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分析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40例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包含40例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与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HbA1c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方案治疗疗效显著,体质量增加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地特胰岛素;体质量
2型糖尿病时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超重、肥胖与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脂代谢、糖代谢严密相关,故超重、肥胖均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逐渐延长,其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许多患者往往无法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此时加用基础胰岛素联合治疗可获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收集我院接诊的血糖控制不佳的40例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方案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接诊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入组标准:(1)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及分级标准[2];(2)均符合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06年)制定的肥胖及超重诊断标准[3];(3)均经运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治疗超过3月,且到达最大推荐剂量,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依旧超过7.0mmol/L;(4)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5)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40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4.75±8.39)岁;平均病程(11.69±5.76)年;平均体质量(BMI)为(27.16±2.48)kg/m2;平均空腹血糖(FBG)为(10.94±2.54)mmol/L;平均HbA1c为(9.72±2.48)%;研究组包含40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13±8.68)岁;平均病程(11.95±6.09)年;平均BMI为(27.49±2.62)kg/m2;平均FBG为(11.08±2.77)mmol/L;平均HbA1c为(9.81±2.6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行常规健康教育,且干预生活方式,在患者原有的口服降糖药(如胰岛素促泌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生产企业: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0005)经皮下注射治疗,于患者每晚睡前用药,初次剂量为10U~16U,隔3d对剂量进行1次调整,每次2U~4U。研究组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生产企业: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100)经皮下注射治疗,于患者每晚睡前用药,初次剂量为10U~16U,隔3d对剂量进行1次调整,每次2U~4U,两组患者均将FPG为5mmol/L~7 mmol/L作为目标值,接受为期12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通过罗氏罗康全血糖仪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以高压液法检测HbA1c,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HbA1c、FBG及体质量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低血糖标准:血糖<3.9mmol/L或具有低血糖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详细记录后,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通过x2检验法分析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通过t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以( )为单位,(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HbA1c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
2.2 两组的体质量变化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增加(1.54±0.16)kg,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增加(0.58±0.19)kg,两组比较(P<0.05)。
2.3 低血糖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出现次轻度低血糖3例(7.5%),研究组患者出现轻度低血糖2例(5.0%),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与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例数亦在逐渐增加,严重威胁了广大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而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均为临床常用的长效胰岛素,但胰岛素用药时无法克服的副作用为体质量增加,通常情况下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后首年时的体质量会增多2.5kg~7.5kg[4~5]。相关研究表明,体质量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疗效欠佳的主要障碍,其中又以肥胖、超重患者为重[6]。同时,体质量增加还会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因此有效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增加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我们选取血糖控制不佳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HbA1c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P>0.05),这提示两种胰岛素均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且作用接近。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地特胰岛素更有降低体质量增加的效果,进一步表明其更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或超重患者。同时,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这提示两药的安全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方案治疗疗效显著,体质量增加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欢,胡欣,温玉洁等.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超重2型糖尿病的疗效[J].广西医学,2015,37(3):341-343.
[2]张艳姣,刘先哲,康子春等.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及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超重/肥胖 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J].上海医学,2010,33(7):683-684.
[3]王红梅.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亚莫利对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4):65-66,68.
[4]王晓丽,孙侃,常向云等.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6):413-415.
[5]李梅欣,肖靖,郑欣等.地特胰岛素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刊,2014,49(1):64-65.
[6]赵云霞,李培钢,刘彩凤等.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3):149.
论文作者:陈富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胰岛素论文; 患者论文; 肥胖论文; 两组论文; 血糖论文; 体质论文; 糖尿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