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是现阶段建筑施工最为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类型,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快以及安全系数高等特点,与现代的城市建设的基本需求相符合。BIM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相关建设单位应当灵活运用BIM技术,从而建设质量上乘的建筑工程。本文就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BIM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现今,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节能、多功能及高美观度等相关特点,逐步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发面进一步凸显,成为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构成。其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为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实际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完备的技术应用条件,因此做好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分析尤为必要,是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质量及水平的有效途径。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对预制结构构件进行选择,并且按照设计时的装配要求工艺,完成对整个建筑的装配式施工,是对建筑的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以及缩短工期的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是先对预制工件进行选择的方式,提前把建筑施工需要的结构构件设计出来,并将构件运送到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根据设计的施工具体方案来完成对建筑构件的装配。这种建筑形式有着显著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将工期缩减,提高施工效率,并把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成本降低,是符合现代建筑设计施工需要的一种重要建筑设计施工类型。装配式建筑具有整体化和高效化的特点,不仅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资源,还能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使工期缩短。装配式建筑还具有减少噪音、防止污染的优点。
2装配式建筑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水平及质量不高
在我国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设计水平及质量不高的问题。该种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方面,由于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使用较为欠缺,进而导致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存在科学性以及严谨性不足的问题。该种问题的出现极易导致具体的施工过程出现安全事故。第二方面,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及质量不高,还由于设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高而导致的。该种原因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在具体的设计过程尚未具备科学的检测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检查。仅依靠人力对建筑设计的结果进行演算与模拟,将在极大程度上出现建筑设计不合理或建筑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由于在设计人员对设计信息进行建立时无法对其中的矛盾冲突部分进行清晰的、明确的发现,进而导致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2.2预制构件设计专业程度不高
在我国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实践应用中,存在着预制构件设置专业程度不高的问题。该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方面,由于预制构件本身的设计较为繁琐,其对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多种多样的预制构件种类需要设计人员提供大量的设计图纸才能够进行具体的预制构件施工。而在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图纸绘制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在尺寸样式等方面出现信息错误的问题,进而导致具体的预制构件施工出现安全事故。第二方面。由于现阶段的预制构件设计质量检验程序以及检验技术缺失,进而导致预制构件出现设计专业程度不高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
3.1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建设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尽一切可能提升施工人员以及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在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性方面,BIM技术能够通过其对建筑施工工程中各类施工环境的分析与管理,从而采取科学高效的安全控制方式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与控制,显著提升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安全性。通过BIM技术,能够对建筑施工中一切细微的施工动作进行模拟,以达到对建筑施工安全性的全面检验。当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时,BIM技术能够对安全风险的起因以及后果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显著减少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3.2BIM技术在材料采购中的应用
施工企业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材料采购中,对于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形成的建筑劳务以及涉及的建筑设备数量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开展模拟与计算,以此作为建筑施工中相关部门对于建筑相关物质材料需求以及完成相应的建筑施工计划等目标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进而促使施工企业的建筑成本得到有效的节约,同时通过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有效利用BIM技术的自动提取需求功能,以其作为建筑施工材料采购工作的指导,进而促进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的成本得到有效的节约的同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3.3项目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的应用
项目施工阶段,BIM模型的应用可以进行施工图纸的深化、工程量校验、施工进程模拟、施工组织模拟、数字化建造、物料跟踪、施工现场配合等工作。下文主要介绍施工进程模拟和施工组织模拟两方面的内容。(1)基于BIM的施工进程模拟:在BIM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模型数据中可以加入项目的进度计划、成本计划、资源计划、安全计划等相关计划,增加了对模型施工进程的控制。BIM模型根据钢结构的施工顺序,制作了钢结构施工进程的模拟软件,并在详细的施工步骤中引入了施工进度控制体系,从而制定了施工进度预期计划。(2)基于BIM的施工组织模拟:同样的,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组织模拟需要将各类参数化模型与项目的上述相关计划等结合起来,并提前发现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问题,实现施工安全计划的优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集成了土建、结构、安装、进度计划、场地布置等BIM模型之后,可以实施施工组织模拟。施工组织模拟的具体顺序如下:第一,切换到时间视图;第二,引入工程计划;第三,计划关联模型;第四,施工日期范围的选择;第五,选择查看数据;第六,模拟开始。
3.4BIM技术在生产阶段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生产阶段,首先可以对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整合。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构件的生产是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是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连接。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对预制构件的相关生产信息与生产计划进行调取,从而有效的确保预制构件生产中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通过BIM技术可以向施工企业传递预制构件的生产进度,进而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与施工质量。其次,可以促使装配式建筑模型试制过程的速度得到提高。要对建筑施工的进度与质量进行有效的保证,就要在完成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后,将通过BIM技术生成的模型所涵盖的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与预制构件的相关生产厂商进行分享,真正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的设计信息与预制构件的生产系统进行对接,从而有效促使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并且利用BIM技术的可出图性特点,将装配式建筑模型进行出图,从而促使装配式建筑的试制过程速度得到提升,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真正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得到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行业BIM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但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达到了环保的建设理念。所以,进一步对BIM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实现了科学管理,而且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苏然,许晓文,付素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建设科技,2017(03):37~39.
[2]林沙珊.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10):91+113.
论文作者:何文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预制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计划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