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梁文涛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梁文涛

沈阳市龙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建筑工程企业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务必要重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着手,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望对我国未来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建设 精细化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将科学化管理划分为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三个层次,这三者之间是层层深入递进的关系,而精细化管理则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管理者深化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精细化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精细化管理之“细”体现在: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总之,只有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企业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2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人员复杂,施工现场的环境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极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引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因素有许多,如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时不正确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安全网出现老化破损的情况、未设立警示标牌或设置的位置不当、在防护栏和洞口处没有设置警戒线、临时配电箱、现场搅拌机、现场使用的电动工具未正确设置安全保护设施、配电箱旁随意堆积杂物,货运电梯、施工电梯和物料提升机混淆使用等等诸多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筑工程的基础与主体施工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层处理的不够好、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混凝土表面裂纹等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

2.3 施工现场管理执行不到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所要用到的材料种类非常多,施工现场难免会出现建材的堆放混乱、材料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材料存放不当,有时会出现材料混用,造成质量隐患。另外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经常会因为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加上施工企业没有及时进行维修保养,造成机械设备损坏,无形之中增加了维修费用,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

3.1 建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体系

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又是什么又决定细节呢?那就是方向,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战略、目标。方向错了,再多的细节也只能越偏越远。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根本无从下手,精细化管理也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因此,只有建立了完整的企业管理目标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构建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这是第一个层次的远景目标;其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项或单项工作规划,也就是中级管理层的管理目标;最后是将计划目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到每个人,从而下发操作层的工作目标,以确保终极目标的实现。

3.2 提高对合同的管理能力

项目合同管理是提高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通过使用分包合同的方法来提高成本的控制力度。在选择分包商的时候,要从具有分包资质的分包商中进行选择,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分包队伍进场施工。所有分包工程使用到的材料都由项目经理进行采购,对分包单价进行测算,作为分包合同中的主要因素,单价是分包商和承包商博弈的重点,通过单价不仅可以将具体的工效反映出来,而且还可以达到质量要求。对于分包工程来说,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分包类型,当前,大多数工程的单价是利用降百分比的方法来确定单价,而部分包料、劳务包工主要是利用工效水平对分包单价进行确定。通过实践,主要使用以下方法对分包单价进行确定:第一,根据定额对内部预算中的成本控制指标进行预算;第二,测算分包队伍的工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进行考虑,对初步分包单价进行确定,然后由工程科、材料科以及主管领导进行确定;第三,合同是分包商和承包商的根本依据,在施工时,如果有争议或纠纷出现,就会使用合同条款进行约束,于此同时,合同还是索赔付款的主要依据。因此合同的严密性会直接对合同的执行效果造成影响。

3.3 执行过程的精细化

再好的目标、再健全的制度,如果不能执行到位,终究一切皆空,因此,对于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和落实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项工作,如果只是制定了目标,就好像给了你一张白纸,具体该怎么画,画的最后效果如何,关键完全在于执行。因此,执行过程是目标完成和制度落实的保障。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精细化管理中“精”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要善于抓住问题关键来解决主要问题。其次是执行过程中要进行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寻求最佳方案。对施工方案、技术工艺和机械设备等进行比选和优化,是项目经营和管理的源头性工作。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多种方案并优化比选、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第三,就是检查考核要严格。精心规划是事先的准备,工作的正式展开是从布置以后才开始的,工作的内容贯穿着执行始终的全过程。

3.4 准确及时的做好分包结算

为了提高结算工作对成本的控制作用,将结算工作做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收集分包结算资料。在进行预算时,为了将项目的真实成本反映出来,组织各个主办技术员对其负责的工程量进行结算,有效的避免了重复结算的情况出现,此外,技术员和经营人员要保持沟通;第二,全面了解分包中的具体施工情况和特殊情况。例如对于没有列项的零星项目,相关经营人员要找主办方了解情况,对于一些在施工过程中改变工艺的项目,工程费用发生了变化,在结算时要对其进行考虑。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质量要求的提高,精细化管理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模式。因此,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对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生命力,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威,肖洋.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24).

[2]汪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建筑知识,2017(17).

[3]李俊越,刘善芹.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2):107-108.

论文作者:梁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梁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