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韩城市为例,结合韩城市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ArcGIS平台对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评价,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对城乡体系构建、空间布局、产业布局、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发展模式探索,试图探索出转型期适合同类型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为同类型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韩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直接推动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仍不断拉大,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届时“城乡统筹”迅速成为国内学术界和城乡规划设计单位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探索的热点话题。
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可总结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主要有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成渝模式、等等。然而,西部地区其他地区尤其是陕西省的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成果则甚少,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故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的韩城市实践为例,来探索研究关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期对同类型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韩城市城乡发展现状
1.1 城乡发展现状
韩城市地处 “黄河金三角”内,是关中东北部的门户城市和陕西省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出口,市域总面积为1621平方公里,总人口40.2万人。这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一山一水一台塬”的生态条件,这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
同时韩城市现状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生态敏感性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城乡统筹措施让城市与农村之间实现支撑与带动,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是目前韩城市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韩城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构思
2.1发展战略
文章通过对韩城市城乡发展限制性因素进行评价,划定敏感区域,确定三大发展片区;通过“中心引领、轴向带动、三区协同、多点发展”的空间战略,实现“东中西、城镇村、一二三”等空间、人口、产业协同优化发展;通过“厚一提二,活商兴旅”的产业集成多元化战略,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协调一体;通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建立各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实现资源、服务和效益等三质均等同享;通过城乡生态环境优化战略,实现“绿化、美化、靓化”三化共营。
2.2发展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新四化”为统领,充分利用黄河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渭南陕西东大门建设和韩城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的历史机遇,结合韩城地域特色,通过“城区、园区、景区、镇村”等统筹协调发展,把韩城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区域中心卓有成效、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人民生活和谐富裕、城乡统筹协调的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2.3总体思路
通过“12345”路径,即一个保障、两条主线、三区协同、四大定位、五个重点实现韩城市的城乡统筹。
一个保障:生态立市,以生态立市为基础保障,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注重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培育,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协调好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打造“山水共融、宜居宜业”的美丽新韩城。
两条主线: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主线
三区协同:实施“极化台塬和川道区、优化浅山丘陵区、保护深山高岭区”的市域差异化城镇发展和人口集聚战略引导。
四大定位:将韩城定位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陕西省城乡发展引领区,加强韩城市城乡发展在全国及全身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更为全面的展现韩城“统筹示范、循环经济、区域中心、城乡一体“的发展主旋律,建设幸福韩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大任务:生态基础保障、空间协同优化、产业有力支撑、文化特色彰显、设施统筹共享。
3、韩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探索
3.1科学分析城乡敏感因素,划定三大发展片区,制定差异化策略
(1)东部台塬和川道区,属于城乡建设密集区,以综合型产业发展为主导,依托“一城两区”、龙门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新区、芝川新区等城市高密集开发区,实现集聚优化发展,同时通过产业吸纳和引导中、西部人口合理有序向该区转移,并配置高标准、多元化的公用设施,满足区内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
(2)中部浅山丘陵区,以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为主,打造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引导返乡务工人员进行充分有效就业。
(3)西部深山高岭区,在生态维护、水源保护与涵养的基础上,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制定人口撤并和迁移方案,促进人口向东、中部合理流动,使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3.2结合片区产业基础和特色,发展多元化、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东北片区桑树坪、西庄、龙门区域内现存大量煤炭采空区,规划对其进行沉陷区治理、生态修复、农业重建以及村庄搬迁和安置等工作,同时,推动煤炭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
东南片区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底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
中部片区以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为主,主要发展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业,以及花椒、苹果等林果业。
西部片区依良好的自然基底,发展以核桃、花椒为主的林果业和乡村旅游业。
3.3依托城镇村基础优势,实现城乡产业•就业•空间 融合发展
韩城市主城区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改善内外交通系统,健全城市各项设施、促进居民充分就业等措施,将其打造成为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
芝川镇 依托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司马迁祠景区和国家文史公园等项目,做好城镇各项设施配套建设,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外来人口提供就业平台,打造成为华夏文史文化旅游名镇;
龙门镇 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改造工程,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妥善处理好职工的职住平衡问题。
乡村发展 结合村庄自身优势及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3.4建立分层分类服务保障体系,实现资源、服务和效益三质均等同享
由于乡村人口流失,农村设施大量空置,市区的设施又因为人口的快速发展而供不应求。
规划依据“纵向分层、横向分类”的配置原则,构建6层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体系,根据服务设施的内容、服务目的和服务空间要求确定区域协调型、特色服务型、半径依赖型三大类设施。
4结语
城乡统筹发展是推进陕西省转型时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工业化的终极目标,也是其战略举措,二者互相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了韩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构思,并对城乡统筹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从划定发展片区、发展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就业和空间融合以及实现资源,服务和效益的均等共享等方面分析论证了该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和模式,以期对同类型县域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四东,杨永春,李伟伟,等.河谷盆地型城市城乡统筹必由之路:“新型三集中”——以兰州为例[J]. 规划师,2011,27(11):99-104.
[2]赵四东,杨永春,万 里,等.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城乡统筹模式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36(6):9-16.
[3]邵帅,郝晋伟.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关键问题初探——以渭南市华县为例[J].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2.
论文作者:吴欢,肖宁,赵博,杨潇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韩城市论文; 城乡论文; 韩城论文; 模式论文; 关中论文; 产业论文; 片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