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

杨锦文,刘夏君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摘要] “一带一路”沿线是全球语言多样性最为丰富、文化差异性最为突出的地区。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对接,平衡沿线国家多元语言利益诉求,实现沿线国家语言互联互通,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直面的挑战,也是推动“一带一路”稳健前行的重要保障。为此,加强语言的沟通意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发展、合作的需要,也是汉语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探索语言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存在的可行性,从政治、经济、科技、人才等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站在国际高度,用动态的眼光审视、制定、实施及评估语言共同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语言共同体

伽达默尔曾指出,“语言乃是理解得以进行的前提、中介和结果”。所谓理解,就是在语言上取得相互一致。语言,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既承载着文化又影响着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甚至可以视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语盛则国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和实施,中国教育、中国企业及各级各类组织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参与全球互动中,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沿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冲击。“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53种官方语言,是全球语言多样性最为丰富、文化差异性最为突出的地区。语言作为“一带一路”经贸投资合作、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是世界人民沟通的工具,语言共同体也将世界各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的涵义及重要性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的涵义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实际上向世界表达了清晰明确的信号,就是我们希望世界各国之间在发展过程中既能够彼此尊重、和而不同,又能够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从习近平此后多次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因此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语言共同体的发展,这就涉及两者的对接问题。也就是通过构建语言共同体,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支撑。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的重要性

1.语言共同体是国际沟通的基石

随着国家发展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信息共享,正使得全人类之间的距离正在快速缩短。雨果曾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所有的误会,让人类更加亲近”。在过往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上有学者指出,中国语言走出国际化,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加强与世界交往的实际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与和平发展的标志。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的推广,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地丰富、不断地与时俱进,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贯彻,中国语言与世界语言将成为国际交流与沟通垫脚石。

秸秆反应堆启动后一个半月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区,并且棚温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差越明显。之后影响逐渐下降,二个月后影响不明显,详见表1。

2.语言共同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语言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漫长的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语言;语言也一直伴随着社会在演变和发展。随着语言的丰富,人类对一些事物的表述更加丰富而强大了,客观上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相互的理解和沟通,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语言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政治契机

如果没有语言共同体来沟通引导,就如同汽车没有了方向盘,导弹没有了制导雷达,地球没有了万有引力一样,“一带一路”、“全球环境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将失去彼此沟通的基石与桥梁,导致的结构则会使世界的发展无法推动与实施。语言共同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需要语言共同体这个桥梁来传承。语言共同体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政治契机的同时,也增强了文化基础和文化自信。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全球经济和科技一体化促使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任何发展都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发展靠科技,科技靠知识与思想,而知识与思想的传播沟通就要靠语言的交流与沟通。语言共同体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当今世界格局重组,国际影响力出现了多元化。我国综合国力迅猛提升,大国地位也日益突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不断发生着演变:从被迫遵守者的角色,变成了秩序的参与者,再到秩序的重要参与者,进而发展到今天新秩序的重塑者之一。新中国一直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全力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多元化新型国际关系也已经为语言的共同体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也为语言共同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和空间。

3.学校层面:人才储备不足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需要语言沟通作为相互之间交流的基础,各国之间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使得各国之间人们的沟通存在障碍,而全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必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此,语言共同体就是全人类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幸福,共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每个人在成长中都需要语言来沟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才能快速地成长。而这一切必须要有语言共同体的支持,学习和了解他人的经验或者从经历中去总结和感受,从而快速地成长。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的现状

语言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已经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相互发展。面对全球化趋势,人类已经成为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一员,共同、共通、共命运将是未来生存的准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以及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纲要的形成,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从开始计划、制定,到实施,都需要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不仅如此,不论任何一个想法或者是政策,或者是思想的传播,都需要语言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语言作为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工具,各国之间无法交流思想就会失去信任,世界就无法建立健全公平的国际秩序,全人类就会进入一个死循环。

1.语言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文化基础

语言是一种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纽带,是一个社会发展积累下来的根基。文化的强大是一个国家的实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就必须通过语言来传播,语言共同体则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根本,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影响着整个国家或者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基础要语言来传播与引导,文化实力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文化基础作为中心。

考虑1个单位标准差积极货币政策冲击产生的动态效应。基于研究需要,选取产品消费Ct、家庭新购买的耐用品Ht、耐用品部门就业非耐用品部门就业耐用品部门通胀(以耐用品部门环比价格指数计算而得)、非耐用品部门通胀(以非耐用品部门环比价格指数计算而得)、总产出Yt、通胀与就业Nt等9个变量的脉冲响应作为动态分析过程中关注的对象。具体的,图1给出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以上9个宏观变量的动态影响。

津保桥所处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 s,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按Ⅶ度设防,场地类型为Ⅲ类[5]。根据该桥实际场地特征与抗震设计资料,参考我国相关规范对设计反应谱曲线的相关规定,在Midas/civil中确定的相关参数为:Ch2001:分组=2,烈度=7,场地=Ⅲ,频遇地震,Tg=0.55 s,阻尼=0.05,选取的罕遇地震E1和频遇地震E2反应谱曲线如图3、图4所示。

“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语言的共通,国际贸易需要语言的共通,国际社会的建立需要语言的共通,国际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语言的共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与实施同样需要语言的共通等。所谓“共通”,是语言共同体在人类政治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新秩序,语言就如同“粮草”一般,应该走在最前面,也是必不可少的重中之重。一个国家的政治同样需要语言来传播,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把先进的思想分享给人民,把优秀的理念带给人民,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切都需要语言来让大家充分了解。语言共同体同样让世界人民了解我们为人类谋幸福的思想。

3.语言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文化自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着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比较成熟的思考。如果青少年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性,就有可能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国的地铁系统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在多个城市已经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地铁线路网,同时在地铁建设当中所使用到的网络系统也在逐渐增加其科学技术含量。地铁的装备制造相关行业为地铁的建设提供了设备基础和控制软件基础,成为列车各项指令传达以及执行的前提。网络控制系统作为地铁系统的核心技术,对于地铁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目前存在的问题

1.国家层面:政策缺乏有效性

念蓉盯着那个叫做静秋的姑娘。似乎,现在的静秋更漂亮一些。照片上的静秋虽然青春靓丽,却又瘦又黑。然清晨的静秋却丰腴秀美。即使只是远远一瞥,念蓉也能从她晨起的慵懒之中,看到她的优雅、安静与迷人。如果说大学时候的静秋是尚未成熟的酸涩的李子,那么现在的静秋,已经变成为熟透多汁的水蜜桃。

社会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很深刻的理解,但对于语言共同体服务于命运共同体这一前提,或者说这一个重要支撑并没有意识到位,导致社会缺乏语言共同体的培养环境。学生在学校里单纯就课本知识层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校园里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去外面交流与学习,从而导致课本上知识无法与真实场景相结合。

2.社会层面:缺乏语言环境

3.语言共同体是人类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需要语言共同体的服务,但是目前国家对语言共同体的认识不重视,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使语言共同体这一理念没有落实到位。如果说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语言共同体就如同大树的根系。它从头到尾都在服务于这棵树的成长,肉眼无法看到它的努力,但必须要它有所付出,需要它相互传递。如果没有它,你将失去相互滋养的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先进的思想就不能顺利传播,各国之间就像是隔着一面高墙一样,无法将好的思想、好的创意传播给他人,人类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人们共同富裕生活的希望将会是遥遥无期。

日前国家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未来三年,每年向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基于同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各高校新增许多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目前,国内高校对于语言人才的储备略显不足。学校在大学培养四年过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有的甚至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本科所学语言并不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如此一来,学生抛开四年所学知识,从事另外的工作,对社会、学校和个人来说无疑是遗憾的。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努力一起考研考博等,平时多参加与语种有关的会议等,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扎实奋斗到底。“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语言的沟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离不开语言的沟通。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放眼世界为全人类谋幸福而提出的先进理念,同时也让世界人民意识到语言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体,并且应该积极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这不仅仅是发展的需要,也是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指引。世界人民是相互依存、相互共存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将语言共同体服务于各行各业,服务于全人类,更要将这个先进的理念分享给每一个人。

看见褐色中带着暗红色的成套实木家具,胡马强十分满意,他掂了掂椅子的分量,连说不错不错。送家具的人说,这可是泰国进口的红木啊。

4.个人层面:对语言的发展不够重视

学校不够重视语言共同体的培养与发展,语言共同体在语言类高校没有得到广泛的倡导,学校培养不到位,学生认识不清楚,这让国家在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广上受到一定影响。如何正确地认识并重视语言共同体,在如今的全球一体化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扩大语言的双向或多向输入输出,提升汉语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提升语言的发展动力,让汉语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成为全球各国人民的必备工具,让汉语文化成为真正的全球文化。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的思路与对策

(一)扩大语言双向输入,提升国际影响力

我们要用语言共同体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总书记传承和发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着眼未来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如何让更多的人甚至全人类学习和掌握了解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这将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学的工作者需要努力的目标。语言共同体就是构建人与人相互之间沟通学习的桥梁,就是成就和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工具,就是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走向幸福生活的贡献者。

(二)提高语言的文化产业,优化语言运用环境

我们既要自己深刻学习先进的思想,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更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将先进思想运用于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新时代的思想指导着我们前进,同时影响着祖国的未来,让学生们及时掌握,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提升自己的学习和沟通能力,提升自己对突发事件和国际社会现象的远见。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语言共同体这个思想,来更好地为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学习、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相互之间对事物的判别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古人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语言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把语言共同体这个理念发挥到最大,来更好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好服务。

(三)注重语言的教育事业,增加语言储备人才

于学校而言,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及高素质人才教育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实践”的素质培养方式,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教学人才,为未来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语言是服务于任何行业的工具,优化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重视和培养优秀的语言人才,让语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科技生产力。在优秀的语言环境下培养的语言人才更应该得到重视,着眼于未来,服务于全社会全人类。提升语言共同体的快速发展,支撑语言共同体的储备与创新,让语言共同体汇聚成“一条高速公路”,这样走在这条高速公路上的命运共同体就会快速准确地传播到每一个需要传播的地方。

[15]Park,Julie.“The Poetics of Enclosure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Stud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ulture(42),2013,pp.244.

于社会而言,大力倡导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语言环境,让语言发展、语言更新、语言实力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语言文化的强盛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世界各个角落,语言环境就会成为一种摸不着看不到的桥梁,通向不同的方向。

(四)开展沿线国家的对接与合作,着眼全球发展

在当今全球发展的趋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广泛认可,语言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书记提倡的“一带一路”正在快速发展,沿线国家积极响应,这都是语言工作者的努力付出,兢兢业业地服务于沿线国家的回报。语言作为沿线国家不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桥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指导语言共同体,同时运用语言共同体来发挥作用,运用语言让世界人民了解和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共同维护和发展全人类的事业。

语言是国家的立足之本,语言共同体是当下国际交往的大势所趋。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实现世界交流的关键在于民心相通,语言共同体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对语言共同体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语言共同体策略的研究对语言融通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我们应当坚定地传播中国语言,加速推进语言共通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努力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依托我国稳定提高的经济实力,不断深化我国综合国力的多领域展现,促进汉语走向世界,为语言共同体提供强大的经济推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梁昊光,张耀军.“一带一路”语言战略规划与政策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0):98-105.

[3]安俊丽.“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语言融通的动机和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2):154-160

[4]王烈琴,于培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对接[J].河北学刊,2017,37(1):185-189.

[5]安俊丽.“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语言融通的动机和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2):154-160.

[6]杨迎华.“一带一路”建设下的中国语言战略[J].人民论坛,2016(15):90-91.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46(2019)2-0205-03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专项项目“陕西方言背景下的英语语音语调教学策略研究”(编号:15JK1032)的研究成果

标签:;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语言共同体的发展对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