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泰安 271024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很高的教育前景。目前,中职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逐渐发生了改变,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扭曲的情况,这就需要中职教育应当从中国文化中吸收更多的营养,并利用各种手段作为载体,使中职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培育正确的人格,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教育 中职人才培养 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社会活动以及演变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在长期的发展中,不仅给我们华夏民族提供着营养,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一直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来,古为今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一、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情世故,内包文、史、哲、艺术、民俗、宗教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门学习,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中职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校企合作,不够重视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加之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很多学生在二年级结束时就已经签到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了,甚至一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就加入了某企业的订单班进行有针对性地订单课程学习,几乎没有时间接受任何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就连一些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完全不知晓。
2.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修养缺失
“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言以蔽之,礼仪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尊重人”。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基本素养较差,礼仪知识缺乏,表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做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如目无师长、缺失诚信、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自私自利、举止轻浮,甚至故意伤人、违法违纪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方法运用
1.课程设置的适当调整
中职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以及就业率的提升上,欠缺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塑成教育。中职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得比较少,基本上是一些零星的选修课程。因此,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要求所有专业学生必修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另一方面应当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变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可以采用国家规划教材,也可以编写校本教材,同时在考核时将该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期总成绩,而非仅仅修够一个学分。
2.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职学生具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受到了现代化设备的极大影响,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中职学校应当适当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应当积极提倡教师和学生在平台上进行沟通,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中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进行大力的宣传,还可以在网站上设置一些经典文化栏目的链接,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直接地触摸到传统文化,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渗透。
3.教育工作者的表率带动
潜移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素养,就像“润物细无声”的好雨。中职学校教师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都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都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而达到表率带动的目的。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表率作用的最好写照。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塑造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
目前,中职学生由于生源问题,他们基本上是从初中来的学困生,无论在知识基础、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往往表现出责任心不强、骄傲自大、没有上进心、自私自利、极端自由主义等品性特点。对待这些学生,教师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逐步培养和塑造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教师要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取、担当、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自强不息、仁爱包容等优秀品质积极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塑造中职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
2.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和谐处事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同时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及将来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中职学生如果能够继承这些文化传统,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就业机会将会大大增多,创业能力也一定会大大提高。
论文作者:刘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中职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素养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课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