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

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

孙桂芝[1]2014年在《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罗宾·沃霍尔与苏珊·兰瑟率先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构建及批评实践中,她们被公认为女性主义叙事学创始人。1986年苏珊·兰瑟发表具有宣言意义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正式提出“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个术语,同时论证了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同年,罗宾·沃霍尔发表文章《走向一个真诚叙事者的理论:盖斯凯尔、斯托夫人和艾略特的真诚干预》及《诗学和劝导:<汤姆叔叔的小屋>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小说》,利用叙事学的“叙事话语干预”理论分析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她们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相关理论的构建和应用,切实推动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沃霍尔把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为三个时期:女性形象想象时期、倡导“女性写作”时期、后现代女性主义时期,这三个时期又分别以批判男作家笔下天使/魔鬼式女人的刻板形象、寻求女作家独特的书写模式、消解性别身份为批评实践重点。学界始终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存在争议,主要反对她们性别意识形态先行的批评方式,还有把男、女作家分为两个阵营、抑男扬女的做法。另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出现以多元消解性别身份的趋势,又直接危及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存在的合法性。所有的学术、理论研究最终都是针对某些问题,也是为了回答或解决某些问题而出现。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前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弊病进行总结、反思,力图解除其目前的瓶颈状态,并推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以关注女性群体、回归文学领域、寻求客观分析的主张,承续并拓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意识立场与叙事学方法的结合是沃霍尔理论基本支点,女性主义叙事学阅读理论,叙事形式的性别内涵,叙事文本对性别文化观念的传播,性别研究新术语“女人气”,还有叙事新媒介研究等内容,共同组成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关于阅读活动及相关理论,沃霍尔着重研究叙事形式对读者阅读活动、性别气质的影响,她以“差异的幽灵”①称谓前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抗拒的读者”的阅读方法,虽然肯定“抗拒的读者”式阅读实践有助于突破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但更明确地指出阅读活动与文学形式具有直接、重要关系。通过对她自己以及对他人阅读活动中的体验统计、分析,沃霍尔证明特定的叙事形式将制约读者接受效果,读者的接受反应也将影响创作者对叙事形式的选择。另外,阅读活动不仅仅影响到读者心理、情绪,更会对读者的身体起到塑型作用,促使读者言行举止都折射社会性别文化特质。文本的叙事形式会引导并制约读者阅读行为,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对读者的性别意识施加影响。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者面对文学文本时,必须着重分析叙事形式,才能把握文学交流活动中性别意识传递的过程和特点。叙事形式不仅影响读者接受,更能传递出具体历史语境中叙事者的主观意图及性别气质,传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或寻找被埋没的女作家、作品然后加以颂扬,或着力打造属于女性的语言体系,但是,作为读者包括研究者在内,能接触到的主要是叙事文本,如果脱离文本而对作者进行社会历史学的研究、评论容易导致主观演绎的结论。她看到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对“女性写作”研究的实用价值,极力主张以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回到文学形式,借助叙事学客观的研究态度、形式分析术语进行文本的细读及探讨。沃霍尔指出文学领域不存在跨时代、跨地域、单一的“女性写作”,但每个时期、每个地域总是存在着符合当时特定语境的“女性写作”模式,她放弃对叙事作品中女性形象、故事以及女性身份等问题的概括和评价,着力对男、女作家文本中的叙事话语特点进行归纳。沃霍尔罗列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叙事干预现象,通过分析具体文本后发现男女作家在叙事干预形式方面具有不同倚重,由此证明男、女作家在特定文化情境中对叙事话语使用方式具有差异性,进而证明叙事话语形式的差异源自男、女两性作家介入社会现实观念不同,沃霍尔的叙事干预理论不但综合了萨特“文学介入”理论以及叙事学中叙事话语干预理论,更进行了具有女性主义特色的借鉴和修正。在详细分析男、女两性作家叙事话语形式方面差异性,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阐释差异根源之后,沃霍尔又聚焦于叙事者在叙述情节时的策略,分析这种策略差异的性别内涵。沃霍尔利用普林斯的“不可叙述事件”理论雏形,提出“未叙述事件”理论,对应于不同“未叙述”原因及表现,划分出不必叙述、不能叙述、不应叙述、不愿叙述四种“未叙述事件”类型。沃霍尔指出男、女作家在叙事过程中,用不同策略和方式处理情节,是因为他们对特定时期社会性别文化规约的认知不同。女作家写作过程中既要回避社会文化的审查,又要实现文学的社会道德价值,常常会利用叙事话语与情节之间张力来突破性别文化约束,这构成了女作家叙事形式的重要特点,也是女作家具有文学形式自觉性的重要证明。沃霍尔通过纵向比较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20世纪漫画式自传以及影视文本中的“未叙述事件”,寻找言语叙事与图画叙事、影像叙事之间叙事形式的延续性和迁移性。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关于“女性写作”叙事研究三个纲领性方法论要素,即文本形式、性别气质、语境分析。所有女性主义研究最终都需要界定“性别”,沃霍尔试图改变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寻找一个新的词汇来重新描述性别,她提议以“女人气”为术语取代性、社会性别这两大术语,取消男人/女人的性别区分模式。所谓“女人气”是指那些具有女性气质的人们,无论男人、女人亦或是同性恋人群,只要在举止行为方面体现了性别文化中女性气质特点的都可以称之为“女人气”。“女人气”理论内涵具有反异性恋、反二元对立、反生理决定论的特性,更具有对性别多元差异的包容性。针对哭泣、感伤主义叙事长久以来被贬低为“女人气”的、人性脆弱的现象,沃霍尔分析感伤主义文学文本和肥皂剧文本,总结了7种诱发哭泣的叙事技巧,证明并非只有感伤癖的人或者是女人才会哭泣,哭泣是由特定叙事技巧和叙事形式诱发的结果,沃霍尔以此反驳传统文化把哭泣、感伤主义叙事视作低等的、感伤癖的偏见。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相关理论及批评实践,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性别意识的艺术传递性找到线索,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价值:(1)确立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回到文学形式的研究边界,倡导以归纳而不是演绎的方法进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助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摆脱主观化倾向;(2)叙事形式的研究对象从语言扩展到影像、图画小说、漫画式自传等,具有理论的创新和应用性;(3)反思性别研究历程,不仅批判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也批判异性恋社会结构的所谓“真理性”,在自由的基础上提出宽容的性别气质多元化;(4)在理论上、实践中切实促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叙事学理论的联姻。2002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以“新叙事学理论译丛”的形式翻译并出版系列叙事学理论著作,其中代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作品是《虚构的权威》。《虚构的权威》是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创始人之一苏珊·兰瑟的代表作,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关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认知较集中,更多来自这本书,但是对沃霍尔的理论主张及著作了解则相对较少。应该说,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与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两架马车,二者理论主张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兰瑟和沃霍尔都赞同女性主义性别立场与叙事学理论的结合,都是有选择地借鉴、修正叙事学方法、理论,也都以宽容的姿态对待同性恋群体。但是对女性主义叙事学未来发展前景、理论流派定位,二者又各有主张,并且在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叙事学理论、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兰瑟认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未来是建立一种不同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叙事学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强调女作家第一人称的权威性、叙事视点的性别意义;沃霍尔则坚持认为女性主义叙事学本质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叙事学理论是基本工具,只具有方法论意义。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在借鉴经典叙事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注意力转向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从情节概括、主题阐释转向叙事结构、叙事形式分析;研究的文本从神话、民间故事发展到小说,包括了以语言和图像媒介为载体的所有叙事文本。沃霍尔对叙事学理论的利用是以对女作家、作品关注为核心的,既丰富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视角,也为叙事学理论增加了更为丰富的性别语境意义,如果忽视沃霍尔理论的存在及特点,那么对于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介绍和应用也将是不完整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开始进入总结以及重构的阶段,“性别诗学”成为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既有影响力、又有争论性的理论设想。对沃尔霍女性主义叙事学思想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明晰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基本脉络、内部差异性及发展趋势,可以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叙事研究提供丰富理论储备,更可为“性别诗学”建构过程中关于性别、诗学等内涵的理解给予一定启示,促成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在交流中互为镜鉴、共同发展。理论的建构总是需要实践的支撑,争论的炽烈预示发展的空间,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完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推进依然需要不断地探索,都还远未达到理论的巅峰或需要盖棺定论的时刻,坚持理解中有辨析、借鉴中有取舍、肯定中有反思的理念,才能对相关理论进行辩证、客观的审视和探讨。

蔡明山[2]2016年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现有教育公平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不够。已有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也主要是关于公平问题的,对公平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制度、实践中的理念为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采用诠释哲学、文本分析、话语分析、个人主义方法论、关系论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是一种宏观考察,以高等教育系统论和公共性理论为基础,以理论演变、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实践为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理论的正当性和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应从问题研究的范式向理论研究范式转变,从“公平与效率之争”和“精英与大众之争”的话语范式向把公平作为一个开放性话题的研究范式转变。在西方,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分配正义的公平理论、平等主义的公平理论和竞争公平的公平理论三大体系。从西方传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演变逻辑:从高等教育特权化到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公平理念。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与变革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公平理念包括:一是平等主义的公平理念。主要是对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如“工农”、“大众”话语范式、“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形式的举办和对少数民族的倾向性与优惠性高等教育政策;地域平等主义理念;女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在平等主义理念变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以“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为话语范式的不当做法。改革开放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平等主义理念呈现了法制化特点: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理念法制化;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得到法制保障。地域平等理念发展成为地域公平理念并体现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是扩大地方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职能、扩大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二是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包括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待遇、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对待、提升和改善弱势群体竞争条件等为内容的分配正义意义上的公平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招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既可以从平等主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结果意义上的公平理念,也可以从分配正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念。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一种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主要是一种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三是竞争公平的理念。高等教育竞争公平的理念,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丰富和完善,内容包括:机会的公平,即从权利平等向机会平等和机会公平转变;选择的公平,即开放性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选择等为内容的公平理念;保障多样性价值的公平理念,包括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面向农村举办高等教育等;旨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面向天赋不足者或技能有所长者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应具有正当性和理论善的品格,同时作为一种倾向于行动的理论也应具有时代适切性。在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是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具体内容为受教育权平等保障、优惠性对待、特殊群体和特定高等教育类型特殊对待。二是尊重差异与多样性保障。这主要是一种高等教育个体公平的理论,包括选择的公平、促进社会流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流动的公平、符合个体和特殊群体所需的公平。三是竞争的公平。包括从机会平等到机会公平的竞争公平理念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同等对待、规则公平和正当竞争;扶持优势群体;奖励优势群体;各得其所的发展机会;组织公平竞争;禁止抢夺的公平竞争基本秩序的维护;倾向于提升弱势群体竞争能力的公平等。

王彦霞[3]2000年在《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人理解外部世界和自我的主要方式,话语是实现了的语言,话语方式的选择体现了语言与人类之间密切关系的不同侧面,20世纪女性文本话语方式的变化,是这种密切关系在特定条件下的反映。 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作为“主体间对话”的情感话语、作为“主体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的革命话语、作为“对此在世界的把握”因而受制于文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作为“一种文化批判力量”去反思文化的性别话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语言与人类的关系。可以说,“五四”时期的情感话语是语言影响并改变人们思想情感的结果,战争时期的革命话语是语言影响并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产物,建国后的意识形态话语是话语主体确定其文化霸权地位的手段之一,新时期的性别话语音先表现出与五四类似的情感话语方式,后新时期以来则在西方女权主义影响下显示出语言的颠覆功能。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至少从话语方式与人的关系、情感话语的基础地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本的主要差异及话语方式变迁的潜在规律等四个方面给了我们以启示。

岳斌[4]2008年在《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针对文本及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展开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标志着社会转型的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社会在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中国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水平,但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已经十分明显。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使商业原则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存在状态;二、伴随都市化进程,出现了新富阶层,在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出现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三、现代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正极大促进消费主义文化的发展和蔓延。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文学风尚和艺术追求、作家的创作观念和文本的审美特征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文学的生存根基和生产方式也由此发生重大改变。当然,面对消费主义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文学也必须有所回应,由于出现了文学和中国特有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之间互动的局面。本文在考察中国当代女性叙事时,大胆选择扩展历史语境的方式,在整个当代文学发展背景图景中凸显消费主义对女性文学的影响,重点结合广阔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来多层次、多维度地思考,描述当代女性叙事文学发展变化轨迹,重点思考当代都市女性叙事和当下社会语境的互动关系,梳理90年代女性叙事的美学意蕴和文化意义,以此出发解决一些当代女性叙事创作的现实问题。本文章节安排和结构设想如下:导论:大众消费主义文化·当代女性叙事·研究方法及角度。本部分主要辨析大众消费主义文化相关理论范畴,同时界定本文中“当代女性叙事”的概念,并明确二者之间互为激发和影响的关系,本部分最后阐明使用理论和方法以及本文学术意义和价值。西方消费社会出现是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主要历史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国内外有关大众消费主义文化相关概念上的异同,并提出确用定义:消费文化指人们在价值、观念、理想、认知、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下,在消费过程中,通过消费品以及与消费品相关的文化符号来认识建构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意义之活动。消费主义则指人类进入消费社会以后出现的一种消费文化潮流,它在现代传播媒介手段作用下,在价值观念上崇尚消费至上,通过对时尚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的消费,以及相关的品牌等文化符号来显示社会地位,构建身份和意义。总之,本文中大众消费主义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的总和。在辨析“当代女性叙事”这一概念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说明当代女性叙事的时间范围。从当代文学史角度说,当代女性叙事时间跨建国起至当下的时间范围;由于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叙事,故不包括17年女性叙事创作;在阐释的时间段上重点是新时期女性叙事创作,其中受消费主义文化明显影响的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叙事创作。二、如何处理当代文学17年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17年时期女性叙事创作在整个当代女性创作历史上有着深刻的参照价值,本文采取的立场是阐释清楚17年时期女性创作在整个当代女性叙事创作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以达到廓清整个当代女性叙事书写历史、准确描述当代女性叙事消费主义化轨迹的目的,又因其实际不属于消费文化语境而将其“淡出”相关探讨范围。本文指出消费主义文化兴起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激变中女性文学因其特有的敏感和想象而格外引人注目,她们不仅在创作中描写了接受消费主义文化的倾向,也在自身社会身份上做出调整以适应消费文化需求,表现了一种自信和自然,当下女性叙事藉此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本文主要使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重点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女性主义、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式考察当代女性叙事文本及相关现象。第一章语境。本章着重描述了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首先从建国初期社会特征说起,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僵化的经济体制、单一的精神文化产品构成了一个期待变革的社会,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从市场经济模式出发,逐步打破社会等级壁垒、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激活精神文化市场,而都市的崛起意味着消费文化在中国“登陆”并迅速影响到文化消费观念和机制的转型;消费文化的兴起同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明显影响,它为女性叙事创作提供了大量消费文化符码,如怀旧情节和各种时尚符号的审美趣味。实际上都市文化作为文化生态环境和女权运动之“后女权主义”理论共同构成了整个当代女性叙事从80年代初重建性别意识到走入消费主义文化书写状态的社会语境。第二章转型。消费文化的兴起带动了文学深刻变化,体现在女性叙事创作上,本文主要选择了主题、表意策略和审美价值三个维度进行阐述。主题上当代女性叙事经过了80年代关于女性自我的觉醒和80年代90年代之交“私人化”创作的大胆尝试,在商业原则、市场机制成熟的90年代呈现出消费主义文化明显特征,物化倾向和欲望张扬的书写一再逼近传统意义上女性心理禁锢区域,大胆的渲染和直接的记录背后是消费主义话语方式的不断延伸。主题上的个人化倾向和欲望张扬直接决定了表意策略的选择和美学价值体系的构成。实际上,从新时期到当下的女性叙事文本,已经初步能够发现一个关于女性独立个体意识和性别主体意识的清晰轨迹,而消费主义文化是促使其发生最为深刻转型的主要力量。至于文学审美趣味和道德价值,90年代文本则了流露出强烈的消解意味和颠覆性,一方面是文本中不断强化的感性、物质和肉体的体验和描述,另一个方面是文本中道德意识大面积退隐、欲望书写全面进驻的景象。第三章形态。本章主要阐述了都市叙事形态及其影像形态改写的意义和价值。在前面章节叙述了大众消费主义文化浮现的社会语境以及带动文学产生的深刻变化之后,本章从上述“面”的论述转向“点”的解析,以“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剖析“都市叙事”这一最具有消费主义文化特征的典型形态发现大众消费主义文化和女性叙事文本之间的互动的态势和特征。都市空间作为女性自我生存的自由和解放前提被首先确立,继而作家们记录了充斥在这个空间中的物质和欲望,传统女性叙事文本一向倡导女性精神灵魂的建设,而此时的文本却追求表现肉体解放的快感,这是对启蒙时期女性完整意义上“人”的建构的一种补足性书写,当然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文化殖民冒险。视觉文化话语方式和传播媒介话语方式本质上是消费主义文化构成部分,它对都市女性叙事的改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消费文化在消解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方面的胜利,而影像话语方式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偏重剧本化牺牲了叙事文学审美价值的副作用。无论是影像符号的直观性、感染性和传播媒介符号的时尚性、物质性都非文字符号所能比拟,它确实给文学文本的书写带来了巨大压力,促使文学审美表现方式发生了明显转换。第四章机制。本章主要试图总结大众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学生产机制的相关问题,主要从外部机制(包括文学出版发行和文学管理机构两部分)和内部机制(作家身份的调整创作的心态的变化)及紧密结合二者的文本生产方式变革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文学生产根基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性叙事可以比较典型地传达出这种生产机制的变化。首先,文学外部机制,即出版发行机制和文学管理机构方面有效地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型,充分体现出了当代文学和市场的共谋;“畅销书”机制所具有的强大示范性和媒介主导下文学评价的引导和约束力也有效地控制了文本的存在方式;而作家主体从干部、官员的单纯身份开始变得复杂,自我身份心理认同也有了微妙的变化,90年代出道的棉棉、卫慧等女性作家群体实际上都正在以社会边缘人的状态进行创作,这种边缘的位置和视角正好有利于她们集结在消费主义文化旗号周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和建构,追求富有创新精神的的女性叙事文学创作。当然,大众消费文化特有的商业气息也真切影响了当下女性叙事文学的创作和生存,甚至大量消费文化符号的包装和修饰已经使许多文本面临自身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感召力的无奈消解,传播媒介也在相当程度上专注于女性文本身体和性别的特征,曲解或者忽视了女性叙事独特魅力和价值。结语。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当代女性叙事写作意义和价值。主要总结为:一、消费主义文化构成了我们研究当代女性叙事的一个重要途径,打开了一个通往观照整个当代女性书写景观的窗口。二、新时期女性叙事文学创作呈示了大量写作经验和话语方式,而20世纪90年代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叙事更是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史资源。三、一些女性作家在都市叙事创作中尝试实践了一种大众化的叙事策略,它的经验和教训都将为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处于探索阶段的女性文学提供不可忽视的价值,实际上,这种价值昭示了一条重新焕发出文学时代精神的发展道路。四、整个消费主义文化给女性叙事创作也带来明显的局限,因此,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创作期待女性作家们能够走出消费文化的消极影响,关注更加广阔真实的女性生存空间,将文学之于人的精神召唤和无限魅力发扬光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扩大了考察女性叙事视野,采取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女性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对考察对象做新维度的严谨剖析;在理论使用和分析手法上表现出创新意识,对杂陈多解的身体写作、欲望写作和女性消费主义文本等概念做了新的梳理和界定。当然,由于个人能力局限,对写作目标的实现尚有偏狭欠缺之处,在开掘文本内在意蕴、理论结合女性文学创作实际、观照当代文学史整体价值上都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蒋凯旋[5]2012年在《现代中国女性小说叙述声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中国女性小说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叙事理论”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现代叙事理论,是对20世纪70至80年代经典叙事理论的补充和超越。叙事负载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文本叙述声音和被叙述的外部世界是一种紧密的互构关系。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声音”指那些现实或虚拟的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达了以女性为中心的观点和见解。本文以现代中国女性小说为分析对象,结合新叙事学理论进行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集体型叙述声音的分类研究,完成对女性小说的话语策略、性别处境、叙述方式以及叙事旨归的深入解读,以探求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政治意识形态与言说方式、社会政治与女性创作等关系,阐释这一时期女性小说叙述方式演变的复杂性。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即引言,对叙述声音、女性小说和现代中国女性小说叙述声音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对现代女性小说作者型叙述声音的研究,以中性化、雄性化和女性化的叙述主体为切入点,将“五四”至新时期女性小说进行梳理。第三章是个人型叙述声音的研究,分为两方面对文本进行细读,即叙述话语的隐现与改装、叙述主体的私语与自白。第四章是对集体型叙述声音的研究,分为单言、群言和轮言叙述三部分,女性叙事在集体叙述声音写作中得以解放。最后是结语,即对女性叙事的总结和展望。其中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体现了现代女性小说叙述方式的演变以及女性叙事与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解放的密切关系。本文除了分析叙述声音之外,还对现代中国女性小说叙述者对特定时代权威艺术创作要求的反应态度与呼应策略进行阐释,并发掘社会语境在女性小说叙述声音中的体现。这些探讨将是本论文写作的宗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在内涵上表现出人性解放、个人意识觉醒的核心内容。从这一立足点出发,本文通过对现代中国女性小说进行梳理,结合不同时期叙述者的人生体验和文本言说,发现受时代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和渐进觉醒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叙述声音转变,指出女性作家运用不同的叙述声音对建构女性自我话语的作用,并且总结了女性小说叙事声音对建构女性话语权威的重要意义。

余琼[6]2016年在《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大批女性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显然,"女性作家"与"乡土叙事"这两个要素在此一时期中国文坛的同时凸显,并非仅是偶然事件。作为一股渐露锋芒而又具有某种鲜明群体特征与积极文化诉求的创作潮流,它的存在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端口:本文着意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基点,以男性乡土叙事为参照,从"性别"之维切入乡土书写,考察"女性"与"乡土"结合后所呈现的诗学特质。同时,还以"乡土"之"点"察女性文学之"面",探究它对于女性文学的补充、丰富、拓展之功。如此,这就牵涉到对女性乡土叙事的生成背景、文化立场、主题倾向以及审美艺术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具体到行文布局,全文共计七章,可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选题缘由、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关性问题的阐述与厘清。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整体特征及文坛影响进行把握,指出其对乡土文学及女性文学的双维度意义,以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概述。第二章探究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从现实背景、作家动因以及文学情境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男性作家相较,女性作家最重要的叙事新质要属因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女性经验与女性意识呈现,而新时期以来"乡土中国"的现实情境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播的适逢提供了此一时期的创作契机。无论是因时代际会结缘乡土的"知青",还是情系故土的"地之女",抑或是出于乡土审美性需求的"新生代",她们以或无意或自觉的女性意识构筑乡土叙事"越轨的笔致",从而实现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延。接下来,在上述"外部力量"的梳理基础上,论文将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内部研究"。将分别通过柔化历史、欲望探求、成长关注、审美艺境等四个章节的具体剖析与论述,概括出女性乡土叙事独特丰厚富有异质性的美学内涵与诗学贡献,从整体上把握其对女性叙事传统与乡土叙事传统的延承与突围。第三章论述女性作家在历史言说上的特殊审美发声方式。在此题域,"日常"历史观与女性主义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振",女性作家以边缘视角与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言说特征展开历史重构。其中,"日常历史"叙事旨在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而对人性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则旨在揭蔽历史图景中个体的生存世相与生命本真。同时,她们还倾心于运用温情笔触营造一种温厚与宽恕的品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期在大自然的哺育中返归到一种"诗意的栖居"。第四章考察女性作家基于性别立场对欲望话语的重构及其意义。这里采取狭义的"欲望"概念,即意指关乎身体的欲望,围绕着身体、性爱、孕育等方面展开论述。指明其意义除却对以男性为创作及言说主体的乡土欲望书写的共鸣,更在于基于性别立场对于女性长期作为欲望客体的叙事反拨,呈现出与男性欲望叙事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第五章针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女性作家对于乡村女性的成长发现,经由生理发育层面延至心灵成熟层面,再深入到精神建构层面的叙事建构,其要旨在于对长期处于被盲视状态、潜藏于乡土叙事之中的隐性主题——女性成长进行去蔽。她们以女性视角对留守乡村女性、进城乡村女性以及下乡知青女性等三种成长主体类型的成长历程及困境展开观照与反思,指出乡村女性由于身处农村文化荒原语境及深陷男权中心意识桎梏,其成长之途长期面临的"主体镜象的绝对匮乏"这一重要而基本的事实。第六章从乡土叙事艺术性方面的审美特色着手,分析其所呈现的诗性品格,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说,新时期女性乡土叙事承续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对乡土中国的浪漫主义抒情书写传统,而这种诗化风格艺术特征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语言和意象的诗意运用。同时,女性作家尽管在文体上多向古典传统致敬,但这并不妨碍其对西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借鉴。其中,尤以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技法借用与融合为表征,体现出高度的诗画同构意识。此外,就可能存在的艺术缺陷问题,则主要指出其中最具普遍性、也最为代表性的两点,即自我"重复"和逻辑"失真"现象。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侧重于在上述主体部分的总述及分论基础上力图将女性乡土叙事放置在文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意义观照,旨在肯定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取得的丰赡硕果之时亦指出其限度并寄予展望,提示着女性乡土叙事值得期待的话语前景。

董秀丽[7]2010年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诗歌写作领域中,从未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样多的女性从事诗歌写作,她们的努力使女性诗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的繁荣景观。进入新世纪后,回顾90年代,会发现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诗歌创作与80年代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学界对90年代女性诗歌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关于90年代女性诗歌绝大多数研究论著都语焉不详,缺乏能够通约的、成熟的认知体系和观点,这就为本文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为研究对象,“90年代女性诗歌”不是标签,不是女性诗人站队。作为一个审察角度,提出它,是为了寻求这一时期写作的女性诗人和她们的前辈、同代人、以及其他写作群体之间的关系,辨析在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的90年代女性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质及其与西方诗歌、传统诗歌存在的复杂审美关联,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梳理,呈现90年代女性诗歌既不同于80年代又与新世纪女性诗歌相区别的异质性特征。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正文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对“女性诗歌”的概念进行界定。鉴于该批评话语在概念和定义上的歧义,因此本文试图持“中性立场”,使论题中的“女性诗歌”回到最简单的那一层含义,即由女性所书写的诗歌;进而对古代和现代女性诗歌的发展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其次,重点对90年代女性诗歌呈现的多元景观进行阐释;并在对国内外有关90年代女性诗歌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细致把握的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一章透过大众消费文化的潜望镜对90年代女性诗歌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着力于揭示其在大众消费文化冲击下的复杂处境和生存状态。着重从文化工业的角度阐释90年代女性诗歌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过程在大众消费文化影响下发生的变异,以此凸显出其迥异于80年代女性诗歌的异质性特征。同时,对作为90年代女性诗歌自身传统的80年代女性诗歌的文化特征进行论述。第二章从女性意识呈现角度重审90年代女性诗歌的创作。本章力图突破那种模式化的女性主义批评樊篱,以回归女性诗歌文本的方式印证女性意识在90年代女性诗歌中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呈现,清晰地展示90年代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衍变的历程,以此透视90年代女性诗人的写作其实是各有特色和倚重的,其诗作中亦呈现女性意识的多元张扬以及多维度、多层面的叠加,显示着复调多声部的特色。第三章着重探讨90年代女性诗歌的两种写作取向——身体写作、智性写作。女性诗人群体的复杂性,和个人化写作观念在其内心的深植,使90年代女性诗歌写作呈现出繁富而多元的写作向度。本章对上述两种写作取向进行研究,并非有意凸显上述女性诗歌的写作模式,而只是试图在纷杂的90年代女性诗歌文本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的特征。第四章着重从90年代女性诗人的共同题材、诗歌语言及文体互渗三个审美维度,对90年代女性诗歌本体进行研究,并透视其话语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国内外文学环境的交叉关系。同时对90年代女性诗歌群体话语与个体诗学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以使女性诗歌群体话语里大量的个性化元素得以凸现。结语部分对90年代女性诗歌进行恰适的价值评定,指出其对80年代女性诗歌的超越及对新世纪女性诗歌的影响。综上,本文立足于大众消费主义的社会文化语境,对90年代女性诗歌整体特点与风格进行探索,纵向切入的角度始于女性诗人及其文本;同时横向兼顾“大众消费文化”、“女性意识”、“写作向度”、“诗艺特征”四个角度,不仅希求呈现90年代女性诗人复杂与多元的写作群落与写作个体,辨析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90年代女性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质及其与西方诗歌、传统诗歌存在的复杂审美关联,而且努力揭示90年代女性诗人的创作既表现为时间上与逻辑上的递进态势,又展示为空间上的并行交错态势,多种创作形态相互裹挟,构成了诸多女性诗歌写作并存的新景观。

姜子华[8]2010年在《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文中提出本文借助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文本进行性别意识与性别主体性的考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女性形象、女性镜像的主体性及其折射的作家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心理。本文力图避免男权和女权的对立,澄清男性作家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对自我主体的追求及其对男性主体的自贬与男权批判。在肯定女性文学价值的基础上,研究女性叙事及其女性形象在文化困境中的自我分裂与自我认同的虚无。本文也把部分男性叙事经典文本的性别立场、女性关怀、叙事艺术纳入到性别诗学视野中进行性别研究。论文分为导论和上、中、下三编,每一编分三章。导论部分介绍了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与基本思想,论述了女性主义文本批评的必要性。论文的上编是“作家的自我认同与性别主体性”,从男性与女性的两个方面考察现代作家的自我认同与性别主体的困境。男性经典叙事文本中的爱与性的渴望、女性身体幻象其实暗示了菲勒斯中心系统内的男性自我焦虑,女性叙事文本中的爱情与母爱情结传达的是菲勒斯中心文化(父权与男权文化)制造的女性自我的虚无与话语的虚无。郁达夫、张贤亮、莫言等人的所书写的男性自恋与自贬对逻各斯权力构成了消解;而相反,女性作家自我分裂与叙事话语的分裂反而证实并强化了男权意识对女性的无形桎梏。论文中编是“女性主义审丑与女性美的变异”,这一部分阐释现代文学中女性主义审丑表达与审女性之丑的文学表现,肯定了萧红、张爱玲等女性主体书写与女性审丑对伦理主导与唯美主义的文学传统的叛逆。分析男性经典文本中的女性之美所折射的作家伦理观与女性观。现代文学中的一类特殊形象,妓女折射出男性作家的女性美想象与社会批判意识,而女性叙事中的妓女却揭示了真实的女性日常心理情态并揭示了女性主体性和男权世界之间的冲突。论文下编是“女性主义叙事的主体性与审美重建”,这一部分研究现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叙事及审美主体性的重建。女性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女性自我主体性,20世纪20-40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已经表达了男性批判与女性自审的思想;80年代的张洁、徐坤等人的女性主义叙事构成了对菲勒斯男权文化的全面解构;90年代王安忆、林白、陈染和蒋子丹等人的女性主义叙事实现了女性欲望主体与审美主体的重建。这一部分也容纳了男性经典文本的研究,男性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女性解放意识和男权批判意识是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思想支援,男性文本唯美的话语方式与“女性气质”解构了男女对立的文学观念,提供了性别诗学的典型范本。

弥沙[9]2016年在《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嬗变:族裔性、文学性、世界性》文中指出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运动的产物,自诞生之日起就被烙上了 "族裔性"的印迹。1982年以前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1982年至1995年之间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旨在发现美国亚/华裔文学集体特征和确立文学经典。1995年至今诸多文艺理论被用来研究美国华裔文学,如后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全球化话语、离散等等。本文旨在研究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范式的嬗变:族裔性、文学性、世界性。首先,笔者厘清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历时发展脉络,梳理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期,阐释了美国华裔文学生产的历史文化语境。"美国华裔文学"含有强烈的政治诉求和族裔特征,这也为华裔文学批评的族裔性奠定了基础。其次,以"亚裔感性"为尺度判定美国华裔作家"真""伪"的标准开启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族裔性研究。族裔性批评的价值体现在:唐人街式英语的使用解构了英语的霸权地位,纠正了华裔男性的刻板形象,钩沉了华裔被遗忘的历史,华裔以反叛的主流意识声音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族裔性批评的局限性体现在过分强调作品的"亚裔感性"使批评呈现单一维度,并且陷入本质主义的巢臼,致使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很难从边缘话语体系走向中心话语体系。同时,过度强调作品的"族裔性"恰恰遮蔽了文本的"文学性",即文学作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文学性"概念的提出是俄国形式主义流派和雅各布森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它彻底改变了文学研究范式和方法。从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这个最基本的认知出发,把文本的语言组织和语言结构形式作为内在特性研究。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受到"文学性"观念的当下意义转变和文本自身族裔性内涵减弱的双重影响,批评的重心从"族裔性"向"文学性"转变,批评的内容超越了移民文学的传统模式,转向对文学本身特质的追寻。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批评成为"文学性"批评范式的核心和主旨,张敬珏、林英敏、黄秀玲等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学者均从不同角度深度挖掘文本的"文学性"特质。以"文学性"为主旨的批评维度使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逐渐挣脱了文本所附带的沉重的历史使命,进而从女性批评、心理分析、叙事策略等角度阐释华裔文学文本所体现的文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文学性"转向与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题材和内容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汤亭亭和谭恩美为例,她们在创作时有意识地淡化了人物的族裔身份,以女性言说的叙事方式弱化男性叙事的强势地位,注重文学叙述技巧与策略,呈现文学作品的普世价值。美国华裔文学批评是一种开放的话语体系。在全球化、"世界文学"新观念、离散、语系文学的观照下,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呈现出世界性的视野。达姆罗什的新的"世界文学"观念提倡各民族、各国家、各时代的文学都有权力和机会进入世界文学的视野,没有中心和边缘之分,获得一种平等地位和话语权。作为族裔文学,美国华裔文学也有权力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赢得一席之位。20世纪末,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带来了语言的跨界,同时也给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带来新的挑战。所以,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也应该具有跨界的姿态,借鉴美国其他少数族裔文学的批评方法与范式,融合其他国别文学的批评理论和话语体系。既可以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与美国其他少数族裔批评研究做横向比较,借鉴有益的批评范式来丰富自己的批评理论;也可以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与美国文学批评做纵向的对比研究,发现其与美国主流文学批评之间既从属又独立的关系。在全球性离散文化的观照下,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也呈现出超越"中国性"和"美国性"的维度,而显像出"世界性"的特征。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内容主题不再只限于追溯华裔的历史和共同经历,进而关注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共同命运。集族裔性、文学性、世界性于一体的批评范式体现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多元话语体系,凸显了华裔文学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对美国传统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补充,是集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于一体的、开放式的话语体系。

焦雨虹[10]2007年在《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文中指出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消费文化是核心问题之一。消费文化不仅是大众日常生活突出的文化表征,而且通过市场与资本之手,对当代文化进行着重铸与改造,逐渐成为最能反映当代文化内涵的核心话语,并且渗透到了文学机制内部,导致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美学要素、基本功能等文学的价值生成和内在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都市小说逐渐成为消费文化的演练表现场所,并且回应着消费文化的语境,其书写方式、表达策略以及意义判断和实现都呈现消费化倾向。都市小说既是都市化进程的文化表征,同时其自身特殊的审美方式也折射、构建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被商品、被消费文化所包围,打上了鲜明的消费文化印记,碎片化、零散化、感官化、商品化是其精神内核,文学的娱乐化、欲望的感官化、现实的幻像化、文学的事件化是其重要表征。本论文试图从都市意象与空间、都市生活方式、都市人、都市书写策略、都市文学生产等几个方面入手,从文化与文学两个角度进行双重观照,探讨消费文化与都市小说互相阐释互相建构的互动关系。并且由此出发,将文化、思潮、美学的审视融会一体,力图展现都市小说的精神特征、文化渊源、发展脉络,进而探究作为都市主体的人在都市的生存处境、精神演变和情感状态,以及在现代化背景下都市自身的演变。论文包括七个部分。绪论提出研究对象、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使用的材料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消费文化与都市意象、都市空间的构建关系。消费文化的景观构成了都市的主要小说场景,各种各样的消费符号构成了都市小说的创作资源和创作经验。对消费性场景的书写既是小说对消费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叙述的策略,最终演变为市场的策略,小说的审美价值由此转换成商品价值,消费性成为都市场景的主要特征。第二章从都市的生活方式入手,着重阐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质是消费与审美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消费甚至替代了审美。消费文化通过泛化的审美手段,将物的消费性质通过审美手段加以美化掩饰,形成消费的审美化现象。第三章剖析都市主体即都市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都市文化的消费性本质导致作家书写姿态的差异,而都市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嬗变折射了时代的巨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新的人物形象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成为新的小说主体。第四章重点阐述都市小说书写策略的图像化趋势,图像的直观性、娱乐性、祛意义性是消费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深度模式的消解,小说的边缘化在所难免,新视像小说、图文小说等是一种突围的策略。第五章主要从消费文化机制入手,探讨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其中80后现象充分体现了在资本和媒介运作之下,从写作主体的角色定位,到文学的表达策略变化、价值评价体系、意义实现方式等文学活动的诸多环节都与市场机制密不可分。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归纳,同时提出都市小说领域尚待进一步拓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市叙事的场景、主题、人物、策略等小说要素的消费性明显加强,显示文本的动机、策略、意义的巨大变化。当代都市小说不仅要面对文学的传统以及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还要面对现实的挑战,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消费文化与文学未来走向这个颇为严峻的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致力于都市小说与消费文化关联的探讨,力图在关照当代现状的同时,从理论、实践两方面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形态与路径,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D]. 孙桂芝. 山东大学. 2014

[2]. 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D]. 蔡明山.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 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D]. 王彦霞. 郑州大学. 2000

[4]. 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D]. 岳斌.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5].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叙述声音研究[D]. 蒋凯旋. 济南大学. 2012

[6]. 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D]. 余琼. 浙江大学. 2016

[7]. 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 董秀丽. 南开大学. 2010

[8]. 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 姜子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9].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嬗变:族裔性、文学性、世界性[D]. 弥沙. 黑龙江大学. 2016

[10]. 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 焦雨虹. 复旦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