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殖民科学”_科学论文

试论“殖民地科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殖民地论文,试论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0)06-0034-06

一、国外“殖民地科学”研究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殖民地科学”在科学社会史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早在1968年出版的《日本科学技术史大系》第七卷中,已有关于“殖民地科学”的论述。〔1〕尽管书中没有明确提出“殖民地科学”的概念,但在该书第五章“西方世界对后进国家的冲击”里,作者就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形成过程中,从“西方科学技术的冲击”、“殖民地教育”、“殖民地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单位”、“科学与语言”、“当地人的反映──中国”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非西方国家在受到西方先进国家冲击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

1974年,日本著名科学史家广重彻在《科学的社会史》一书中认为,“殖民地科学”就是“为了经营殖民地(而从事)的科学(活动)”,并指出,“殖民地科学”首先是从研究自然志开始的;由于其调查研究是配合侵略政策的,因此与当地人民发生冲突并受到抵抗;在组织上,宗主国将殖民地作为科学的试验场等等。〔2〕

美国科学史家路易斯·佩尔森(Lewis Pyenson)将“殖民地科学”作为一个专门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从1982年开始,以“文化帝国主义与精密科学”为题,论述了德国、荷兰、法国的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关系,已出版了四部有关“殖民地科学”的专著。〔3〕佩尔森在“科学与帝国主义”一文中,形象地将文化帝国主义用三维坐标加以表示,反映了不同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文化侵略过程中的不同价值取向。〔4〕(见右图)他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热烈的讨论,当然也受到某些学者的批评。例如,医学史家保罗·帕拉蒂诺(Paolo Palladino)和米切尔·沃伯斯(Michael Worboys)认为,尽管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对帝国的发展最有用,因此受到大力推进,但在帝国主义形成过程中精密科学所起的作用很小,而且精密科学与其它科学也没能给予明确区别。〔5〕

关于“殖民地科学”的概念,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澳大利亚科学史家罗伊·麦克劳德(Roy Macleod)认为,所谓“殖民地科学”就是在非欧洲圈所从事的科学,由欧洲的“大科学家”(Savants)

设定有关问题,由比他们更“拙劣”的头脑所进行的“派生的科学”,如果以欧洲为中心的眼光看,仅仅是“资料搜集”和被认为“低等的科学”(low science)。〔6〕另外,印度科学史家德帕克·库马(Deepak kumar)则认为,“殖民地科学”是“从属的科学,与其说它是凭兴趣研究的纯粹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为了明确目的而进行的实用科学”等等。〔7〕。

1992年《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出版了“帝国主义与科学”专集。〔8〕。

1989年,佩尔森的研究被介绍到日本,(〔4〕,p.9~28)得到一批年轻学者的积极响应。1993年日本的《科学史·科学哲学》杂志出版了“殖民地科学”专集,〔9〕并于1996年11月举办了首届“殖民地科学”专题讨论会。这期间出版了有关“殖民地科学”的专著,〔10〕而且这种研究目前仍在继续。

中国关于“殖民地科学”,除一些资料的发掘、整理外,极少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唯一的例子外是李茂杰的“日本帝国主义的科学技术侵略”〔11〕一文,但目前还没有看到中文本。该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殖民地科学技术体系”。

以上简要叙述了国内外有关“殖民地科学”的研究情况。本文就“殖民地科学”的特征、方法与演变、日本“殖民地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初步地探讨。

二、“殖民地科学”的特征、方法与演变

1.“殖民地科学”的内涵与特征

“殖民地科学”是指帝国主义者为了把科学技术作为手段,以推行其侵略政策和殖民统治、掠夺财富和资源,在殖民地附属国和地区所移植和发展的科学。这里所指的“科学”,是广义上的科学,当然包括技术在内,甚至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如殖民地时期所进行的民俗学、人类社会学调查等等。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殖民地科学的首要特征是它的侵略性。宗主国为满足自身利益和殖民统治的需要,经济上进行掠夺,军事上实行占领。殖民地科学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殖民统治服务,成为奴化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工具,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侵略性质的。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臭名昭著的石井四郎七三一部队,他们通过活体试验,研制细菌武器,直接成为军国主义的马前足。(注:关于七三一部队的研究很多,从科学社会史角度加以研究的最新著作,请参见:常石敬—《医学者たゎの组织犯罪──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日本朝日新闻社,1999年9月1日)尽管宗主国在殖民地也发展了一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客观上推动了知识、技术的传播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科学技术,但其侵略性的本质是不容抹杀的。

第二,殖民地科学的实用性。不论是哪一个宗主国,其设立地殖民地科学,几乎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基础理论研究,往往是以服务于帝国主义殖民扩张为目的的应用研究。正如佩尔森所指出的:人类学家被派往殖民地是为了掌握地域的人类关系,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是为了调查新领地的地形地貌和地下资源,气象学家、农学家去研究莸得效果好的收获方法和途径,医学家探讨地方病的原因以维持当地的劳动力等等。〔12〕

第三,殖民地科学的跨地域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进步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比如博物学的研究、人类学的研究、地质海洋科学的研究等等,往往是跨地区才能进行。殖民地科学之所以在一定时期里得以存在,与它顺应了某些学科的发展不无关系。例如,1872~76年,英国军舰“挑战者”号,对世界上的三大洋进行了调查,对海洋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此奠定了“海洋学”这门学科。(〔1〕,p.168)

第四,殖民地科学的破坏性。殖民地科学往往是伴随着战争、侵略、奴化而来的,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随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和侵略者的失败,常常造成科学技术人才、仪器设备、自然资源的重大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延缓、甚至阻碍科学技术的进程,导致人类科学技术资源的极大浪费。广重彻认为,殖民地是宗主国的科学试验场,这一点非常普遍。例如,法国曾在其阿尔及利亚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进行过205次核试验,直到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的1997年秋季,仍然秘密地进行过化学武器试验。〔13〕

第五,殖民地科学的排他性。帝国主义者设立的殖民科研机构很少采用当地人,即使雇佣部分当地人,也只是让他们做一些象清扫、实验等简单劳动,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实质性的研究、开发工作。关于这一点,原伪满州国大陆科学院的中国人,曾有过痛苦的回忆。〔14〕

2.理论与方法

殖民地科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因此,在研究殖民地科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科学与帝国主义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把殖民地科学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放在科学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下加以认识。殖民地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和科学技术现象,为我们研究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与其把殖民地科学作为科学史进行研究,还不如把它纳入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更合适。

美国技术史家希德里克(Daniel R.Headrick)认为:“在十九世纪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中,对整个世界带来划时代变化的有两件,一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及其影响;另一个是欧洲人对非洲和亚洲的统治和榨取。”〔15〕尽管历史学家们对这两者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但好象两者没有任何关系一样,分别加以叙述。他认为恰恰是以前者为手段,才实现了后者这个结果,“欧洲文明的真正胜利,是疫苗和凝固汽油弹、船和飞机、电力和收音机、塑料和印刷机的胜利;换句话说,不是由于思想,而是由于技术的胜利”。(〔15〕,p.2)科学技术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日本学者佐佐木力认为,科学帝国主义的产生就是科学革命对世界史冲击的结果。〔16〕

(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殖民地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具有二重性,即一方面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具有负作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二重性的理论在殖民地科学上表现为,一方面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使科学技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研究,带动了殖民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同时,由于殖民地科学的侵略性和破坏性,科学在殖民地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反倒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限制了当地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17〕因此,在研究殖民地科学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科学自身发展的“科学性”的一面,又要注意其发展中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即“社会性”的一面,忽视任何一方,都难以准确地把握殖民地科学的本质。

(3)努力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研究殖民地科学的一条捷径。例如,加藤茂生认为:由于殖民地科学所涉及的“时间和地点、科学和技术的种类的不同,在阐明殖民地科学技术史的过程中,必须超越各个专业领域”,“殖民地存在于各种地区,各个时期,重要的是把握各自的特征,从而明确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另外,把科学技术放在社会的、文化的角度,与教育史、宗教史、文化史、政治经济史、历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交流和对话是有益的”。他还将殖民地科学技术的历史研究,归纳为四种情况:即扩散论方法、文化移人或适当(Acculturation)论方法、从属论方法和帝国主义论的方法。〔18〕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借鉴的。

(4)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宗主国在发展殖民地科学上的区别和联系。例如,有学者指出,“日本在近代是除欧美国家之外,唯一具有殖民地的国家。而且,欧美各国的殖民地大多是在欧美以外的不同文明圈,亚洲日本首先把殖民地建立在与自己相邻的亚洲的同文明圈内,逐渐向外扩张,采取非常特殊的膨胀政策。这一事实本身,在近代世界就是异常的。”〔19〕因此,日本在对待殖民地科学上,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尽管我们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这一步,但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3.殖民地科学的历史演变

殖民地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料搜集”、“殖民地科学”和“自主科学”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每一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资料搜集是第一阶段。来自西方的科学家、医生、传教士及商人,对“非科学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调查和探险,将珍稀的物种带回西方,丰富了自然志的内容。典型的例子是达尔文乘贝格尔号巡洋舰所进行的为期五年的调查,直接导致了进化论的诞生。在这一时期,动植物学、地质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时,殖民地科学更多地表现出“科学性”的特征,行为方式上是宗主国单方面,几乎与殖民地人“无关”。就科学发展本身而言,具有跨地域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殖民地科学阶段。殖民地科学从属于西方的科学或宗主国的科学,开始设立永久性的研究调查机构,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这时的殖民地科学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性”的特征,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在此不再多述。

自主科学是殖民地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殖民地的独立与解放,科学研究开始本土化,摆脱了西方或宗主国的支配,走向自主与自立。在这一阶段,排除了当地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和哲学)的抵抗,确立了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国家对科研机构的支撑体制,成立学会并创办杂志,逐渐奠定了国家的科学技术基础。

三、日本殖民地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1.社会历史背景

从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侵华的中日甲午战争,1904年在我国东北发动同俄国争夺远东霸权的日俄战争,直到二战结束前的半个世纪里,我国东北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它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

日本政府在日俄战争之后,为推行其“经营满州”,即侵略东北的政策,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作为其“国家代行机构”。满铁首先是日俄两国争夺在我国东北和朝鲜的势力范围的结果,它是以不平等条约为依据,并且是在损害中国权利的情况下设立的。它的使命就是“经营满洲”,即在中国东北实行政治上的侵略和经济上的掠夺。〔20〕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满铁的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从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一系列进行殖民统治的方针、政策,其中“著名”的就是所谓“文装的武备论”。根据后藤新平的解释,“所谓‘文装的武备’,简而言之,就是用文事设施,以备外来的侵略,以便在突发事变时,兼可有助于武力行动。”“‘文武的武备’是相对于‘武装的文弱’一语而言的,是后藤提出的概念。如果形象地说,那就好比在文人的服装内裹着一个体格强健的军人。”(〔20〕,p.45)以此为思想基础,满铁兴建了一系列科技、文教和卫生设施。科学殖民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以及妄图长久霸占、奴役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李茂杰先生的研究,日本帝国主义者仅在我国东北地区就设立了大小80多所科研机构和12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典型的殖民地科学技术体系”。(〔11〕,p.204)

日本在中国众多的殖民科研机构中,尤以台湾总督府研究所、满铁中央试验所、大陆科学院和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无论在历史、规模、水平和影响上,最为典型。因此,本文扼要介绍这四个所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2.总体情况

(1)台湾总督府研究所

1895年5月,根据“马关条约”,日本占领了台湾,这是日本最早的殖民地。1896年5月设立的台湾总督府制药所检查课,是日本在殖民地最早设立的试验研究机构。开始时,该机构只是用来检验鸦片原料和制品,还有食品分析等,逐步发展成细菌检查、矿物植物的试验以及医药品的试验等等。1901年6月,改称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检定课:1909年4月扩大为台湾总督府研究所,由医学博士高木友枝任所长,最终成为化学、卫生学的试验研究机构。(〔9〕,p.50)

(2)满铁中央试验所

中央试验所是根据后藤新平的提倡,于1907年10月12日,由关东都督府颁布的第55号令──“中央试验所的设置”而设立的,1908年7月正式运营。〔21〕起初隶属关系都督府,目的是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产及卫生方面的分析、试验。首任所长是药学家庆松胜左卫门。随着满洲资源开发成为重要课题,为强化和扩充试验所,1910年将中央试验所移交满铁,改称“满铁中央试验所”。1945年,中试所药有人员1000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00人。有150个研究项目,预算约为1000万日元,和东京的理化学研究所不相上下。在1907年到1945年的近40年里,中试所共发表研究报告约1000份,获专利140项,其中20%是外国专利。〔22〕

(3)大陆科学院

1932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我国东北炮制、策划了傀儡政权──“满洲帝国”。1935年3月22日,根据伪政权第18号赖令,在新京(长春)设立“大陆科学院”,日本人直木伦太郎为首任院长,第二任院长是农业化学家铃木梅太郎,当时该院成员几乎清一色是日本人。经过几年的经营,到1942年,大陆科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17个研究室、4个实验室、4个试验场、一个分院和4个直属研究所(处),注册职工808人,建筑面积62627平方米的综合科研机构。〔23〕研究范围涉及气象、地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学科和诸工程技术部门,主要目标是资源开发和适应环境的工艺研究。1945年日本投降后,大陆科学院由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接收。

(4)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

1931年4月,日本作为“对支文化事业”(后改为“东方文化事业”)的一环,在上海的法国租界内设立了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起初的宗旨是以“自然科学的纯粹学术研究”为目的,先后建立了物理学科、化学科、生物学科、地质学科、病理学科、卫生学科、生药学科和细菌学科等学科。〔24〕开始是想办成一种由中日科学家共同从事合作研究的场所,但因日方毫不掩饰其侵略政策,中方正式退出了这项计划。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中方研究人员参加了该计划。戴止1942年,这个研究所有科研人员70名(其中中国人16名)。(〔22〕,p.235)每年的研究费是40多万日元,首任所长为原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所长大河内正敏。直到战争结束的1945年9月,这个所被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所接收。在此期间,从事动植物、矿产资源调查以及地方病等研究。

以上简要介绍了日本殖民地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有关的详细研究,笔者将专文论述。

四、殖民地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殖民地科研机构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许多资料在今天看来,可以说弥足珍贵。有海外的华裔学者研究表明,仅“满铁调查部”所留下的资料就超过五万件。〔25〕其中的人类学、民俗学、动植物学、气象学、土壤学等资料,对研究人类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等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研究殖民地科学,不仅仅是为了揭露它的侵略性质,而应努力发掘历史资料,深入探讨科学技术与帝国主义形成的关系,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以英特网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还缺乏系统的、富于理性的学术研究,更没有相应的对策。相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以及一些身处西方国家的来自第三世界的学者,则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强劲的文化冲击,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研究。

如果说早期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国家主要是依靠武装入侵来获取殖民地的话,那么后期资本主义阶段,殖民化则主要是通过市场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而这种殖民化已经完全不限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也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这其中科学技术始终起到先导作用。尽管发展中国家由殖民地时期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吸纳,可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似乎并没有本质区别。当美国微软公司1998年在中国设立研究院的时候,人们想到的只是它的科学技术或可能带来的经济作用,很少有人思考它的政治或文化意义。但是,西方科学对非西方社会的影响,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难道就没有一点关联吗?当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回顾二十世纪的历史,我们对科学与世界的理解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殖民地科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十七世纪科学革命以后就已经存在。而且至今影响着原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以新的面目出现。因此,与军事帝国主义相比,科学帝国主义对原殖民地的影响要深刻的多,其方式更隐蔽,时间也更为长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瓦德·W.塞德(Edward.W.Said)认为,“现在的亚洲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虽然在政治上独立了,但在许多方面,仍同曾经由欧洲直接统治一样,目前仍由欧美控制,并继续依赖于欧美。”〔26〕希德里克也认为,“西欧凭借工业技术对非西欧的征服,至今仍在肆无忌惮地进行着”。(〔15〕,p.2)这也是我们今天研究殖民地科学的意义之所在

标签:;  ;  ;  ;  ;  ;  ;  ;  

论“殖民科学”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