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幸福感与抑郁程度的比较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幸福感与抑郁程度的比较研究

一、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的幸福度和抑郁水平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林锋[1](2021)在《集中安置背景下农村老人社区生活适应性研究 ——以南通市Y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林锋[2](2021)在《集中安置背景下农村老人社区生活适应性研究 ——以南通市Y社区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社会进入新的转型阶段,各地大力推进村庄合并,导致自然村落快速减少,集中安置社区数量不断增加。农民从农村搬进集中安置社区,生活生产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剧烈的社会变迁,农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农村老人这一群体长期生活在农村,有着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同时其自身身体机能下降,相较于年轻人适应能力更差,属于集中安置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往往面临更多的适应困难。因此在推进集中安置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关注老人这一群体,对集中安置社区农村老人的适应状况展开研究,能够帮助老人更好的适应社区生活,从而使农村老人拥有幸福晚年,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本文以南通市Y社区为个案,通过实地观察法和访谈法对集中安置社区中的农村老人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家庭关系三个方面的适应状况展开研究,提出目前农村老人入住集中安置社区后存在生存空间被挤压、家庭权威丧失以及情感寄托缺失等方面的不适应。同时试图结合“空间生产”和“文化堕距”理论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农村老人产生适应困境的原因:在政府层面,政府集中安置政策执行不力,抑制农民知情权、参与权,降低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社区层面,集中安置社区管理职责模糊,社区日常生活秩序混乱;在老人自身层面,农村老人身体机能下降,拒绝主动建立交往,消极地去适应社区文化。本文基于农村老人目前的适应困境及其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老人适应社区生活的对策建议:政府要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政策帮扶,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社区要建立能够兼容“自治”传统的复合型治理模式,针对老人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丰富社区养老资源;老人也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培养兴趣爱好来丰富日常生活,同时构建“以老养老”互助平台,实现老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让老人体会到社区生活的幸福与温暖。

辛昞妠[3](2021)在《基本养老保险对西部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效应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面对经济,社会和人口变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全面胜利,解决了整个地区的贫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现行标准下,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奇迹般的成绩。但在人口快速老龄化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今天,老年群体健康贫困问题突出、适应环境能力下降以及社会参与和交往的减少,容易致贫或返贫;此外,我国的特殊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目前长期维持的低生育率,家庭代际关系不断弱化,老年群体美好生活追求和精神层面需求难以满足,进一步增加了返贫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区域间相对收入差距过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相对剥夺感。因此,本文立足于缓解相对贫困,以西部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从物质需求和心理满足视角分析新农保政策对老年弱势群体主观福利水平的影响。先从基础理论的阐述及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提出研究假设;其次,以2011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的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评估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有显着的主观福利效应,有明显的区域差距,且对留守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效应更加明显;不同水平的养老金福利也将导致主观福利水平的差异;(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通过绝对收入效应、相对收入效应和期望效应三条路径提高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其中相对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其他两个效应。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吸引劳动力和人才回流,发挥家庭养老的积极作用;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和政策福利;建立政府和老年人的沟通渠道,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夏茂珍[4](2020)在《提高武进区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解体并重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变迁,中国农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射到农民群体,就出现了由于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而产生的一批数量逐年增加的失地农民。截至2019年底,武进区嘉泽镇共有失地农民8865人,占总人数的10.19%,预计到2020年底,嘉泽镇共有失地农民近2万人,占总人数的18.39%。在基层社会实践中,围绕失地农民产生的问题逐渐成为矛盾的集中爆发点,采取有力措施、制定科学完善的镇级政府政策体系,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更是成为基层政府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本文在对嘉泽镇失地农民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满意度量表测算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工具研究影响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最终影响因素。构建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指标体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文化程度、是否享受就业保障、职业满意度、家庭年收入、房屋居住面积、房屋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治安满意度、周边邻居满意度、有无活动室和娱乐场所、土地被征用态度、征地政策满意度、参加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满意度这些指标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发现,就业情况中的是否享受就业保障政策、职业满意度,家庭收支情况中的家庭年收入、收入满意度,居住情况中的居住面积以及征地情况中的对土地被征用的态度等六个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影响显着。针对问题,嘉泽镇政府要立足实际,不断研究制定精准度高、群众满意的相关政策,呼应需求,综合施策,形成全面的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利用各项政策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要研究制定拆迁、安置、兜底保障全流程政策,从前期摸底、中期依法推进、后期严格履约等突出政策把关和过程管控,切实保障失地群众享受平等拆迁安置权利。要贴近需求、回应诉求,不断优化居住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等的政策体系,以舒适宜居宜业为目标,科学选址,完善配套,把安置小区打造成失地群众放心满意的新住宅。要依托国家、省市区现有政策,优化完善促进失地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就业、发展生产的政策,以充分的就业政策、土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其再就业,把从土地释放出来的劳动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重要资源。

李哲[5](2020)在《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心血管疾病一直是我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水平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低龄化、农村超过城市及危险因素聚集现象。近30年来我国经历的快速城市化对居民生活环境及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推动作用,上述转变可能导致心血管病风险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城市化主要通过“移地城市化”和“就地城市化”两种形式实现,关于城市化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多关注前者或城乡差异,对后者的研究比较匮乏,尤其缺乏纵向研究和机制研究。就地城市化过程中,居民经历了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就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其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研究目的: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以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论为基础,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切入点,分析就地城市化居民特点及其心血管健康特征,探索就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完善心血管病防控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研究包括以下子研究: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及其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比较研究、就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的影响研究,以及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和影响机制研究。资料来源于下列三项调查的35-64岁人群数据,分别为“心血管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中北京市朝阳区监测点数据(包括就地城市化人群2010年基线、2017年及2019年随访数据)、2011年朝阳区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2017年京津冀地区生活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北京市朝阳区调查数据。主要方法为:1.从环境、行为、心理、社会、健康结局几个维度梳理反映就地城市化居民特点的主要指标并描述该人群主要特征。2.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纵向分析城市化初始、7年后、9年后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生理生化指标与患病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log-binomial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在城市化初期、7年后比较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患病率水平、危险因素聚集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差异。4.应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针对2010年至2017年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变化程度,将就地城市化居民分别与农村、迁移居民进行比较,分析是否经历城市化、城市化不同实现方式对人群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影响的净效应。5.从主观心理、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社会资本四个维度分析就地城市化特征因素与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指标改变的直接或间接关联。6.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多种社会决定因素对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作用路径、作用强度以及不同性别群组间的作用差异。结果:1.就地城市化后,居民住房条件、经济状况、主观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该人群比较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未就业及退休比例较高,目前就业岗位多为服务业(保洁、绿化、物业、出租车司机)、商业(售货员),社会交往对象多从事农业劳动或上述服务型行业。2.就地城市化后居民的血压、血糖、血脂和超重肥胖指标有明显的波动变化,空腹血糖与体质指数表现为先降后升,舒张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现为先升后降。2010至2017年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在吸烟率呈下降趋势。2017年至2019年总胆固醇、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血脂异常率、超重肥胖率和饮酒率呈上升趋势。2010至2019年中心动脉压、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缺乏身体活动率持续下降。3.城市化初期就地城市化居民的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其他人群高,血脂异常率较其他人群低;7年后其舒张压、甘油三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其他人群高;饮酒率和缺乏身体活动率在两个时点均低于其他人群。就地城市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强,35-44岁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趋势明显。4.就地城市化和移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健康均存在正负两方面作用,作用方向和作用指标存在明显差别,就地城市化对健康指标的影响更广泛且使多数指标向有益方向变化。7年就地城市化的正向作用为:空腹血糖降低0.357mmol/L,总胆固醇降低0.27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124mmol/L,体质指数降低0.553kg/m2,现在吸烟风险降低56.3%,缺乏身体活动风险降低61.3%;负向作用为:舒张压升高3.750mm H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143mmol/L。7年移地城市化的正向作用为:收缩压降低2.131mm Hg;负向作用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别上升0.349mmol/L、0.201mmol/L和0.168mmol/L,饮酒风险升高 1.646 倍。5.就地城市化居民的居住满意度、自评生活满意度、住宅卫生设施、住宅与主干道距离、工作单位性质、管理情况、工作自主程度以及社会网络的职业种类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存在直接关联;房产数、住宅周边健康促进设施的数量、私家车的使用、社会支持和社会信任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存在间接关联。6.社会经济地位对心血管健康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可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居住环境、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对心血管健康的总效应最大;健康相关行为总效应仅次于社会经济地位且对心血管健康同时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居住环境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和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通过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幸福感作为中介在路径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主要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在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对心血管健康产应影响的路径中,不同性别路径系数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就地城市化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经济状况,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居民部分不健康行为有所减少,血压、血糖、血脂、超重肥胖的上升趋势依旧严峻,相对其他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普遍较高,危险因素的聚集性和总体风险较强。就地城市化对居民血糖、血脂、超重肥胖、行为危险因素上升有抑制作用,对血压上升有促进作用。就地城市化从多种途径多个维度影响心血管健康,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最大且最具广泛性,主观心理状态、行为、居住环境、社会资本对心血管健康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和幸福感是其他因素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为降低该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政府需要制定跨部门的政策,从支持性环境建设、提升人群健康素养入手,创新综合干预模式与就业安置模式。

刘钦潼[6](2020)在《城市治理视域下“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提出“村改居”建设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政府通过“村改居”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空间、集聚城市发展要素,城镇化率逐年升高。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偏重于土地城镇化,人口被动市民化问题突出,即使是“村改居”社区的居民也呈现出被动市民化问题,市民身份认同度低。同时,“村改居”社区治理成效偏低,未发挥促进居民城市融入、增强市民身份认同的平台作用。上述问题加剧社会不稳定风险,严重阻碍城市融合发展。2016年,国家明确要求,在“村改居”进程中,政府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以加快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施策施力、完善配套激励机制,助力人口市民化。因此,如何推进“村改居”社区的人口市民化,推进城市均衡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成为我国当下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运用城市治理理论、身份认同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对“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结合青岛市“村改居”社区建设现状,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过渡性和复杂性是“村改居”社区的重要特征,导致市民身份认同危机,这对城市治理提出新挑战。因此,本文认为政府需要转变城市治理理念,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和谐包容的社区文化,搭建居民融合平台,引导社区治理机制良性运转;加强居民教育,引导其适应城市生活,提高其再就业技能,激发其融入城市热情,最终达到增强市民身份认同,提高城市治理成效的目标。城镇化发展不可忽视人口市民化问题,“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则是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内容,这事关城市治理成效和社会稳定。因此,政府、社区和居民要通力合作,发挥所长,努力探寻增强“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的可行之策,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进人的城市化,实现“村改居”居民城市融入,提高城市治理成效。

李琼英[7](2020)在《在参与中融入:失地农民乡城转型研究 ——以H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建成区周边的农田被大量征收用于修建城市道路、工厂和商品房等,近年来大学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浪潮又进一步侵蚀了城郊的耕地。在政府的制度安排下,城郊乡村被动卷入市场化的浪潮之中,大规模的集体土地被征用或征收、房屋被拆迁,“征迁”这一事件不仅人为地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也带来了农村社会及其人口的巨大变迁,这一变迁是多维度的、深层次的。失地农民在短时间内被压缩进城市空间,面临着劳动形式、生活方式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H市五个市县(区)大量的访谈和观察对失地农民的乡城转型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揭示了失地农民在此过程中参与行动所呈现的真实图景和运行逻辑。本文将失地农民作为行动主体,以“参与-融入”为分析框架,分别从结构维度和变迁维度,提供了一种相对较为全面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路径。失地农民的乡城转型包括两个特定阶段:一是城市迁移阶段,即由传统农民向失地农民的角色转型过程;二是城市融入阶段,即由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型过程。城市迁移是乡城转型的起点,而城市融入是乡城转型的最终结果,本文围绕这两个交替阶段的参与状况展开分析。首先在结构维度上,本文分别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从整体层面来看,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在向城市迁移阶段话语权缺失,参与率较低,难以在制度化的渠道内全面参与利益协商和博弈,只能被动接受政府的制度安排。在进入城市并逐步融入城市阶段,失地农民也难以调整角色以市民的姿态全面参与到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中,由此形成一个在文化堕距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差序化的城市融入格局。因参与的有限带来了一系列不协调的乡城转型图景,失地农民在土地收益分配链中始终处于底端,无法获得公平的土地红利和城市化福利,他们在主观认同和客观现实方面基本位于城市的中下层,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由于未能获得合理且预期的土地红利,失地农民围绕“利益”这一核心与其他主体展开争夺,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从个体层面来看,失地农民内部已经出现了分化,他们具有不同的参与意识和行动,基于此维度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积极进取型、被动顺应型和守旧依附型。个体的内在主体差异是造成失地农民参与动力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结构因素,尤其是政府、社区、社会组织、集体经济等外部力量的不均衡分布造就了不同区域失地农民不同的参与机会。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塑了迥异的城市融入样态:在社会分层体系中一部分人向上流动进入了精英阶层,而大多数人水平流动保持不变,另有少数人向下流动跌入底层。再从变迁的维度看,征地是一个长时段的演进过程,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失地农民的主体意识日趋强化,参与行动逐步扩大,由此带来的是共享的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该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剥夺型征迁走向福利型征迁,失地农民获得的土地红利和城市福利呈现渐进式上升趋势;二是从社区融入走向社区融合,失地农民不再盲目地被动顺从、全面放弃原有的文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乡村文化的价值,试图用行动坚守自己的文化并影响城市社会,从而使社区内的融合成为可能。基于以上两个维度的分析论证,可以发现虽然今天在乡城转型过程中一系列的参加形式不断涌现,但是参与格局不甚理想,存在着个人利益导向型的参与动机、政府功利化的参与赋权、失衡的参与主体以及失序的参与方式等诸多难题,阻碍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进程。不同的社会参与格局形塑不同的城市融入结果,积极的参与对城市融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参与有助失地农民获得城市融入的物质资本和权力资源,有助于失地农民获得城市融入的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有助于失地农民获得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等。因此,使参与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尤为必要。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理论探索,将“合作型参与”作为参与阶梯的最高阶段。合作型参与是指双方或多方利益主体以合作者身份共同实施行动,相互施加影响,实现协同互惠、平等享有权利的过程,其包括各主体自愿自觉行为、地位平等、在制度框架内理性参与等三个构成要素。合作型参与的具体实践离不开参与主体的回应、社会结构的支撑和动力机制的刺激等生成条件,以此为失地农民的乡城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

叶继红,占少华[8](2019)在《发达地区失地老人养老支持体系内卷化及其突破——基于苏州市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失地老人作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因征地拆迁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养老的现实问题。本文对苏州"农转居"社区的研究发现,土地征用对失地老人的生活和养老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失地老人以"土地换保障"方式获得了基本的养老与医疗保障。失地老人养老保障标准(养老金)在逐年提高,同时市场、社区、家庭等诸多主体都为失地老人的养老支持发挥了作用。但是,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及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养老服务效能的提高,反而出现了福利低位锁定、传统支持衰减、新增资源耗损等"内卷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失地老人的养老金与医疗保险待遇偏低,集体经济供给能力有限,家庭与社区支持不足,机构养老接受度低等问题。因此,为解决养老内卷化问题,需要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机制的优势,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缩小征地范围,规避失地风险。

卓日娜图娅[9](2019)在《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多维健康 ——以宁夏固原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当前的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贫困地区农村老龄化更面临“未备先老”的问题。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农村人口结构呈空心化现象。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医疗资源配置落后且不均衡,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加之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缺少收入来源保障,获取各项资源的能力较弱等。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老年人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已有研究对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有诸多关注,但是家庭养老功能和代际支持弱化使得他们缺乏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令他们逐步成为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所以对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参与感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家庭和社区是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主体。家庭和社区所能提供的资源,无疑对老年人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囿于经济落后、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和教育水平低下等特点的限制,探究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多维健康的研究,不仅是精准扶贫实施工作中的必要问题和重要挑战,推进积极老龄化、老龄事业的根本原因与动力,也是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实施健康中国等战略需求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的双重视角,以健康需求、健康行为理论为指导,在系统地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宁夏固原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数据,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进行测度,进而运用多种数理模型及方法,深入探析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在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维度的影响机理与作用,并提出基于家庭、社区层面的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方式,以期为贫困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养老模式的创新提供政策建议和解决思路。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看,家庭禀赋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通过老年人就就医行为的选择来间接影响的。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指数有显着的正向提高作用;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则对其生理健康指数没有显着影响的关系;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通过老年人就医行为的选择来间接影响的。社区服务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最为显着,其中社区卫生室设备、社区卫生室医生和社区卫生室便利度三个维度全部通过显着性检验,对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而社区社会资本中,信息传播和社区活动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2)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看,家庭禀赋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提高作用。首先,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家庭的经济资本会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着保障作用。即当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多时,能够被农村老年人利用的养老资源就会更丰富,这种对潜在的支配权保障了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提高。从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看,所以家庭社会资本越高,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越高;社区服务资源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着的影响。从社区服务资源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着的提高效应。对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卫生室医生的评价越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数越高,医生等专业医护人员的配备对当地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保障作用最为重要。社区社会资本的大部分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都有显着提高效应。(3)从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看,家庭禀赋可以显着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家庭禀赋中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社会适应性和农村老年人客观社会参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区资源可以显着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社区资源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主观社会适应和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客观社会参与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区服务资源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客观社会参与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社区卫生室医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主观社会适应的影响不显着。社区社会资本可以显着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社区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主观社会适应和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客观社会参与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从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看,总的来说家庭禀赋和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但在各个细分维度上的表现有所差异。同时,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更进一步加强了它们各自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影响。

刘珊汕[10](2018)在《郑州航空港第四安置区邻里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邻里中心是城市新区建设中集中组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一种建筑模式。本文针对农民安置区中邻里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问题,通过案例研究、田野调查、现场访谈的方法,分析安置区居民社区公共生活特点,以完成郑州航空港第四安置区邻里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与设计的成果将为其他农民安置区中相关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催生的大批城市新区中,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和公共空间的缺失成为影响社区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农民安置区是我国城市新区建设的特色和典型。政府对土地的统筹规划让常年生活在乡下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宅田而进城上楼。集中安置不仅拆毁了既有的物质空间,还影响了村民的人际结构和生活模式。在此社会背景之下,农民安置区的邻里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需要提供生活服务,还应承担起重构社区群体关系、丰富居民生活的责任。论文首先介绍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的背景,明确本研究的意义。论文第二章在概述邻里中心起源及在我国城市新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当下邻里中心公共空间设计中主要存在四点问题:设计模式缺乏地方公共生活特色;外部公共空间品质不佳;商业经营主导公共空间功能和布局;公益性设施办公化管理。在郑州航空港第四农民安置区邻里中心项目设计中,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了安置区中回迁农民和中青年打工者两类主要人群社区公共生活的特点。依据调研分析成果,对邻里中心公共空间设计提出四个策略:建构多重外部公共空间;适应社区多类人群生活;容纳并孵化参与性活动;保持活力延续。在策略指导之下,设计内容分四个部分展开,最终实现对邻里中心公共空间的功能策划和空间设计。最后,对论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人文关怀、建筑适应性、现实情况等方面给予反思。

二、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的幸福度和抑郁水平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的幸福度和抑郁水平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集中安置背景下农村老人社区生活适应性研究 ——以南通市Y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梳理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视角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第二章 农村老人集中安置社区生活适应现状及适应困境
    2.1 农村老人社区生活适应现状
        2.1.1 日常生活:乡土生活向现代生活转变
        2.1.2 社会交往:“熟人社会”向“半陌生社会”转变
        2.1.3 家庭关系:双向代际流动向单向代际流动转变
    2.2 农村老人社区生活适应困境
        2.2.1 生存困境:住在车库的老人
        2.2.2 家庭困境:家庭权威丧失的老人
        2.2.3 情感困境:难舍乡土的老人
第三章 农村老人产生适应困境的成因分析
    3.1 理论视角:“空间生产”和“文化堕距”
        3.1.1 空间重组生产了新的社会关系
        3.1.2 “文化堕距”造成适应性滞后
    3.2 外部视角:政府和社区管理工作不到位
        3.2.1 政府集中安置政策执行不力
        3.2.2 社区管理部门职责定位模糊
    3.3 自身视角:老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固化
        3.3.1 老人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
        3.3.2 农村老人的消极心态
第四章 促进农村老人适应社区生活的对策思考
    4.1 政府层面:针对老人群体进行有效帮扶
        4.1.1 集中安置执行过程中着重关注老人群体
        4.1.2 集中安置政策向农村老人群体倾斜
    4.2 社区层面:实现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4.2.1 建立能够兼容“自治”传统的复合型治理模式
        4.2.2 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服务
        4.2.3 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4.3 个体层面:积极发挥老人主观能动性
        4.3.1 老年人应变“被动生活”为“主动生活”
        4.3.2 搭建“以老养老”互助平台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调查问卷
附录 Ⅱ:访谈提纲
附录 Ⅲ: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附录 Ⅳ: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基本养老保险对西部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效应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绝对收入效应
        2.1.2 相对收入理论
        2.1.3 期望理论
        2.1.4 生命周期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2.2 主观福利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描述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样本选择
        3.1.2 实证方法
    3.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章 实证结果分析
    4.1 基本回归估计
    4.2 模糊RD的非参数估计
        4.2.1 模糊RD估计分析
        4.2.2 模糊RD的有效性检验
    4.3 异质性分析
    4.4 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主要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提高武进区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点
2 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测算
    2.1 失地农民
    2.2 生活满意度
    2.3 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
    2.4 失地农民满意度情况
3 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3.1 失地农民个人基本特征分析
    3.2 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分析
    3.3 失地农民家庭收支情况分析
    3.4 失地农民居住情况分析
    3.5 失地农民征地情况分析
    3.6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分析
    3.7 生活满意度LOGISTIC回归分析
4 提升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
    4.1 完善拆迁政策,提升失地农民土地征用满意度
    4.2 完善安置小区提档政策,提升失地农民居住满意度
    4.3 拓宽收入渠道,提升失地农民收入满意度
    4.4 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提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4 技术路线
2.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3 研究指标与定义
    2.4 数据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3.结果
    3.1 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及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3.2 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及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分析
    3.3 就地城市化对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3.4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机制分析
4.讨论
    4.1 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
    4.2 就地城市化后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纵向变化特点
    4.3 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及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差异
    4.4 就地城市化和移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
    4.5 影响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4.6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5.全文总结
6.研究结论与建议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的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建议
7.创新性与局限性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城市化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的相关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城市治理视域下“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村改居”社区
        2.1.2 新市民
        2.1.3 身份认同
    2.2 “村改居”社区的特征与治理挑战
        2.2.1 “村改居”社区的特征
        2.2.2 “村改居”社区给城市治理带来的挑战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治理理论
        2.3.2 身份认同理论
        2.3.3 社会角色理论
第三章 青岛市“村改居”社区的市民身份认同现状
    3.1 青岛市“村改居”社区的实践
        3.1.1 国家层面“村改居”建设的政策依据
        3.1.2 青岛市“村改居”建设的政策要求
        3.1.3 青岛市“村改居”社区的实证分析
    3.2 “村改居”社区的市民身份认同现状
        3.2.1 经济认同突出
        3.2.2 思想认同进度缓慢
        3.2.3 文化认同严重滞后
        3.2.4 社会认同边缘化
        3.2.5 生活习惯转变较快
第四章 青岛市“村改居”社区的市民身份认同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村改居”社区的市民身份认同问题
        4.1.1 群体身份定位模糊
        4.1.2 自我认同摇摆不定
        4.1.3 身份认同层次浅
        4.1.4 个体身心认同相分离
        4.1.5 群体内代际差异明显
    4.2 “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城市治理政策支持乏力
        4.2.2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4.2.3 城市发展重经济增长,轻文化培育
        4.2.4 基层政府忽视培训工作
        4.2.5 城市居民存在“他者”认同
        4.2.6 “村改居”社区居民再生经济能力差
第五章 增强“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的途径
    5.1 转变城市治理理念,加强社会融合制度改革
        5.1.1 转变城市治理理念,推行人本性治理
        5.1.2 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创新补偿方式
        5.1.3 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5.1.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居民权益
    5.2 建设服务型政府,精准供给基本公共服务
        5.2.1 树立共享理念,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5.2.2 协调供给主体,创新供给方式
        5.2.3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
    5.3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搭建市民身份认同平台
        5.3.1 重视城市基层治理,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
        5.3.2 畅通居民参与渠道,增强居民自治制度支持
        5.3.3 搭建新老居民融合平台,促进新老居民融合
        5.3.4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5.4 重构文化体系,培育和谐的城市人文环境
    5.5 引导居民积极转型,加快市民身份认同
        5.5.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城市融入
        5.5.2 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市民权利意识
        5.5.3 加强再教育学习,增强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
结语
附录一 S社区居委会访谈提纲
附录二 S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编码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在参与中融入:失地农民乡城转型研究 ——以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 有限的参与行动:被动的乡城转型
    第一节 城市迁移中的低度参与
    第二节 城市融入中的差序参与
    第三节 不协调的乡城转型图景
第三章 分化的参与主体:差异化的转型路径
    第一节 基于参与维度的主体类型化
    第二节 参与主体分化的渊源
    第三节 迥异的城市融入样态
第四章 渐强的参与意识:走向共享型城市共同体
    第一节 从剥夺型走向福利型征迁
    第二节 从社区融入走向社区融合
第五章 合作型参与:乡城转型的理想态
    第一节 乡城转型中参与的现实格局
    第二节 参与对城市融入的作用逻辑
    第三节 合作型参与的建构
第六章 结论与探讨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信息列表
后记

(8)发达地区失地老人养老支持体系内卷化及其突破——基于苏州市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分析框架:养老支持体系内卷化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背景
四、苏州失地老人养老支持体系的内卷化
    (一)养老金待遇偏低
    (二)配套医疗保险待遇偏低
    (三)集体经济供给能力有限
    (四)家庭与社区支持不足
    (五)居住空间上的边缘化
    (六)机构养老模式接受度低
五、苏州失地老人养老支持体系内卷化的根源
    (二)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三)城镇化后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
    (四)政策供给与失地老人需求不匹配
六、破解失地老人养老支持内卷化的路径思考
    (一)优化土地换保障的制度设计,让失地老人共享发展成果
    (二)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机制优势,降低失地老人养老成本
    (三)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将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
    (四)缩小征地范围,减缓征地速度,规避失地风险
七、结语

(9)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多维健康 ——以宁夏固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
        1.1.2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面临诸多问题
        1.1.3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1.1.4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1.3.1 农村老年人健康测度的研究
        1.3.2 农村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农村老年人健康增进方式的研究
        1.3.4 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与贫困地区
        2.1.2 社会老龄化
        2.1.3 老年人多维健康
        2.1.4 家庭禀赋
        2.1.5 社区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健康”理论
        2.2.2 健康需求与健康行为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2.2.4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5 健康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现实问题与影响机理
    3.1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与现实问题
        3.1.1 贫困地区老年人健康的现状
        3.1.2 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家庭支持方面
        3.1.3 农村老年人健康的社区依托方面
        3.1.4 农村老年人健康的社会保障方面
    3.2 贫困农村地区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理分析
        3.2.1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多维健康指标体系构建
        3.2.2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的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作用逻辑
        3.2.3 基于社区资源视角的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作用逻辑
        3.2.4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理的框架
    3.3 宁夏固原基本现状
        3.3.1 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3.3.2 人口构成与老龄化
        3.3.3 经济社会情况
    3.4 宁夏固原调研情况及样本特征
        3.4.1 调研过程
        3.4.2 样本分布与特征
        3.4.3 家庭禀赋变量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3.4.4 社区资源变量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生理健康——以宁夏固原为例
    4.1 生理健康的测度
        4.1.1 健康状态
        4.1.2 健康投入
        4.1.3 日常生理表现
    4.2 基于AHP方法的老年人生理健康评价
        4.2.1 指标标准化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生理健康指标生成
    4.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
        4.3.1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4.3.2 变量说明
        4.3.3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家庭禀赋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4.4.2 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4.4.3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其它影响因素
        4.4.4 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贫困地区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以宁夏固原为例
    5.1 心理健康的测度
        5.1.1 心理健康指标的设置
        5.1.2 心理健康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5.2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价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步骤
        5.2.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2.3 心理健康指标的生成
    5.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
        5.3.1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5.3.2 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家庭禀赋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5.4.2 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5.4.3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其它影响因素
        5.4.4 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贫困地区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社会健康——以宁夏固原为例
    6.1 社会健康的测度
        6.1.1 社会健康指标的设置
        6.1.2 社会健康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6.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老年人社会健康评价
        6.2.1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步骤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6.2.3 社会健康指标的生成
    6.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
        6.3.1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6.3.2 变量说明
    6.4 实证分析结果
        6.4.1 家庭禀赋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效应
        6.4.2 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效应
        6.4.3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健康其它影响因素
        6.4.4 家庭禀赋、社区资源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的结论
        7.1.2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结论
        7.1.3 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对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影响的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促进形成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相辅相成关系
        7.2.2 优化配置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数量与结构
        7.2.3 建立健全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
        7.2.4 加快落实贫困地区老年人多维健康促进模式的实施
        7.2.5 积极复兴乡村传统文化和孝养文化
        7.2.6 积极引导养老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郑州航空港第四安置区邻里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的背景
        1.1.1 城市新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常见问题
        1.1.2 农民安置区的发展与困境
        1.1.3 邻里中心为社区公共空间的改善提供了新思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邻里中心模式的发展与其公共空间问题探究
    2.1 邻里中心概念起源
    2.2 邻里中心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2.2.1 新加坡邻里中心规划思想
        2.2.2 邻里中心在我国城市新区的发展
        2.2.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邻里中心建设
    2.3 邻里中心在农民安置区中存在的意义及可能性
    2.4 当下邻里中心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2.4.1 设计模式缺乏地方公共生活特色
        2.4.2 外部公共空间品质不佳
        2.4.3 商业经营主导公共空间功能和布局
        2.4.4 公益性设施办公化管理
    2.5 社区综合型公共建筑设计案例
        2.5.1 西村·贝森大院
        2.5.2 四川金台村重建项目
        2.5.3 鹿特丹拱形室内集市
        2.5.4 西班牙圣卡特琳娜菜市场
        2.5.5 罗东文化工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郑州航空港农民安置区实地调研
    3.1 项目概况
    3.2 三个已建成农民安置区实地调研
    3.3 农民安置区人群组成
    3.4 回迁农民群体社区公共生活特点分析
        3.4.1 具有户外活动的习惯且随意性强
        3.4.2 公共活动类型单一
        3.4.3 保留传统交往观念
        3.4.4 渴望发挥个人技能
        3.4.5 保留传统消费观念
    3.5 中青年打工群体社区公共生活特点
        3.5.1 个人可支配时间短缺
        3.5.2 休闲活动方式单一
        3.5.3 交际圈封闭
    3.6 农民安置区随时间发展的演变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第四安置区邻里中心对社区公共空间的重塑
    4.1 设计策略——营造新社区归属感
        4.1.1 建构多重外部公共空间
        4.1.2 适应社区多类人群生活
        4.1.3 容纳并孵化参与性活动
        4.1.4 保持活力延续
    4.2 总体设计
    4.3 多重外部公共空间的并置与整合
        4.3.1 广场空间
        4.3.2 台地空间
        4.3.3 檐下空间
        4.3.4 院落空间
    4.4 对社区多类人群生活的适应性
        4.4.1 对回迁农民生活的适应性
        4.4.2 对中青年打工群体生活的适应性
    4.5 参与性空间设计
        4.5.1 种植平台
        4.5.2 就业培训中心
        4.5.3 社区厨房
        4.5.4 群众演艺舞台
        4.5.5 社区图书馆
        4.5.6 社区篮球馆
    4.6 时间周期上的活力延续
        4.6.1 全时性邻里中心
        4.6.2 建筑弹性
    4.7 设计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结论
    5.2 局限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设计图纸
附录B 现场访谈问题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的幸福度和抑郁水平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中安置背景下农村老人社区生活适应性研究 ——以南通市Y社区为例[D]. 张林锋. 江南大学, 2021
  • [2]集中安置背景下农村老人社区生活适应性研究 ——以南通市Y社区为例[D]. 张林锋. 江南大学, 2021
  • [3]基本养老保险对西部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效应的分析研究[D]. 辛昞妠.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4]提高武进区嘉泽镇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研究[D]. 夏茂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D]. 李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6]城市治理视域下“村改居”社区市民身份认同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刘钦潼. 山东大学, 2020(02)
  • [7]在参与中融入:失地农民乡城转型研究 ——以H市为例[D]. 李琼英. 南京大学, 2020
  • [8]发达地区失地老人养老支持体系内卷化及其突破——基于苏州市的个案研究[J]. 叶继红,占少华.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2)
  • [9]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多维健康 ——以宁夏固原为例[D]. 卓日娜图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郑州航空港第四安置区邻里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刘珊汕. 清华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老年农民幸福感与抑郁程度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