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运行过程中,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风险,电网运行的效率以及效果均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对相应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做好技术检修工作,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保证电网的运行效果。文章主要论述的正是有关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问题,首先,文章针对电网变电运维风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又对其中的风险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做好技术检修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风险;技术检修
前言
电网是电力供应行业当中的核心,其为电力输送提供了载体,也成为了地区内各电站、变电站、用户端的连接渠道,电网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也就是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即是对电网变电运维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了当前国内电网运维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问题,并对相应的检修技术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当前电网变电运维风险分析
随着当前国内用电需求度的不断提升,使得电网变电运维工作的难度也在增加,在实际运行时电网会因各类风险因素导致不稳,并且可能会对供电网络当中各类设备造成损伤。
1.1变压器操作风险问题
变压器是电网当中的主要设备,对这类设备的操作对于电网本身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很容易使电网无法正常工作[1]。当前我国电网变压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使用空载变压器切换操作时,对于被切换的电压值评估不足,导致电压过剩的情况,此时就会对变压器本身的绝缘结构产生损害,进而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压器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其二是在操作过程中忽略空载电压对变压器的影响,进而导致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出现偏差,并且对其运行的整体稳定性构成影响。
1.2母线倒闸的风险问题
在当前电网倒闸操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母线倒闸,如果相关人员在进行此项操作时没有开展前期的准备,并且也没有根据变电站标准操作规程来进行,那么此项操作就会对电网运维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对实际工作的总结可以看出母线倒闸所产生的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在切换继电保护、自动化等设备功能时产生了误动的情况;其二是在倒闸前未对母线当中的负荷情况进行检查,导致倒闸操作是在母线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其三,在对线路当中母线进行空载充电操作时,未对电感式电压互感器、断口电容等进行检查,进而导致了串联谐振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未针对这三种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那么必然会导致电网的运维工作出现障碍,甚至导致母线损伤[2]。
1.3直流回路风险问题
直流回路是电网当中的重要结构,其在操作时所产生的风险问题也直接对电网运维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这类风险问题主要是因为未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或管理人员在操作时导致直流回路误动。该类风险的最大特点就是即便发生故障问题,也不会引发自动保护设备的反应,导致电网当中的保护设备失去原有功能,进而快速对电网的运维稳定性产生影响[3]。如果在影响发生后仍未采取有效的检修措施,那么就会对大范围内的电网设备造成损伤,降低其使用寿命或直接产生损毁的情况。
2如何做好电网变电运维技术检修工作
随着电网的深入发展,电力系统中的安全、稳定以及经济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变电运维风险的技术检修就是在操作前利用技术手段,排除安全风险,制定可操作性的办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中,降低损失,保障员工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装设前的准备工作
在线路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停电的现象,因而验电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带电装设接地线、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的发生,把需要检修的线路和电器设备停电后,在需装设接地线的进出线设备和两端进行验电。验电的方法应该是保护自身安全为前提,戴着绝缘手套检验电高压,在电压负荷过高且缺乏专业的验电器时,应该选择绝缘棒进行操作,工作人员要通过观察绝缘棒放电的声音与花火来判断。工作人员检验时要测出危险点,在预控卡上著名标示,要严格按要求在填写预控方案,操作票要与预控卡一起保管,实行卡票相连。
2.2验电
验电是电网故障检查和修理过程中最基础的措施,其主要是在电网发生故障后,对各输电线路段内的电压差或带电情况进行检查,进而降低检修时误入带电间隔,或者检查接地设备是否具有带电的情况。当电网发生故障后通常可以使用安装接地线路的方式保持输电网络内电压的稳定,而验电操作就是接地线路安装时的最基础工作,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自身的安全。验电操作的核心目的在于对输电线路当中的危险点进行检查,并且在查处后进行标识,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电网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2.3接地线路安装
接地线路本身就是为了将过剩的电压导入地下,从而保持电网运行的稳定。在运维检修过程中也必须对接地线路进行安装,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检修过程中线路突然连通,同时也能够使设备和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消除。因此在实际安装时,应该对线路和设备当中最容易产生静电感应电压的位置进行确定,并且在这类位置附近安装接地线路。安装时需要至少两名操作人员完成,并且所有人员均需要佩戴绝缘手套,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必须有一名工作人员监督,防止意外问题。安装的顺序应该以接地线路的接地端作为起始,当确定接地端连接稳定后再进行其它结构的安装。
2.4线路跳闸
当线路发生跳闸现象使,首先应检查发生跳闸的原因,判断是否是由于误跳闸引起的。对于由于误跳闸引起的现象,要着重对有关的自动保护装置设备进行检查。对于由线路发生故障引起的线路跳闸现象,则应检查故障是否是由CT断线所引起,线路跳闸后进行故障检测的范围一般是在线路CT到线路出口的这一段,应检测内在直接的连接。
2.5其它风险控制工作
在保证对设备进行检修的同时,还应该对风险故障检修工作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当前我国很多变电站运维工作时均是以状态检修为主,这样就降低了技术人员对故障的诊断能力,从而无法使其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应该适当将诊断检修模式的比重提高,并且建立完善的检修标准,借此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状态检修工作的重要性,应该制定标准化的定期检修制度,例如主变压器应该采取“每年一小检、每十年一大修”的检修方案,并且需要根据电网实际输电情况采取提前性的检修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动化保护设备的监控管理工作,重现对轮值表进行设计,并以自动化保护设备的运行周期为基础,更好地实现动态监控数据收集,为电网设备的维修提供更加准确的辅助。
总结
电网变电运维工作十分重要,随着当前社会各类群体对电能需求度的不断提升,也导致电网设备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应该对各类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强化各种风险问题的检修工作,落实验电操作、接地线路安装等基础检修工作,并强化技术人员的线路跳闸、主变压器跳闸等的检修质量,并进一步完善变电站内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山,张帆. 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122.
[2]杨技萍.电网变电运维风险和技术检修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8):206+208.
[3]张琼,钟斌.电网变电运维风险及技术检修[J].生物技术世界,2013,(12):153.
论文作者:王红茹,王颖,刘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电网论文; 风险论文; 线路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