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社会需要以社区形式维护人类的感情和情操。社区体制较之机械的行政分割,更有利于居民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更能吸引居民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更充分地在城市管理中推进民主制度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推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据我国政府社区建设主管部门规划的工作目标,以及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广州逢源街文昌地区慈善会等试点的经验,由行政街区向社区过渡已成为划分居住区发展趋势。在我国,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改革,又是政府从社区的权力、责任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实现由单位体制主宰向社区体制主导、从行政管理型向社区自治型的转变。
社区建设需要动员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力量,并使它们整合。社区建设需要经济的投入,特别是在社区居民收入低、有较多下岗人员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如进行职业培训、介绍就业机会等),是减少社区问题、提高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政治因素对社区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社区建设是政府建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在向市场体制过渡的进程中探索更有效地服务民众、管理社会的新办法的活动,这既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又是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各种利益群体复杂的互动,没有政府牵头、协调不行。社区文化的作用是深层的,它的指向和归宿是增强社区成员心理、感情上的联系。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社区居民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主体,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相互关心支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区生活氛围,决定了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态度和积极性,是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社区居民这些心理、感情上的联系状态,就是社区意识。
当然,社区意识的增强,实际上是经济、政治、文化相辅相成的结果。经济是提高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政治是社区健康发展的保证;文化的作用,在于将构成社区意识的零碎材料,在人们的头脑里积淀、整合、成形和升华。这种旨在唤起社区居民心理、感情联系,以增强社区意识为指向的社区文化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主要有下面几点:
地缘风物。这是居住环境在人们心理、感情上的坐标。“同地而居,共保安宁”、“同地而居,共创繁荣”等一类标语,在许多居住小区都能见到,它揭示了“地缘”因素使社区居民具有某些一致的利害关系。这种理性的提醒,无疑是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心理、感情联系有效的切入点。然而,认同感、归属感又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感情色彩的心理状态,远非一个理性提醒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广州市过去几年购买商品房一族中,存在一种有趣现象:有些人新居已置办几年,但就是难以安居,还时而回到条件较差的老房子小住。为什么呢?有人说,新居好是好,但呆的时间稍长,就有住入“太空仓”或“孤岛”的感觉。当中固然有“人缘”已非、熟人难见的因素,加上地缘风物尽变,人更容易感到陌生、寂寞。这种现象说明,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在他所居住的地域和环境中,追寻他所心仪的标志性景物。
历史人文。这是居民心理、感情沟通的柔顺剂,老城区尤其应当发挥这种优势。广州西关是历史悠久的商业旺地,尤其是上下九步行街,它与后来崛起的北京路步行街及天河商业城,成为当今广州人气最旺的三块商业黄金地。比较起来,前者路窄店铺小而密,购物环境远不如后两者舒适,但论客流多而平稳,却首推前者。究其原因,这与西关深厚的商业文化传统有关。“精明而不失诚信”这类经历史验证的商业道德信条,在稳稳当当地维系着西关老店与顾客的正常关系;不短秤、不欺客、不售假、不混级提价等诸多的“不”,以及价格、质量“信得过一条街”,多从上下九发起、推行。民情风俗,“一店失火四邻遭殃”使居住密集的西关百姓自发形成协防互帮意识;小似“东邻鼾声大,西家屁最响”的隔墙动静,大至饥饱冷暖红白喜事,邻里都心中有数,互相将就、帮扶;商业竞争与家长里短,也没坏了去“私伙局”吹拉弹唱的雅兴。这种充满人情味的世俗生活图景,也深深感染着来此居住的外地人,使他们很快“入乡随俗”。民情风俗是历史人文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人际关系准则,其中的积极因素,应继承发扬,用于营造现代社区的和谐生活氛围,形成中国社区特色。逢源街被选为社区试点,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社区精神。这是立区之本、社区之魂。在社区建设的不同阶段,社区精神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公共”二字却是一个始终不可动摇的核心。很难设想,在一个缺乏公共意识、公共理念、公共选择、公共决策、公共道德、公共服务等概念的地方,能将社区建设成一个融洽和谐的生活共同体。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个人—家庭—单位—国家这样一种层层向上负责的单向思维模式,身边的公共社会被忽视了。所以,看我们周围,在单位是先进分子,在家庭是贤妻良父,但在社会上却做出一些不守公共秩序、甚至有损公德事情的人,并非个别;不爱护公共设施、户内整洁户外乱扔垃圾,更不是局部现象。这是公共意识缺乏,公共行为失范造成的社会缺陷,对推行社区体制,建构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是极大的挑战。社区文化作为社区精神的载体,应特别注重做好正面宣扬公共意识的工作。公共意识在社区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具体生动的表现,如在社区发展的某个阶段,为公共利益作出重大贡献或重大牺牲,深受群众敬重的人物;善于调解社区内部矛盾,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极具亲和力号召力的人物;爱护社区一草一木,在净化美化社区环境方面堪称楷模的人物等等。总之,不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凡有利于社区建设、闪现公共意识光辉的人和事,都应颂扬。外国社区发展史上,产生过不少很有号召力的社区领袖和公众人物,其中也有华人社区的侨领,他们的业绩和贡献虽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极富公众意识的美德和人格,社区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最集中、生动的体现。我国社区建设刚起步,在建设社区和谐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中,社区文化如何开展,对于社会文化工作者是一个新课题,又是一个用武新天地,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也应走出国门看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作者:李显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