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经贸对策_世界经济论文

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经贸对策_世界经济论文

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经贸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对策论文,经贸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共存并进,使世界经济矛盾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

第一,立足本地,面向国际,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

在当前世界上已有的数十个区域经济集团中,最有经济实力的当属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中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促进本国经济和本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中国要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集团经济的发展,以区域集团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在加强和加深同周边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经贸关系的基础上,以亚太为中心,尽早与区域内国家建立区域集团。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积极主动地与欧共体成员国、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其它区域集团成员国发展经贸关系,尤其是重视中国同区域集团整体之间的经贸关系,以多元化、全方位开放格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抓住港澳即将回归祖国这一有利时机,创造亚太区域集团的优势来发展壮大自己。香港与我国华南地区现已形成前店后厂的唇齿相依的紧密经济关系,回归祖国后的香港将进一步巩固和发挥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贸易中心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结的桥头堡。随着港澳回归祖国大陆,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也会更加密切。这样,祖国大陆、港澳和台湾经济上互相联结、互相依托、互相补充,从而形成在亚太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传统文化优势,带动中国经济的繁荣昌盛。大陆、台湾、香港之间的携手合作,这本身就创造出亚太地区区域集团的新优势,促进亚太区域集团的发展。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要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因为区域集团是以内部开放市场、互给优惠为基础的,联系紧密的区域集团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流通自由,区域集团内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以及技术转移更加频繁,在成员国之间的壁垒消除的同时,对非成员国筑起了新的屏障。这对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极为不利。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就是在保持和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开拓和扩大新市场,在向其它区域集团市场渗透的同时,迅速占领那些非区域集团成员国的市场。为此,我们要在保持和巩固港澳、东南亚、日本、美国和欧共体市场的同时,必须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要加强与南美洲和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对于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市场开拓则应再上新台阶、开辟新阶段。

第二,实施面向区域集团的市场销售战略,用“以质取胜”代替“以廉取胜”

以往我国对外经贸关系总是以某一国的市场为对象,没有把区域集团作为整体来对待。现在,有的区域集团(如欧共体)统一了卫生检疫、安全、技术、环保等多种标准,对集团外国家的进口商品更加挑剔苛刻。这就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了挑战,为我国商品进入区域集团市场设置了障碍。对此,我国生产和出口的商品就必须符合区域集团统一制定的标准,否则就无法进入区域集团市场。

商品质量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基础,出口商品质量是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生命线。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过去我国单纯靠“以廉取胜”的传统作法,是一种短期化经营行为,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如今区域集团内的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并以集团成员国进口的“优质高价”商品代替了从集团外国家进口的“低质廉价”的商品。出口“低质廉价”的商品,将遭到区域集团所有成员国整体的反倾销报复,报复力度比以往某一国的报复要大得多。特别应该强调指出,必须彻底杜绝我国企业出口竞相压价、自相残杀的做法。“低质廉价”的商品必然带来我国出口商品的信誉危机,失去我国已经在区域集团成员国占有的市场份额,最终被挤出区域集团市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第三,加大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力度,实现企业经营国际化、国民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构想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一直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产业大转移。随着区域集团成员国之间的投资和贸易的增长,区域集团成员国对非集团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贸易相对减少。新兴工业国家以及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主要区域集团成员国引资和贸易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对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一是发挥亲缘优势,带动区域集团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我国引进外资数额中,海外华人占相当大比例。现在,海外华人投资的大财团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当地华人来华投资已经带动了整个东盟与我国的经贸关系。为吸引区域集团成员国来华投资,首先要大力吸引海外华人大财团来华投资,以此带动投资者所在区域集团成员国乃至整个集团的对华投资。

二是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实现插足区域集团经济发展的目的。国内企业可组成工、贸、技、银相结合的集团军形式进军区域集团市场,通过在国外投资办厂来带动出口,或以合作经营来占领区域集团成员国的市场。即使合作经营我方在短期内经济收入不大,也会有长远利益。国家要在法律法规和贷款等方面扶持企业组成股份制集团,向其它区域集团成员国直接投资,建立多国籍的跨国公司,实现市场当地化,保护和扩大对区域集团市场的占有份额。对外投资办厂、建跨国公司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形式,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参与区域集团化、实现经济发展全球战略的重要保证。

三是发展我国经济特区与其它区域集团内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与其它区域集团成员国经贸关系的纽带。区域集团化一方面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区域集团内成员国又以局部的自由贸易作补充。因为任何一个区域集团成员国都不愿把自己的经济活动局限于集团内,所以区域集团一方面对外有排它性,另一方面对非集团成员国的经贸往来又有扩大性。这种向外拓展的扩大性,既是区域集团成员国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又给非集团成员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利用我国经济特区的特殊地位和功能,积极主动与区域集团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经贸关系,实施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并举的策略,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流量和流向的正常化。如果说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特区是吸引外资外技的窗口,那么,今后我国经济特区加强与区域集团成员国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合作关系,必然使我国经济特区和对方自由贸易区成为联结我国与区域集团成员国经济关系的纽带。进入某一个区域集团成员国的自由贸易区,不仅可以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来机遇,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参与该区域集团内的经营活动提供了便利。

以上几条战略构想,主要是依据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地位所做出的选择。现在世界上已出现国家经济、区域集团经济以及全球经济三个不同层次的市场,三者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的,但它们之间也有矛盾之处。应当看到,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掩盖着贸易保护主义。这表现在,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大大超过对集团外的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远远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基于上述认识,我国既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区域集团化发展战略,又要放开手脚,主动与其它区域集团发展经贸关系。同时,要加快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世界贸易组织毕竟是现今世界上仅有的世界经济协调组织,也是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运转的基础。我国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必须有利于我们在国家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和世界经济三个层面上均有所作为,这才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标签:;  ;  

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经贸对策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