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2江夏区中医医院内二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孕妇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同时随访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同时能够降低孕妇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17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孕妇的生活水平和婴儿的出生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但是由于目前多数初产妇缺乏系统的孕期保健知识,在妊娠期间过度进补,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这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早产、流产、胎儿畸形、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出现[2]。因此,在妊娠期间需要确保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能够获得相应的保健服务,控制营养摄入,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文章主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年龄为21~33岁,平均(26.8±1.3)岁;孕周18~40周,平均为(28.6±1.3)周。对照组孕妇年龄为21~34岁,平均(25.8±2.1)岁;孕周19~39周,平均(27.5±1.5)周。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关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同时为单胎妊娠的孕妇;②孕妇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以及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营养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孕妇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①组建孕期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和高级职称护士组成管理小组,经过系统的专科培训同时具有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经验,在孕妇确诊当天开始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每一位孕妇建立档案,记录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血糖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资料。②健康教育:询问孕妇对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运动锻炼、饮食管理、情绪管理和胎动计数等方面的了解情况,同时根据询问结果为孕妇开展集中授课,并对孕妇反馈进行整理,在第二天的随访中对患者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孕妇进行一对一指导,直到孕妇完全掌握疾病和孕期保健相关知识。③血糖管理:在入院之后,需要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同时每天测量血糖水平,并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询问孕妇每天血糖水平,并记录在档案中。④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方法,孕妇的饮食需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同时又要避免餐后血糖水平过高。在具体摄入热量方面,需要根据孕妇的体重和血糖来确定,以每天摄入热量不能超过150kJ作为标准进行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重为5:3:2,孕晚期可以适当增加3~8%的摄入热量,最好多使用杂粮、蔬菜和含糖量少的水果,坚持少食多餐的习惯,孕期体重增长需要控制在10~12kg。⑤运动锻炼:指导孕妇进行简单、轻松的有氧运动,例如孕妇操、孕妇瑜伽等运动,每天至少散步1次,最好餐后进行,持续时间为20~30min,能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但是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强烈运动对妊娠的影响。⑥用药指导:对于饮食和运动控制仍无法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的孕妇,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并指导孕妇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叮嘱孕妇按时按量用药,避免影响母婴健康安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同时随访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变化
观察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变化(x-±s,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孕妇妊娠期间的营养摄入状况对于胎儿的发育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孕妇妊娠期间的饮食管理[3]。但是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由于缺乏相应的保健知识,加上亲属们带来较多营养品,导致孕妇膳食不均衡,容易引起代谢性疾病的出现,增加了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出现在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催产素和孕酮等激素表达水平升高,增加了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升高[4];同时糖代谢异常导致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了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同时增加了胎儿远期出现糖尿病的发生风险[5]。综上妊娠期糖尿病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母婴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目前多数研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只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能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加强孕妇的健康指导,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加强对自我血糖的管理水平,同时对孕妇的饮食和运动进行干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常规运动和饮食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孕妇,则需要遵医嘱用药,避免长时间高血糖造成的各种损伤,有助于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出现。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这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同时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总体来说,由于目前多数初产妇缺乏系统的孕期保健知识,在妊娠期间过度进补,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这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韦迪霞.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98-100.
[2]胡波,马腹婵.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7):490-493.
[3]张莉,孙冬梅,周娟等.全程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6,16(3):18-21.
[4]周灵,李丽.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37(7):910-911.
[5]陈翠芳.无隙衔接交叉渗透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4):80-82.
[6]陈清燕,戴红燕,郑雅琴等.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对GDM母婴并发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416-418.
论文作者:段甜甜1 侯盼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孕妇论文; 血糖论文; 妊娠期论文; 糖尿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