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51063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体检者抽血晕厥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体检体检科抽血的7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0例,对照组3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抽血时发生晕厥的情况及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晕厥的概率为2.29%(8/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1%(34/350),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体检抽血时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抽血时晕厥的概率,且可增加体检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抽血;晕厥;预见性干预措施;满意度
晕厥作为体检抽血时常见的突发症之一,一直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晕针是静脉采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当受到精神紧张、疼痛以及体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管发生扩张,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输出量和血压,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暂时性脑血流量,进而导致晕厥的发生[1],给予患者有效的预防方法以减少晕针的发生率已尤为必要。本文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00例体检抽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来观察抽血者晕厥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00例体检者,按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男性205例,女性145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29.0±6.5)岁,观察组:男性190例,女性160例,年龄17~50岁,平均年龄(3.5±7.2)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体检科护士进行抽血,抽取静脉血3ml血,抽血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抽血时除采用常规措施外,予以针对晕针的危险因素采用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措施 工作人员在采血时应表现热情,耐心、主动地与抽血者交谈,告知采血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告诉体检者抽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做好采血前的宣教[2]。在采血的时候也要通过与体检者交谈等办法转移注意力,使其关注点不在针头上,这样对于一些看到针就晕的体检者会有一定的帮助[3]。采完血后要让受检者静坐数分钟,用棉球轻压穿刺部位3 min 左右,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在确定无不良反应后让其离开。(2)注意体检者的身体状态 对于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体检者应耐心护理,避免他们久站及在闷热或繁杂的环境中。(3)采取适当体位 应在采血前与体检者交谈,采取他们最舒适的体位,以保持放松心情,保证采血的顺利进行。(4)注重服务态度,提高操作技能 采血工作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将要进行静脉采血的体检者,耐心、细致地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4]。对于一些血管较细的体检者,若没有把握就应建议让操作技术较娴熟的工作人员来采血,避免再次穿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晕厥发生率及体检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晕厥的发生率 观察组晕厥发生率2.29%(8/350)明显低于对照组晕厥发生率9.71%(3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 P<0.05
3 讨论
晕厥是作为体检科抽血常见的一种突发症,一直收到护理人员的关注。晕厥为脑血流量短暂性减少引起的突发性意识丧失,改变体位后可快速恢复。目前研究显示,发生晕厥的诱因主要与学习工作任务重,身心压力过大,导致脑部细胞耗氧量过大,进而引起晕厥。
晕厥的发生为多因素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原因:由于一些准备抽血者对相关医学常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该类体检者在抽血前常有些紧张和还怕,感觉会很痛,进而在心理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2.身体原因:临床检查项目中,由于部分检查项目需要空腹抽血,因此在空腹情况下抽血,体检者容易形成应激状态,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明显扩张,进而导致血压下降,晕厥发生[5]。另外部分体检者自身体质较差,采集血液时,由于疼痛致使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进而发生晕厥。3.体位因素:采血时一般采取坐位或站位,易发生晕厥,而相关数据显示,仰卧位或卧位能明显改善晕厥的发生率。4.环境因素:由于医院为人员比较集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体检者排队等候时间比较久,加之心情烦躁等,故容易发生晕针的情况[6]。本研究中,研究组发生晕厥8例,对照组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进一步的满意度调查发现,经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抽血体检者,其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体检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抽血时晕厥的发生概率,进而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雪. 护理干预对44 例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厥的预防效果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5):242.
[2]高耀东,张丽春,高云峰. 健康体检采血诱发晕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48-249.
[3]李云. 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护理体会[J]. 现代养生,2016(14):261.
[4]吴清芳. 体检晕针的防治与护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30(1):85-86.
[5]闫作惠,姜黎昱,王菊,等.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护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265.
[6]郭彦琰. 减少大学新生静脉采血时晕针发生的措施[J]. 全科护理,2012,10(1):135-136.
论文作者:王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9
标签:预见性论文; 发生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措施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