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甘肃 天水 741020)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白马合剂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晚75mg,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20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马合剂(白人参50g、白芥子20g、马钱子2g、芒硝20g、水蛭10g、冰片10g、百合50g)雾化吸入治疗。用法:研极细末,每取1g,煎之取滤液,每天雾化2次,2周为1疗程。其他常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正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白马合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白马合剂;缺血性脑卒;吞咽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34-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期有30%~6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其发生率取决于临床评估的时间和诊断方法。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难以实现言语交流,常常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从而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现代中医临床研究也多以针灸治疗吞咽障碍为主,各家多以局部取穴治疗吞咽障碍,皆取得良好疗效,业内以中药方剂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相对较少,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对照观察的方法,我们创制了纯中药制剂“白马合剂”,通过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入选病例,均为2013年03月-2015年03月间住院病人,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者。男47例,女33例,患病时间为6h~3d。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61.2±2.4)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60.4±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5-01-01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晚75mg,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马合剂(白人参50g、白芥子20g、马钱子2g、芒硝20g、水蛭10g、冰片10g、百合50g)雾化吸入治疗。用法:研极细末,每取1g,煎之取滤液,每天雾化2次,2周为1疗程。其他常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正常治疗。
1.4 疗效评估标准
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患者端坐,让患者按习惯喝下30ml温水,根据饮水情况及需要时间分级:1级(1分):能不呛地一次饮下30ml温水,时间小于5秒钟;2级(2分):分2次能不呛地饮下或一次饮下,时间大于5秒;3级(3分):能一次饮下,但有呛咳;4级(4分):分2次以上饮下,有呛咳;5级(5分):屡屡呛咳,难以全部饮下。
1.5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吞咽分级提高1级。显效:吞咽分级提高2至4级。治愈:吞咽障碍恢复正常。治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4.64±0.41,治疗后为1.83±0.89,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而对照组中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4.58±0.50,治疗后为2.68±1.20,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性(P<0.01)。
结果显示, 自拟白马合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3.讨论
通常认为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是由于损伤了脑干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所致。也有文献报道单侧核上性损伤也可导致吞咽困难。皮质下核团也可能参与吞咽功能的调节,因此损伤后有可能造成吞咽异常。因此,皮质、皮质下核团、皮质下行传导纤维、小脑等部位的损伤都有可能造成吞咽功能异常。而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而吞咽障碍为脑梗死的特殊临床表现。由中风引起的吞咽困难则类似于祖国医学的“喉痹”,临床上除了中风所见症状之外,又突出表现了吞咽困难、梗噎不舒等临床见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类吞咽困难多为球麻痹的表现。其病机,中医认为球麻痹是中风病本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标实(瘀血内停,痰浊阻滞)的基础上导致气血逆乱,瘀血痰浊互结,使脑府脉络闭塞不通所致,使机窍失灵,咽喉痹阻,吞咽失职。根据本证虚损为本、痰淤为标之病机,我们创立纯中药制剂“白马合剂”。全方由:白人参、白芥子、马钱子、芒硝、水蛭、冰片、百合等多种名贵药材组成。方中白人参,甘、微苦、微温,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宁神益智、扶正祛邪;白芥子、辛温,豁痰利气、散结通络,善治皮里膜外之痰;马钱子、苦寒、大毒,消结肿、止疼痛、通经络;芒硝,辛咸苦寒,泄热通便,外用能清热、消肿止痛,“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用芒硝清阳明,泄腑浊、达到清利咽喉门户之作用;水蛭,咸、苦、平,破血逐瘀、散癥通结;冰片,辛苦、微寒,芳香开窍、散热止痛,对关膈热塞、风涎闭塞有卓越的通利作用;百合,甘,微寒,入心肺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舒郁定志。药仅七味,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补气、行淤、豁痰、散结、通经、开窍、泄热,清腑于一炉,使咽喉尽早恢复正常吞咽功能。七药以粉剂煎水雾化喷咽喉为方式,方便简捷,使药物有效成分完全溶解,并通过雾化喷咽喉给药,在局部达到最佳疗效。方中大胆使用了兴奋神经的马钱子,马钱子一名番木鳖,其重要成分为马钱子碱,其除了消结通络止痛外,更能兴奋延髓神经,对于因缺血性脑卒中而导致的假性球麻痹有兴奋作用,历代医家曾有用其治喉痹之先例,李时珍《本草纲目》:“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汁噙咽”。杨拱《医方摘要》“治喉痹肿痛即以本品同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之”。可见先贤早就注意到马钱子对喉痹的治疗作用,然而本品有大毒,剂量我们每次以不超过0.03g为喷雾剂量,通过试验观察,安全有效。近年来中医学依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在中风急性期以破瘀、通腑、涤痰、开窍为常法治疗,在实际运用中各有侧重。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能力,将致残率降低到最低水平。“白马合剂”雾化吸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提示自拟白马合剂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3]张婧,魏娜,杨雅琴等.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一种异常吞咽方式[J].中国卒中杂志2009.4(11),903-906.
[4]张婧,周筠,赵性泉,等.延髓背外侧梗死综合征所致吞咽困难的特点及机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770-773.
[5]王敬卿.多发性脑梗死中医病机辨治特点探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750-752.
论文作者:何爱芳,宁子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缺血性论文; 合剂论文; 马钱子论文; 障碍论文; 患者论文; 白马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