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论文_李小宝

李小宝

(福建省福州市南京军区福州总院476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研究在全身麻醉患者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镇静以及辅助全身麻醉的节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46例,将其根据手术时间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则使用氯化钠,对比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以及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结果:观察组用药10min后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使用的丙泊酚以及芬太尼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进行辅助麻醉以及镇静,能够使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患者的痛苦得到明显的降低,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镇静以及全麻;节俭作用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165-02

在许多手术的进行过程中都要用到全身麻醉的方法,而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效果会对患者痛感等情况产生影响[1]。为了在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的同时保证麻醉的效果,本文对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进行了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46例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2.4)岁,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都在2h以上,并且没有处于妊娠以及哺乳期的妇女,同时意识清楚且没有药物过敏现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首先,使用剂量为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其次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使用药物为20mg的丙泊酚,然后仍使用丙泊酚对患者进行持续静脉泵注,速度控制在20mg/min左右。同时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在其意识消失之后使用0.1mg/kg的维库溴铵以及2μg/kg的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间为2min,然后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处理,控制通气频率、潮气量以及氧流量分别为8~10次/min,8~10ml/kg以及2l/min,另外还要对患者在呼吸末的二氧化碳分压进行调节,保证该数据处于35~40mmHg的范围内。最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用的药物为七氟烷,使用方法为雾化吸入,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进行监测,要保证在对患者进行切皮的5分钟前,其MAC已达到1.3,并且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保证MAC在0.6以上。观察组患者则在麻醉前使用右美托咪啶进行注射,使用前需要在浓度250ml,剂量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将1μg/kg的右美托咪啶混合均匀,然后对患者进行10min的静脉泵输液,同样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后续操作同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Ramsay评分以及丙泊酚、芬太尼的用量进行记录和收集。其中Ramsay评分包含嗜睡、烦躁以及深度睡眠等几种状态,如果镇静满意则分数在2~4分之间,镇静过度则分数在5~6分之间[2]。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根据检验结果P<0.05,判断组间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分数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患者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丙泊酚以及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Rasmay评分以及麻醉药使用剂量

3.讨论

在手术中麻醉药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剂量过高,那么则可能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剂量过低,那么就可能使患者出现痛感,增加对其造成的伤害[3]。为了在保证麻醉以及镇静效果的基础上使用最少的麻醉药物,就要在麻醉前使用一些药物对患者进行注射。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以及抗焦虑等效果,另外还能够对处于镇静状态中的患者起到唤醒的作用,使其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显示,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起到很好的镇静效果,同时还能够对其体内钙向神经末梢流动的过程产生抑制,并且使其细胞内的钾通道得到相应的激活,从而对患者起到镇静以及抗焦虑等作用。除此之外,在麻醉之前使用右美托咪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能够减少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对于七氟烷来说,右美托咪啶的使用能够将其用量减少15%以上[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分数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患者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丙泊酚以及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全身麻醉患者中使用右美托咪啶对镇静以及全身麻醉进行辅助,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同时提高镇静的效果,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具有临床广泛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剑平.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5):347-347.

[2]佟凯.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22-123.

[3]李毅.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434-3435.

[4]高建瓴,詹英,杨建平等.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J].上海医学,2010,33(6):525-527.

论文作者:李小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论文_李小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