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其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大幅度增长。建筑工程对其安全质量监督管理要求比较高,因建筑工程行业是一项危险性比较大的建设行业,所以应该重视工程质量安全,加大监督管理,加强对工程施工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全面展开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体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革新思考
引言
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质量是其最重要的环节。质量监督可以实现两个目标,首先是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达到合格标准。其次还可以有效控制并减少工程中各种意外的发生。建筑工程是一个危险度比较高的工作,工程事故时常发生,只要对工程的质量能够严格控制,就会一定程度上使工程事故的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工程建筑相辅相成。工程企业应该针对目前建筑安全质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推动工程行业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督机构的现状
通常来说,政府监管机构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联系,目前来看,我国的监管机构大部分处于政府行政机构内部,根据政府监管机构改革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平衡,被监管的企业出现了多样性,政府的分离程度一定情况下也显示不同。我国政府监管机构在职能构成方面呈现出多样性,总体上来说,类型复杂,特点各异。
(二)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阶段,工程项目十分繁多,有些工程单位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理不够重视,只是加快施工进度,没有将有关的质量监督体制全面的落实到施工过程中,这种现象会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在工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产生特别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对安全质量管理重视起来。有些工程企业确实设立了相应的安全质量监督体系,但设置的监督体系不够全面缺乏科学性,只能说是浅要的对工程的安全质量加以调整,并不能全面的发挥质量安全监督的作用,法对工程中的细节进行掌握和检查。
(三)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标准不够
工程建设中,对施工工作的技术含量要求非常高。国家对此也出示了相当高的技术标准,出示技术标准主要还是想加强企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经过调查可知,有些企业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对技术管理的标准要求不够甚至没有要求,没有形成体制完备的安全监督技术管理制度,导致在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会出现难度,无法有效的开展,对于工程中所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无从下手,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制度来进行参考,很难保证工程的项目质量和安全。
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政府调整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建立与市场经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机构,为了推动工程企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实行创新监管机构的决策机制,对照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监管机构委员内部的相互制衡治理结构,强化对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更好地实现监管目标,保证能够随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确保监管权力的有效配置,明确权力来源,确定权力范围,使政府的各项职能能够各司其位。监管机构和被监管对象之间实现既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也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逐步增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对相关监管机构进行归类重整,实现监管职能的逐步统一,改善职能交叉分散和重叠的现状。
(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
完善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能够保证建设的工程质量,各大工程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中并加强执行力。首先工程企业应该从自身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之间大力宣传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关内容,让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都能对安全管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建立一定的安全意识,保障工程管理的有效进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工程企业应该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改进和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术是工程行业中的重要指标,企业应建立相应的部门对企业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专业的管理。最好将设置的这个机构和现有企业机构区别开,直接任命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来管理,并给予管理该项机构的权利,确保日常工作中的监督和指导,以此来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三)制定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任何行业中,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行业要想得到长期发展,完善的制度约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工程施工也应用了诸多新型设备,使工程项目中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大大增强,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将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深入工作,就必须制定合理有效全面的管理制度,从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和质量问题,以此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目的。制定该项制度时,不能盲目的制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运营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现阶段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制出一套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制度,用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性。在制定这个制度时,企业应该开展管理制度制定会议,让全体工程管理监督人员参加适当的再加入优秀员工,结合各个部门的意见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套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制度。同时设置制度时,应该奖惩分明,既有惩罚的一面,也要有表彰奖励的一面。对于不遵守制度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予以惩罚。如果各项工作都按照制度符合要求的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员工能够严格按照制度约束自己的操作流程,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和安全监督的提升。
(四)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培训力度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企业应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和能力。工程企业面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这个环节中,培训重点应该放在技术监督上。以前的管理方法往往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符合时代的背景,很难达到当前施工质量安全的要求。对于这一点,工程企业应该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改善管理人员技术上的滞后,并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让管理者在不断培训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开动自己的大脑创新的使用一些有效的新型管理办法。将培训重点放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检测设备和工程测量方面,让其掌握操作方法并注意技巧的运用。使管理人员能够运用高科技的新型设备有效快捷的对工程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传统设备所造成的误差,为工程质量的安全增加有力的保障。培训过程中,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勇于尝试,打破固有的传统模式,敢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战,有效的运用新的监管方式和理念,并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很多人都知道,管理人员是工程中质量监督工作的一线工作者。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对工程的重要性,工程管理者应善于观察和研究,对工作中的弊端进行不断改善和创新,推动工程企业的有效发展。
(五)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质量安全监督和有效的检测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要想提高企业中工程质量的监管水平,就必须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场地进行严格的实时检测,全面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前的传统质量监督中,往往是施工结束后,才对其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对当前施工并不通用。最好能将工程检测分为几个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对其进行检测。每当工程实施一部分后,就立即对工程进行质量安全检测,这样便于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检测过程中,遇到质量不过关的或者存在安全风险的第一时间通知工程部,马上对其进行返工,有效保障施工的质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这种检测和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避免竣工一些细节问题的无法检测,还可以消除因竣工结束发现问题再进行返工所花人力物力的代价,减少对工程企业的损失,将隐患彻底解决。
三、结语
工程建筑中,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非常重要。只有完善高校专业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技术人员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顺利运行,避免工程中因质量或者安全所存在的隐患,全面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工程安全质量体系的不断健全来提高工程的质量,通过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不断改善和创新来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大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促使整个建筑行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安磊.对我国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
[2]袁帅.基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
[3]宋献博.关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工程质量,2014(s2):144-146.
论文作者:邓志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机构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