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南昌 330004)
【摘 要】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对提示疾病的本质有重要的意义。数脉是临床常见脉象,被认为是纲领性的脉象之一,了解数脉的源流和诊断意义在中医学习上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按历史朝代的发展系统梳理了数脉发展的源流及古今对于数脉临床意义的认识。
【关键词】数脉;源流;临床意义
脉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进行不断的规范。脉诊的规范化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只有制定标准,才能推广和发展[1]。从古至今,不同医家对数脉脉象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总结如下:
1 东汉之前
最早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古人就对数脉有了认识,《素问》[2]云:“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内经》并没有关于独取寸口诊法的记载,但为独取寸口诊法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指导思想。《难经》[3]在《内经》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阐述与发展,论述了数脉的病因与病位,文中写道:“数者腑也……数则为热……”。
2 汉代
东汉末年张仲景以脉诊作为辨证的重要客观依据,为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提供了典范。《伤寒论》记载了包含数脉、细脉、缓脉等三十五种脉象,沿用至今。张仲景平脉辨证,并言明疗效和转归,使脉诊变得更加实用。《伤寒论》[4]第4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此条就根据脉象来判别疾病的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伤寒论》[4]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此时,风寒犯表,寒邪闭表,人体的卫阳起而与闭于表的表寒相争而发热,引起气血的动荡和疾急,从而产生数脉。
3 魏晋南北朝
在此之前,并没有医家和具体著作对脉象做过具体的定义。晋代王叔和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脉经》[5]对数脉的定义是:“数脉,去来促急”,并在文中对各种脉象进行具体定义使得数脉可以区分于促脉、动脉和代脉等脉象。
王叔和还认识到小儿出现脉搏一息七八至是生理性的。《脉经》[5]:“小儿脉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伤,十至者困。”现代医学认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宋元明清
此时的医家对于数脉指感的认识基本和王叔和一致。李时珍[6]认为:“数比平人多一至”。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记载:“数为阴不胜阳,故脉太过,一息六至是也。”
随着中医理论的进步,临床的积累,很多医家将脉象与临床疾病相结合。宋·陈自明《外科精要》:“肺脉洪数则生疮”。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痈疡有数脉”。清·潘楫《医灯续焰》:“数脉主府,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张景岳提出:“凡患虚损者,脉无不数”。此种说法过于绝对,但提醒了我们不要只从实证和热证认识数脉。18世纪日本中医学家丹波元简的《脉学辑要》引薛慎斋言:“人知数为热,不知沉细中见数为寒甚,真阴寒证,脉常有一息七八至者,但接之无力而数耳,宜深察之”,提出了阳虚阴盛的真阴寒证,脉象常表现为数而无力。久病突逢数脉,也预示着阳气大虚,有外脱之势。
在这个时期,脉诊也逐步形成了纲领,数脉被多数医家认为是纲领性脉象之一。明·李时珍[6]以“浮、沉、迟、数”结合有力无力以统各脉。明·朱栋隆以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作为二十四脉的纲领。明·李中梓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
对于数脉的生理与病理状态,医家们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清代何梦瑶认识到数脉和情志的关系,性情急躁的人多可能出现数脉,他在《医碥》中记载:“迟数得于禀赋则性急躁者脉多数,性宽缓者脉多迟。”此外,孕妇也可出现生理性数脉,清·程杏轩《医述》曰:“胎孕有数脉,以冲任气阻,所以脉数,本非火也。”
5 近现代
由朱文锋[7]主编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定义数脉为:“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脉象特点是脉率较正常为快,脉搏每分钟约在90~120次之间”。还指出,对于成人,因脉象受体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暴食饮酒、剧烈运动及妊娠等均可出现数脉。此外,某些特殊药物作用于人体也可以出现数脉。
江西名中医姚梅龄教授在脉学上有较深的造诣,姚梅龄教授[8]在《临证脉学十六讲》中定义数脉为“脉搏数每分钟持续大于79次者(成人)”。他还将数脉进行分级:如果脉搏每分钟约持续在80-95次,则为“略数脉”;脉搏数约持续在95-120次/分,则是“数脉”。
6 结语
对数脉的定义从古自今没有太大的分歧,古人依据呼吸来衡量脉的至数,今人根据每分钟脉的跳动来判别。普遍认为数脉即每分钟脉搏跳动90-120次。姚梅龄教授[20]将数脉分为“数脉”与“略数脉”,以示程度的不同。对于数脉的临床诊断意义,首先想到的是“数则为热”,岂不知“数则为虚”,难免在临床上有所谬误。
参考文献:
[1]赵恩检.中医脉诊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11-35.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
[3]春秋·秦越人.难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晋·王叔和.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6]明·李时珍.濒湖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1.12.
[7]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12.
[8]姚梅龄.临证脉学十六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0.
通讯作者:张光荣,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1、肾脏病、胃肠及部分其它疑难病的临床研究;2、伤寒理论与临床研究。
论文作者:蒋妤1,张光荣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脉象论文; 医家论文; 每分钟论文; 脉搏论文; 北京论文; 李时珍论文; 伤寒论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