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制约粮食生产的干旱原因分析(一)_降水量论文

黄土高原区制约粮食生产的干旱原因分析〔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土高原论文,干旱论文,粮食生产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该文以大量翔实的调查资料,分析论证了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因素,干旱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类型,进而对该区干旱缺水的因素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为粮食及农业生产的防旱抗旱减灾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干旱 粮食生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东起吕梁山,西达兰州以东,南邻关中灌区,北至长城沿线,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区与西部后进区的过渡地带。全区土地面积27.7万km[2],占全国的3%;人口2804.69万,密度101.2人/km[2];辖区包括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的109个县(旗)。 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和高梁。近年来,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33kg, 这与辖区各级政府要求的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基本上达到自给,部分地区自给有余的目标相距甚远。由于该区又是我国能源、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基地,这些基地的开发建设,同粮食及农业生产的发展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就使粮食生产从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上升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干旱对作物影响巨大,成为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的一大障碍。

1 干旱——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干旱制约着本地区的粮食及农业生产,已是个长期的历史性问题。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在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对农业投入等方面虽说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历史及地理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干旱缺水,经常出现的旱灾仍然困扰着人们。1985年该区气候异常,1~4月份降水量比正常年景偏少3~5成,致使晋南、陕北、陇东、宁南发生春旱,陇海沿线出现夏旱,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的65%~70%,粮食比上年减产8.5%;1990年5~6月,陕北、 渭北干旱面积达2000万亩,仅渭北就有400万亩秋田作物无法播种,100万亩点播了玉米种子出苗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3750万元。

由于干旱的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大部分地方只能种一茬作物,农田未能充分利用。辖区内中、低产田达80%,粮食单产低,农田配套设施差,灌溉率低,土壤养分失调面积大,难以发挥光热水肥的增产潜力。目前,靠天吃饭的“望天田”仍占4/5。

据我们在泾川、灵台、合阳、澄城、洛川、旬邑、正宁、吉县八县调查分析,小麦、玉米常年缺水率在10%~30%,减产率分别在28.9%和46.6%,因干旱缺肥,土壤肥力减产率分别为34.3%和41.9%。从干旱对作物发育影响的机理考察,禾谷类作物在花器管的发育开花期,较之叶片扩张期对干旱更为敏感。如果作物在此期缺水,减产量为严重。小麦对缺水的敏感程度为;开花期>产量形成期>营养生长期;玉米是;开花期>子粒充实期。另外,干旱缺水会影响禾谷作物幼穗分化的进程。由于胚胎组织细胞内的细胞浓度较低,当作物体内水分不足时,胚胎组织中的水分就转化到细胞液较浓的成熟部位的细胞中去,使花原始体数大大减少,穗子变小,产量显著降低(见表1)。 叶子的细胞液浓度最高,吸收能力最大,当出现干旱时,它就会从枝条的生长点、花和果实中夺取水分,使枝条停止生长,花和果实脱落,正在灌浆的籽粒干瘪。据试验,小麦拔节期缺水能明显地降低有效穗粒和穗粒数,灌浆期缺水能使千粒重指标明显降低(见表2)。 干旱缺水对无机离子及养分运输均产生影响。其机理是:水是一个连续相,无机离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吸收。干旱缺水阻碍了光合作用对N、P的吸收。具有通过功能的筛管筛板的原生质束是中空的管状物,它能运送同化物的集体流。研究发现,渗透压差为1.0~1.2兆帕的萎蔫植株的运输能力仅为渗透压差为0.1~0.2兆帕的植株的1/3;灌浆能使[14]C从小麦叶向穗部的运输增加。

表1 干旱缺水对冬小麦成花数和穗粒的影响

处 理小花成花成共率穗粒产量

总数 数%

数(kg/亩)

小花分化期缺水134.0

46.3 34.5 33.55289

小花退化至

127.9

41.5 32.5 36.05307

开花缺水

开花结实期缺水123.6

49.7 40.5 36.00318

正常灌溉123.6

50.1 40.5 39.00311

表2 小麦在四种灌水条件下的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

2 干旱发生规律及其类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是个季风气候明显的地区。由于每年季风吹来的迟早、推进的远近、风势强弱都不一样,而造成降雨年际分配不均,变率大。这是容易发生干旱的气候背景。根据干旱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和季节连旱五种类型。

2.1 春旱

春旱仅次于夏旱,其特点是;湿度低,相对湿度小,降水少,并常伴有使土壤变干的冷风。春季表土干燥,作物又处苗期,根系浅藏,不能及时利用下层土壤储水,加之辖区内地形破碎,梁峁沟壑交错,更加重了春旱的危害。春旱从陇海沿线向西北加重,每年3~4月份降水量只有10~20mm,春旱一般从此时开始;而后土壤解冻,冬小麦返青,若降水偏少,旱象可明显反映出来。

春旱在辖区109个县表现也不一样。随着地势的升高, 春旱逐渐减轻,这是因为山脉对气候阻挡和抬升作用,迎风坡的高山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多;在海拔较低的平川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温度较高,湿度较小,蒸发量大,旱情相对较重。春旱还分为前春旱和后春旱。前春旱旱情较重,范围大;后春旱旱情较轻,范围小。一般地讲,该区1~5月份降水较少,旱期可延续35~50天,最长可达80~90天。在地域上以陕北、宁南为最;榆林地区春旱频率达70%,几乎年年都有春旱发生。

2.2 夏旱

其机理是:初春土壤解冻,3~4月墒情较好,此后气温回升,风速加大,空气干燥,蒸发量大,5月份土壤温度开始下降,6月份土壤含水量下降到全年最低值,此时作物的水分是全年供应最差的时期。加之此时南亚高压北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尚未北跃,由于二者北跃时间不同步,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风力加大,形成相对少雨期,夏旱就发生了。

辖区内夏旱由南向北逐渐加重。经常发生夏旱的地区是关中北部、陇东、渭北、晋西。其发生频率关中为65%,陇东、渭北为60%,晋西为50%。夏旱多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中8月上、 中旬发生机率最多,占到50%。旱期一般在15天以上,20天以上为中灾,30天以上为重灾。中灾要占一半左右。初夏旱不利于小麦后期灌浆成熟,影响夏播作物及时播种。1974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近80天中,渭北23县降水量比常年少50%;米脂县1952~1994年的43年中,共出现伏旱29次,夏旱频率为71%。进入80年代以来,辖区北部地区25天以上的严重伏旱出现频率由以前的10%~20%增加到50%,伏旱强度也明显增加,伏旱平均持续时间长达30天。在近10年中本区大的严重伏旱出现6次,其中3次是前30年未遇到的严重旱灾。目前,辖区内特别是自然条件较好的东南部地区正处于伏旱高峰期。伏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不同作物生长阶段而异,当干旱发生在某个阶段时,缺水额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生长阶段对缺水的敏感性。作物生殖器官发育阶段比营养器官生长阶段对缺水反映更敏感。辖区的粮食生产大部分以晚秋作物主为,7~8月份是玉米、谷子、大豆、马铃薯、红苕和花生等主要作物的水份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土壤水分状况对粮食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粮食产量随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气象产量与7~8月份降水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4和0.81。

夏旱同春旱一样,高山地区较轻,平坦地区较重,子午岭、六盘山夏旱频率不到15%,而与之相邻的平川区高达75%。1973年岐山、宝鸡等地6~8月份降水仅71.3mm,比常年同期降水少83%,70%的水井无水,干旱持续90天,受灾面积370万亩,减产粮食1.7亿kg,而子午岭、六盘山地区未受任何影响,粮食产量比上年稍有增加。

2.3 秋旱

9月份以后,夏季风南撤,大陆雨季相继结束,降水量显著减少,如果这时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就会出现秋旱。秋旱影响晚秋作物成熟,也会给秋播造成严重影响。 在辖区内的风沙丘陵区, 大部分降水在300mm左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辖区东南部, 过境河流不多,降水也只有600mm左右,水源也不充沛,故常受秋旱的威胁。此外,秋旱影响土壤蓄墒,会加重来年春旱,间接影响小麦返青拔节和春播出苗。

2.4 冬旱

本区冬季为干冷的冬季风所控制,所降雨雪稀少,以干旱天气为主,大部分农田冬闲,农作物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冬旱对农作物危害较轻。40多年来单独出现的冬旱年份不多。

2.5 季节连旱

有些年份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出现季节连旱。在季节连旱中,以两季连旱较多,一般占50%。季节连旱多为大旱年,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民国18年(公元1929年),陕西发生连旱,关中西北部最为严重,夏季川原颗粒未收,此旱灾一直延续到1932年。1960年辖区大部分地方在1959年百日大旱还未恢复的情况下,又遭新的百日大旱。

3 形成干旱的诸多因素分析

3.1 降水少且分配不匀

辖区年降水量大体上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从低地向山区增加,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在渭北、子午岭、晋南(一般在550mm以上); 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在西北部(一般在350mm上下)。降水分布不均是个显著特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50%以上,冬季不到3%,春季占10%~15%, 秋季居中,占25%。若以年降水量的多少权衡干旱的轻重,本区西北部干旱比东南部严重。

3.2 水资源严重不足

本区地层是黄土和黄土状沉积物,它的渗透水性较强,蒸发力旺盛不宜蓄水,天然降水又少,仅占水资源的25%。就地表水而言,过境河流和自然地表迳流又不多,且不多的地表水的特点是雨暴洪猛沙多(见表3),调节利用困难,加之地形破碎,引水条件极差, 地下水资源又非常贫乏,埋藏深,出水量少,开采困难。即使有限的地下水,也多因超采严重而形成区域性下降漏斗,导致水位大幅度降低,使成批浅井报废和低扬程水泵失效,报废率在10%以上。特别是水源条件极差的陕、甘、宁黄土丘陵区,地表水产量仅为1~4万m[3]/km[2], 地下水可利用量仅为0.5~1.5m[3]/km[2],人畜饮水都很困难,种田用水只能靠天。

3.3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表3 该地区部分河流7、8、9月悬移质输沙量及土壤侵蚀强度

本区降水量只及蒸发量的60%,除去径流损失及小雨以外,实际参与植物生长的水分只有植物所需水量的一半,特别是北部地区,水分亏缺更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榆林、定边、绥德、米脂、延安、安塞、宝鸡七县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分别是-490.1mm、-726.5mm、-430.8mm、-505.1mm、-256.0mm、337.1mm、-103.7mm。辖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干燥度大于2.0,种植业很难发展。陕北、渭北、 陇东年干燥度大于1.5,植物水分亏缺甚多,生长不良,产量低而不稳定。

3.4 水土流失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人类活动成了强大的环境影响因素,导致水土流失过程的加速发展。在辖区27.7万km[2]土地中, 失去A层和A+B层的侵蚀土壤达90%,土壤侵蚀模数2000~2500t/km[2]·年,三门峡年输沙总量16亿t,高峰期达40亿t(1933年)。沟壑密度为0.9~7km/km[2],冲刷深度0.2~2.5cm,沟谷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人为破坏和土地利用不合理。陇东、陕北、晋南和宁南地区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区和干旱区。川塬区广泛开垦,梁岗坡地过垦现象十分突出,垦殖系数高达60%,农林牧用地比例失调(见表4)。上述四个地区中,地面坡度组成0°~5°占10%,6°~25°占58%,>25°的占32%,为土地的改造利用加大了难度。面对如此局面,40多年来水土流失在局部地区虽有所控制,但总体发展趋势仍在恶化,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重点县有48个,辖区内占46个,占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县的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表4 辖区人为活动影响侵蚀的主要因素(1994)

地 点人口密度垦殖指数农林牧用比比例

河曲砖窑沟100.0 59.71:.022:0.62

米脂泉家沟151.9 63.21:0.42:0.17

安塞纸坊沟49.2

47.91:0.29:0.55

西吉黄家二岔 93.0

60.21:0.03:0.61

长武王东沟213.7 47.21:0.57:0.19

淳化泥河沟150.0 48.71:0.94:0.11

3.5 土壤肥力低下

大量资料表明,本区土壤养分处于缺乏状态,土壤中的C/N 值偏低,多在6~9之间,N/P值偏高,多在4~10之间。黄土丘陵区和塬区,土壤腐殖以富里酸占有优势,残渣胡敏素占的比重很大,活动胡敏酸常测不出来,胡敏酸和富里酸的比值多在0.3~0.6之间,这表明该类地区有机质补充少,土壤腐殖质分子变得简单。产生此种情况原因之一是近几年有机肥建设被普遍忽视,大幅度压缩和挤掉了养地肥田的豆类作物和绿肥牧草,使农田土壤取大于补,营养物添加量少了,难以满足培肥农田的需要。其次是农村能源严重不足,应大量还田的作物秸杆付之一炬。第三是技术落后,广种薄收,使一些地方从传统的轮作种植退回到轮荒制的落后耕作。第四是化肥不足,生产能力仅占需求量的40%。第五是土壤中微肥补充不足,尚无固定的微肥生产和供应渠道,部分微肥仍处于试验阶段,微素缺乏面积逐年扩大。

3.6 大地植被锐减

森林是大地生态系统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由于森林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一旦被破坏,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辖区目前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支离破碎的沟壑农业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绝大部分已被人为破坏,辖区森林覆盖率只有8%~12 %,且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落叶阔叶林生态区的土石山区,暖温带半干旱森林草原生态区。黄土梁、峁、沟壑为主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地面破碎,立地条件差,很难形成大片森林。温带草原生态区,因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地面多是流沙、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主要生长着草本植物和灌丛,植被覆盖差,植被转化物质和能量的水平低。长期以来,辖区内由于战争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日益减少,一些植物种濒临灭绝。解放以来,辖区子午岭天然林破坏损失670万亩,由一个完整的天然林区变成了带状块状分布, 部分地方成为荒山秃岭,林线接近主脉,腹地百孔千疮,残败不堪。山西境内偷砍偷伐的事件达2000余起,毁林50万m[3],损失木材蓄积量35万m[3]。陕西、甘肃交界处群众烧饭取暖,滥樵乱砍林木,每年需要消耗大量木材。榆林地区在治沙中为全国作出了贡献,但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编织业,大部分沙柳被砍伐,有的连根拔起,造成严重破坏。

3.7 水利设施衰竭

辖区自然条件差,干旱缺水。建国之后,水利建设虽有所发展,但自80年代以来,因粮食缺乏使原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缺少经常性维修和配套管理,破坏相当严重,利用率低,蓄排能力差,有效灌溉面积逐年下降,抗旱灾能力减弱,故旱涝保收面积相对减少。中低产田达80%,平均单产低于邻近省(区)、旗(县)的平均水平。据有关资料,辖区水库淤积严重(如固原县苋麻河水库,从1959年建库,总库容为5570万m[3],到1975年只剩下1760万m[3],15年时间报废2/3, 现在已不能发挥作用);渠道渗漏严重(陕西境内的冯家山水库出库流量为5.1个秒方, 到咸阳只剩2.5个秒方,损失51%)。辖区晋、陕境内450处10000 万亩以上的灌区,到折旧年限生产能力仅达20%以上;5000万亩以上的灌区仅达50%。1984~1993年10年间,两省老化报废各类机井4300万眼,占机井总数的18%,减少灌溉面积100万亩。渭北36处5000 万亩以上的灌区,1300个抽水站,2500眼机井,有1/3需要更新;15 座国营水库,80%带病工作。

3.8 防灾机构不健全

防灾监测预报工作虽然各级农业局、水保局、气象局每年都在抓,但由于种种原因无大起色。目前,辖区有90%的县市建立了防旱抗汛指挥部,因实际工作人员少,加上专业素质差,工作条件艰苦等因素的限制,抗旱服务范围小、质量低,不能保证抗旱工作的连续性,对旱情发生动态缺乏系统掌握,无法开展综合防治和总体防治。气象测报虽然比较健全,但因对干旱性天气监测手段落后,协调工作跟不上,工作环境艰苦,直接为农业服务的潜力还未发挥出来。不少干部缺乏抗旱知识,抗灾经费严重不足,因此,使本来可以避免的灾情未能幸免。有些地区旱情不是逐年减少,而且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抗旱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量大,各级地方政府应统一协调,对旱情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作好远、近期部署。

3.9 作物布局不尽合理

1978年以前,由于对“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理解不透,辖区内在作物布局上重视抓粮食作物而忽视抓经济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又重视抓玉米、高梁、谷子、薯类等高产作物,忽视抓小麦、豆类等优质作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有所改善,但长期形成的“有粮吃,没油吃,吃得饱,吃不好,有吃的,无花的”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而干旱灾害的影响往往使单一的作物布局损失严重。1994年渭北西部五县发生旱灾,由于种植结构单一,40万亩小麦颗粒无收,油菜籽减产28%,吃了大亏。作物结构长期依循着以粮为主的配置格局,使作物之间的协调配置能力有所下降,结构稳定性差,无法缓解水分的供需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又加剧旱情对粮食的影响。

3.10 人口急剧膨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土地贫瘠限制了环境人口的容量,加上本区地处偏僻,远离市场,交通不便,妨碍了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人口与环境的依存总有一个临界值,当人口增长突破这个临界值后,生态灾害也就随之降临到人们的头上。本区1990年总人口为2804.69万, 人口密度为101.2人km[2],人口总量比1949年增长120%,高于全国71.1%的水平。1949~1993年人口增长率为1.98%,人口密度远远超过联合国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区域承载力指标。为了生存,不得不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急功近利的经营,破坏了生态环境,间接地加剧了旱灾的灾情。

注释:

〔1〕本文反映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5-008-01-12(2)〕中的一部分内容。

标签:;  ;  ;  ;  ;  ;  ;  ;  

黄土高原制约粮食生产的干旱原因分析(一)_降水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