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争议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价值论文_高金玲

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争议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价值论文_高金玲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省 苏州市 215000)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材当中世界史部分的比重是少于中国史部分的,在对高中历史教材的世界史分析当中,发现了一个存在争议性的问题。那就是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争议。本文主要是从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两种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争议,从而分析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史学主要观点,进而分析这种争议性问题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高中历史教材

一、问题描述

在必修一当中世界近代史是从第三单元开始,具体是第七课当中提到的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而在必修二当中从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确定的世界近代史是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讲起。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不仅是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所争议,在学术界也是个热门的争议问题,此次从基于高中历史教材的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的分析来进一步研究在学术界的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争议问题。

二、史学界有关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主要观点

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不仅欧美各国历史著作中有各种说法,而且我国世界史学界也存在分歧。

(一)欧美各国历史著作中的说法。

欧美历史著作的分期观点,或者是从经济史观角度,或者是从文化史观角度,都是以欧洲为中心,把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出现或某种程度的发展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首先,卡尔.普勒蒂的《通史概要》认为地理大发现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1500年左右以前的世界基本处在一个闭塞的状态下,新旧大陆之间是互相隔绝的,只有到1500年左右地理上的一系列发现—达伽玛发现了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等绕世界一周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的联系。[1]2.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新剑桥近代史》[2]认为,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转折点

其次,美国大学通用教科书,海斯和穆恩所著《世界近代史》认为,1450年的“商业革命”,使商船航行于大洋而替代过去能横渡地中海,这标志着欧洲商业性质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这引起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带来了全世界的“欧化”,是形成近代历史的主要因素。

最后,卡尔.贝尔的《近代史》把16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观点被大部分学者认同主要是因为理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过15、16世纪之交是“资本主义时代”。然而,马克思在这里是从经济学含意来说的,不是从历史学含意来说的。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时代,无非是指手工工场的发展,即“手工工场时代”。马克思从来也没有说,手工工场的出现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或世界近代史的开端。[3]

(二)我国史学界的说法

我国世界史学界从1954年讨论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以来,有主张定在15、16世纪之交的;有主张以尼德兰革命为开端者;有主张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者;有主张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

三、争议的价值所在及教学建议

(一)争议的价值所在

首先,高中历史大纲的课程只安排教学世界近现代史,而不安排古代部分的教学内容。考虑到14、15世纪到17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这段历史的重要性,因而将之放在近代历史部分的开头。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认识资产阶级在初始阶段及至上升阶段的进步性和革命性,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这样安排,也可使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更为完整,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不可逆转,社会发展又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其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的革命,对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形态的更迭、阶级关系的变化、思想意识的变革、世界格局的演进等,都有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开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因此,史学界将它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再次,我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中适当的设置学术界的争议问题,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对接史学界的潮流。如果教材只是中规中矩的罗列一种观点,那么学生就不能发现问题问题存在的争议,那么也就会产生以教材窥探历史的现象。我们知道看待历史是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那么历史学科所要培养的学生的史学态度,也是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看问题。在教材中设置史学争议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时会不由自主的想要搞清楚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争议性问题的分析明白,看待问题不能以一种说法为主,每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学习历史最主要的还是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

四、个人观点陈述及教学建议。

(一)个人观点陈述

我们对历史进行分期,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历史著作能如实地反映这种客观规律。我们对历史进行分期,首先就是要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这种“质变”。我们确定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就是要把世界史作为一个全局,来指明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质变”的开端

既然在编排当中考虑到的是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那么为什么在必修一当中在讲述世界史的时候,从第二单元的世界古代史问题过渡到第三单元的世界近代史的时候,对于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这一问题时直接用的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样不免就会存在很大的矛盾。

本身学生对于世界史的接触就少于中国史,再加上对于世界史的了解程度少于中国史部分,在这一前提之下,教材这样的前后编排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混乱或者是对于世界近代史分期的模糊认知。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在史学界本身是存在争议的,这毋庸置疑,只是在高中历史的教材编写当中我认为应该尽量的把争议问题列举明确,不应该在同一阶段的不同教材当中出现不同的说法还不和学生点明为什么这样编排。既要让学生看到史学争议问题的价值,也要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这样才是符合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教学建议

高中人教版必修课本当中是按单元进行过渡的,所以在单元过渡的当中可以附上这种争议性问题的说明,或者是把不同的分期问题列出来供学生参考,也可以和前面的知识进行联系,比如在这一问题上就可以在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导入页提一下必修一的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处理,既可以保证将不同的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在教材当中有所呈现,也可以让学生思路清晰,明白两种说法的存在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9:912.

[2]英)沃纳姆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二版.

[4]R·P:戴维斯:《西班牙的黄金时代》,第164页,伦敦,1954年.

作者简介:高金玲(1996.03-),女,山东省沂南县人,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史。

论文作者:高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争议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价值论文_高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