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网络增效路径下的公园体系研究——以宿州市城市公园体系规划为例论文_邢军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生态网络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格局、居民生产生活环境需求和城市独特魅力品质,城市生态网络增效成为城市规划一个重要的目标。城市公园体系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载体,更加需要以城市生态网络增效为目的,通过连接、渗透、均衡等生态增效路径,完善城市生态网络结构,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提升。

关键词:城市生态网络,增效,城市公园体系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城市生态网络是城市人类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网络是高度发达的人工系统,是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类栖境从自然生态向人工生态、再向高度复杂的复合生态形式演替的最高阶段[3]。城市生态网路增效是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践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技术抓手。通过加强城市内外生态空间的连接、渗透和均衡等建构技术,系统性增强城市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发展、居民生活、生产劳动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态本底环境。

城市公园体系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是与人的活动直接关联,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绿色空间,城市公园体系的规划建设应该服从于城市生态增效目标。运用城市生态增效手段,沟通城市生态空间,扩大城市绿地与周边空间交融边界,减少居民到达身边公园的路径和时间,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园与居民生产生活空间的融合,促进城市生态网络增效,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

1 城市生态网络的作用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自然生态用地以及具有生态意义的人工绿地为载体,致力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发展生态游憩活动等整体性目的的具有高度联接与交叉结构特征的网络状生态空间体系。

城市生态网络是由各种生态功能区(面)、生态廊道(线)、生态节点,诸如森林、河流、草地、山脊线、公园等纵横交错而形成的生物种群(或者个体)之间互利共生的网络,即是由斑块、廊道、基质组成的网状系统,每个生态节点、生态廊道和生态区域都有其特定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位[5]。

城市内部的生态网络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巨系统,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境,还融合了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等诸多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几乎无限复杂的有机网络系统。该系统中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之间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联系。自然资源子系统以土地、水、生物、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对城市起承载、支持、美化的作用,并具有自然净化、还原、生产能力,保持自身的结构稳定和功能高效,维持生态平衡,它是生态网络城镇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条件。城市生态网络是一个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动态性、多层次性、多尺度性、自组织性、非线性、非平衡性等复杂特征。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土地利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生态景观破碎度大,一些重要的生态廊道被隔断,生物多样性逐渐开始丧失,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6]。在新形势下,基于景观生态学构建生态网络,通过廊道、缓冲区等物质空间把栖息地、保护区、粮食示范区等连接成连续的、完整的空间结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生态景观格局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安全。

2 城市生态网络增效路径

2.1连接性增效

以生态连接为核心手段,通过生态廊道的直接联接方式加强各要素的空间连续,或是通过暂栖地、生态溪沟等间接联接方式提升空间邻近程度,建立城市生态功能的有机联系,确保生态过程在不同生态要素间的顺利进行。为确保生态过程在不同生态要素间的顺利进行,以生态连接为核心手段,通过生态廊道的直接连接方式加强各生态要素的空间连续,或是通过暂栖地、生态溪沟等间接连接方式提升空间邻近程度,以建立起城市生态功能的有机联系。

山水架构(宏观层面):从宏观层面上,以城市乃至区域的山水生态网络为基本格局构架,将山川、湖泊、湿地、森林以及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地质灾害区等自然性生态区域通过自然河流、林带等生态廊道等进行贯通连接,形成城市的山水生态骨架,这种生态构架对于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稳定程度以及生态可持续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保障,为城市的基础生态网络。

网络贯通(中观层面):网络为一种具有优良连通性的结构组织,通过设施连接、景观连接、文化连接等网络连通方式,在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的建构之中可以引导一种极为有效的空间交叉以及连接。

溪沟、踏脚石连接(微观层面):城市生态网络位处于复杂的城市基底,因局部会面临城市建设的限制与阻碍,故其生态连接不仅仅依赖于空间的直接相连,还应体现于距离阈值之内的踏脚石连接、空间立体连接以及依赖于绿地率总体提升等多种生态连接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建构对于以上各类型生态网络基础上的补充性功能网络。具体连接手段有生态溪沟、踏脚石、立体空间连接,以及依赖绿地率提升带来的更高的连通性。

2.2渗透性增效

以生态空间镶嵌为核心手段,通过空间蔓延格局与镶嵌形态等方式,加强生态向着其他空间类型的融合与渗入,促进生态系统与城市系统的耦合与渗透,推进生态网络综合功能效益的提升。

渗透性建构主要依托风景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其生态空间向着城市空间的渗透、蔓延与镶嵌等空间手段,提升生态与城市的相互融合。

生态蔓延(宏观层面):从宏观格局层面看,渗透性表现于整体的自然山水生态肌理,以及其在城市整体空间中的蔓延与伸展。这种生态蔓延形成了宏观层面上的空间耦合以及功能渗透,为渗透性空间优化的整体架构,具体空间渗透手段有山水肌理延伸与自然蔓延。

镶嵌耦合(中观层面):从中观形态层面看,渗透性重点关键是在于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建设用地在空间形态上的镶嵌关系,以及用地功能上的兼容以及互动,如在绿地空间与城市建设空间之间,在绿地斑块以及廊道等边界形态上采取自然渗透性的、耦合不规则的镶嵌性边缘等。

边界交融(微观层面):从微观边界层面看,渗透性主要体现于生态边界之上,强调弹性边界及其具有的空间管控要求等。

2.3均衡性增效

以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分布为核心手段,结合空间分析及发展需求,通过调整并优化生态空间集散程度与疏密关系,增强生态网络面向城市的整体功能效益,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性。

均衡性建构的关键目的是在于强化网络于整体城市之中的影响,包括其生态效益及其所带来的其他各项效益的全面发挥。在有限的绿地空间资源下,基于适宜网络均衡性所引导的城市生态网络的空间优化,能够较大地拓展网络辐射影响的范围以及强度。

分形层次(宏观层面):按照区域级-市级-分区级-社区级等分级层次形成城市范围内不同级别的绿地生态网络;各级网络分别用以承担不同功能,其中区域级、市级等级别网络形成主干生态网络骨架,主要承载生态核心功能;而分区级、社区级网络在各片区及社区内部形成绿地连接,主要承载以社会游憩、休闲娱乐等主要功能。

疏密平衡(中观层面):绿地依赖网络连接在城市各片区内部形成即有机疏散、又相对协调均衡的分配;区域级、市级依赖于自然生态资源,分布一般较集中,规模较大,各区分配相对不均衡;而区级、社区级生态资源多以人工性生态空间为主,较多呈现以道路绿化、小型街头绿地以及社区游园等形式,分布相对均衡[7];各区可依据建设区域人口密度进行绿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如人口密度较高的居住、商业、学校等区域应配置以更多的绿地;而人口密度较低的工业、仓储等区域的绿地配置要求可相对降低;点状结合,于主干道交口结合道路绿地拓展绿地节点,满足城市使用需求;于城市主要出入口设置中型绿地节点,提升整体城市形象风貌。

网格单元(微观层面):依据生态网络辐射全覆盖的原则及目标,按照500m见绿的服务半径要求及配置目标,形成合理绿地网格大小;实现步行五分钟便可到达500m绿地的实际使用需求,配置绿地资源。

3 生态网络空间增效目标下的公园体系布局策略

3.1系统完整—构建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

通过建立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网络化生态空间体系,实现城市生态功能完整性、生态结构完整性以及生态过程完整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增强城市自然生态功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与水环境、增进洪涝调节、保护地表与地下水资源、调节气候、减少沙尘,提升生物多样性,力求在城市中建构网络化生态空间并以生态基础设施的形式落实于城乡土地空间中,为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前提保障。

3.2效益提升—引导高效型城市增长模式

通过生态功能的提升与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城市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融合,兼顾生态环境效益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联动效益,实现城市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城市内、外部绿地生态空间的演变与城市形态扩展、结构演化具有着动态耦合与紧密关联,通过城市生态网络的建构,建立了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及绿色屏障,保障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合理过渡,同时加强对城市开发边界的有效管理,防止无序蔓延,引导有机增长模式,促进城市健康、高效运转以及集约、节约化发展。

3.3城绿交融—促进融合型城乡共生系统

通过生态空间与城市建设空间交融格局的建立,促使两者在结构、形态的动态耦合与功能的有机交互,推动土地空间资源在社会、经济、自然等各要素间的合理配置。保护生态郊野和乡村自然特色,保留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文化差异与特征,塑造良好的城乡环境和大地景观,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休闲、游憩场所,同时结合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游憩、生态旅游的共融发展,带动郊区经济,推进融合共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4 宿州城市公园体系规划实践

宿州,安徽北部城市,现状建成区内共有各类绿地 1501.5 公顷,绿地率 30.03 %,绿化覆盖率 36.48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7.82 ㎡,于 2016 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4.1宿州城市绿地空间现状梳理

生源地类型较为单一,迁徙廊道不明晰,存在断层与割裂,生物栖息有较大局限,生境网络,不成体系;公园绿地结构初显,但公园总体整体数量较少,城市西南片区公共绿地严重匮乏,绿量不足,难成规模;城市中绿地相对分布较零散,没有形成网状体系,主要通过河流水系相连,绿地破碎,缺乏关联;人们慢行到达公园的时间较长,可达性较低,同时公园分布不均,绿量不足,分布不均,无以覆盖;老城区公园绿地环境长期遭受破坏,整体绿地景观缺乏特色,历史人文资源缺乏载体,品质低下,细节欠缺。

4.2宿州市城市公园体系规划

以“生长、生息、生趣”为规划路径,实现城市生态网络整体增效。"生长" —以水为脉,系之,考虑到宿州拥水而灵的城市特色,将河流作为城市主要脉络,串联各重要湖泊水系,形成城市水绿公园体系之整体骨架。"生息" —以绿为链,环之,在水系骨架之上延伸铺开绿地网络,串接功能场地,形成以内、中、外三道绿环为主的生态链。"生趣" —以游为引,活之,通过网络结构梳理、城市道路贯通和活动主题植入,将休闲、游憩活动作为激活公园体系的重要一环。规划形成“四带三环,筑雅韵水城;九园十地,绘怀荫云都”空间结构。

水绿体系塑造城市格局—四带链城,绘多彩风光水埠。打造四条滨水风光带,分别为汴河自然风光带、沱河自然风光带、运粮河 - 新北沱河风光带和古运河遗址风光带。

绿色廊道联系多级公园—三环绕郭,筑古今风韵之都。构筑三个绿色生态环,分别为内城人文体验环、新城休闲生活环和外城郊野游憩环。

微型公园激发社区活力—九园十地,栖星罗乐活之城。规划布局一系列城市公园,分别为三角洲公园、泗许高速带状公园、雪峰公园 & 汇源公园、银河广场 & 艺术中心公园、道东公园、南外环公园、城南公园、鞋城公园和东郊公园等九个城市级公园,以及汴阳公园、三八沟带状公园、陈河公园、迎宾公园、师范路公园、龙河外环公园、拂晓大道公园、东郊社区公园、莲花沟带状公园和新河带状公园等十个区级、社区级公园。

结 语:

宿州市城市公园体系规划建设,在城市生态网络增效的目标引导下,利用城市生态网络增效具体路径,沟通城市与城市外围山水生态资源,打通城市内部生态廊道,串联城市各级绿地,均衡布局城市公园,把一个处于皖北平原地区、生态资源相对贫乏的城市打造成“百园之城”,完善了城市的生态本底,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满足了居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城市生态网络增效路径引导下的城市公园体系规划建设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实践,试图为城市公园体系规划建设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枣庄市煤矿绿色生态文明矿区建设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李兴华 王增 王志营 - 《山东煤炭科技》- 2015

[2] 《雅砻江上游景观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陈俊华 吴晓娜 刘兴良 - 《四川林业科技》- 2009

[3]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营造方略初探》武莹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

[4] 《基于“生态融城”理念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探索——兼论空间规划中生态功能的分割与再联系》吴敏 吴晓勤 - 《城市规划》- 2018

[5] 《生态网络城镇研究》李琳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0

[6]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鞍山市生态网络构建》张蕾 苏里 汪景宽 程铭 - 《生态学杂志》- 2014

[7] 《扬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策略研究》李晓曼 谷康 - 《广东园林》- 2018

作者简介:邢军,男(1979.04),本科(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邢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城市生态网络增效路径下的公园体系研究——以宿州市城市公园体系规划为例论文_邢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