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中心小学 赵一娇
【本文系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LN[2017]38】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现象,城镇地方的情况还好,但是在农村,近来却突然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并且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在持续性增长。这个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数都是因为生活所迫,必须离开孩子,去城市打工谋求生计,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心灵上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孤寂和自卑。大部分小学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性格缺失和心理问题,他们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养成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促进留守儿童全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留守儿童;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农村,很多家长因为经济压力,被迫留下自己的孩子,而远去城市打工。这就就导致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小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发育阶段,由于缺乏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使得很多留守儿童心理上滋生了很多问题,他们的身心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小学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教育,促进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变成当务之急。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群体现状
由于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导致贫富差距明显,在中国还存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那里的经济条件和环境都相对落后,很多父母离开山区而去打工。被留下的孩子则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小学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是不断增长。小学生年纪还小,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部分小学生缺乏了和父母交流和相处的机会,他们比起同龄人,显得自卑,内向和懦弱。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这些留守儿童,把他们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以此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养成原因
1.小学留守儿童缺乏关爱
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并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思想。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最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但是由于长时间离开了父母,小学生不能感受到爱与被爱,部分小学生就会感到寂寞和不安。这些小学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管教,也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的自主学习差,学习能力也差,学习成绩不尽如意。即使教师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教,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这些留守儿童心里不快乐,便直接会表现在学习情况上。在课堂上,留守儿童容易走神,不专心听讲,多动。在课下,留守儿童也没有自觉性,不喜欢完成家庭作业,喜欢在外面逗留,贪玩。
2.监护人不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小学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大部分爷爷奶奶文化水平并不高,根本不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一辈的老人并不懂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理,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便松弛和懈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小学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放之任之的态度下,便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没有监护人正确的引导和矫正,容易给留守儿童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学习习惯并不重要,于是便更加促进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
3.学校没有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
学校是小学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教师的教育影响着学生。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制定针对性的教导方案。但是现在学校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措施。部分学校的教师根本不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只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成绩并不如意,教师于是针对提高留守儿童的成绩,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长期以往,留守儿童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丧失对学习的热情。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1.加强学校教育力度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力度非常重要。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管教的情况下,需要教师认真地监管。教师不能严厉对待留守儿童,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根据不同留守儿童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且教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地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让留守儿童感到自己被关爱,被重视。
2.加强小学留守儿童自觉性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除了需要他人的监管,还需要留守儿童的高度自觉性。想要培养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当务之急是要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小学留守儿童对于喜欢的感觉都是直接而简单的,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来增强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比如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周边的学生帮助他们,制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这些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美好,自然就会提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另外,教师要注意观察小学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常常了解和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和爱护他们,让他们在学校能感受到温暖。
3.加强监护人的教育意识
小学留守儿童都和自己的监护人一起生活,那么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显得至关重要。监护人应该经常和他们交流,明白留守儿童心中所想,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其次,监护人不能因为认为留守儿童可怜,就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放纵。监护人在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约束他们的行为。每天督促留守儿童认真完成作业,纠正他们的坐姿,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
结论:总之,现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培养小学留守儿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措施,还需要监护人的关爱和管教,以及小学留守儿童的自觉性。只有从多方面角度教导和关注小学留守儿童,才能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娟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六)[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3.
[2]阮正蓉.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9):9-10.
论文作者:赵一娇,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儿童论文; 小学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农村论文; 监护人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