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四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400
摘要:文章简述了施工后浇带的概念及留设方式,并基于工程实践,介绍了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技术概述
1.1基本内涵
后浇带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其实用性、技术性都很强,服务范围也非常广泛。后浇带技术的研究原因比较突出,在建筑施工当中,施工人员常常面临混凝土温度应力、收缩变形等诸多问题,从而对建筑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构成很大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固有问题不能再采用传统技术去解决。例如,以往的问题常常通过变形链的设置来解决,但是这种措施在目前的应用中,常常会发生双墙、双梁、双柱等等发生缺陷,从而对建筑平面布局和外观带来影响。后浇带技术基于客观实际上的限制和固有问题带来的影响,为建筑高低结构浇筑密实混凝土,使其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后浇带技术能够避免发生变沉降和减小温度收缩的作用,以此为优质工程诞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功能特点与适用条件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后浇带技术并非单一技术,而是能够同时满足多项要求的综合性技术。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大范围的实践,后浇带技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中,取得理想的成果。例如,温度后浇带技术比较适用于硬结的新浇混凝土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结构裂缝的情况。目前的建筑施工范围非常广发,无论是办公型的大厦和写字楼,还是以居住为主的小区,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的结构裂缝情况,经常导致施工中断,延长工期是一方面,造成之前的施工成果损失又是另一方面。此时运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硬结收缩期间因温度变化影响,发生的变形和裂缝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再比如,收缩后浇带则适用于大面积的建筑结构,即先以30--40m为间距设置一个宽为70--100cm的缝,然后直通加弯或搭接缝内钢筋,以此通过后浇带的预留保证混凝土能够自由收缩。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后浇带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满足很多的施工需求,除了解决固有问题之外,还能够促进施工体系的健全发展,为今后的工作以及建筑行业的进步,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二、建筑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2.1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保持建筑结构始终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性,但这并不是切割建筑结构整体为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模块,对于不超过22层楼高的楼板以及基础,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不能被断开、切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结构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性,也符合了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标准要求。当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有很大的跨度时,对于受力的钢筋就需进行断开、切割处理,然后在后浇带以后的浇筑过程中进行焊接联接处理,这样来,就避免了楼板由于两头过大受力而导致的结构下垂弯曲。此时,控制建筑施工后浇带宽度,通常不低于7m在建筑施工后浇带间距设置方面,当施工图纸有留设要求时,就根据施工图纸的留设进行施工。例如,对于某地区矩形的建筑物进行后浇带施工时,保持后浇带的施工间距不多于40cm,还要根据当地地区的平均温度来选择合理的间距,但其间距应刚好或超过30cm。
2.2选择合理的时间以及断面形式
在断面形式的选择方面,需要设置成同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一样的断面形式,这样一来,就会避免受力太过集中造成的建筑结构变形,也防止了浇筑后浇带后的直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后浇带施工的时间选择方面,要考虑到混凝土会在两个月里完成硬化,对于没有超过22层的高层建筑和裙楼的结构以及基础来讲,需要在沉降工序完成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工序。裙楼以及没有超过22层的高层建筑会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裙楼施工总量明显小于没有超过22层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施工总量,这便会出现裙楼提前竣工,但22层以下的建筑主体施工尚未完成的情况。实际来讲,裙楼荷载形成沉降时间较早,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形成沉降的时间较晚,并且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产生沉降会大于裙楼荷载,要解决这一问题,应等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彻底地沉降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序。考虑到不同施工材料、不同施工季节浇筑时间可能会被延后一段时间,这需要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设计图纸里进行相关的说明。
2.3选择合理的位置、材料
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位置选择方面,需要选择混凝土构件受外力最小的位置。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剪力墙施仁,不能在中部位置处设置后浇带。要防止因为剪力过大以及弯矩过大造成的构件自身压力。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清理于净接缝以及后浇带位置的垃圾杂物等,清理积水,保证后浇带的构件表面有足够的湿润度。使用的施土材料要采用无收缩类型的微膨胀混凝土。要想后浇带的结构强度比连接构件的强度大,最好采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优良,浇筑时振捣密实充分。
2.4预设模板与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位置的模板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土方案的要求严格进行搭设。浇筑混凝土前,需要预设好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让钢丝网类型的模板有个统一的、均匀的钢丝网格,钢丝的粗细程度还要保持统一。预设模板的稳定性、刚度情况、强度情况都需要经验算计算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这样才能避免高层楼房主体结构以及裙楼连接的跨度太大,出现地下室梁所支撑的荷载超过了模板支架所能够承受的荷载,造成模板支架的损坏。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根据既定的施工方案来施工。后浇带浇筑工序里,需要控制好钢丝网模板在侧面受到的压力,让其受到的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进行后浇带的垂直浇筑工序时,要充分振捣混凝土,还要防止发生过振现象,否则会造成模板内的钢丝网破裂、损坏。最后还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混凝土的水泥浆液大量流失。
2.5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以及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进行垂直施工缝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初凝时借助压力水来冲洗,冲洗到混凝土出现骨料,然后再冲洗干净钢丝网。要想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浇筑后混凝土的冲洗工作,就需要在施工设计时,专门安排相应的时间、指定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在检查完毕后需要专门检查人员的亲笔签字确认,才能施工,这就提高了专门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在后浇带温度设置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浇筑工序,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新老部分,能够较好地进行结合。根据资料数招显示,最合适的施工温度为10℃,这也是热力理论学科里物休膨胀收缩最佳的结合温度。浇筑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浇筑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压收光,以便于防范混凝土的干裂问题,为此,一般会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时段完成这项工作。
2.6在后浇带的保护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在缝隙处一定要避免水或杂质在上面长时间停留。通常意义上讲,后浇带缝的两侧或者两端会采用设定挡水砖或者在其内壁上,用防水砂浆涂抹的方式实现防护的目标,以此做好养护工作。后浇带的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必要时麻袋覆盖养护,保证养护质量。
结语
总之,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建筑后浇带施工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建筑后浇带施工规范以及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后浇带预留工作,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做好建筑后浇带养护,让后浇带能将其应有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使后浇带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杨贻彬,后浇带施工的重要作用和技术手段浅析[J]科技资讯,2017(14)
[2]秦桂娟等,建筑工程模板设计实例与安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1)
[3]李国胜.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
论文作者:沈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温度论文; 模板论文; 间距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