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程建设量巨大,能源消耗和浪费均较为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树立生态节能的绿色思维,运用先进的绿色设计理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初期阶段,就以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始至终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部过程中。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过程入手,提出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介绍绿色理念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技术策略;空间设计;绿色思维;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构思
1.1绿色建筑的设计,倡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场地条件与整体设计相结合,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科学的改造自然环境实现建筑、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能构建出更加适合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的生态环境,减少运输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减少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节省资源消耗,保证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环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型材料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要求。建筑作为地域环境的产物,不仅可以体现建筑的地域文化,还可以节省能源,这也已经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新技术新思路出现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充分的利用地球赋予我们的众多可再生资源,像现在被广泛利用的风能,太阳能。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竣工后运营费用,还可以在日后业主的使用过程中保护环境避免二次污染,有效延缓或者避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绿色思维正是需要建筑设计师从建筑本身来考虑与绿色能源利用结合的问题。对于这一命题,提出以下看法:
2 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和形体设计
2.1建筑物的形体设计
多种因素影响建筑空间形状节能的效果,要想达到最佳的环境品质和最佳的节能效果。要在建筑体型设计开始,结合当地环境气候因素,综合考虑建筑与周围的街区环境相协调。平面形状和建筑形体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控制对象,建筑体形是作为实物存在必不可少的直接形状和形态,所形成的空间是功能的载体,除了美观要求之外,是工程的绿色设计中减少供暖和供热热量损失、节约能源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对于建筑群的建筑的朝向、密度安排、建筑单元的科学组合、墙体材料和建筑结构的应用,都是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使用材料的类型、墙体的厚度和外墙窗户的面积也不能忽视。例如,现代主义的玻璃窗风格的应用就是建立在便宜能源的基础之上。建筑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不能为追求时尚简约而忽略了因此带来的过多的能量损耗,在需要保温隔热处理的地方,要对建筑的门窗等进行密封的处理和设计。对建筑物外围结构的精心设计,要把节能放在首位,这是现代绿色建筑所提倡的。只有严格把好建筑的外围护关,才能够有效的防止能量的散失。
另外建筑物的体型系数是目前常用的体形控制指标之一,从节能的原理来讲,是用尽量小的表面积来围合建筑物室内单位体积所需要的建筑维护结构的面积。众所周知体型系数越小意味着外墙面积越小,建筑物的能量流失途径就会越少,也就更能省能源。
2.2 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形态
建筑物的空间形态是由建筑物的平面所构成的形状。它的形成取决多种因素,比如业主对功能要求,施工中的技术条件,还有设计师的喜好和灵感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代建筑更多的追求于自然态,空间组合是由一元构成的有力举措,从理论上讲组合的可能性相当广泛,从国内众多创作实战来看,比如,利用专设的天窗在屋面上布置天窗架可以解决屋内的采光,还可以利用组合结构交叉部分的高度差,利用叉梁、主拱突出屋面的主结构构件,利用天窗采光。几何形体对厅堂音质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建筑结构可为声学设计提供好的条件,不合理的结构形态会使空间造成严重的声学缺陷,后期弥补的效果也不佳,为达到良好的声学效果,设计过程中要选择曲面屋盖,下垂的凹面有效的避免声音聚焦,像悬索结构和壳体单元屋盖等。
3 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分为致凉技术和采暖技术,绿色建筑在夏季致凉采用被动式致凉方式,就是通过对室内室外微气候的组织与改造,通过和建筑密切结合建筑设计方法的措施,使业主在夏季物业的使用中能够尽量享受自然风避免强烈日照,感觉凉爽舒适。夏季致冷的设计通常使用减少夜间辐射、遮阳和通风致凉。
3.1 室内夜间的辐射释放设计
通常室内的气温受到白天太阳辐射的影响室外较高,但是到了夜晚,阳光照射减少后,室外的气温下降比室内要快,按照辐射传热的原理,室内向室外传导热辐射的过程,作为已降温后的室外环境,可增加室内辐射向室外的辐射量。在夜间,天空的辐射对降温有很大的作用,为了达到夜间天空辐射降温的目的,要求尽量减少建筑外墙出口与室外空间的阻挡。使室内有效的降低热辐射。
3.2外墙遮阳设计
遮阳能够减少白天对建筑物的暴晒,降低热量的有效措施,在建筑物阳面进行有效的遮阳,可以减少建筑物外墙的照射时间,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在遮阳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气候和冬季建筑物对阳光的需求,合适的位置适当设置遮阳装置,综合考虑,慎重选择方案。
3.3建筑物通风致凉
清爽的自然风在建筑物内外的流通是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最快也最有效的致凉方法,像大家常说的穿堂风,穿堂风可以使整个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动,使室内温度快速下降,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设计时要考虑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大小和朝向,以及冬季和夏季风向的不同,确保室外凉爽气流进入室内后能扩撒到室内所有角落,并在人体高度范围内通过,再由室内下侧出口排出。使空间温度适中还能减少夏季降温费用,起到节能的作用。
3.4绿色建筑的采暖和节能
绿色建筑采暖和节能方式可以分为能量的绿色采集、能量的绿色贮存、能量的绿色释放。就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降低采集能量的造价,并充分循环利用其热量。太阳能使最广为应用的清洁能源,在以经使用多年后,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先在的太阳能技术可用作取暖、发电等,无污染一次投资长久收益。更具地方气候条件,风能也可以推广使用。另外,加强间接日照也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日照提供的能量主要通过玻璃幕墙或者窗户进入室内,在设计时可以通过构筑物反射进入室内,也就是借助地面,外墙的折射间接的进入室内。设计师有效的组织阳光进入室内的方式和途径,尽可能地增加阳光反射吸收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采集方式是以绿色思维为依托,利用建筑设计本身的规律获取能量的绿色方式。建筑物得到能量以后要合理的贮藏和利用能量。例如:在夜间室内的温度不足时,可以通过辐射释放储藏起来的能量来升温。室内储藏的能量可以利用室内配件进行热量的贮藏,可以利用高热熔材料,正确的选择其相应的位置达到贮热的目的,还可以选择相变材料虚热,结晶相变材料的高效热能辐射可以大大改善室内环境,贮藏热量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
结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以及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是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加快,绿色建筑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参考文献:
[1]胡泊,探讨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J] 城市建筑
[2]王竹,贺勇,魏秦, 等.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36(6)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室内论文; 能量论文; 节能论文; 室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