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澌岸小学 平昌 636400)
新课程改革,教师应在课堂真正体现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这三个维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和贯穿的。新课标、新教材、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用心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认真钻研新教材的特点,打造新的教学体系,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一、新旧结合,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其一。新课标新理念,并不是说教师要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改革,改革只是改掉旧的不适合新课标和新理念的教学方式,而对于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加以继承。
其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地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班、每一节课,学生都在变化,或者是人和内容在变,或者是层次在变,抑或是其他的变化,总之,教师的备课应顺势而变。
其三,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美的体现,填鸭式的满堂灌肯定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应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讨论的空间、动手的空间、发表看法的空间……这样,“活”起来的课堂,才不是死水一潭,才会有美的呈现。
其四,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放鸭式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首席执行官应该引领和调控整个课堂。这其实对教师的素质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语文课堂,而应该不断地学习,成为一个修养和学识的大家。
其五,给学生的作业应该有一个度。这个度,要学生喜欢且跳起来应该能够达到才适宜。要学生喜欢,并不是简单地迎合学生,而是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做这些作业是有意义的、愉快的。千万不要简单地布置“把生字抄写50遍”,试想,把手都写软的作业有谁喜欢?为什么不思考更好的方法呢?学生跳起来才能完成的作业,学生完成了才会兴奋。
其六,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教科书不是唯一的,完全可以增减内容。而且,结合新课标、新理念和学生实际,教师可以自编校本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尊重学生,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呼之欲睡;有的教师说得手舞足蹈,学生却没精打采。原因何在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需求,而只是一厢情愿地自我陶醉。尊重学生的需求,就应该分析学生的层次和兴奋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兴奋点是不同的。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就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学生的层次和兴奋点就在这个平衡点上和附近。
尊重学生的需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形式多样,听、说、读、写、查等等不一而足;教师讲、学生讲,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等等交替进行;在教室、在野外都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教材内容的取舍和交换也非常重要。
比如,学习《春风吹》,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内设大课堂,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杨柳绿了、桃花红了这些春天的景象,学生就会兴奋不已;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兴安岭的四季风光,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学习《在南极的日子》,本文小作者来到了南极,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那同学们也可以把今天学习的感受写成日记呀;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就可以调整到1月8日左右来学习等等。
学生有一点学习的兴趣容易,但要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不断捕捉或创设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兴奋点。比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我们这里的堰塘可不可以比作西子呢?你觉得可以比作什么呢?
这样通过学生切身的体会,既激发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三、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整体性质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整体性质量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以为只要几个学生在一起探讨就是合作学习,其实这种理解是偏颇的。在一个班级里,教师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要引导小组学生全体参与,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才行。如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小组内应有1人来主持,1人来记录,每一个人都要发言,最后小组有1人代表小组在班上发言,另有1人作补充发言。这样的分工要经常交换。于是,每一个学生都会去思考,都要进行语言表达,同时也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都要学会记录,学会提炼和概括众多的观点,会促进大家的进步。
合作学习不是孤立的,合作学习中同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针对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为了提出自己的见解,需要独立思考,即使是同样的见解,也有表述的不同与新颖之分,同样有自主学习的成分。同样,小组每一个学生都会针对文本或者课堂,或者小组主持人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是互相联系和推动的,当然,也是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前提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四、内外延伸,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
一个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课内外的自然延伸。教师应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前去搜集、查找相关资料,课后去整理资料、延伸阅读。
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怎么看待“‘诺曼底’号的设计师魏德米.亚克维奇甚至认为,该船是有史以来建造的船只里防火性能最好的一艘”?这样,学生就会去查“诺曼底”号的相关资料和它是如何沉默的。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同时,以“哈尔威船长,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封信。课内外的延伸,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爱好,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当然,新课标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机械的、公式化的教学,教师应该灵活处理,因为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要质疑,要创新,但又不能完全摒弃。创新与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路是探摸出来的。
论文作者:苟晓琼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组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诺曼底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