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为现阶段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以此巩固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凭借完善的施工流程掌控措施,有效降低工程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本文基于现场施工技术的重点展开分析,在明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对策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建筑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分析;质量管理
一、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重点分析
1.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结构体系构建稳定的保障,在搅拌与运输动工作满足浇筑与材料应用温度的基础要求时,应考虑不同的现场施工环境影响。例如,在持续高温天气中落实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时,需要针对混凝土骨料与搅拌设备的温度进行把控,以避免混凝土材料强度受到影响;其次,在混凝土搅拌施工期间,需要根据材料搅拌运输流线进行合理设计,以避免造成额外的运输劳动力损耗,由此提升工程开展的效率;再次,有效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避免在初凝反应期间受到较高的温度影响出现裂缝问题;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及时清理混凝土构件表面泌水,并在浇筑结束后对建筑表面做湿润养护,才能避免混凝土结构体系受温差等参数影响产生裂缝。
2.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是提升混凝土构件刚性的保障。在施工期间,钢筋结构在焊接、捆扎与吊装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工程图纸进行选材和施工,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其次,在钢筋材料入场时,质量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材料型号、质量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工程需求,才能运至对应材料存放场地;最后,在钢筋施工技术落实期间,必须确保钢筋捆扎方法与质量满足工程要求,才能避免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3. 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是建筑功能体系性能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建筑施工前需明确地方岩土质量、水文环境与建筑结构形式,以此综合考虑施工方案的有效性,才能确保后续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并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相对完善的施工平台;其次,在基础施工技术落实期间,若发现岩土承载环境存在偏差且基础沉降现象明显,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立即中止施工,与专业技术人员找出影响因素后,再提供补救方案完善基础施工环境,才能避免对建筑质量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威胁。
二、常见的房屋建筑现场施工问题
1. 混凝土与钢筋施工问题
在混凝土与钢筋施工期间,必须确保混凝土与钢筋材料满足结构需要,且具备完善的施工设备辅助,才能避免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实际施工环境中,多数施工单位为获取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通常会私下选择无质量保障的建设材料,且质量管理人员由于素质与技术水平的限制,往往无法对材料进行细致审核,这便导致了工程施工从材料方面便无法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更无从谈起施工技术的质量;其次,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流程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基础,如此便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落实存在较大偏差,且极易导致钢筋出现偏移等状况,自然严重破坏了建筑结构体系的整体性,为整体建筑抗震性能带来极大影响,更为建筑功能空间的使用埋下隐患。
2. 施工现场设备管理问题
建筑施工设备是根据工程施工需求提供的质量补偿措施,特别是在现代建筑施工环境中,施工设备极大完善了施工流程,并且在材料处理上,比较传统人工有极大优势。但在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中,相应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并针对潜在隐患进行防治,才能确保施工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但根据现阶段建筑施工环境来看,多数施工单位都没有做到设备维护的要求,相反为了缩短工期,常常让设备超负荷运转,不但难以保障设备运转稳定性,同时更易造成工程事故的出现,威胁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基础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排水处理不当导致暴晒时间过长使得基抗不达标,无支护措施下的直臂施工作业引起的质量问题导致的开挖区域塌方情况,地下室墙壁钢筋不达标导致的房屋建筑施工后期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三、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1. 材料质量管理对策
混凝土技术施工过程中,施工时小型膨胀混凝土浇筑到加强带时掺入大型膨胀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比两侧等级更高;底板、墙体、顶板加强带的施工缝应该采用平直缝,板墙主筋通过不切断代的两侧铺设孔径小于50mm的铁丝网,以防混凝土流入加强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在 C20~C40范围内选用。混凝土的选择要注重原材料的质量,水泥应该选择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牌,粗骨料选用花岗石碎石并严格控制粒径和粉尘含量,细骨料选用中砂原料,并严格控制含泥量。外加剂应该严格控制参量,避免引起混凝土浇筑产生的色差,施工材料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并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严格控制材料选用标准,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后方可采购,并对混凝土、水泥、木材等易受环境影响的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在投入使用之前再次进行质量抽样调查,避免材料的变质影响施工质量。
2. 监理行为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是质量管理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检查人员与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该有一样的战略目标,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目前我国监理单位人员资格、监理人数等各方面标准参差不齐,监管职责不明确,因此,要建立新的监理部门的合作关系,明确各监管人员的职责,准确、及时反映施工现场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建筑质量。
3. 施工现场队伍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中,建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是建筑的主体,建筑工人的态度对施工建筑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施工的质量。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定位、定质量、定操作、定额的限制,实现施工人员的责任制管理,定期举行报告会议,细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要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管理的质量,维持平等、诚信的工作作风,对关键工序以及重要工种是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教育,不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或技能培训,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提高建筑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后续工程体系开展提供完善的工程技术与材料保障,以此提升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质量方面的水准,同时能够稳定当前建筑市场环境,为不良风气的矫正提供了审核平台。故而,在论述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期间,必须明确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管理工作重点,才能确保建筑体系构建稳定。
参考文献:
[1]陈敏行.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20).
[2]许日卫.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 建材与装饰, 2016(5).
[3]金继业.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 施工技术, 2017(s2).
[4]关文逍.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7(1):00282-00282.
论文作者:董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钢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