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工程管理工作中包含很多内容,其中,工程施工工期的管理最为关键,其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因此,必须对该项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本文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工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着重分析,并结合该项工作的管理要求,提出一些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期;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建设质量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而要想达到理想的施工目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全面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尤其是施工工期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来进行,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工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即工期目标的确定、工程量管理、用工统计管理以及工期考核这四个步骤。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期的管理质量,满足整个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工程施工工期管理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工作而言,要想确保最终的管理效果,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各主体的职责进行充分的明确,以保证这些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同时,还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并将各道工序中容易影响施工工期延迟和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时的挖掘出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处在标准范围。此外,施工人员也是推进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高素质、高责任感的施工人员,才能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避免工期延后或返工现象的发生。基于此,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员就要施工人员的合理分配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给予相应的重视,以便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需求,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工期。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工期都要根据项目。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使其整个施工工期能够在标准范围之内,工程开展初期,项目负责人还要统一考核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实际施工效率。但是在考核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消耗因素,刨除施工人员的休息时间、就餐时间以及其他合理时间,这样才能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为工期预算和前期施工计划的合理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真正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确保建筑工程的如期完工。
2.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存在的不足
2.1施工工期管理重视度不足
建筑项目质量是相关建筑企业以及广大建筑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基于这种情况,也使得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产生一些片面想法,其普遍认为只有强化建筑工程质量,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为了尽快完工而忽略了施工质量,而随意缩短施工工期。再加上施工现场中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施工工期以及工程进程度的考量缺少有效的考量标准和考量手段,所以,导致工程施工工期计划的制定也是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另外,施工人员的工资也是保障施工工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确保建筑企业能够按时发给工人工资,才能提高其施工的积极性,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建筑企业常常因为拖欠工人工资而给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自身的信誉度和社会形象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此外,随着近年来,房产市场对房产质量的不断监控,各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是倾注了很多的关注,但若是所采取的管理工法不当,则也会阻碍施工工期的合理规划,导致整个工程建设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工。
2.2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现阶段。一些建筑企业常常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在人工成本上缩衣减食,由于在高素质和高实力人才的引进上极为忽视,所以导致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会出现较大的流失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还会给工程施工工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当前建筑市场竞争趋势已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一些恶意竞争的事件也开始频频发生,再加上建筑队伍管理混乱,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使其无法按时完工,进而一方面导致建筑企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损害到建筑工程的形象和利益。
2.3工期赔偿不合理
目前,我国针对建筑工程因施工工期的延长,而产生的经济赔偿,给予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项目施工期间,如果施工工期出现无故推迟或延长等现象,相关施工单位方应对非职责方的损失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但是在该项规定落实过程中,却因为各种不合理现象造成索赔程序不能正常实行,例如,虽然项目承包商对工期延长造成的损失提出赔偿要求,但是由于所提供的赔偿信息不健全,所以使得相关建筑企业往往会受到很多不公平待遇,承担巨额的赔偿资金。
3.强化工程施工工期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对施工工期进行严格把控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施工项目工程量的确定和施工工期的严格管理最为重要。因此,相关建筑单位就要提高自身对施工工期控制的重视度,尽量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和和制定前期策划时,对工程施工工期及其各项施工要素,如: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天气因素等进行充分的明确。同时,还要对工程量进行精准的计算,以便可以在制定前期策划以及施工图纸时,能够以此为依据,对工程施工工期进行有效的预算和计划,从而为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但若是项目施工时间大于前期预定时间,则证明项目的施工工期会有所延迟,这种情况下,就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施工速度,并对可能引发工期延长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和解决,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工期与预期标准相一致,从而达到最终的施工目的。
3.2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而言,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管理队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相关施工单位在招募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时,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不断引进高素质、高能力的新技术人才,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从而切实的保障工程施工工期。另外,相关施工单位也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其施工操作技能以及质量控制意识。而且还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引进,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便使其能够对自身的工作职责进行充分的明确,从而能够按照严格的管理规范,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工法去落实各项工期控制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使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如期完工。
3.3建立专业化分析系统
众所周知,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工期会常常受到各种未知因素所影响,因此,要想改善现状,就要在工程开展之前,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如:人员因素、天气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场地条件等,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和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为施工工期的有效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施工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还要对各项与施工工期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以便可以为相应控制计划和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帮助相关施工单位规避因工期延长而出现的各种不公平的赔偿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工作,最为关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对工期控制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而且还要建立专业化的分析系统,并协调好各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建筑工程能够在如期内保质保量的完工,从而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方进.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工法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06:88-89.
[2]苏斌.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的管理方法分析[J]门窗,2018,09:43-44.
论文作者:刘群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工期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这样才能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