沙漠里跋涉,但 是如同每天面对着豪华铺张的大餐,人们的食欲会越来越麻木和迟钝;面对着五花八门 的音像世界,人们面临的是选择的困难和许多新的困惑:在摆满豪华大餐的桌前,如何 取舍?与此同时,简约便捷的复制条件和现代生活理念,使得人们更乐于选择快餐式的 生活方式。需要时间酿造的永久魅力让人觉得不耐烦,生活似乎越来越平面化。然而, 手段的多样一定要以审美疲惫为代价?物质的扩张一定以压缩人类的精神空间为代价?好 在《划痕的岁月》中那浓浓的人情,那坚定执着、追求理想、信守诺言的品质,仍然会 使我们感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不会变,那么电影也应该不会消亡。正如 那些著名的导演所说:“只要还存在想像力和记忆,人们就会努力铭记,并在某处记下 这段记忆。”(加斯顿·卡波雷)

悠扬的鸽哨划过小城的天空,象征了时光的流转,在急切的期盼中,少年已经长大。一切都进入了历史。“时间难以触摸”,而电影是人类触摸时间保留记忆的最好手段。《划痕的岁月》正如同一部历经岁月河流磨砺的拷贝,记下了中国社会的印记,也刻画了电影在中国历史上的年轮。

标签:;  ;  ;  ;  ;  ;  

现实生活的精神突破--论电视电影“擦伤岁月”_吴晓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