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动式站立床对偏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偏瘫患儿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针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肢体加压治疗、中频电治疗、转移训练和作业疗法;治疗组在以上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站立训练和双下肢被动踏步运动,同时进行的动式站立床训练。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的BBS、F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BB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FAC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式站立床对偏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站立床 偏瘫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32-02
偏瘫患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及由此引起其他系统的机能改变,均易导致平衡失调,同时偏瘫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步态是患儿最常见的肢体运动障碍的一种表现。表现为步态异常,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本研究采取常规康复训练配合动式站立床训练,观察其对偏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收治的患儿6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初次发病者;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神志清楚;③生命体征稳定;④平衡、步态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有明显的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②心功能不全、慢性肝病、有严重并发症;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将64例患儿按随机数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性别(例)年龄
(岁,x±s)性质(例)BBS
评分FAC
评分
男女脑梗死脑出血
治疗组3218140.7±0.43296.8±1.40.0
对照组3216160﹒8±0.44287.0±1.20.0
1.2康复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①针灸治疗;②肢体加压治疗;③中频电治疗;④平衡训练;⑤步态训练;⑥转移训练;⑦作业疗法。以上训练1次/d,6次/周。普通站立床训练的方法是进行90°站立训练,1次/d,40min/次,6次/周。
1.2.2治疗组:在以上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站立训练和双下肢被动踏步运动,同时进行的动式站立床训练。动式站立床主要由悬吊装置(上方的悬吊带、腰部的绑带、髋关节处的固定带)、站立床板、传动杆、动力装置、踏板、按钮器及系统配套软件组成。主要方法是传动杆的绑带绑在患儿髌骨尖上两横指处,通过踏板的升降将脚绑与踏板内,接着用悬吊装置将患儿支持于站立床板上,用按钮器将患儿升高至90°站立,根据患儿的活动能力和需求,在系统配套软件上设置步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0-25°)、步频(可调范围0-60步/min)及治疗时间,设置好参数以后,触摸系统配套软件上的“开始”按钮开始站立和双下肢被动踏步地同步训练。刚开始治疗是步频应该慢一些,随着治疗的开展,可以根据系统配套软件跟踪曲线的变化和患儿能力逐渐增加动式站立床的步幅和步频。1次/d,40min/次,6次/周。
1.3 康复评定方法
两组患儿均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平衡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nctional am 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定步行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BBS评分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 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BBS和 FAC评分结果见表2。经过8周的康复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的BBS、 F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BB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FAC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BS、 FAC评分比较(n=64)
组别治疗前治疗8周后
BBS评分FAC评分BBS评分FAC评分
治疗组6.9±1.40.038.6±4.8 ①②3.2①②
对照组7.0±1.20.027.7±5.3①2.6①
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发现,长时间处于弛缓状态不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患儿不能进行姿势变换、站立、行走、持物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对偏瘫患儿肌力评价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认为对偏瘫侧肢体进行肌肉力量的测试是可靠的,并且对偏瘫患儿进行肌力增强训练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承认[1]。目前临床多采用肢体被动活动、电刺激、针灸等方法促进肌力及肌张力的提高。
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瘫痪患儿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康复治疗通过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大量的本体及皮肤感觉冲动,发挥易化作用,刺激脑部血液循环,提高病灶周围半暗区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神经元功能恢复和代偿,最大程度重建功能,从而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2]。另有研究认为,通过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变某些蛋白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轴突发芽突触重建,促使大脑损伤区功能环路的重建,实现脑的功能重组;还能促使坏死灶周围的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从而加速病灶的修复,提高正常组织的代偿作用,从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3]。
资料显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偏瘫患儿功能恢复切实有效。脑偏瘫的神经恢复主要基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原理,但是,自然发生的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是有限的,要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并使患儿能够适应环境独立生活,功能训练极其重要,而早期康复治疗可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代偿,更好地发挥脑的可塑性[4],通过功能重组补偿运动缺陷。
早期康复训练中的抗痉挛体位、体位变换和肢体被动活动对血压无明显影响,患儿术后就可开始训练;主动运动需患儿主动完成或配合,对血压及心率有一定的影响,应在患儿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为宜[5]。本文训练组患儿在早期康复中,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调整,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无神经症状加重和恶化的患儿出现,且康复训练后,患儿肢体功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因此早期康复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更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在治疗过程中本文还注意患儿的精神情绪,并加强心理疏导,树立其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配合康复训练[6]。
由于关节挛缩或肌张力异常增高,徒手牵拉费力、力度不均、持续时间短且强度不易控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电动起立平台是利用自身体重对患侧踝足关节施加压力,来达到改善踝足关节挛缩和抑制趾屈肌张力异常增高的一种方法[7–8]。本研究证实,治疗后治疗组踝关节最大活动范围显著增加。
参考文献
[1] 黄丽君,侯来永,等.高压氧治疗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偏瘫中早期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9):824-826.
[2] 王珩,李勇刚.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8,6(8):906-907.
[3] 甘照儒,王庆武,刘海兰,等.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儿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63-1164.
[4] 李先锋,黄文越.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儿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3(1):64.
[5] 赵英玲,商晓英.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77.
[6] 唐颖,石跃林.脑卒中偏瘫患儿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69-70.
[7] 安中平,巫嘉陵,周玉颖,等.卒中单元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2(3):225-226.
[8] 谢光柏,姜洪福.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2):102-104.
论文作者:丁晓莉,李强,倪钰飞,陈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患儿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肢体论文; 能力论文; 步态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