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企业家的核心创业资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文,企业家论文,核心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家的创业资本结构由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构成。心理资本是企业家在创业资本结构中最重要的资本。宏观层面的创业环境优化和微观层面的心理资本干预替代(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有效地开发企业家的心理资本。
一、企业家的创业资本结构
创业过程主要由创业机会的识别、商业模式的选择、创业团队的构建、创业融资的获取、新企业的创建以及新创企业的管理等活动构成。整个创业过程都离不开企业家的各种资源投入。企业家投入各种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创业回报(如财务回报、更高的社会地位、成就感等),由此,企业家的投入具有了“资本”的性质。这些资本被学术界归纳为四类: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丰富的企业家对创业前景更为乐观,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更善于克服创业中的各种困难,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释环境的不确定性。
企业家的四种资本虽然各司其责,但彼此相互促进——一种资本的积累会提升其他资本的水平。如,充足的经济资本可增强企业家对创业前景的信心和韧性(心理资本),推动企业家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获取各种知识、技能(人力资本),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进入社会精英网络的可能性(社会资本)。丰富人力资本有助于企业家找到最优的融资结构和途径(经济资本),有助于企业家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积累强关系和弱关系(社会资本),还有助于企业家更有效率地构建资源、克服障碍,提升韧性资产(心理资本)。雄厚的社会资本可以使企业家便捷地找到所需要的资金来源(经济资本),学习到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诀窍(人力资本),并因此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心理资本)。
二、心理资本是创业资本结构中最重要的资本
如果说经济资本是企业家的创业资本结构中“物”的形态,人力资本是“智”的形态,社会资本是“关系”的形态,那么,心理资本则是企业家的创业资本结构中“心”的形态。在创业资本结构中,哪种资本对企业家最为重要呢?我们的答案是心理资本。
企业家的心理资本是推动整个创业过程的内在动力。缺少希望心理资本,企业家不会有激情选择充满风险的创业事业;缺少自信心理资本,企业家不会以向胆小怯弱者提供固定工资以换取对企业剩余权利的控制;缺少韧性心理资本,企业家面对创业过程的艰难无法坚持下去,更无法从挫折或失败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缺少乐观心理资本,企业家就会将创业过程的各种不利处境解释为是由内在的、必然因素造成的,也无法在创业团队和新创企业中营造一种乐观向上的氛围。
企业家的心理资本不仅贯穿于创业过程的始终,而且对创业成功的影响要大于其他资本。赫米莱斯基(K.M.Hmieleski)和他的同事抽取邓白氏市场品牌数据库中的1500家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家的心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企业家的心理资本解释了新创企业绩效变化的更大部分;环境越不确定,企业家心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越强;企业家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未被发现是新创企业绩效的显著预测指标,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新创企业绩效的一个负向预测指标,而只有企业家心理资本才是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预测指标。
如果我们将企业家的创业资本结构化为一个公式的话,将会是:
企业家的创业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
企业家的心理资本若为零,企业家的创业资本也将为零,因为,企业家从心理上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三、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可否开发及如何开发?
心理资本开发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最热门的话题。目前,心理资本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鲁森斯等人设计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也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群体。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虽然被证明行之有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全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对鲁森斯等人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进行拓展,将宏观层面的创业环境优化引入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开发之中,并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自我开发积极性,寻求以其他资本积累间接地开发企业家的心理资本。
1.优化宏观创业环境。从层次来看,创业环境包括宏观创业环境(如文化、政府政策、法律制度等)、中观创业环境(如企业环境)和微观创业环境(如人际关系)。虽然良好的中观创业环境和微观创业环境对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后续积累存在积极反馈作用,但由于企业家在新创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和塑造者身份,良好的中观创业环境和微观创业环境更应该被视为企业家基于心理资本的创业活动的结果,而非后者的原因。从企业家的心理资本的初始来源看,对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开发影响更大的是宏观创业环境。良好、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助于企业家的希望、自信和乐观心理资本的增加,宽松的经济环境有助于企业家韧性心理资本的提升。相反,恶劣的、不确定性的宏观创业环境可能会导致企业家的心理资本水平的下降,甚至导致企业家产生消极心理并选择消极行为,如抑郁、自杀、携款潜逃等。
通过优化创业环境来提升企业家的心理资本还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显示,中国2007年的创业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得分仅仅为3.03,在所有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国家中排名为16,并相对于2006年还有下降。就目前而言,政府应将创业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稳定宏观经济形势的前提下,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减少企业税收,严格保护企业家的产权和人身权利等。
2.以其他资本的积累间接开发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如前所述,企业家的各种资本形式之间存在着共生共长、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以某种资本的积累来间接开发那些独立性强、难以聚集且自尊水平高的企业家的心理资本具有可行性。问题是,以哪种资本的积累来替代心理资本的直接干预才是最优选择呢?我们的观点是优先考虑人力资本积累。
首先,人力资本积累最有助于企业家直接和持久地增强设计目标和途径的能力以提升希望心理资本,最有助于企业家准确观察和模仿他人以提升乐观心理资本,最有助于企业家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构建资源回避危害以提升韧性心理资本资产。
其次,人力资本积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降低企业家开发心理资本的成本。
最后,选择人力资本积累而非社会资本积累替代心理资本干预,还可避免不公平竞争环境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