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2014年狗咬伤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论文_丁向东,管怀斌

合肥市肥东县疾病预防控中心 安徽合肥 231600

摘要:目的 了解肥东县人群狗咬伤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接种门诊窗口为哨点。监测对象为2014年到窗口哨点就诊的狗咬伤首诊患者。采用《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疫苗接种登记本》,由各哨点护士填报门诊狗咬伤首诊患者。结果 共监测2219例狗咬伤病例,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0 75,6—14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占26.3%),狗咬伤患者多为在校学生(占41.5%);咬伤性质以开放性伤为主(占93.5%),咬伤的部位主要在上下肢(占93.8%);狗咬伤发生在家中和体闲活动分别为 62.8 %、72.3%;咬伤时间多在5、6和7月份;有85.6%的病例在24 h内到医院接受治疗。结论 狗咬伤在肥东县较为严重,应重点干预0—14岁人群,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有效预防狗咬伤的发生。

关键词:狗咬伤;流行病学;健康教育

近年来安徽省狂犬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人被狗咬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伤害,尤其在农村。一旦被狗咬伤,如不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很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如今养犬人群不断增加,发生狗咬伤的人数也不断增加【1】。为了解肥东县狗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利用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疫苗接种登记本》收集狗咬伤病例资料,对人被狗咬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接种门诊作为狗咬伤监测点,收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的狗咬伤病例。

1.2方法

采用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狂犬疫苗接种登记本》,由各监测哨点护士填报登记门诊急诊狗咬伤首诊患者。

1.3资料整理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全国伤害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统一录入。采用spssl3.0统计分析。

2结果

2.1狗伤的地区分布情况

根据哨点监测数据分析,2014年狗咬伤病例共2219例,其中城镇户口741例,占33.4%;农村户口1478例,66.6占%。

2.2性别和年龄分布

从表1可见,狗咬伤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0.75。在不同年龄中,发生狗咬伤最小1岁,最大86岁;6—14岁组的构成比最高,占26.3%;其次是15—24岁组和0—5岁组,25—34岁组排在第4位。45岁以后的构成比明显下降,最低是55—64岁组。0—6岁、35—44岁男性狗咬伤的比例高于女性,其他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

2.3患者的职业、户籍、发生地点和发生时活动分布

从表2显示,被咬伤的患者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占41.5%,其次是农林牧渔生产人员和学龄前儿童,分别占34.9%和23.6%;绝大多数狗咬伤发生地点是在家中,占62.8%;狗咬伤发生在体闲活动时,占72.3%。

2.4咬伤部位及性质分布

咬伤部位主要是上肢和下肢,分别为40.6%和53.2%,男性上肢咬伤比例较高,女性下肢咬伤比例较高;多部位和全身广泛性受伤较少,躯干和头部也占一定的比例。咬伤性质绝大部分为开性,占93.5%;其次是擦伤,占6.1%。

2.5狗咬伤的时间分布

从图1显示,以夏季节发生最多,冬春季较少,5、6、7 月份是全年中狗咬伤发生率最高的3个季节,分别占11.5%、10.6%和13.2%,最低是12月份和2月份,分别占 5.5%和6.2%。

图1 肥东县2014年狗咬伤发生时间分布图

2.6就诊间隔时间

狗咬伤发生后到哨点就诊间隔时间,最长为3天,最短为1小时内。63.5%的患者在5小时内到医院就诊,其次是 12 小时和 24 小时,超过2天的占7.4%。

2.7咬伤的严重程度和结局

咬伤以轻度为主,占92.8%,中度和重度分别占7.0%和0.2%,没有死亡病例。

3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豢养宠物人数不断增加,狗只数量随之越来越多,但是对狗只的管理和免疫普遍较差【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是高危人群,咬伤主要在四肢,好发在家中和体闲活动时,夏季发生比例高,咬伤的程度绝大多数是轻伤,没有死亡病例,与国内的报道基本一致【 3】。

狂犬病是目前还不能有效治疗的、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一旦被狗咬伤后,需要及时地规范治疗,但在我县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狂犬病的防治意识较差,尤其是老年人发生狗咬伤后,并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给狂犬病发生留下隐患【4】。因此,做好一级预防,防止狗咬伤成为预防狂犬病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广泛提高人群防治狂犬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监护人,如果家中豢养狗只,一定要重视子女做好预防狗咬伤的工作,杜绝子女与狗只过度接触、嬉戏玩耍、激怒狗等行为。由于狗咬伤好发于夏季和青少年在校学生,在宣传教育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把握好宣传的时间和对象。另一方面加强狗的管理,达到减少发生狗咬伤的目的。同时加强狗只免疫,降低带毒率,可以有效阻断狂犬病毒在狗只中传播,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5】。综上所述,狗咬伤为居民带来的健康损害及其社会经济支出日益增大,做好健康教育,加强狗只管理,预防狗咬伤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爱菊.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理和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303-304.

[2]桂荣,张林.狂犬病免疫预防告知制的是实际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2(4):343—344.

[3]叶美君,叶红,卢洪敏,等.狂犬病预防知识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12(6):1135—1136.

[4]陈洁.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门诊免疫接种情况[J].中国保健营养,2014,05:2895-2896.

[5]张晓静,杨海云.狂犬病暴露后的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4,07(12):161-162.

论文作者:丁向东,管怀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肥东县2014年狗咬伤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论文_丁向东,管怀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