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科 重庆 400014)
【摘要】目的:评估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是否经过院前急救,将患者分为院前急救组149例和未院前急救组115例。其中,院前急救组给予补液、吸氧、药物等针对性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时间、休克复苏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院前急救组术前准备平均时间为11.15±2.25分钟,休克复苏时间为2.24±0.36小时,未院前急救组术前平均准备时间为19.21±2.56分钟,休克复苏之间为3.27±0.41小时,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院前急救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7.98%,未院前急救组成功率为80.8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院前急救组并发症发生率来4.03%,未院前急救组并发症发生率18.2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创伤;休克;急救;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164-02
前言
近年来,我国创伤性休克发病率不断上升。休克是指器官灌注不足的状态。在创伤患者中,这种低灌注大部分由于循环体液的损失引起的:如明显或隐匿性失血、烧伤等导致的血浆含量的减少等。而出现心包填塞等情况时可进一步加重灌注不足的情况。此外,创伤还可能引起患者脊髓损伤,进而发生神经性休克。因此,临床医生在进行创伤性休克患者诊治时面临多个挑战:如何更快的诊断患者会发生休克状态,以及有效地进行治疗[1]。院前急救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提供支持[2]。因此,现选取我院26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院前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纳入标准为:以下6项存在2项(1)收缩压<90mmHg;(2)出现冷汗、皮肤苍白等休克症状;(3)尿量小于25ml/h;(4)脉压<30 mmHg;(5)血乳酸3mmol/L;(6)心脏指数<2.5L/(min·m2)。最终本研究纳入264例患者,其中其中男性173例,年龄19~72岁,女性91例,年龄18~71岁。其中,交通伤199例,高处跌落伤46例,刀刺伤13例,其他6例。
1.2 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有院前急救,将患者分为A-院前急救组和B-未院前急救组。A组患者由120送到医院,实施了院前急救,共149例,B组患者由家属、朋友送到医院,未实施院前急救,共115例。
在院前急救组中,医护人员到达患者所在急救现场后,(1)评估患者病情;(2)建立静脉通路,予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进行扩容及胶体渗透压维持;(3)吸氧;(4)使用针对性血管活性药物;(5)对存在活动性出血患者进行包扎,对骨折患者进行夹板固定等;(6)运输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指标。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时间、休克复苏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术前准备时间来看,院前急救组平均时间为11.15±2.25分钟,未院前急救组的平均时间为19.21±2.56分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休克复苏时间院前急救组平均时间为2.24±0.36小时,未院前急救组的平均时间为3.27±0.41小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从抢救成功率来看,院前急救组死亡3例,成功率为97.98%,未院前急救组死亡22例,成功率为80.8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院前急救组发生3例DIC与3例MODS,并发症发生率4.03%,未院前急救组发生9例DIC与12例MODS,并发症发生率18.2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
3.讨论
尽管临床上急性失血可发生于多种疾病,但创伤性损伤仍然是我国大面积出血最常见且最致命的原因。急性失血会导致血管内容积和血压急剧下降,作为代偿,神经分泌代偿机制被激活,血液流向重要器官。在损伤严重、治疗不及时等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到心血管崩溃甚至死亡。在血性休克初期阶段生存的患者有发生全身炎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3]。
在组织层面,出血性休克的诊断特点是缺氧、生物能量衰竭、膜去极化和细胞功能障碍。为了恢复灌注压,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需要快速控制出血、静脉补液和血液制品复苏[4]。然而,组织灌注的恢复会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炎症细胞因子和有毒代谢物的出现,所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激活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加细胞因子释放,氧化应激和组织损伤。此外,休克的严重程度和再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被认为直接促进多器官衰竭的发生。临床上,多器官衰竭可以发生于高达50%的低血压创伤患者,并直接与损伤严重程度,血液制品输入和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相关。鉴于多器官衰竭是最初损伤后存活的创伤患者的发病率和晚期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早期急救十分重要[5]。
白藜芦醇是一种在红葡萄酒中发现的天然多酚,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并且被报道在多种生物中具有增强抗逆性和延长寿命的作用。鉴于这些优势,白藜芦醇在治疗创伤性疾病中极具潜力。现有研究表明,在严重出血性休克的啮齿动物模型中,白藜芦醇治疗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损伤,防止器官功能障碍,改善预后[6]。白藜芦醇还具有直接的抗氧化活性,然而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对各级临床医师都十分重要。 尽管医学理论、技术不断发展,血压、尿量、实验室检查结果仍然是医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诊断、复苏的主要依据。若医师仅仅关注于生命体征却无法从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总体把握,容易导致救治效果不佳。深入了解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发展机制,对患者的诊疗十分重要。科学、系统的早期院前抢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提高存在显而易见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Liu H,Xiao X, Sun C,et al.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multiple organ injury in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J]. Front Biosci (Landmark Ed),2015,20:927-933.
[2] Zeckey C,Kammerlander C.Whats New in Emergencies Trauma and Shock?Age and Trauma:Geriatric Trauma patients and Geriatric Trauma Ward Services[J].J Emerg Trauma Shock,2017,10(3):89-90.
[3] Minei JP,Cuschieri J,Sperry J,et al.The changingPattern and implications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fter blunt injury with hemorrhagic shock[J]. Crit Care Med,2012,40(4):1129-1135.
[4] Duan CY,Zhang J,Wu HL,et al.Regulatory mechanisms,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vascular leakage following severe trauma and shock[J].Mil Med Res,2017,4: 11.
[5] Diebel LN,Martin JV, Liberati DM.Early tranexamic acid administration ameliorates the endotheliopathy of trauma and shock in an in vitro model[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7,82(6):1080-1086.
[6] Sims CA,Baur JA.The grapes and wrath:using resveratrol to treat thePathophysiology of hemorrhagic shock[J].Ann N Y Acad Sci,2017.
论文作者:邹妤婕(通讯作者),黄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休克论文; 性休克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率论文; 时间为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