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_吴泽余

“双一流”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_吴泽余

(四川文理学院)

摘要:《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为根本,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此背景下,“双一流”高校如何主动对接一流本科建设目标和经济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更有效的方式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经济学“双创”人才,是当前经济学专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面临的紧迫课题。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双一流”的引出

近年来,由于排行榜的盛行,大学的使命和价值观正在被重塑。“世界大学排名的兴起和发展导致学者们更重视自身研究工作的地位,而非研究的内容。这样的情形在全世界的学术圈中处处可见,比如学者们越来越关心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而不是关心科学发现本身的水平。”其结果,社会对于大学的评价越来越简单、武断和表面化。很多大学将发展的重心转向了排名竞争,资源配置向有利于提升大学排名的指标倾斜,将名次上的提升当成了大学发展的中心工作。实践中,原本复杂的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被简化为一种知识生产和输出的科研系统。“世界一流大学就像致力于知识进步的公司一样。它一方面生产知识,另一方面培养有能力生产、传播、应用知识的人。市场就是已建立的或正在形成的学科,产品就是概念,它是为特定的市场而创造的,但还会在其他的市场中培育出新的领域。”由于市场逻辑和商业力量的强大,我们时代的大学无论是排行榜上的成功者还失意者,对于排行榜的顺从远多于反思,反抗者更是寥寥。对于大学排名本身或以排名论一流的现象,零星的反对多是姿态上的,而顺从则体现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或战略选择。“就此而言,批评似乎是无用的,努力提升排名位次只能是应对排名劣势唯一的理性反应。”当前在我国“双一流”建设实践中,对于排名的追逐正在成为不少大学的办学目标。由于激励机制的“被扭曲”,排名好的大学乐于享受高排名带来的荣耀与资源,排名不好的大学则会筹集资源、引进人才,寄希望于下一次可以有更好的排名。

2“双一流”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一跃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创立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从世界上的众多一流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目前教育教学状态来看,一所优秀的大学就一定会有一些卓越的一流专业学科,自然就有一群出类拔萃的全球级别的人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就是持续精准学科专业方向并努力提高学科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持续地孕育一流人才的过程。所以说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核心点是培养一流的人才。而创新人才是作为人才中的佼佼者,他们是新想法的启迪者、新技能的开发者、新产业的发掘者。创新人才首先要有创新勇气和见识,并且要具备创新思维方式。其次他们不仅要掌握全面熟练的知识体系,更要有敏锐的国际竞争意识,同时宽广的国际视野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人才才能站在全球高度上去追赶世界一流科学水平。地方学院校为地方事业的发展供应了大批人才。在我国社会科技产业格局发生巨大改变的时期,高等教育模式也必然需要经历大的改革。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构建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能与“双一流”建设目的相互契合,也是地方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对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重大意义。

3“双一流”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加强高校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应建立淘汰制度,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除了引进、培养一流的人才,还要建立相应的淘汰和竞争机制,才能保证“双一流”。改革分配制度,在工资待遇方面,要根据引进人才的层次、类别及考核结果,综合高校办学效益、财务状况、岗位及绩效等因素制定内部分配制度,激发引进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激励制度,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及不同岗位类别的工作特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引进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制订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和攻读博士后进行自我提升,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完善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

3.2.1基础理论与数量方法论相结合

经济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的设置,既要强化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夯实经济学理论基础,提升“经济素养”,即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其他各层次的课程提供基本理论、基本工具、基本方法;同时,围绕经济量化分析研究,注重数理和计量方法训练,培养学生构建经济理论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和分析的技能和技巧训练,有效提高学生规范研究和数理研究双重能力。由此,经济学专业教育须把基础理论教育与数量方法论教育兼容并重。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中,建构“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资本论》导读”“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基础课程体系,加强经济理论教育,提升理论层次。同时,设置“统计学”“社会经济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博弈论”、“数理经济学”、“经济数据挖掘与分析”、“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等经济学数量方法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辨能力和规范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实战的能力。

3.2.2史论前沿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史论前沿类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各种思想观点和学说的演化过程,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新思想、新方法和前沿观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洞察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教育类课程的设计,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强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研究能力。实践教育类课程既包括各种必修实践环节如社会调查实践、课程实验教学、课程论文写作、学年研究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也包括各类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竞赛实践、经济学文献选读与写作等选修实践环节。

3.3推进人才培养区域化,开设经济学实验班

加强人才培养区域化导向。在“双一流”背景下,就业市场和社会各部门对非“双一流”学校毕业生有了更高要求。一是可以尝试在地方高校开设经济学实验班,以部分学生为授课对象,缩小学生规模,优化学生结构。二是以区域性人才培养为导向,不仅学习基础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还要培养能够运用经济和金融工具去剖析现实经济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实验班以各区域经济改革发展现象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现实思考,对宏观问题实现立体化多维度地切割、细化、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三是以案例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高标准筛选教学案例,注重案例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实践性与应用型以及管理性与执行性。同时兼顾网络式、启发式、问题式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机制,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以强大的师资作为保障,将教学和实践经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配置到实验班中,并定期邀请理论与实务界的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专题演讲和交流,在实验班里普及推广实践经验和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慧琴.“双一流”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困境及改革思路[J].农业教育研究,2017,04:23-25+22.

[2]魏丽颖.“双一流”战略下河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7.

[3]田国强.“双一流”建设与经济学发展的中国贡献[J].财经研究,2016,4210:35-49.

作者简介:吴泽余(1987.03-),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学,四川文理学院教师。

论文作者:吴泽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双一流”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_吴泽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