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论文_寿斌杰

优秀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论文_寿斌杰

寿斌杰(浙江省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 海宁 314400)

摘要:我国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以及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造就了我国传统艺术的丰富和璀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正濒临着消亡的危险。作为优秀传统艺术代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海宁硖石灯彩,也正面着技艺失传的危险,传承和创新已刻不容缓。2015年,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要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将传承人的概念拓展至传承人群,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的传承人的传承。振兴传统艺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等职业学校顺应地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求,开展职业体验中心的创建实践,既是传统艺术在当代传承的践行,也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有益之举。

关键词:传统艺术;非遗;职业体验中心;创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1-0087-02

一、硖石灯彩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1.历史的追溯

海宁素以“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三绝闻名遐迩,其中硖石灯彩是海宁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唐僖宗年间就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硖石灯彩重在“彩”,运用绘、拗、扎、结、糊、裱、刻、针八大技法,制作精细,形象逼真,形状各异,惟妙惟肖,具有玲珑剔透的传神之感。2000年,海宁市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硖石灯彩)”;2002年,海宁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硖石灯彩)”;2006年,海宁硖石灯彩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海宁市被列为浙江省传统节日(元宵节灯会)保护示范地。

2.保护的现状

海宁市硖石灯彩作为优秀传统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消失的的严峻形势:专职从业人员不足,技艺传承人青黄不接。硖石灯彩体现的是海宁这一特定区域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其珍贵性和唯一性是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所不能取代的。硖石灯彩职业体验中心的创建是提高传承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弘扬优秀传统艺术的创举。

3.传承的意义

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西方一些国家在全世界推行文化“单边主义”,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传统艺术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加强传统艺术传承保护,既是国家和民族保持文化多元性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非遗职业体验中心创建的意义

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硖石灯彩职业体验中心的创建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紧紧契合当地社会文化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体现。充分发挥职教师资和设施设备的作用,传承技艺延续地方传统文化,实现专业和地方文化紧密的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

2. 弘扬工匠精神的需要

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以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目标,传统艺术的传承教学是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地方文化遗产进行办学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硖石灯彩这一古老的技艺深深根植于这方水土,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做好这门技艺的传承,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保护和发扬。非遗职业体验中心的创建成功将有利于 “以技入道,以道促技”的传承教学的开展,且能更好的承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3.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有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是求知场所,更是传播文化的地方。”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精神价值的体现,更应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既尊重了地域文化、民族传统、保护了文化多样性,维护了传统艺术的文化精髓和内在价值,还能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厚植工匠文化、倡导专注坚守、追求卓越等意识和精神的培育。

三、非遗职业体验中心创建的途径

1.传承人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去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师徒传授。它是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的,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不可再生的,因而传承的效率并不高。从事硖石灯彩制作的传承人大都已年事已高,所以传承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年轻的后备传承人,所以必须加快传承人群培养。中职学校工美专业的学生有美术基础,动手和理解能力也较强,在中职学校进行硖石灯彩的传承教学是培养后继传承人的最佳途径。

2.课程包开发

整理和挖掘硖石灯彩的制作技艺,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硖石灯彩校本课程包。通过小班化的师徒形式开展传承教学,实现单个传承人向传承人群提升。规范传承教学模式,首先在基础课教学中,注重传授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增加硖石灯彩历史发展、文化特征、技术特点等知识内容。传承教学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高一年级,对工美专业学生在高一阶段普及灯彩知识,了解灯彩制作技艺。第二阶段,高二年级,广泛动员有兴趣的学生,吸收进入职业体验中心进行学习,逐步掌握灯彩“八字”制作技法。第三阶段,高三年级,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夯实制作技法,进行综合制作,最终达到传承硖石灯彩的目的。

3.创客坊建设

以教师、行业专家、学生为主体,在职业体验中心中成立硖石灯彩创客坊,开展创新实践。与硖石灯彩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基地的延伸和补充。组织创客坊师生定期的去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体验硖石灯彩制作的职业情景,锻炼职业能力。

四、非遗职业体验中心创建的原则

1.还原地方非遗特色原则

硖石灯彩属于海宁特色文化遗产,我们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必须以突出地方特色,以充分尊重和还原传统手工技法为原则。首先是原汁原味的继承下来,不搞没有传统的盲目的创新。材料和形式上大胆的创新,但是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法绝对不能轻易的舍弃,否则就是舍本逐末。

2.契合学校文化底蕴原则

硖石灯彩是一门综合性的工艺品制作手艺。它涉及了书法、绘画、数学、机械、电子、装裱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蕴藏着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充分挖掘学校本身已有的文化底蕴,使之能与硖石灯彩完美的契合,才能让传承教学深深地扎根于文化,形成牢固的发展根基。

3.完善本专业链建设原则

本着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依托学校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专业,完善硖石灯彩传承人培养途径。我校工艺美术专业有着二十几年的专业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职业体验中心的建设是本专业不断完善专业链,在传统艺术领域的优化细分和创新举措,这与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原则是一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非遗职业体验中心创建的步骤

1.设施设备建设与管理

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完善中心运营管理制度。新添计算机、教学投影仪、刻制、拗彩、绘画、糊裱等专业设备,完善灯彩创客室、灯彩实训室、作品陈列室等场室的设施设备添置。建立相应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做到设施精良,账目清晰,责权明确,科学管理。

2.师资提升建设与培养

加强专业师资建设,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底蕴。我校工艺美术专业30多年的办学经验塑造了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为职业体验中心的创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专业教师均加入海宁市灯彩研究会,并拜硖石灯彩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为师,尽快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多年的培养,专业教师成为市级硖石灯彩代表性传承人。

3.统整五联共育与共建

建立由学校牵头统整、联络政府部门、联系行业协会、联合能工巧匠、联姻灯彩企业的统整五联共建模式,将五方资源进行有效统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施共育共建。紧密联络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政府非遗保护政策,争取专项资金开展相关活动。联系行业协会,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海宁市硖石灯彩研究会等行业协会担任会长等职务,开展各类研究活动,更加有利于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联合灯彩能工巧匠,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传承人聘请到课堂,参与传承教学建设。联姻灯彩企业(工作坊)组建校外实训基地,教师深入企业学习灯彩制作形成制度化,专业教师积极深入灯彩企业学习。实施五联共建,学校发挥专业及教师的优势,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灯彩企业、大师及传承人形成非遗传承保护的教学联合体。

六、非遗职业体验中心创建的方法

1.逐步完善基础设施设备

(1)完善场室建设。教学基地场地面积由现在的50平米增加到100平米以上,学生实训工位由20个扩大到50个。增加传承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完善传承教学耗材采购管理。

(2)师资提升计划。有计划的实施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及素养的提升,专业教师拜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师。从市级学徒开始,逐步培养各个级别的传承人。

2. 充分整合行业专家资源

(1)能工巧匠参与。与嘉兴市工艺美术协会、海宁市硖石灯彩研究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长期聘请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传承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

(2)大师引领提升。相继成立了省工艺美术大师胡金龙大师(硖石灯彩)工作室、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海宁市硖石灯彩研发中心,在大师及名师的全面引领下,以基地为依托,面向社会,开放职业体验中心,使传承教学向更普及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3)服务功能凸显。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教学基地场地面积增加到200平米以上,配套建设200平米的灯彩展示馆。学生实训工位由50个扩大到100个,每年能容纳硖石灯彩技艺社会培训300人次以上。

3.建立体验常态教学机制

(1)教学形成特色化

采用本校教师和外聘专家结合授课的形式开展体验教学。特聘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省级灯彩传承人进基地授课,实现大师引领、教师亲授的教学特色。大师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极大的提高了职业体验中心的教学质量,使得传承教学进一步规范有效,同时也带动专业教师的迅速成长,形成了特色化教学。

(2)教材开发规范化

实施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硖石灯彩的工艺性,把硖石灯彩的“八字”技法从易到难,科学规范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成校本体验教材。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使学生能直观的了解硖石灯彩制作的步骤。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性,体验教材的编写必须严格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指导下按照保密原则规范化进行。

(3)展示交流多样化

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充分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让省内外同行来我们的灯彩展览室和职业体验中心进行了实地参观。积极承办行业协会的专业研究会议和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承办中外文化交流,为弘扬民族文化技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职业体验中心师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如浙江杭州西湖博览会、义乌文博会等工艺美术专业博览会,充分向社会展示我们丰硕的传承成果。

4.健全专业教师培养制度

(1)完善教师进企锻炼制度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学习灯彩制作形成制度化。结合学校专业教师“双师化”建设的要求,灯彩专业教师积极深入灯彩学习。学习形式由中短期组成,中期培训即每年暑假教师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1个月的拜师学习;短期就是每2个月利用周末到校外实训基地见习一天。平时,在灯彩创作中教师随时深入校外实训基地和专家进行技术研讨。

(2)建立师生创作长效机制

鼓励专业教师灯彩创作,并积极参加各类工艺美术展览活动。灯彩专业教师及优秀学生加入嘉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海宁市硖石灯彩研究会。除了参加研究会活动外,还制定了师生作品创作奖励条例。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是师生专业技术的迅速成长,逐步扩大了职业体验中心的专业影响力。

(3)完善传习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教学)基地、代表性传承人和专(兼)职学徒考核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建立职业体验中心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设施设备使用和维护、传承教学活动记录、创作情况、参与各类非遗保护、宣传活动、台帐资料完整、非遗保护保密制度、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等。邀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校民主监督考评组,根据考核评分细则,对职业体验中心进行全方位考核。考核采取查看台账资料、现场勘查及活态展示等综合方式进行。

结语

硖石灯彩职业体验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理念,也是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通知精神的深入贯彻和积极探索。体验中心师生近几年来传承及创新作品在全国、全省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多项。培养的优秀毕业生费志涛已经成为硖石灯彩后起之秀, 2016年入选浙江省文联“新峰计划”。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这些成果的取得就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的充分肯定。2015年,郑继伟副省长来基地视察时就明确指出:中职学校进行非遗职业体验中心创建是一次大胆的践行。他勉励我们继续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石伟平.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技术 [M].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6.年.

[2]杨建新.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丛书之硖石灯彩[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3]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新进展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8年.

作者简介:

寿斌杰,男,1976年生,高级教师,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为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纸艺扇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宁市硖石灯彩研究会会长。现任职于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负责创建了浙江省技能大师(硖石灯彩)工作室,长期从事硖石灯彩传承教学及研究。

论文作者:寿斌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优秀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论文_寿斌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