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1]2004年在《山地建筑设计的规律及思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大规模地利用山地、建造山地建筑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回顾我国几十年的山地建筑实践,我们既有成绩,又有令人担忧的地方。很多地区建造了相当数量与山地结合良好的优秀建筑、建筑群及城市环境。但在我们的山地建筑工程实践中,也拥有相当数量的山地建筑,其设计水平低下,存在与当地环境不协调,破坏生态环境,随意对原有山地环境进行破坏等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山地建筑设计研究的相关资料表明,并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山地建筑设计的规律及思路,也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理论。就山地建筑本身而言,由于其“一地一景”的实际特点,要形成相同的实践理论,并非易事。作者所在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由于早期的工业化及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使得景观质量下降,生态有所破坏。有鉴于此,作者立足攀枝花建设,以攀枝花实际工程为背景,总结并探讨了山地建筑设计的规律及思路。论文分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山地建筑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因此指出了研究山地建筑设计规律及思路的方法和目的。 第二部分,对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多个自然条件作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他们对山地建筑形态的影响。 第叁部分,主要针对山地的地形地貌的变化,着重探讨了山地建筑在不同地形情况下的不同形态表现,且用大量实例引证论述了山地建筑设计的处理方法。第四部分为实例剖析。论文结合攀枝花市风凰小区设计及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以凤凰小区中心绿地广一场的设计为例,着重探讨了山地建筑的形态表现及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最后,结语部分通过对山地建筑设计的形态表现和影响山地建筑设计的自然因素的总结,得出山地建筑设计的规律和思路,为新的山地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山地建筑;形态;规律;思路
曹珂[2]2016年在《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文中认为山地城镇所处环境区别于平原地区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所处山地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脉独特。具体来说,复杂的地形造就了地貌高程差距、自然山脉与河流水体分布等情况,还进一步影响到山地城镇的地质、气候、生物以及水环境特征,使山地城镇的生态环境较平原城镇而言更加脆弱。此外,在独特地形与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山地城镇的历史文脉也呈现出与平原城镇截然不同的特征。“适应性”理念作为一种自然界生物为求生存发展,顺应环境自发变化的基本生物现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生物学界。20世纪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乡规划学领域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作为人类活动产物的城市、人工环境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将适应性观念引入对城市形态与人工环境的分析中,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适应性理念更多的是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从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山地城市设计在过程分析、策略选择、方法制定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文章从适应性的典型模式入手,对既有山地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全新的归纳、总结,试图为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持续发展打开新的视野。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适应性思维的叁种典型模式,即从动适应、协动适应和能动适应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在该方法指导下,文章进一步通过对山地城市地域性影响因素以及山地城市设计要素的梳理,从与“地形”、“环境”、“文脉”叁个方面的适应出发,将山地城市设计方法归纳为“顺、用、改,防、调、解,保、承、扬”九种具体操作方法,使地域适应性理论能够应用到山地城市设计中,更具现实意义。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传统山地城镇建设实践与思想”是对东西方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总结;第叁章“山地城市设计与建设现状问题剖析”是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与设计现状问题的反思;第四章“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五、六、七章节“契合地形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兼顾环境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与“传承文脉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则是针对山地城镇所处地形、环境和空间文脉方面提出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最后,第八章“结语”则是梳理全文的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的地方,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方向。
秦晨[3]2016年在《吊脚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抗震设计建议》文中指出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山地资源,同时缓解人口日益增长所带来的住房压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吊脚建筑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山地建筑结构形式在我国诸多山地城市应运而生。5.12汶川大地震中吊脚建筑结构的特殊震害暴露出该类结构的设计缺陷,加之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对山地建筑结构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掉层结构,但吊脚结构特殊抗震问题研究较少,理论明显滞后于工程实践,像普通结构一样按现行规范进行结构设计的吊脚结构是否能够满足“叁水准”的抗震性能目标也犹未可知。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吊脚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初步的抗震设计建议。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山地建筑结构,特别是吊脚结构的研究成果以及5.12汶川地震中吊脚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并实地调研了重庆地区吊脚结构的工程实例。(2)针对吊脚结构先天不规则性,提出新的抗震设计控制指标“上下刚度比”(建筑结构接地层以上部分整体侧向刚度和接地层以下吊脚部分整体侧向刚度的比值)和“层刚度比”(建筑结构接地层以上一层整体侧向刚度和接地层以下吊脚部分整体侧向刚度的比值),以探讨结构的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SAP2000和PERFORM 3D软件,对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区、按现行规范进行弹性截面设计的吊脚框架结构进行弹性、弹塑性分析,总结该类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耗能损伤等,用以评价该类结构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区的抗震性能和适用性,找出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3)完善吊脚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针对于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区该类结构特殊问题的设计建议,深入拓展工程实践中该类结构的抗震措施设计。通过以上工作,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上下刚度比”和“层刚度比”是将宏观指标参数化、更具普适意义的综合性抗震设计控制指标,可用其值的相对大小指导结构设计。(2)按现行规范进行截面设计的6度低烈度区的吊脚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侧向刚度、剪力分布等抗震性能良好,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随“上下刚度比”和“层刚度比”的增大,结构构件损伤程度略有降低。(3)随着烈度的增大,在7、8度所采用的增大截面法虽然可以保证吊脚短柱(剪跨比≤2的柱)的承载力,但当结构遭遇罕遇地震作用时,会引起薄弱层的转移,特别是以最短吊脚柱为中心,周围构件损伤严重,极有可能导致上部楼层整体坍塌,最终无法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4)基于本论文的计算分析结果,归纳吊脚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重点提出在高烈度区:吊脚短柱适度加强;吊脚长柱(剪跨比>2的柱)设置横向拉梁;接地层梁轴力不可忽略;地上一层(薄弱层)放大内力计算等抗震设计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可归纳如下:(1)将宏观控制指标参数化,提出更具综合性和普适性的抗震设计控制指标“上下刚度比”、“层刚度比”,所推导出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以从本质上反映出吊脚框架结构的刚度特性。(2)通过研究发现,吊脚框架结构顺坡向的接地层梁,越靠近最短吊脚柱,轴力越大。结构设计时应对轴力的影响加以重点考虑,不能忽略。
王丽萍[4]2010年在《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与侧向刚度控制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地建筑在山地城市中被广泛应用且日益增多,而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问题和侧向刚度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①为了满足山地建筑体系的需求和发展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山地建筑结构概念,界定了山地建筑结构类型,澄清了山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从而本文明确了山地建筑在设计时需要遵循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相关要求和规定。②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掉层结构不同的接地方式,提出了叁种几何计算模型。从震害调查及工程实践中提炼和归纳了典型山地建筑结构存在的特殊问题,并基于掉层结构受力特性、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分析,将山地建筑结构抗震特殊问题梳理和概括为叁个方面:地震动输入问题、竖向不规则问题和抗震措施问题。③补充和完善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相关研究,为抗震规范相关内容的规定提供参考。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高度在10~70m范围,坡角在15°~ 60°范围内的28个粘弹性岩质坡地模型在水平和竖向白噪声输入下的线弹性响应,分析了坡高及坡角变化对坡地斜坡段反应谱及谱比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岩质山地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地震动放大系数;同时还给出了需要考虑竖向地震动影响的山地工程结构设计竖向地震动的放大系数。④进行了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研究,利用等代柱的思想简化了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计算方法,揭示其内力分配规律。通过考虑掉层部分梁柱线刚度比的影响,给出等代柱高度计算方法,并验证等代柱方法的正确性。此外,通过考虑柱端转角的影响对单层单跨和多层多跨不等高框架柱抗侧刚度D值进行修正。相当于给出了掉层结构等代成底层不等高框架后手算底部刚度的方法。⑤首次对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控制指标并给出了设计建议。主要包括:1)检验出现有层间受剪承载力指标和层刚度控制指标对掉层结构竖向不规则控制已经失效;2)根据掉层结构不等高接地的特点,针对掉层结构提出了“层内侧向刚度比”的概念;3)综合弹性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相对屈强比的分布规律及弹塑性分析结果,给出了掉层结构层侧向刚度控制指标及薄弱层位置判定依据;4)给出了掉层结构计算起算点位置建议。5)给出了薄弱层内力调整和薄弱部位延性控制相关设计建议。本文为第一本《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编制奠定了研究基础及理论依据。
万庆峰[5]2005年在《重庆人民广场及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是建筑设计的永恒主题。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发展到今天,流派繁多,风格各异,但归根结底,却都是在创造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空间。建筑的空间本质早已得到世界建筑界的一致认同。设计的目光也已经转而关注“虚”的空间,而不是过多的停留在研究建筑可以用感官体验到的“实”的部分。空间的设计,是当代建筑语境下,对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引申。如何处理建筑与建筑,处理建筑与环境,处理建筑与文化,处理建筑与技术及其它社会各方面关系的问题,更多的以空间作为研究的落脚点。空间形态转而代替了我们在划分各流派风格时的标尺和基准。而城市是一庞大而复杂的空间形态体系。从这一理论高度,研究城市某一区域内具体的单体建筑设计,我们就更容易在方向和准则上把握并控制其发展变化。这也就打破了现今规划、建筑、城市设计学科领域的界线,以空间的设计为载体,综合运用各领域理论成果,强调内外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期最终创造整体性空间形态。重庆是西部地理文化特征都十分明显的城市,人民广场和叁峡博物馆工程是位于重庆的市中心核心地段,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筑设计项目。而其用地也具有山地环境的代表性,以此为载体,对人民广场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分析、认知、创造,其实就是内外空间一体化设计的一个完整过程。当然文中针对项目的特性,也做了具体的空间性质剖析。简言之,就是在山地环境中,所作的一次内外空间一体化,整体性空间形态创造的理论尝试。论文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相关概念;第二章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相关因素;第叁章以城市空间、山地建筑空间、博物馆建筑空间叁方面特性,分别深入对空间形态的认知;第四章从理论设计角度归纳总结内外部空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思路;第五章希望建立空间结构—空间形体—空间界面的设计理论构架;第六章结合方案设计实例介绍具体设计手法。
戴蕾[6]2008年在《巴渝地区山地建筑形态与城市文脉延续》文中认为今天,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开始把自己扩张的箭头指向了山地。然而,由于我们对于山地的研究并没有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人们对于如何合理利用山地,并没有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城市的发展固然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抛弃那些与自然相生的山地环境,莽撞地背离传统山地建造的基本原则,则是绝对不可取的。建筑是构成城市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重新思考山地城市建筑,是本论文写作的主旨。论文基于四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即建筑类型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符号学以及城市文脉思想理论,对巴渝地区传统山地建筑形态做了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出山地建筑形态的基本特征,例如空间形态特征、架构方式特征、接地方式特征、屋顶形态特征、细部装饰特征等;再结合形态特征的研究成果,利用城市文脉思想指导研究如何创作能延续城市文脉的现代山地建筑,并提出了创作的手法及策略——运用建筑类型方法的创作手法;运用建筑形态方法的创作手法:运用建筑符号方法的创作手法。总结了在现代功能、材料、建造技术等完全相异条件下的设计进化和变异,即如何进行延续城市文脉的山地建筑现代化设计和再创造。
王倩[7]2015年在《基于剖面解析的山地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现代工程技术和经济基础正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在山地环境中建设,功能适应性日趋增强,复杂性也不断加剧。山地起伏连绵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山地建筑与平原建筑的不同。作为营建建筑的场地,山地为建筑空间营造提供了竖向延伸,也同时带来了空间组织和界面衔接的复杂性。剖面研究的实质就是从竖向维度对建筑的各部分要素与山地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反应。山地垂直维度与建筑结合的复杂性通过剖面解析的手段进行设计,是十分直接而有效的。首先笔者通过对当今国内外山地建筑设计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综合分析国内外山地建筑空间研究成果,以前人大量的研究背景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就如何有效的运用剖面解析的手段对进行山地建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次,文章对研究对象的概念以及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山地建筑、剖面解析思维的认知,挖掘剖面研究实质,以及竖向思维辅助山地建筑设计。在对山地建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研究得出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论文的核心部分针对山地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内部空间、实体围合界面、外部空间,通过剖面解析的手段分层次进行研究。论文对大量经典案例进行整理归类,经过一定的分析归纳,借助剖面解析的手段总结出山地建筑设计的剖面原型。希望能够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适宜的山地建筑设计手法。最后,笔者对基于剖面解析的山地建筑设计研究的启示以及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进行阐述,延伸出关于剖面图解以及山地建筑自然共构的地景化设计的新思路。另外在城市环境下平地建筑山地化的地形建筑设计也是今后建筑发展的大趋势。
余廷墨[8]2012年在《基于文化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空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才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和精神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随着经济腾飞而如火如荼的展开。与此同时,山地城市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城乡统筹试验区的重要力量,其建设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与宝贵经验。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山地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山地城市空间不能适应山地城市文化的表达需求而走向平淡,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随着我国山地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论逐步深化,对山地城市设计的观念逐渐从单纯强调物质环境保存演变为追求改善空间内部功能,强调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力求实现文化在城市空间的表现力。实践证明,只有山地城市文化、空间协同发展,才能使其物质环境基础具有内生的演化动力。在山地城市设计中合理利用各种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文化表达途径,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持续开展,同时也使得城市空间更具有文化意义。在山地城市设计中,有一种方式在实践中异常活跃,那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山地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在理论研究领域,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对“从文化层面进行山地城市空间设计”这种方式的意见并不统一。但必须承认在近年来的山地城市建设实践中,文化视角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我们不得不深入研究其内在根源,分析其作用机制,从而试图构建一整套理论和方法。本论文尝试以“山地城市空间”为研究本体,以山地城市设计方法为载体,对文化与城市的相互关系、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表达、历史上山地城市设计中优秀文化理念、现代山地城市设计的文化缺失现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由现象认识深入到本质研究;同时发挥本学科对“空间分析”的优势,对文化视角下的的山地城市空间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山地城市文化与山地城市空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从结论上提出针对“文化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和设计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文化的表达必然不仅仅局限在对山地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指导上,其内容应该涉及人的活动、特色设施以及文化遗产等方面。总之本文试图探索更注重文化表达的的山地城市设计方法,以实现城市文化与空间发展的统一。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研究背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内容概述,对“文化”以及“山地城市”二者,以及二者的交叉联系进行的背景介绍。第叁部分(包括第叁、四章):分析总结,从对传统优秀山地城市设计经验和对现今山地城市设计现状评析两方面入手,来对以往和现今的山地城市设计从“文化”角度进行总结。第四部分(包括第五、六章):理论方法,是“山地城市设计文化观”的理念提出,以及基于该理念的具体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汪伟[9]2013年在《杭州西溪喜来登山地度假酒店设计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地度假酒店是山地建筑的一种,它的开发和建设比较有特性。在我国社会大环境下,特别是最近叁十多年的开发越来越多,开发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山地度假酒店曾一度被当成普通山地建筑进行开发,没有注重每个山地度假酒店经营模式、功能变化带来开发时的特殊性。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通过对现有开发成功的山地度假酒店盘龙峡天堂度假区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对山地度假酒店这样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了布局模式、功能配置及建筑形式等方面的探索研究。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在开发山地酒店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并且如何运用带实际工程设计中,如根据自身特点对酒店的设计定位、总图布局、场地分析、建筑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本文是对杭州西溪喜来登度假酒店开发、设计全过程的总结与探讨。以杭州西溪喜来登度假酒店市场定位过程为序,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文化特征为研究背景,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从与建筑设计相关的选址布局、功能配置、空间形态、形式风格、技术应用各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在设计中如何在总体规划布局上及在建筑形式设计上应对新环境,探讨整个项目设计思路与手法;给山地度假酒店这一特殊建筑类型的设计总结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从而有助于其他山地度假酒店在今后的建设中得以借鉴。
龙宏[10]2012年在《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的空间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是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内容。然而,在国家近30年快速城镇化进程下,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神形分离、审美低俗、价值错位等诸多矛盾。事实证明,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已经成为国家城镇化进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之一。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与美术学等学科交叉知识,采用哲学逻辑推演、历史文献考证、雕塑艺术实验等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以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审美演进与文化脉络为参照,尝试从审美视角提出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思维逻辑、形成机制、建构方法。事实证明,人的审美能力是自然选择和能动积累的结果,是先天的物质载体、先验的内在结构和后天的生命体验的综合。针对以往哲学上的经验、先验之争,论文提出了“先验即经验,是经验的内置、物化和观念化”的等价性观点以及物质与精神统一于能量及其运行法则的基本认识,在心物、内外、形而上及形而下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关联。通过“天-地-人”叁位一体的本体关照和层次梳理,论文在传统“真-善-美”认识的基础上,推演出“真-善-悟”叁位一体的存在方式(广义审美),并进一步外延出相应的意-象-形叁位一体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思维与建构思路。进而构建了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其次,通过对美与审美的相互渗透和互动演变的分析,揭示并回答了叁位一体的本体如何存在,且在“如何存在”的过程中逐步稳定为人类符号行为及其空间艺术符号的形成机制。为此,论文重点讨论了知觉思维的“象”,认为“象”的能动建构、调适乃至解构、重构是以形写意、寓意于形、形神兼备的空间艺术体验与创造的关键。并进一步指出,“象”的“式—势”关联及其“数、图、色”的和谐统一是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经验事实与逻辑概念之间进一步地契合的内在机理。从而构建了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形”与“意”的耦合机制:最后,论文结合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相关实践,提出了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叁种类型6种组合的建构逻辑,分别是“观物取象、以形写意;直觉潜行、意象交织;抽象秩序、公理推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立意——成象——构形”的山地城市雕塑建构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作为一门实用的大地艺术,不仅是聚居行为的表面现象;更重要的还在于透过其外在物质形式所理解或领略到更为本质的精神领域,从而实现诗意的栖居。作者为此做了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出了一些学术思考。这些学术结论,既是长期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也是面对当代人居环境空间艺术发展矛盾的积极探索,目的是为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发展和国家城镇化进程提供有意义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山地建筑设计的规律及思路研究[D]. 李林. 四川大学. 2004
[2]. 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D]. 曹珂. 重庆大学. 2016
[3]. 吊脚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抗震设计建议[D]. 秦晨. 重庆大学. 2016
[4].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与侧向刚度控制方法[D]. 王丽萍. 重庆大学. 2010
[5]. 重庆人民广场及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万庆峰. 重庆大学. 2005
[6]. 巴渝地区山地建筑形态与城市文脉延续[D]. 戴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7]. 基于剖面解析的山地建筑设计研究[D]. 王倩.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8]. 基于文化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D]. 余廷墨. 重庆大学. 2012
[9]. 杭州西溪喜来登山地度假酒店设计探讨[D]. 汪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10].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的空间美学研究[D]. 龙宏. 重庆大学. 2012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山地建筑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抗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