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素养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论文,素养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素养问题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反映了数学教育界对基础教育数学教育目标的基本认识.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数学素养的涵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这是数学教育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给出了数学素养的涵义,并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素养的体现从三个维度作了阐明.
一、数学素养的涵义
多年来,我国数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是按照基本知识、能力、态度的顺序排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被认为是课程的“重中之重”.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把对学生的“双基”教学看作是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这样就忽视了对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没有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专用术语.过去都用“数学能力”,课程标准改成了“数学素养”.许多老师对此有些陌生,也有些不习惯.那么,什么是“素养”呢?词典的解释为“平日的修养”.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数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
一些专家和数学教育组织回避直接定义数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数学素养的人的描述,来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在《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关于数学教育的四个“社会目标”以及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学目标等.
那么,什么是“数学素养”呢?从上面课程目标来看,它应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把“数学素养”界定为: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内化数学文化的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体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这样的界定可以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以反映数学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设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学生最终能否把它作为主修专业,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在现代课程论里,学科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的.”任何割裂都是对课程内在连贯的损害.此次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化数学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这需要有一个概念能将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统整起来.“数学素养”恰好满足了数学课程发展的这种要求.总而言之,“数学素养”及其命题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重新审视数学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的数学教学策略.从长远看,它有可能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
二、数学素养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过去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这两条线,但数学教育中有些东西是无法纳入这两条线中去的.比如“数感”,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又如,过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知识和技能”一块,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识和技能还不足以概括数学教育的全部.过去强调“数学能力”,包含了一个思想,就是偏重于“实用”,即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所以大家都重视这个“能力”.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的“工具性”也是这个思想,也是强调“实用”.我们这个民族很久以来就非常讲究“实用”,“学以致用”便是一例.比较一下,古希腊则不同,她追求的是“真、善、美”,具有“唯美”倾向,至于有用与否则不加考虑.对于这一点,我们就显得很薄弱.而在教育上,如果一味偏重实用、追求功利,就会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只能塑造一批精于技能、文化浅薄的工匠.《数学课程标准》中采用“数学素养”,就是出于对学生整体素质在数学方面的表现,以及对这种目标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它在标准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科学的认识论价值——具有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在现代,人们在看到数学蓬勃发展的同时,都热切期盼着由于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姻而产生新的突破,从而带来社会文化更大的进步.数学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她在人类精神营养中,确有“精神钙质”的作用,因为数学对一个人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与创造能力的形成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数学知识贫瘠的人,在科学上会有所建树.在这方面,许多科学家都有很精辟的描述:因发现了x射线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英国实验物理学家伦琴,在回答“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这一问题时,说:“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认为“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因此,可以指出数学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大学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是我们百年树人基业中的重要一环.数学课程标准中继续强化了这个方面,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目标中专门设列了知识与技能的领域.
2.数学科学的方法论价值——了解数学的过程与方法
数学课程体现了学科既是一种人类的知识体系,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探索过程,该过程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试探与对话.这种试探和对话过程也就是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的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问题.数学课程整体上是由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组成的,数学知识则是体现和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最好载体.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数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揭示数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及其相应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变革的历史规律,并对数学知识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它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科学的说明.它将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扭转传统数学应试教育可能呈现给学生某些被“题海”歪曲了的数学世界图像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个人的智力、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之间达到基本平行和同步.
研究表明,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靠“听”是不可能获得的,脱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知识足“死”的知识,消极接受知识的学生只能是知识的“传声筒”,没有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不可能真正发生.新课程为了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的培养,增加了一些基本的探究活动,同时对知识点的数量和难度做了适当的调整,这样就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经历探究活动,以获得理智和能力的发展以及理解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新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标准》强调: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3.数学科学的育人价值——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们对数学内涵的思考,发现了它们背后隐含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丰富智慧和数学思想,而且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数学技术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带来的许多新的观念,也必然会在数学以及数学课程上反映出来.例如,如何将求实求真的思想、理性和创新的思想、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是目前正在探讨的课题.同时,个性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实现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也就是人的能力、个性、尊严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在人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多维度地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传统的数学课程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其突出表现为重知识情感、重教书而轻育人.这种“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使课程教学有可能从根本上失去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甚至被窒息的人.
新课程对数学探究活动的引入,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合理有效地蕴涵其中,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在师生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的观点;将数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同时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所提供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合理地渗透到新课程,使课程成为学生灵魂感化的“催化剂”.
总之,提高数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数学教师来说,只有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