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中,为避免混凝土结构因温度、收缩不均匀而出现的裂缝及沉降就需要设计后浇带,根据设计或施工方案,对基础底板、墙、梁等部分实行临时施工缝操作,并把结构分成很多小部分,通过构件内部的收缩作用,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该临时施工缝,把结构连成一体。这种缝解决了构筑物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下面,本文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1.后浇带的概述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双梁、双柱或者双墙等问题,使平面布局受到限制,又要求尽量不要设缝,在这种情况下就催生了施工后浇带法。该方法其实就是设置一条变形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应力、收缩效应等因素所产生的裂缝,通常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常用到该方法,再经过特定的时间后再将做后浇封闭处理,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
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2.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调标高差。
2.2避免温度收缩产生的影响
刚浇筑的混凝土凝结时会发生收缩,建好的结构会遇热膨胀,遇冷收缩。混凝土的凝结要在浇筑后的1~2个月内完成,所以温度变化对结构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它的收缩变形受到制约,结构中就会有很大的温度应力,甚至还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后浇带施工完成后,施工中的混凝土就能够随意收缩,这样能有效降低收缩应力的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用来抵御温度应力,这样能增加结构抵御温度变化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3.1浇筑形式的选择
后浇带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一般有四种形式,分别为凹形缝、凸形缝、阶梯缝和平直缝,如果设计图纸没有特别规定,施工单位就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选择浇筑形式,例如地下室利用后浇带技术可以采用平直缝这种浇筑形式,并且还要安装钢板止水带;但是如果设计图纸上特别规定就要按照图纸的浇筑形式施工,禁止随意改动。
3.2后浇带的距离设置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要根据建筑结构的收缩应力,通过计算降低温差后决定后浇带的距离。一般后浇带的间距在21―31米内,宽度在800―1000毫米内,并且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钢筋接头的精准性,减少建筑物开裂现象。
3.3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结构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施工,在振捣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模板和振捣器之间的距离,有效防止混凝土水浆的流失,比如在使用70振捣器的时候间距应该保持在50cm之外,并且在进行垂直施工缝振捣时要使用钢线振捣来确保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使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缝施工还要防止侧压力的增大引起的外形凸起现象,掌握浇筑的薄厚程度,防止浇筑施工中浇筑尺寸的偏差。
以地下室混凝土的浇筑为例分析,地下室的浇筑施工是建筑工程后浇筑技术的施工基础,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施工,有效控制施工浇筑厚度,采用钢丝网模板进行分层浇筑,防止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水泥浆发生流失,还要保证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浇筑的密实度,保证后浇带技术在地下室建筑的高效利用。
3.4浇筑结束后垂直缝处理技术
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中,要使用压力水冲洗钢丝片,直至漏出骨料为止。在混凝土凝结之后,还要使用高压水对施工表面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后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各施工现状拆除钢丝网;在拆除钢丝网之后还要对硬化之后的混凝土表面使用凿毛机进行处理,还要使用高压水冲毛技术对垂直施工缝进行处理,当出现蜂窝或者孔洞时再采用喷枪清理混凝土的表面。
3.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问题
一般来讲,不同的后浇带混凝土都有不同的浇筑时间,伸缩后浇带都要由具体情况而定,基本上是在施工后的42至60d;经设计同意后浇筑。沉降后浇带最适合在建筑的基本沉降完成后,并提供沉降观测数据,经设计同意后再进行浇筑。在某些工程里,如果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具体要求,那么就应按照具体要求来做。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前,先要用水冲洗施工缝,要在24小时内保持湿润,并且将混凝土的表面积水要清理干净;同时还可以在施工缝那里铺上一层与混凝土差不多的水泥浆;后浇带混凝土可以采用添加了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以及普通水泥配制,也可以采用无收缩混凝土膨胀水泥配制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等级提高一个等级(+C5).
3.6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cm~10cm挡水带;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
4.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4.1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添加微膨胀剂与外加剂,添加剂量也要符合相关规定;
4.2后浇带施工中的混凝土一定要搅拌均匀,避免发生局部膨胀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4.3要使用钢筋支架和钢丝网使隔开后浇带两侧连接处;
4.4施工单位要保护未进行浇筑的后浇带,防止杂物污染和钢筋损害,保持后浇筑施工范围内的清洁,并避免钢筋出现被踩踏、锈蚀等问题的发生;
4.5混凝土搅拌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现场搅拌;
4.6要在带膜保温保湿的环境下进行后浇带施工的养护工作,防止因干燥产生裂缝。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的同时,建筑施工项目也日益的增多,鉴于此,后浇带的使用范围也日益广泛,不仅将用于高层主楼与底层裙楼连接处,而且对于存在沉降差异的问题或者是钢筋混凝土的收缩以及变形等的混凝土的建筑结构,采用后浇收缩带或后浇温度带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并大大地简化了施工步骤,后浇带施工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了切实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相关施工企业必须总结前人的经验,并根据具体的工程实际,采用各种有效地施工方法,不断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贾世辉,郭元浩.浅谈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12.
[2]丁晓燕.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4.
[3]孙亮.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论文作者:田建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应力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温度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