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自然界中人的内在价值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界论文,中人论文,作用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研究“人工自然界”和“人工自然观”既是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自然辩证法理论内容深化的方向。本文仅就人工自然界中人的内在价值的作用进行探讨。首先揭示人工自然界范畴的内涵;接着考察人的内在价值生成的机制;最后反观人的内在价值对人工自然界的建构所起的作用。
一 人工自然界范畴的内涵
“人工自然界”是指由自然界→人→社会的正向演化过程和自然界←人←社会的逆向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人社会的综合发展过程的复合体。我们试从这一复合过程中揭示人工自然界的内涵。
(一)自然界→人→社会的正向演化过程。这主要是自然界以自身为根据,实现其自身的过程,是“自然史”为标志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发展的最高产物是产生了“人”,尤其是人的思维精神的出现,使自然界有了一面反观自照的“镜子”,从而使人与自然界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象性”的关系,这时“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①,最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与物化形成人工自然界的材料。因此,人工自然界绝不能脱离自然界的基础而自在的存在;人工自然界的规律虽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但也不能有违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所以自然界对人工自然界而言仍然具有本体论意义;因此研究人工自然哲学不能取消本体论的研究,而只能使本体论的研究得以深化和发展。就此而言,可以说人工自然界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长过程,从而显示了自然界对人工自然界的始基性、基础性和本源性。
(二)自然界←人←社会的逆向进化过程。这是“人”以自身为根据实现其自身的过程,它是“社会史”为标志的过程。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然界的创生→人的心智的创生→人的创生,相应的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人化性→心化性→合化性(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象征)和由此相应形成的人化成份→心化成份→合化成份(这是人的内在价值的反映),从而显示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能把自身的本质力量运用到自然界中去,展现了人所具有的创造价值的价值性。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现实的“展现”自己,而且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界中直观自身和实现自身,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人的“类”生活和人的“类”特征。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人工自然界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性世界,它是人的作品、人的现实、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外化与物化和人的内在价值得以确证的现实世界。因此,在人工自然界中不论是人,或者是自然界都将超越自身原有的意义,从而获得了新的性质和新的内容。其中的自然界是充满理性精神的自然界,其中的人则是有了本质力量和内在价值属性的人,二者的结合,体现了“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构成了人工自然界的核心内容,与此相适应,原有的自然哲学必须转向人工自然哲学,其中的自然观也将深化为人工自然观,这样当代哲学从以自然为中心的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和创造性,这便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新的深化和发展。
(三)自然界人社会的综合发展过程。这是三者双向互动、加速发展的复合过程,也是自然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反映自然运动与社会运动辩证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人在自然界人社会系统所起的中心地位和人所起的驾驭自然界与社会并使之有序化的类似“麦克斯韦妖”那样的调控作用。人既促进了自然界向人化的方向生成(显示了人对自然界的内在超越),又自我推动了人向自然的基础复归(体现了自然界对人的本源性),二者作用的结果形成了自然的本质(客观规律性)与人的本质(社会目的性)统一的世界,即人工自然界。就此而言,可以说人工自然界是人与自然界共同选择和以人为中心建构起来的世界,它是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全面发展的现实世界。在人工自然界中人与自然界有了本质上的相似性或相通性,人仿佛是“小宇宙”,他具体而微的凝结了“大宇宙”的几乎全部元素成份和全部信息,因而人就成了人工自然界的“全息”单元或典型实体,而人工自然界又以人为最高标志物和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作为自身建构的方向,其建构过程最初表现是“人作为一种自然力而与自然物相对立,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界”②,它反映了自然界的“使用性”为特征的外在价值性;进而“人的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着他自身的自然”③,形成了人的以精神文明为特征的内在价值性;最后人“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④,“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⑤,实现自身,从而实现了人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结合,创造了“自然界与精神统一”的世界,这就是人工自然界辩证发展过程的历史轨迹及其蕴含的本质内容。
二 人的内在价值生成的机制
人的内在价值的生成体现在人以自然界→人→社会的正向演化过程为基础,和自然界←人←社会的逆向进化为中介,以及自然界人社会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复合过程中。然而在传统的自然哲学中往往只立足于或局限于自然界→人→社会正向演化过程的研究,忽视自然界←人←社会逆向进化过程的探讨,至于对自然界人社会综合发展过程的分析就更不够了。由此产生了四个问题:一是在本体论上将“天然自然界”作为唯一的对象,且将自然界与人相分离,以此强调自然界的自在性,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等,它表现了以“物”为中心的本体论倾向,但却忽略了“人”作为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的重要性,以及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集于一身的整全实体而必然具有的“人”的本体论意义,当然更不会把人与自然的统一体作为自然哲学的最高研究对象了。二是在认识论上,它只追求人对自然界这种“自在”世界的认识,反映的是“已有”实在的规律,要求人的认识与已有实在相符合,看不到认识过程中实践的能动作用,更不了解“人的思维的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⑥。这样在认识论上必然忽视人工自然的研究,更不涉及人对新的实在的创造问题,于是便把人对自然界的创生问题排斥在自然哲学之外。三是在方法论上“只是从经验(知觉)与实在的关系或者理性与实在的关系去探讨实在、把握实在,实际上是以纯认识的方法去研究实在”⑦,而不是既认识实在又创造新的实在。四是在价值论上只着眼于以“物”的“使用性”为特征的外在价值性,忽视“人”的以“精神文明”为特征的内在价值性,更看不到人自身在科学体系的建构和对科学规律的概括与形成中应起和可能起的“有序化”的作用。
针对传统自然哲学存在的上述四个问题,新的人工自然哲学必须从以“自然界”为中心的本体论,转向以“自然界人社会”系统为对象和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从只关心辩证的智慧、道德的智慧的认识论,进一步转向造物的智慧、用物的智慧、享物的智慧的认识论;从自然界与人对立的方法论转向以实践精神为哲学灵魂的系统科学方法论;从追求“物性”为特征的外在价值论转向以“人性”为特征的内在价值论,达到物性与人性相结合,实现外在与内在相统一的综合价值论。其中,人的内在价值生成的机制及其对人工自然界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体现于人对自然界的创生→人的心智的创生→人的创生过程中,这一过程的实质是人对外探求改造世界→对内探求改造自身→内外探求结合实现自身的人的自我实现过程。
(一)人对自然界的创生过程中,形成的“人化”的成份具有内在价值性,它为人工自然界构成新的实在,奠定了物质文化基础。
人对自然界的创生过程是人根据客观规律的主观设想(如计划、方案、决策、程序等),外化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例如,模拟自然物或创造技术物),在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扬弃了主观的理想性(纯主观性)与客观的纯全性(纯客观性),而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外化作用),客观成为主观的实现(物化作用),最后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化作用),实现了“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实践作用),从而改变了自然物、创造了技术物,进而把天然自然界变为人工自然界。这端赖于人在自然物中打上了人的印记,起到了人化的作用,形成了人化的成份,产生了自然界中从来不曾有也不可有的新成份。正是这种被人化了的新成份才真正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性。其原因有三:一、它是“人与物的统一体。”因为在此物中已经蕴含着人的目的,反映出人的意志,凝炼着人的精神,因此,在“物”中可照见“人”的影子,体现人的作用,显示出人的内在价值性;二、它是“主客统一体”。因为它是人在掌握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目的性)的正确发挥,才使主观见之于客观(技术活动),客观成为主观的实现(技术成果),终于达到主客统一(技术物的生成或工程项目的实现),才形成了新的人化成份(如今被称为活性物质或社会物质或新的实在),进而“把一种自然形式和领域向一种更高的自然形式和领域发展转化”⑧,于是便形成了人工自然界。所以人工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与物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的内在价值的具体体现。三、它是“自然运动与社会运动的统一体”,因为任何人化成份的生成都是人以自然运动为基础,社会运动为主导,而以技术活动为中介的条件下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统一的产物,其中的社会属性成为人化物或人化成份的内在方面,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性。所以人化物不仅可以作为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而且还是人类生产发展的标志物和人的内在价值的象征物。
由于人化物是“人与物”、“主观与客观”、以及“自然运动与社会运动”的统一体,所以它就成了“自然界与精神统一”的实体而与自然界相区别。其中人化物的实体以物质文化形态的方式为人工自然界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实体中载荷的社会信息又以精神文化形态的方式为人工自然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正是人的内在价值性,即人以自身为根据实现其自身所拥有的创造价值的价值性。这种价值性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需在人的“心智创生”的过程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人的心智的创生过程中,形成了“心化”的成份,具有内在价值性,它为人工自然界构造了精神灵魂,奠定了精神文化基础。
人的心智的创生过程是从理性的自觉意志的自律感情的自主的发展过程,简称心化过程。其中:
理性的自觉,其本质是规律,这是自然科学的成果,它为“心化”提供了依据。
意志的自律,其本质是自由,这是技术科学的成果,它为“心化”提供了方法。
感情的自主,其本质是道德,这是社会科学的成果,它为“心化”指明了方向。
A.心化过程的作用——
通过“心化过程”才能产生“心化的成份”,即新的精神成份,从而提高了人的发展的层次性,这是人的内在价值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表现。因为只有当人的精神得以升华,才能实现“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也才能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⑨,亦即人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同时也就占有了自己的本质,这时人在自己的对象里才不致丧失自身,反而能从对象里直观自身,实现自身,人便具有了以心化成份为内容或精神文明为特征的内在价值性。
B.心化过程的机制——
首先是理性的自觉以完善行为的动机。动机源于需要。不同的需要形成不同的动机,但在内容上都涉及“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过去人们对此常采取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一是“重义轻利”、“扬理抑欲”、“以志克功”的方式,其重视“义、理、志”的精神作用的观点值得称道,但过于否定“利、欲、功”的现实作用的思想则不可取;另一种是“重利轻义”、“纵欲抑理”、“攫功消志”的方式则表现出典型的“拜物教”或“拜金主义倾向”,这两种方式都是由于人们缺乏理性的自觉,而把“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对立的结果,这既不符合科学的时代精神,也不符合社会生活的现实,更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选择动机时需要考虑“重义讲利”、“扬理及欲”、“以志得功”的辩证关系和加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提高理性的自觉,才能把人的各种需要纳入科学规律的航道,有效地进行选择和整合,方能确定正确的动机,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其次是意志的自律以选择行为的方式。具体表现在人根据合理动机的要求,将自己的诸种需要(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友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人的“需要系统”的五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不同的结构模型,例如,可为三角形结构、矩形结构、菱形结构、倒三角形结构等。由于不同的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则上述诸种结构模型分别体现了人的“心化”的不同程度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同水平,人便可从中筛选出与合理动机相应的结构模型作为自己行为规范的依据,藉以调节自己的行为,求得活动的最佳效果。由于这种“自我调节”不是因为外在的强迫,而是出于内心的使然,故称为“意志的自律”。意志的自律反而扩大了人的活动的自由度,提高了行为的成功率,因而成了心化过程中形成人的内在价值的关键之点。
最后是感情的自主,以确定行为的结果。感情的自主是心化过程综合的结果,亦是人的道德精神的体现。这时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深感内心的愉悦和道德上的满足,便激起了更大的热情毅然决然的继续沿着上述心化过程去行动,充分反映了感情的自主性。
C.心化过程的意义——
这种以“心化”为特征的人对“内心世界”的改造过程和以“人化”为特征的人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至少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观点来看,我们可把前者称为“内在实践”,把后者称为“外在实践”,而内在与外在实践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实践。这种实践范畴的深化对于人工自然界的创生和人工自然哲学的研究有着理论上和现实上的指导意义。从实践作用来看:内在实践是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实践方式,虽然它在形式上与外在实践那种“有形”的实践方式有所不同,可是在诸如改变对象和创造新的实体方面其作用是相同的。从实践目的来看:实践旨在促进“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性”,其中的环境不仅有硬环境(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有软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等),二者的统一才是现实的环境,如今我们再也不能忽视软环境的作用,我们如今提出内在实践正好强化了这种作用。从实践内容看:人的实践过程既有物质活动,亦需有精神活动,虽说物质活动是精神活动的基础,可是如果没有精神活动,则物质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因而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所以不能忽视精神活动的内容,我们强调内在实践正好突现了这种内容。有鉴于此,我们需把实践范畴全面引入外在世界(自然界)和内在世界(精神世界),因为二者的统一才是现实的世界(人工自然界)。但在传统的自然哲学中往往只强调外在实践,着眼于“硬环境”,追求“物性”的变化,看中使用价值,因此忽视内在实践,往往将之冠以“唯心”的恶名,把它排斥在实践范畴之外,这样必然忽视“软环境”、“精神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作用。由此必然导致人们忽视心化过程的研究,抹灭了人的心智创生的意义,这是引起当代社会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严重失调的理论根源之一。其结果表现为有的人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或者是舍弃理智而放纵情欲,丧失了精神灵魂,或者只讲理智,杜绝情欲,无视人的基本需要,将人“神化”,其结果也只能是“神话”。此二者表现殊异,但本质相同,都是未能将内在实践与外在实践相结合,正确处理“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问题。在当前的主要倾向则是忽视人的内在实践和内在价值性,引起了“精神文明的滑坡”,为此更需加强人的心智的建构,提高人的内在价值性。
(三)人的创生过程中形成的合化成份具有内在价值性,它为人工自然界构造了价值体系,奠定了全新的社会文化基础。
由于人本身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整全实体,就决定了人必须以自身为中介将内在实践与外在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实现人对自然界的创生(人化过程形成人化成份人的心智的创生(心化过程形成心化成份)人的创生(合化过程形成合化成份)发展的全过程。其中的合化过程和合化成份特指由于人自身具有的综合作用和组织作用而形成的关于规律的、价值的、文化的、思维的合化的新成份。
规律的合化成份。“规律”,就客体而言是其以自身为根据实现其自身的客观必然性,就主体而言,是由之形成的“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规律是有层次结构的。从纵向上升的层次上看有经验规律、知性规律、理性规律;从横向联系的结构上看有自然规律、技术规律和社会规律等;从纵横结合的角度看有系统规律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从研究实体到研究关系到研究系统的发展便在规律上呈现出纵向深化、横向发展、纵横结合,形成系统性规律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考虑规律的合化性及其产生的合化成份,否则,如果只考虑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则容易陷入“自然主义”,或只注意技术规律的效用性,又陷入了“功利主义”,或只注意社会规律的合理性亦会陷入“理想主义”,这些业已给社会生活带来很多的消极后果,乃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起“反科学的潮流”,其理论根源之一就是因为人没有注意规律的合化性。因此,人在实践活动中必须以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为基础(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和以技术规律的效用性为中介(它体现了人对技术经济系统的结构适应性),以及社会规律的合理性为主导(它体现了人对社会系统的目的适应性)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实质上是人把三种规律作为三个“圆环”,在它们相交而成的共同部分(合化的成份),作为自己的有效“活动阈”,人只有在此阈中进行活动才能实现规律(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社会规律)的和谐及其效益(生态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由此形成了科学整体的社会功能和科学应用的“正”效应,这既是科学规律合化成份的体现,也是人的内在价值的反映。
价值的合化成份。任何价值概念都只能是对人而言的,离开了人和人的作用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但在传统的自然哲学的价值观中,人们往往只着眼物对人的关系,忽视人对物的关系,仅强调外在于人的物的属性对于人的需要的价值性,突出了“物的效用使它成为一个使用价值”⑩的基本特征。这种仅从物对人的关系出发强调物和物的属性对人的效用的价值性,是种外在价值性。它虽是价值的基础,可对人来说并不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最高的层次性和内在的本质性。因此,我们还需注意人对物和人对自身的关系中产生的内在价值性,例如人对物具有创造价值的价值性,人对自身具有创造文化价值和形成人生价值的作用等等,尤其是人还能对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人生价值系统进行全面协调,使之产生综合价值性或形成价值的“整体效应”,这就是价值的合化性和价值的合化成份的具体反映。
由于不同的价值形态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如何对价值进行“合化”,使之产生“合化”的成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经济价值具有直接性,文化价值具有潜在性,人生价值具有根本性。而在传统的价值观中往往只着眼于经济价值的直接效用性,忽视文化价值的潜移默化性,看不到人生价值的根本动力性,也就是追求外在价值忽视内在价值。这种片面价值观往往把人们导向见“物”不见“人”,或见“人”不见“魂”的误区,甚至又把主体降格为客体因而陷入“拜物教”或拜金主义泥坑。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把经济价值(L[,1])、文化价值(L[,2])、人生价值(L[,3])统一起来,产生综合价值(L)。如此以来,使价值的关系发生了转化:
式(1)说明了传统价值观的单一片面性。
式(2)说明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有机相结合才能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
式(3)说明了形成价值的合化成份(综合价值的整体效应)之可能性和现实性。
式(1)、(2)、(3)共同说明了人具有创造价值的价值性并且实现了人的内在价值的作用。
文化的合化成份。我们仅就文化的人本特征而言,可以说人化即文化。没有人化也就没有文化。人化发展过程也就是文化生成过程,二者内外相关互为推动才能形成文化的成份。这是因为人化过程是文化过程的客观基础,文化过程是人化过程的方向和动力。二者互补共进才能形成由自然界中物性的变化为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由人的精神变化为特征的精神文化复合而成的社会文化。这种由物质与精神“化合”而成的社会文化既是人化过程结果的整体表现,同时又是文化过程结果的综合反映,它实质上是“自然界与精神统一”的结晶,所以这种带有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既体现了自然界对人来说的本源性(物质文化),又体现了人对自然界来说的内在超越性(精神文化),这种内在的超越性才真正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性。
思维的合化成份。人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有多种多样:有原始综合的直觉思维,有知性分析的抽象思维,有理性综合的辩证思维等。辩证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形态,因其具有辩证综合性,所以能够产生“合化”的成份,具体表现在它把对象看为系统,从系统整体出发,辩证的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功能与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策略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系统最优化,即形成系统各个部分单独存在时不曾具有的“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就是思维的合化成份的具体反映。
三 人的内在价值对人工自然界创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的内在价值性体现在人对自然界的创生过程中因人化作用形成的“人化成份”和人的心智的创生过程中因心化作用形成的“心化成份”以及人的自我创生过程中因合化作用形成的“合化成份”。其中由人化成份构成的内在价值性是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是实践力)的体现,它从“人化性”的意义上使人与动物有了质的区别,从而造就了人工自然界的主体;由心化成份构成的内在价值性是人的品质(主要是道德力)的体现,它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把人进一步提升出来,便在“心化性”的意义上使人与他人在品质上有了区别,这种心化性和心化成份为特征的内在价值性构成了人工自然界的精神灵魂;而由“合化成份”构成的内在价值性是人的“素质”(包括实践力、道德力、综合创造力)的体现,它在“合化性”的意义上把人从“单面人”与“全面人”的关系中最后提升出来,使“一般人”与“全面发展的人”在素质上区别开来,而作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内在实践与外在实践统一的基础上,把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结合起来,形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社会文明,这就为人工自然界的创造确立了价值体系和指明了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