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强国的六大行动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强国论文,中国制造论文,大行动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16)01-0008-09 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6.01.003 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学界和业界联合推出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工业4.0”战略的建议》的报告,这便是著名的德国“工业4.0”。德国人将人类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称为“工业1.0”、“工业2.0”和“工业3.0”。因此,德国“工业4.0”,也就是德国人称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何以称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平台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德国技术科学院院士艾纳·安德尔对其的解读是:整合生产机器、储存系统、生产设施,建立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生产方式和制造技术。“工业4.0”是德国强化制造强国地位,引领世界制造发展方向的国家战略,一经发布即引起全球关注。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用十年的时间分三步,使中国跻身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先后面世,且目标指向都是制造业,这使得不少人认为“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 作为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工业4.0”自然会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因而,中国业界和学界也广泛开展“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借鉴和启示意义的研究。巫云仙(2013)回顾了德国制造业200多年的演进发展历史,总结了“德国制造”的六大特征,分析了德国制造业未来走势及其对中国制造发展的启示。秦俊峰等(2013)认为:“德国制造”能始终保持长盛不衰,根本原因的是科技创新体系、质量和标准化认证体系、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三位一体”的体系保障,德国人充分意识到,能持续占领全球市场的不是制造品的廉价而是制造品的质量。孙晓辉、聂小春,汪菊英(2015)分析了德国工业4.0的战略内涵,探讨了柔性制造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如数控加工装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和智能传感器、无线通信装置等,并认为“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工业4.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成为中国制造文化的主潮流。张镁利、董瑞青、顾强(2013)对工业强国进行了定义,就是指在整体或在某些制造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具有定价权、话语权,能产生引领作用的国家,其特征是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著名企业和品牌,拥有世界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国际领先的规模影响力,拥有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国际领先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拥有雄厚的制度、文化等软实力。刘丹、王迪、赵蔷、古依莎娜(2015)构建了一个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的制造业指标进行了横向对比,量化分析了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制造的差距,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提供了理论依据。王直板(2013)认为,“德国制造”已成为一种文化,对“中国制造”已形成一个参照系,中国制造业需要借鉴德国制造的文化元素,并克服其负面因素,形成中国自己的制造文化。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层面对中国制造业和制造强国进行了比对分析,对我们全面研究德国“工业4.0”背景下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行动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与前述学者等的研究不同,本文在深度思考德国“工业4.0”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将通过何种路径来实现制造强国的设想。我们认为,要实现制造强国,首先需要明确制造强国的标准,制造强国的特征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制造强国应具备四个主要特征:一是制造产业规模大,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高、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及一大批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型创新企业;三是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效益,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劳动生产率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引领能力逐步增长,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信息化水平。这一表述基本勾勒了现代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这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制造强国提供了理论铺垫。以此为基础,比照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设计,我们认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有六大行动路径:一是扩张制造业占比,优化制造业结构,提高制造业效率;二是自主创新,实现前沿技术、复杂产品系统中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三是质量顶级,精专制造,打造系列著名国际品牌;四是推行精准主义和标准主义,构建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中国制造标准体系;五是学校企业双轨教育和培养,建成高素质制造业职工队伍和先进制造业文化;六是进行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建设新兴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 一、行动路径一:扩张制造业占比,优化制造业结构,提高制造业效率 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制造业规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重,结构优化,生产效率高。例如,制造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其生产规模、结构、生产效率一直居世界前列。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联邦德国40%的就业岗位集中于制造业,包括深加工在内,德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占国民经济全行业的26%左右,无论是传统制造行业还是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等新兴制造行业,德国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近20%,全球22类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相比美、德、日等制造强国,中国的制造业实力还有差距,相关比较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MVA(Manufacturing Value Added)为1699.02亿美元,位居第2位,但人均MVA却只有1219美元,仅为德国的15.8%、日本的15.4%;2005-2014年间,中国人均MVA实际增长率达7.89%,超过世界制造强国,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却始终低于制造强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制造业总产值)10.56万美元/人,为德国为34%,为日本的24.9%。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14年提供的统计数据:制造强国德国的主要制造行业是机械设备制造、交通工具与汽车制造、药品和化学产品制造,其增加值分别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总额的19%、16%和11%;美国的主要制造行业是药品和化学产品制造、食品与饮料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其增加值分别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16%、13%和9%;日本的主要制造行业是交通工具与汽车制造、食品与饮料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其增加值分别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16%、12%和12%;中国的主要制造业是基本金属制造、食品与饮料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增加值的14%、11%和9%。由此可看出,中国在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方面份额较低,制造业结构需要优化,这也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要突破的重要瓶颈。 因此,未来中国必须优化制造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大型农机装备、大型运输装备、新材料、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的制造,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制造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制造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特别要注重以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立足国际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避免大企业的寄生型共生和重复建设,加快建成结构优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依据“工业4.0”的设计,未来制造业将高度注重效率,这包括自然资源、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生产活动要做到在生产率和利用效率不变前提下,产出最大;或者在既定产出下,消耗的资源要尽可能地少。因而,中国必须注重提高高端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对重点制造行业,要加强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监控,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要加强制造企业的过程管理,严格生产流程,严控生产成本,加强生产监控,精细制造、完美制造,推行7S管理①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打造现代制造企业文化,提高中国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二、行动路径二:自主创新,实现前沿技术、复杂产品系统中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美、德、日等制造强国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没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就不可能有行业的定价权、话语权。美、德、日等制造强国之所以“强”,最为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行业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把控。 学者柴忠东、刘厚俊(2015)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经济增长的60%以上来自技术创新的贡献,占美国经济11%的制造业,却集中了全国63%的工程师和科学家,70%的工业研发活动由制造业完成。美国具备面向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健全的研究经费体系,大学开展的20%左右的研究经费都由国家科学基金提供,2012年国家科学基金提供的经费总额已达70亿美元;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劳动生产率,2011年制造业每名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为68156美元;2011年、2012年,美国先后推出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制造业创新机构”网络新计划,计划分别投资5亿多美元、22亿美元用于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研发,以提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 在德国,制造业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历来都是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项目,政府一直积极倡导和鼓励制造企业、个人的科学研究和科研协作,并承担1/3的制造业科研经费。在“工业4.0”中,德国政府确定制造业的目标是“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有数据表明,2013年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序中,11家德国公司居前25位,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排名居首位。在制造业创新与研发能力方面,中国与制造强国的对比状况见表2。 表2显示,与制造强国相比,中国的制造业创新指数、每万人口中研究人员数、制造业员工对GDP的贡献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因而,未来中国制造业技术的研发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对于依靠前沿技术推动的产业②,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等,企业和政府要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重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技术革新,推动技术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应用;要选择本土技术进行攻关,根据条件有选择地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更快适应国外先进技术和全球技术市场。要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国际技术合作,通过政策扶持和导向,实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嵌入。 对于产品和生产形式高度模块化的产业③,要注重对新模块的研究和开发,对接国际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要提高模块技术标准制定能力,提高核心模块的制造能力和模块框架的平台设计能力;要遵循客观规律,瞄准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逐步实现发展方式从加工组装制造为主向研发为主与制造并重的方向转变,实现从产品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变;要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鼓励有潜质的中小企业进行高技术含量的模块制造和零部件制造,掌握关键模块的核心技术和工艺,专注于核心模块和核心组件的开发和研制,为国际顶级企业提供专业化模块制造服务。 对于连续流程制造行业,则要不断完善技术产业转型政策,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促使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科研力量的有效组合,增强科研能力,突破一些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努力推动自主创新的同时,要针对连续流程技术制造业的特点,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高档次、高水准的前沿技术;同时,要开展面向全球市场的技术开发、海外市场认证,加入全球制造技术研发体系,以适应“工业4.0”所设计的未来制造技术研发状态。 三、行动路径三:质量顶级,精专制造,打造系列著名国际品牌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产品价值、质量、信誉的标志。市场占有率、忠诚度、全球领导力是一个品牌影响力的根本表现。随着市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已被赋予了更加宽泛的内涵,如文化、信誉、忠诚、情感、理念等。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产品、技术、服务等的竞争,也就体现为品牌的竞争。因此,一个企业要在国际市场拥有话语权,必须拥有行业内的国际顶级品牌。一个国家的行业要在国际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就必须拥有这一行业的国际顶级品牌。 2014年12月,由世界品牌实验室④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显示:入选国家共计27个,美国占据了500强中的227个,其中居前10位的著名品牌是Apple(苹果)、Google(谷歌)、Amazon(亚马逊)、Coca-Cola(可口可乐)、GE(通用电气)、Microsoft(微软)、IBM(国际商业机器)、Facebook(脸书)、Exxon Mobil(埃克森美孚)、Warlmart(沃尔玛),全部为美国所有,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工业设备、计算机、软件等高端制造领域。而德国则以制造产品精专和高端著称于世,其在机械、设备、汽车、日用品等众多领域也都拥有系列世界顶级品牌。表3列示了世界顶级制造品牌的分布。 显然,相比表3中所列的制造强国所拥有的世界顶级品牌数量,中国还存在较大差距。现在,是否拥有世界顶级品牌以及拥有数量的多少,已成为一国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要有制造领域系列的国际顶级品牌。 “中国制造2025”认为:中国制造目前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打造中国品牌,努力打造中国质量。未来中国制造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宣传品牌理念,实践“品牌立国”战略。可以启动实施“国家制造顶级品牌战略工程”,在制造行业,遴选具有国际竞争力潜质的企业,培植国际顶级品牌的依托企业,全面进行国际顶级品牌的设计、宣传和保护;政府可依据制造行业发展的需要,为有条件的企业搭建国际营销人才交流平台,引进和培养国际一流营销人才、有成就的国际性营销策划人才,进行高端制造行业或先进制造行业主导产品的品牌构思、品牌包装、品牌宣传和品牌保护;要依据国际市场,推行“精、专、美制造”理念,实行精美制造、标准制造,使中国制造品耐用、可靠、安全、精密。 对于在国内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当注重扩大其国际影响力,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效应,将其打造成行业内国际顶级品牌;对有基础但尚未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要促使企业掌握行业的关键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创立新品牌,并逐步形成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信誉度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将其培育成为行业内的国际顶级品牌。 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利用现代新兴技术改造传统制造技术和生产模式,建立起国际市场推崇公认的中国制造品质量标准体系;要整合制造品牌资源,推进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审时度势,有条件地并购或收购海外已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加快提升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四、行动路径四:推行精准主义和标准主义,构建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中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4.0”主张进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要通过CPS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按照其目标,未来制造业要重点实现制造方式的革命,要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等整合生产资源,形成生产过程、生产设施的网络化分布,要针对制造业的互联网服务,建立新的增值网络以提高效率。特别地,“工业4.0”强调要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构造一个参考框架,为这些标准提供技术说明。“工业4.0”是一次由现代信息、软件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互作用的革命性转变,这场转变对生产过程产生了决定性的改变,涉及产品设计到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执行以及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而形成了未来制造业全新的生产标准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建立适应“工业4.0”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这包括制造关键名词和术语、智能制造技术规则、制造生产线、物联网和互联网、智能化车间、智慧工厂、机器人、制造业大数据、制造数据存储系统、制造安全标准、制造服务架构等一大批标准;要开展制造全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快制定以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型机械装备、自动化生产线等制造标准的系统集成;要围绕用户需求,在先进制造领域,推进综合标准化模式,建立先进标准化系统的验证测试公共服务平台。 应加快基础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围绕我国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先进基础技术、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制造,制定所需的复合、有色、有机等材料标准。应重点针对制造业机器人、机械设备、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矿山设备、核电、风电、航天航空等国民经济重大装备及其产业链应用需求,制定关键基础零部件性能、可靠性和寿命制造标准指标。 应加快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建设,强化技术标准研制与科技创新,推动重点制造领域的标准化突破。要针对“工业4.0”和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修订或新制既有生产技术标准,加快研制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标准,特别地要针对大型飞机、智能绿色列车、新能源汽车、大型农业机械、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研制一大批制造标准,开展生产标准的应用试点和示范,全面提高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 比照“工业4.0”标准,要在制造领域倡导采用国际标准,开展国际标准认证;要参照国际最先进制造标准,设计出中国制造标准名录;要加大中国标准与制造强国标准互认互证,增加制造标准互认的国家和标准数量,开展标准外文版国际翻译;按照法律或者合同确立国家标准化机构的地位;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重点突破领域,在信息技术、轨道交通、机械工程设备、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推动研制一批国际标准制造⑤体系,尽可能将中国标准嵌入国际标准,努力掌握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领导权和话语权。 五、行动路径五:学校企业双轨教育和培养,建成高素质制造业职工队伍和先进制造业文化 “工业4.0”认为,未来制造业生产方式将极大地改变工人的工作和技能,故而要实施适当的培训策略和组织工作,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学习,使终身学习和以工场所为基础的持续职业发展制度化、常态化。在德国,制造业已形成一种文化,其核心是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德国高度重社员工的职业培训,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3—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德国制造”长盛不衰,除了德国人的制造理念以外,德国政府的法律法规、金融税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制造者与供应商网络建设、标准化认证体系等都是其重要的支撑和保障。表4可以显示德国等制造强国制造文化的比较优势。 表4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对处于前10位的全球制造大国或制造强国竞争力驱动因素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制造业在人才、财政金融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供应商网络建设以及医疗保健体系等方面的差距。 据此,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必须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加强生产规模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驱动转变,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要注重制造员工的培训,建立制造业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要扩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制造业员工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要通过信息化等手段,促进优质资源的区域、城乡和校际共享;要建设制造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开发增强实习实训效果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要加强企业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制造业员工都能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可以启动实施“制造业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引导鼓励高职、中职示范学校参与建设,形成一批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成果。可定期举办全国制造技能大赛,促进制造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要对接国际制造产业和市场需求,在紧缺和特色专业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密切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要推进共建共享,建立统一服务平台和校企共建机制,稳步扩大优质数字资源覆盖学生和员工数,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差距,形成在线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多样化服务模式,为制造员工提供便利的培训机会。 可按制造行业建设制造业职业教育学院,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建立“国家制造业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管理中心”,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平台,开展项目管理、跟踪等经常性工作;要制订制造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方案和技术标准,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新进展,协助撰写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报告。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按制造行业的不同类别,建设制造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开发应用基地,联合科研院所、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力量,通过购买服务、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建设制造领域的中高职衔接、优质共享网络课程及其配套数字资源库,开发制造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组织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开发和征集的制造数字资源和网络课程,在全国实现职业院校免费共享。 适应需求,重在应用,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革制造业职业教育内容,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能力;要明确职业教育课题目标,增强课题针对性,提高教学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为中心,传授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和员工在“干中学、学中干”,增强体验,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先进制造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同时,要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可按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招聘社会上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增加“双师型”比例。大型企业和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拓展培训网络,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学历学位的进修和赴国外深造,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六、行动路径六:进行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建设新兴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 “工业4.0”的目标是将生产模式作为一个长期、渐近的过程,保留制造过程的核心价值,实现整个生产模式的转变,使现代制造业成为全球瞩目的IT集群地,这是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势。 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改变,要求加快建设新兴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催生了诸多新兴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日本的九州岛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区、英国苏格兰中部工业区等。这些新兴工业区集聚资源迅速,成长快,对本国经济和全球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要发展现代高新技术或环保节能的轻型工业,对环境影响小、效率高、成长迅速。与传统工业区不同,新兴工业区多数由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能耗低的新兴产业发展起来,其主体也是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型企业。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的“硅谷”,早先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起家,以后又有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研究机构和企业入驻。由于地理位置好,对环境破坏小,“硅谷”逐步发展成以微电子技术、宇航、生物工程为主的工业区,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有“电子和计算机工业王国”之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工业区也是以发展IT行业为主,兼有飞机制造、电器、机床、汽车制造、制药等,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有“亚洲硅谷”之称。位于日本西南端的九州岛工业区主要有机械制造、钢铁、化学、造船等产业,20世纪70年代后,技术知识密集的微电子工业(IC工业)在此迅速发展,迄今IC产品销售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40%左右,成为日本电子工业的心脏,被称为日本产业“粮食”、“能源”的供应地,九州岛也被称为“硅岛”。同样地,意大利东北部、中部的新兴工业区以乌迪内、博洛尼亚、普拉托、阿雷佐为中心,主要以毛纺等轻型工业为主;英国苏格兰地区新兴工业区主要以电子娱乐、通讯科技等产业为主。不难发现,全球新兴工业区均是以现代新兴制造产业或轻型工业起家的。 二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全球新兴工业区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群为基础。“硅谷”依靠附近的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智力支持,除有苹果、英特尔、惠普、思科、朗讯等大企业外,还拥有大大小小电子企业1万余家,其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占全美35%左右,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20%左右。印度的班加罗尔拥有高科技企业4500余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日本西南端的九州岛工业区有久留米·乌栖、佐世保、熊本、国东、宫崎、国分等6个科技新城,拥有高科技企业9900多家,东芝、三菱、日本电气等著名企业均在此投资建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兴工业区,多数是雇员在250人以下的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资本集中程度低,且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有些甚至在乡村。 新兴工业区一般拥有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和便捷畅达的交通系统,其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将众多中小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集研制、生产、组装、运输、销售于一体,加之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研发能力强,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故而生产效率高,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成为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点。 要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可以借鉴欧洲、北美新兴工业区的经验,根据资源和产业优势建设先进制造工业区,如在新疆重点发展以机电装备、石化装备制造为主的制造业;以兰州、金昌为中心,建成生物医药和有色金属新材料、电池及电池材料、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材料、微电子等为主导的制造基地;以西安为中心建成以航天航空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卫星应用、先进能源等为主导的制造基地。要均衡发展、错层布局,促成这些基地形成若干个工业区,建成中国先进制造新兴工业区群。 应积极支持扶助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技术创新和投资能力较强、发展战略前沿、规模增长潜力大的中小民营企业投资新兴工业区的建设,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为制造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要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全面提高新兴工业区的生产水平;要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最优化。 在新兴工业区要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数控技术,推广新型制造技术;要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推进制造领域的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进行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新兴工业区更要注重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要推广应用新型工艺、新型装备,如数控机床、先进机器人、先进发电输电设备、大型自动化成套设备等,充分满足传统制造产业装备更新换代的需要。 要加快新兴制造业集聚区地区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建成制造区的立体交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产业资源和商品在新兴工业区的高效流动与交换;物流运作要面向全球,要通过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智能化,实现新兴工业区物流系统的全线接驳;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作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以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及时迅速地将货物从供方运至需方;要以点带面、立体设计,建成现代高效的新兴制造区物流网络系统,支撑新兴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①7S管理起源于日本,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具体为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安全(safety)、节约(save)。 ②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等列为八大前沿技术。 ③模块化产业,是指能将产品分解为若干功能模块,并在不同工厂生产这些模块,最后在总装企业进行最终组装的一类制造企产业。 ④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是世界企业家集团的全资附属机构,主要从事品牌评估、品牌传播和品牌管理的机构,其专家和顾问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学府,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并购过程中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官方网站网址:http://brand.icxo.com。 ⑤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根据需要补充新的内容和指标。标签:中国制造论文; 德国制造论文; 先进制造业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德国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