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1.对计划经济模式下长期形成的传统财政理论进行更新和创新,并不是不要继承,否定以往的一切,也不是小修小补,做表面文章,或者是照抄照搬别国的理论,简单化地拿来了事,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开阔视野,总结经验,去粗取精,调整思路,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的财政理论。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正确论点的产生,都是以往知识单元在新的思路中的重新组合。任何一种理论的创新总是现实的真正科学的概括,并能指导事物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2.过去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计划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将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现在,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途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办法是在坚持改革开放中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财政理论必须走出四大误区:只重生产分配关系不断调整,忽视效率的误区;政府管理经济便是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误区;多元利益主体被否定的误区。实际上,财政必须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清除障碍,实现共同富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3.中国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公共财政。它应吸取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又要使之切合中国的实际,化为人们能看得懂、用得上,行之有效。这里一条重要的思路是要注重财政理论在创新中的实践性、改革性、开放性,强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即发展的财政理论,包括财政怎样推进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分配关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等在内。立足发展、促进发展、加快发展,政府公共财政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相关,政府理财思想要来一个大解放,至少应树立新的四大理财观点:开源与节流并重、总量与结构均衡、公平与效率兼顾、国富与民富同步。此外,对市场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浅层次统一、深层次混乱”,要有足够的估计。对于稳定、发展、改革的关系,政府、市场、企业、居民的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的稳与活、管与放的关系等,均应有全新的思考。
4.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方法,需要改变以往僵化、封闭、“小进即满”的状态,跳出财政收支的圈子来认识财政问题,从宏观经济发展和变化去观察其来龙去脉。这是因为认识现实的方法,只有在反映现实本身的客观规律时,才会是正确的、科学的,才能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之所以显得贫乏、陈旧、落后于实际,与方法不当、方法脱离实际,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知识发展水平的迅速加快,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尤其需要讲求方法的科学性,克服形而上学的弊端,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方法来指导新的财政理论体系的建设,才能作出合乎科学的理论方面的回答。例如,依靠体系解决财政矛盾;对先进科技不了解,便意味着对自己落后状态的盲然无知;企业破产是为提高效率付出的代价;管理本身就是一场经济战等,内含着方法的变化与创新。
二、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三大难点
5.西方财政理论虽然不过多地纠缠财政本质、财政概念等理论问题,但对什么是财政?财政是干什么的?财政与市场经济的衔接及其机制如何实现?仍然需要得到确切的回答。西方强调财政是政府的公共经济活动。它的存在以市场失效为前提。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它的理论基础。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可界定为政府安排国计民生的经济活动。对原来理论界提出的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经济管理及其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的产生、存在、发展有其客观的政治、经济、社会诸条件,包括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其产生的物质条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国家的形成是其存在的标志。它经历了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不同分配形式的发展、不同类型管理的发展、不同财政范畴的发展等历史性变革过程。据此,财政应区分为四个层次来认识:一是作为经济范畴,这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二是作为经济活动,它是政府的公共经济行为;三是作为经济机制,它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实现方式;四是作为经济管理,它是市场经济模式或体制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府公共财政,其共性表现为政府的主体性、公共产品性、利益机制性、公平效率性。这本身就是传统财政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6.财政究竟是干什么的,这涉及到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财政职能的确定及范围的选择,成为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另一难点。我国财政理论界提出的“三职能”论(分配职能、调控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如果与西方财政理论中的“四职能”论(配置职能、分配职能、调节职能、稳定职能),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我国从社会总产品的扣除理论出发,把财政只限于分配领域的合理化之内。而西方则从市场配置、政府配置出发,把它和资源优化、收入公平、经济稳定直接相联系,并且作为政府的公共经济活动,贯穿于始终。显然,后者有许多长处值得借鉴。按照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职能,突出财政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经济稳定的职能,有助于正确地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功能。财政应当在市场经济中努力成为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收入公平分配的有效砝码、宏观调控的可靠手段、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至于财政职能范围的调整,哪些该管或不该管,哪些应退出或应增强,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是可以变化的,也是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7.财政运行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性对接,有些什么规律性可循?应该承认,财政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性,而且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不可分离。那种认为经济规律和财政规律可以划等号、财政规律就是财政原则的同义词,甚至回避财政规律难点的研究,是不对的。人们提出保证政府正常合理、最低需要的分配规律;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优化资源配置的规律;国家、集体、居民收入兼顾分配的规律;财力总量和结构均衡的规律;政府实现责、权、利、效有机结合和统一的规律等,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规律的大门。关键是面对丰富的财政实践,不断总结、认识、再总结,知难而进,使之引向深入,真正把握财政运行的规律性。
三、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三大主线
8.财政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主线,需要按照市场配置、政府配置的理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理论;资源足额补偿的理论、资源有效性和制止浪费损失等,深入地阐明它怎么弥补市场失效、怎样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怎样开辟新的生财领域。政府配置资源,必须运用政策引导、体制约束和不能离开市场供求调节。它既是资源整体优化组合过程,也是力求付出成本最低的过程。同时还是为市场基础性配置腾出合理空间、进行合理分工的过程。现在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已从人、财、物扩展到地、时、信息、创造力等诸方面。资产、资本都可以视为人造的生产要素。资源、财源、生产要素的配置为政府理财的开拓提供了全新的契机。
9.财政作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主线,日益显示其巨大的制导作用。财政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自觉性调控,目的地是于更好地保证市场的自由运行,而不是把市场统死。财政调控利益分配格局,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全面提高社会公共福利、增强中央和地方的调控能力,均有其独特的功能。为此必须建立、健全财政宏观调控体系,把握好调控时机、重点和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实施多种方式的调控。
10.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主线,不能因为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退而牺牲公平求效率,或者是牺牲效率求公平。面对公平、效率这两大目标,如果事先即确定两者不可得兼,其结果必然导致对立或异化。因此,财政承担着公平与效率力求最优组合的任务,必须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最佳结合,并把两者的摩擦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因为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任何只重公平或只重效率的分配,都会使总体目标偏离正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别、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都要求政府按照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相统一的原则行事,才能逐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保证共同富裕变为现实。
四、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三大重点
11.财政模式理论创新。紧密地结合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建立财政模式的理论,对于怎样选择有效的财政模式?选择何种财政模式?如何实现确定的财政型模式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模式是事物的典型结构及运行方式的理论概括。人们在发展中提出建立生产建设型财政模式、“吃饭”型财政模式、公共财政模式等多种论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模式选择的不同认识,但各有局限性。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不能只“吃饭”和不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用行政性为主配置资源去排斥市场基础性配置资源,不能只局限于维护政府消费需要,而把庞大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在一边。因此,提出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运行的集“稳定、发展、均衡”三位一体的财政模式,是可行和可取的。稳定是基础和前提,发展是目标和后盾,均衡是保证和中心。它不仅把社会经济、财政的稳定,发展生产力、消除“瓶颈”制约、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任,决量和结构的均衡、各类分配关系的调控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且为改善财政的微观基础,转换财源、积累、分配等一系列结构,建立有效的财政运行机制,指明了方向。
12.财政政策理论创新。政策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它有其自身的理论依据、结构体系、目标及手段、效应及方式。进行政策理论创新,就是在于总结我国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吸取西方财政政策的有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政策。现在,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国债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都在制订、调整和实施,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新的财政部政策,统领全局,协调各项分政策,规范总体的财政行为,回答是肯定的。
传统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政策,是运用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的原理,在财政政策领域的高度概括,并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它的许多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光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也需要发展和充实。一个可行财政总政策,必须处理好计划与市场、速度与效益、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之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财政总政策作为政府的总主张,总要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还要确保宏观调控、公平分配、人民生活改善等沿着正确轨道运行。因此,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总政策归纳为:“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结构均衡,促进财源建设,合理收入分配,确保公共需要,实现持续发展”,或简括为“总量均衡,结构优化,分配公平,社会进步”,使总政策的目标更为明确,政策效应更便于判断,同时各项分政策也能从总政策中把握住调整、进退的方向与时机。
13.财政制度理论创新。新体制、新制度要求建立新的财政制度。围绕总财力的变化(预算内外财力、体制内外财力、制度内外财力)、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实行公司制、发展股份制、强化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两个体系等)、国债市场化的推进(内外债的市场化、内外债的规模和结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待业保险为主的建制)等,进行制度方面的理论创新,可以说还只是起步。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规范性,都需要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否则制度脱离实际,制度约束必然流于形式。我国财政收入流失严重,税收偷漏现象突出,国有资产流失屡禁不止,资财挥霍浪费成灾,都和财政制度松弛、政策管理薄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重建财政制度理论,重组财政制度体系,有其现实的紧迫性。
五、跨世纪的财政理论发展的大趋势
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建立,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分解和分离,跨世纪的财政理论发展,至少在下列几方面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势头,将进一步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一个股份化改制、集团化改组、民营化改造、利用外资嫁接的深层次企业改革,必然普遍得到推广。这既为财政与所有制关系的改革提供了新的重组条件,又为财政发展与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的财源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时机。实际上,原来的那一套生产靠计划、盈亏靠财政、发展靠政策,已经基本不灵了。因而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组(调整结构)、改制(转机建制)、改造(加大技改力度)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把发展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置于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无多少主导产业的地、县,实行宜集体则以集体为主体,宜个体私营则以个体私营为主体的战略,一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二可以消化一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三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四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包括财政收入在内;五可以缓解财政增加投入的压力,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这里关键是把发展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不能对立起来,同时从拓展财源建设的高度,把它们双双推向市场,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展和壮大。
第二,财力分配的社会化、一体化、区域化,势不可挡。政府理财面临人口、粮食、耕地、就业、能源、科教、环境等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不从社会化分配的高度确定财政分配,社会总体利益格局、公共福利提高、社会全面进步,都将受阻;不从一体化范围发展财政分配,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使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社会政策经济科技一体化等止步不前;不从区域化的标准推进财政分配,各种优势不能互补,资源优势不易变为经济优势,“捆绑式火箭”的功能得不到发挥。所以,相当一部分社会问题应回到社会中去解决,众多的区域化矛盾,置于一体化中去调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第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差距,怎样缩小而不是扩大,需要有全新的超前估计和制导,这是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需要。财政通过产业政策倾斜、地区优势互补、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强化农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等,对中、西部地带发展进行支持、引导,可以发挥特有的作用。只有促进中、西部地带和东部地带一样,抓住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放,在增加科技含量、完善基础管理上下功夫,才能改善差距扩大的被动状况。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堵在农村,还是向城市化转移;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如何起步;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带几千万人脱贫任务很重等,都要清醒地进行引导、疏导、制导,才能防止矛盾的扩大,逐步清除各种大大小小的梗阻。
第四,改善财政理论研究中量化落后的状况,使定性多、定量少、定性不准、定量不清的局面,有一个显著的改善。例如,财力分配中,名义财政收入增长和实际财政收入增长,由于按不变价或按现价计算的不同,再加上通货膨胀率的因素,往往形成完全不同的结论,变成不可比和不可依据的失效信息。又如预算外财力、体制外财力、制度外财力,口径不一,范围不清,规模不实,量度的“水份”很大,对宏观决策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再如,财政政策目标,定性分析多,而对其各种乘数效应等,则缺乏论证。凡此种种,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许多数量关系,财政实现公平分配的数量关系,财政平衡或赤字的数量关系等长期停留在经验数据判断水平,没有真正形成系统的数量模型分析,这与财政管理现代化是很不相称的。出路就是从改善基础和强化基本功入手,将高等数学应用于财政的定量分析,运用计算机手段,实现财政信息的科学化,提高整个财政理论研究的水平。
第五,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财政理论体系。在吸收传统财政理论的收入、支出、平衡、管理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是按照市场经济中的财政基本问题构建,包括财政基本理论的发展(什么是财政、财政是干什么的、财政的规律性、公共产品理论)、资源配置与财源建设理论、财政总量与收支结构均衡理论、财政宏观调控体系论、财政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论、财政政策及效应理论、财政体系及制度建设理论(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税收制度、国债制度、补贴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后备制度等各环节的建设)、财政体制改革理论、财政管理现代化等九大块组成;另一种思路是从政策分配的纵深广度与高度构建,可以区分为“五化”(财政分配的社会化、一体化、区域化、综合化、规范化)和“五论”(财政分配过程论、体系论、模式论、机制论、均衡论)进行概括。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即在原有收、支、平、管的基础上进行增删,如增加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共财政的部分内容,充实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删除过时的统包分配、行政指令配置为主等论述,这也不失为一种过渡性的方法。但是要回避财政理论重组、重建,以为可以建立起新的发展财政学,这是不切实际的。何况知识前沿受阻,横向交叉发展必然,各种学科之间相渗透加快,财政理论发展与创新,也只能知难而进。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市场规律论文; 财政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