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途径_农产品论文

乡镇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途径_农产品论文

发展乡镇企业集团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论文,企业集团论文,重要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具体措施,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农业和农村密切关联的乡镇企业,面对当前已经形成的买方市场,如何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尽快走出困境,再一次创造新的业绩。从长远观点看,其决定因素,就看乡镇企业是否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主动地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寻找新机遇,创造新机制,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独具特色的新型企业集团。这将是我国发展乡镇企业集团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乡镇企业经过几十年艰难曲折的发展,既为自身积累了数额巨大的经营资本,又为我国结束短缺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乡镇企业面对买方市场,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优势渐渐失去,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弱点日益显现出来。趋同的产业结构和重复过剩的产品以及企业不良的资产,严重制约着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正当乡镇企业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一种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却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以开发农产品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加工、销售联为一体,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高度商品化。农业产业化的这种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形式。也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先,大力开发农产品资源的机遇,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乡镇企业植根于农村,又脱胎于农业。按照市场的分工和乡镇企业自身的特点,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又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离开了农业就意味着失去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乡镇企业必须依托农业,依靠农产品资源的开发,为乡镇企业提供发展的原动力。其次,农产品资源的利用与加工的机遇,为乡镇企业提供了用武之地。乡镇企业可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大力兴办加工业,将农产品资源转化为适销对路的商品。乡镇企业在参与农产品的加工中,既可获得自身的发展,体现自身的价值,又促进了我国高效农业的大力发展。再次,允许乡镇企业自营出口的机遇,为发展外向型企业提供便利条件。乡镇企业应当瞄准国际市场,尽快开发和加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资源,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并不断的扩大和占领国际市场。乡镇企业通过内联特色资源产地,外联国际市场,实施贸工农一体化,在一体化经营中,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发展成为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乡镇企业集团,乃至进一步成长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乡镇企业跨国集团。

二、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为乡企发展营造了市场竞争的独特优势。

在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气候千差万别。同一种动植物的培植,不可能在东西南北普遍推广。这些动植物的培植,具有很强的地理气候特性,不同地区只能培植与该地土壤气候相适应的动植物资源。即使现代科技可以通过人为的改造客观环境,满足某种动植物的生长条件。但生产成本很高,同时很难保持自然生长条件下动植物的品质特性。所以,动植物的这种区域性特点,给乡镇企业创造了开发利用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

一是开发与加工以动植物为原料的特色食品。食品是属于一次性消费品,又是经常消费的必需品。中国人口众多,就是国内市场也有很大的需求量。关键是要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对各种特色食品的资源进行精加工,努力创立名牌产品,形成多品种,系列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是开发与加工以竹藤木植物为原料的特色产品。乡镇企业可以将民间传统的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起来,抓住人们的需求心理和消费倾向,加工成工艺独特,实用美观的商品,奉献给各个层次的消费者,以独特的工艺水平占领别人难的竞争的市场。

三是开发与加工以动植物为原料的珍稀中药。在这一领域有着很大的潜力。很多植物的药用价值未能识别,许多探明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我国大部分药材是以初加工为主,当然某些中药材为保持原有直接药效只需初加工。但是,有相当多的药材可以进行深加工,有的还需用特殊的方法提取药物成份,配比成中成药。对这类药材的深度加工,既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能方便患者的服用,还是国际市场上渴求的珍稀药品。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中药加工业,增加出口,提高创汇能力,尽快占领国际市场。

因此,农业区域性的特点,使得不少动植物资源不能广泛培植,这在宏观上避免了因资源重叠而重复兴办加工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避免大规模的重复建设,那种远离资源地兴办的加工业,一般在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上很难与资源地加工业竞争。乡镇企业在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是大有可为的,是完全可以形成市场竞争的独特优势。

三、农业产业化与乡企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创建乡镇企业集团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农产品资源的开发规划,科技研究,农产品的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而且还横跨一、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可以在某个环节上参与合作,也可以在农业产业化全过程中,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参与合作。具体的结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第一,预期投入促开发。对于实力较强的乡镇企业,可以与农民组织或农民联合,按规模企业所需资源量,先期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农民组织或农民开发农产品资源。同时,对农产品资源的利用开展预研,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待资源蓄积量到达一定规模时,适时进行产品的系列开发。通过产品的系列开发,企业和农民按照经济规律进一步联合,形成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集团。

第二,即期投入抓加工。对于拥有大量同类资源的地区,乡镇企业应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投入一定的资金,抓好资源利用的配套建设。特别要在开发高、精、优的产品上下功夫,注意保持地方资源的特色,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形成地方的拳头产品和优势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龙身、龙尾的联动。在组织方法上,可与农业组织和农民建立稳定的集约型的农产品资源供求关系,并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集约化的经营,实现低成本的扩张,逐步发展成大型的乡镇企业集团。

第三,后期促销拓市场。乡镇企业对农产品的开发与深加工能否取得市场的认可,一是产品要质优价廉,具有市场竞争的潜力;二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根据产品的特点所确定的消费对象,消费时间,消费区域,消费层次,制定营销计划,建立营销网络。采用各种有效的促销方法,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经过乡镇企业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最终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乡镇企业在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中,进一步确定自己的中心地位,形成内联农产品基地,外联大市场格局。以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带动市场的开拓,反过来,又由市场的开拓进一步带动多种农产品资源的开发。乡镇企业要在开发农产品资源中求发展,在开拓市场中求生存。

第四,整体优化调结构。乡镇企业在参与农业产业化中,要结合本身所处的产业特点和优势,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既扬长避短,对长处要进一步强化和扩充资产,对弱势要毫无保留的抛弃。使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在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中,来一次合理的调整,达到优化的目的。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即发挥了两种经济优势,又实现了两方面的新的经济增长。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这必然大大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塑造新型的农企关系,为乡镇企业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是发展乡镇企业集团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乡镇企业集团的战略选择。

标签:;  ;  ;  ;  

乡镇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途径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