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热销的主流组织催生了新的蓝筹股_基金论文

基金热销的主流组织催生了新的蓝筹股_基金论文

基金热销 主流机构孕育新蓝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销论文,主流论文,机构论文,基金论文,新蓝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散户热情高涨

与以往机构在基金认购中唱主角相比,今年散户购买基金的比例急剧上升。据调查,目前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大多为个人投资者,部分基金中小投资者的购买比例高达90%左右。这些中小投资者购买基金所用的资金有较大部分是储蓄转来的资金。

国联安基金总经理先江认为,投资基金的主体应该是散户。他举例说,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1983年台湾先批了3只当地基金,大多由机构来购买,基金营销成本很低,因此一开始基金公司和机构关系十分密切。7年之后,有一家外资基金进入台湾,没有两三年便成为台湾数一数二的基金公司。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该基金从一开始便重视散户,手握40万散户持有人,在市场上马上就把那些与机构关系密切的基金比下去了。

然而,在2003年11月份之前,基金销售难的问题一度十分突出,各大基金公司卯足劲,想尽各种办法去促销,仍然收效不大。仿佛在一夜之间,人们纷纷涌向基金这一理财工具,这是由什么因素推动的呢?专家指出,其背景中含有负利率因素带来的联动效应,由于粮油价格的上涨让老百姓感到银行的存款回报过低,人们开始注重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基金投资。

兴业基金研究策划部总监陈守红表示,去年以来中国的通胀苗头已比较明显,整个宏观经济状况与金融形势的变化为基金热销创造了良好环境。目前的这种经济环境与两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在2001年11月至2002年年底期间,中国经济进入通缩,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了一年多的负值,直到进入2003年后物价指数才由负转正。在去年前三个季度,物价上涨不是很明显,但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物价上涨出现加速,去年10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8,11月份为3.0,12月份为3.2,今年一季度CPI继续保持在3以上。

对于陈守红的上述观点,一位业内人士深表认同。他说,在通缩环境中,老百姓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这是很自然的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2001年中国开放式基金诞生后就很快遭到冷遇,基金公司只能把基金发行对象锁定在保险公司等机构客户身上,但向机构客户支付的折扣成本及基金运行过程中的高赎回问题深深困扰着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国的物价走势从通缩变为通胀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一年期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是1.98%,扣税后的实际收益更少,银行中10多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利率的情况已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投资理财需求就越来越强烈。

由于投资工具有限,投资渠道狭窄,广大居民只能在股票、期货、债券、基金,房地产等少数几个品种上选择,由于股票、期货风险大,房地产价格高,债券呈下跌趋势,基金的优势就相对十分明显。

凭借这种比较优势,基金销售愈来愈火。在基金销售区域上,以往的热点地区更加炙手可热,而原来的冷点地区也已经不再寂寞,除原来基金销售较好的北京、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区域外,如云南、新疆、重庆、河南、河北等地区也出现热销。记者前不久在重庆采访时发现,各银行储蓄部内外醒目的基金销售条幅广告成为山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财富效应显现

投资者青睐基金,基金也给予了投资者较为丰厚的回报。截至上个月月底,基金2003年年报全部亮相。在50只开放式基金中,有43只实现盈利,亏损的仅7只。开放式基金的累计净收益达到19.09亿元,平均每只开放式基金赚了3820万元。37只股票型基金实现收益为16.65亿元,平均每只实现收益达到4500万元。

陈守红认为,基金的财富效应是吸引投资者的内在原因。目前,沪深股市处于牛市氛围中,基金的专业理财优势正在得到逐步体现。过去5年,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3.9%。而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其获得的收益率更高。

国泰君安证券资深基金专家田宏伟博士也向记者表示,在2003年八至九成的散户投资者都是亏损的,但基金却表现出色,基金重仓股稳步上行,成为引导市场的主导力量。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即使从去年11月份至今,不少股民在1300点至1770点的指数升途中也并未解套,而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却获得超越大盘的收益,在财富效应下,开放式基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这其中就包括众多老股民。以往仅占基金销售零头的券商网点,现已逐步成长为可与银行网点分庭抗礼的重要销售渠道。

天同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马志刚提醒投资者,对于基金在2003年所形成的财富效应还需辩证看待。去年基金收益率大幅度跑赢大盘,这对吸引更多投资者关心基金市场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这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就是投资者可能会依据去年一年的数据对今后的收益抱有过高的预期。

他说,去年的沪深股市行情是局部牛市,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大多升幅可观,从而令大多数基金跑赢大盘,这种情况在今年可能难以持续,基金业绩将会出现分化。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与资金性质确定。以指数基金为例,指数基金紧密跟踪大盘指数,投资者如果对中国股市中长期看好,选择指数基金就能分享未来几年大盘指数整体上升带来的收益。而对于那些要求保本、对收益也相对要求不高的投资者来说,则可以选择保本基金。

基金核心资产多元化

然而,与基金销售火爆形成反差,今年2月份以来中国联通(600050)等过去基金核心资产股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去年股市的上涨过程中,大盘蓝筹股成功被基金挖掘,并至今似乎仍成为基金核心资产的代名词。正当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寄予更高的希望时,从2004年2月初起,这些股票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中国联通在2月2日创出5.36元高点后,就一路下跌,至4月7日已跌至4.50元附近,跌幅达16%。同期,上证综指从1623点上涨至1774点,涨幅超过9.3%。另外,宝钢股份(600019)、中国石化(600028)等前期的明星亦都明显弱于大盘。

一些市场人士忧虑,在沪深股市的蓝筹股经过群体性的价值发现后,短期内价格进一步向上拓展的空间受到限制。手握巨资的基金会否像过去机构做庄一样,陷入炒作小盘股的怪圈,并产生新的股市泡沫。

相对于大盘蓝筹股,沪深两市的小盘股市场表现较为活跃。对于这种现象,目前有一种看法担心,市场运行轨迹正在重返资金推动型的老路。

对于这种担心,先江表示,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基金选股的标准一般包括三个要素,即上市公司的质量、成长性和投资价值,基金的核心资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支持,中国的中小企业也非常需要资本市场,同时今天的中小盘股未来完全可能会成长为大盘股。

先江强调说,他所说的中小盘股并不是过去庄股时代饱受追捧的迷你型股票。按照德盛小盘精选基金的定义,该基金将所有A股按流通市值自小到大排序、累计构成前50%流通市值的个股定义为小盘股,其中该基金投资于小盘股的比例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股票资产中的其余20%是用来投资大盘蓝筹股,以求基金业绩的稳定。

有着10多年国际资本市场征战经验的先江谈及中国股市的发展前景时,显示了独特的开阔视野。他说,目前世界上只有3个规模经济体是需求导向型的,即巴西、印度、中国,在今后10年内,一方面,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大盘蓝筹股也具有进一步向上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会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高成长性。他指出,在中国现有的工业产值中,6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说明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世界上的所有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美国现在排名前20的大企业中,有8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根本就还名不见经传。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运作、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很容易迅速壮大起来。国外是这样,中国也呈现出这样的明显特征。

陈守红认为,投资大盘蓝筹股只是基金的盈利模式之一,但基金投资并不一定只选择大盘蓝筹。从专业角度来看,中小盘股为公众熟知的程度低,投资这样的股票更需要基金公司的专业理财。基金投资中小盘股是为了分享国内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收益,这与庄家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小盘股股价、获取股票价差的模式存在本质区别。基金的研究能力、投资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决定了基金不会恶炒股价。以基金重仓的钢铁股为例,钢铁股经过大幅上升,其市盈率现在平均也不过12倍左右,不存在恶炒的倾向。目前是全球钢铁效益较好的一段时间,像浦项钢铁这样的公司市盈率也在12倍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钢铁公司的增长率和行业的需求空间远远高于海外的钢铁公司,因此中国的钢铁公司存在着很大增长空间。

深度挖掘资源股

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万国股市测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虹表示,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资源类股票应继续看好。

亚洲证券研究所最新研究报告认为,资源的概念比较宽泛,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包括土地、设备等,比如拥有丰厚土地储备的房地产企业、横跨上下游多个产业链或能源自给的一体化企业在竞争中就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一点,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比如江西铜业、山东黄金以及一些电力自给的公司,若是在通胀预期下,则成本较为固定的资源比例较大的企业如航空公司、通信企业以及水电类上市公司等,更容易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无形的则包括品牌、特许权、核心技术、高级人才等。一般来说,重视并且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具备强力品牌文化的、拥有产业标准话语权、与境外顶尖企业保持密切合作的企业将更具有优势。比如南方汇通与美国磁源公司合作开发微硬盘,曙光股份与韩国、匈牙利等国进行技术合作等,都大大提升了公司的资源价值,对于这样的板块以及相关公司而言,更容易成为新基金的首选关注目标。

华泰证券研究所的庄虔华则认为,从去年以来市场热点转换的路径和特征看,价值投资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不同类型盈利性资源的不断挖掘。拥有某种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未来的某种收益,尽管资源的种类极其繁多,但从挖掘演进层面看,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两大类。显性资源的表现形式比较直白,是众所周知的资源,如行业景气度高的行业资产、自然垄断资源、行政许可经营权、品牌价值等。隐性资源的表现较为隐蔽,需要一定的专业研究方能加以把握,如细分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或景气回升、潜在的盈利点、资源整和潜力等。

投资的挖掘顺序通常是从显性资源开始,目前市场已进入隐性资源的挖掘阶段,任何一种能为公司带来盈利机会的潜在资源都会逐步得到市场的挖掘。

他认为,隐性资源最丰富的当属科技股和重组股。任何一种科技创新都可归属为一种潜在的盈利资源。前期网络游戏股的大幅飚升预演了科技股隐性资源挖掘的魅力,随着高科技行业的全面回升,科技板块将产生大批黑马,A3游戏只是科技股行情的序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手机游戏和新一代互联网。

手机游戏与网络游戏本质相似,但手机游戏“随时随地”的优势是网络游戏所无法替代的,其前景要比网络游戏大得多。随着手机游戏技术的成熟和收费下调,手机游戏用户增长极为迅速。业内专家预测,2004年将成为中国的手机游戏年。具有手机、短信概念的个股随时会产生行情。

标签:;  ;  ;  ;  ;  ;  ;  ;  ;  

基金热销的主流组织催生了新的蓝筹股_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