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_精神文明论文

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_精神文明论文

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分子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跨世纪的艰巨工程,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多种主体力量的协同参与。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诸种主体力量与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关系。知识分子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之一,以其科学文化素质的优势特色,与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了独特的关系模式: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骨干地位。

1990年5月3日,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中指出:“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作为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作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一支骨干力量。我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这方面,广大知识分子负有重要职责。”

一、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一般内涵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式和知识分子的劳动方式,决定了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关系。知识分子参与精神文明生成、发展的全过程,在精神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传播者等各种角色。

1.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相对,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1)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2)思想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方式参与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中华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在科技方面,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在医学方面,有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医药学、中华武功;在文学方面,有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军事方面,有千古传诵的伟大著作《孙子兵法》……。中华五千年漫长历史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也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锐意进取,成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知识分子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觉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艰巨使命,取得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喜成果。他们以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在强国富民的道路上锐意进取、艰苦探索,其中的佼佼者邓小平同志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国际上不同地区解决矛盾争端创造了可行性范例。在科技方面,我们成功地研制了原子弹、核潜艇、人造卫星等,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和建设、高温超导的研究、籼型杂交水稻的发明,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国防、外交等各条战线上,我国知识分子以勤劳和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2.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的继承者

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它所具有的流传性、承接性、再生性使精神文明得以延续、发展。

(1)精神文明的流传性。精神文明以特有的精神形态,可以超越时空传承下去。但这种工作有待一代一代的接纳、传递,一旦失传,文明就不复存在了。玛雅文明的消失就是例子。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玛雅人创建的文明,公元前3世纪已有象形文字,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数学、天文学、历法和宗教礼仪,掌握了很精湛的石雕和玉雕技术。16世纪为残暴的西班牙殖民者所毁灭,玛雅文明从此完全消失。

(2)精神文明的承接性。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由浅溥到深厚、由低级向高级,呈现着一种不断进步的态势。任何后世文明都是建立在前世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后世人不可能,也没必要从文明的源头重新做起。牛顿在力学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他十分明智地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文明发展的承接性。

(3)精神文明的再生性。精神文明的流传、承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就像发于源头的江河,一路上如果不吸纳新水源,就会干枯。精神文明进步的过程是文明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再生的过程。只有这样,精神文明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不断发展下去。

精神文明特有的属性使它成为代代传承的事业。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继承者。关于如何继承古代文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8页。)由此可见,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是我们继承古代文明的科学态度,我国知识分子正是以批判性的态度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汉字是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在形体上经历了由图形到笔画、由繁体到简体的过程,发展为今天适应时代要求的比较规范的简化字。流传几千年的文言文,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变革为通顺简练的白话文,使汉文学获得了新生。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与现代科学技术嫁接,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中医药学,它所获得的新生命力,使它有望成为攻克人类疾病顽症、绝症的锐利武器。古代的活字印刷已发展成为今天的激光照排、胶版印刷,等等。我国知识分子以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创新态度,将文明不断地推向进步,为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我国知识分子不仅承担着精神文明创造、继承的使命,还必须承担起精神文明传播的使命。精神文明只有传播开来,用以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否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国知识分子传播文明的内容包括中华古代灿烂文明成果、人类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以及现代精神文明成果。

精神文明的传播是知识分子的一项严肃使命,在文明传播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取得的精神成果良莠混杂,对它的价值评判,由于种族、民族、地域的不同,也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知识分子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和方法,去认识和评价人类的精神成果,努力传播那些能够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对于那些消极、落后、有碍人类进步的精神垃圾,要坚决予以清除,堵绝各种传播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不一贯的情况,一个时期以来,精神文明传播中出现了不科学、不严肃的现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念冲击着某些人的头脑,致使一些人产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某些封建遗毒以反科学、反文明的“地摊文化”形式得以流播,致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现象沉渣泛起。这些现象表明,精神文明传播的科学性原则,一时也不能放松,否则就很难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2)广泛性原则:精神文明的传播有个效益性问题,文明传播的范围越大,其效益性越大。我国知识分子要以具体、扎实的工作把精神文明广泛地传播开来,不断提高文明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有布局合理的中小学校,有遍布全国的广播电视网络,有各级各类新闻出版单位,有各级企事业单位的教育、文化、宣传部门,他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开展的“文化下乡”、“科技下乡”、“艺术下乡”等活动,更是把精神文明传播活动推向了最基层的偏远地区。

(3)及时性原则:精神文明的传播还有一个时效性问题。有些文明成果早传播、早收益。有些精神文明成果传播晚了,过了时效期,就失去了价值。作为精神文明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必须准确把握和研究文明传播的时效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及时把精神文明成果传播出去,使它造福人类。

总之,作为精神文明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只有严肃认真地坚持文明传播的科学性、广泛性、及时性原则,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其中,科学性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里就包含着精神文明传播的科学性原则。

二、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代使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将从文化的意义上决定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走向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将承担起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使命。

我们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为此,就要从实际出发,深化对国情的认识,不断研究和掌握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现代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奥秘。这需要知识分子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艰辛的探索。原因在于:

(1)我们要抓住世界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全面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态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掌握、推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这一切,没有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技术专家的创造性劳动,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2)我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就离不开知识分子对精神文明成果的不懈传播。

(3)我们要顺利实现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必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从中央到地方,在决策的研究、论证、咨询、制定和组织实施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我们要争取和保持“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势力作后盾。现代化国防事业的建设,尤其需要知识分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乐于奉献的道德素养。

总之,在走向新世纪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深深认识到,同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知识分子提出如此广泛、如此迫切的要求。有着优良历史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一定能够认清自己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骨干地位,自觉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全部的聪明才智,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

标签:;  ;  ;  

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