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熊奎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熊奎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东子河管理站

摘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工程,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通过介绍和分析混凝土碾压技术、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水工混泥土外加剂技术和坝体填筑技术,以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工程,而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1]。随着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施工技术薄弱所呈现的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也日益突出[2]。因此,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升。为了推动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加强技术研发力度,本文就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1.混凝土碾压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碾压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一种技术,其是一种通过碾压干硬混凝土以实现浇筑的技术[3]。该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具有高效性与利润性,能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改善泥土层面。混凝土碾压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因为该技术除了具有高效性以外,还具有施工速度 快、应用成本低等特点,与大面积项目的施工要求相符合[4]。而碾压混凝土相对于常规的混凝土而言,其表面坚实、铺料轻薄,并且混合物干硬、坍落度强,跟以往的土石坝填充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度。组成碾压混凝土的材料主要是水、胶凝材料与砾石等,所以其也能够像普通的混凝土材料一样在各类建筑中应用;但其与普通混凝土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比普通混凝土更为粘稠、水泥含量较少、并掺有粉煤灰,而骨料直径也相对较小。碾压混凝土又可分为高煤粉灰掺和与砾卵石与水泥掺和两种类型,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根据运输情况以及其他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碾压混凝土,通过薄层碾压施工技术以此维持碾压层的稳定,从而保证工程的耐久性。

2.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

施工导流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其主要应用于闸坝工程施工中;而围堰技术则是用于解决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倒流问题,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水利进行。围堰是建立在地上的一种临时性挡水物,而围堰的修筑占有了河床一定的面积,会对河流过水面积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加速了河水流速与流量,所以围堰会受到较大的冲击[5]。因此,在围堰修筑时,需要充分考虑围堰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与防渗性,以保证其在水流冲击下不受影响。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是控制河床、确保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能够有效且安全进行的主要手段。而在设计施工导流方案时,需要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平衡分配,实现技术过程与施工建设过程的紧密结合。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容易受自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又会影响供水、供电等部门。所以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充分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环境,在以施工进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相关外加剂的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在水利水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更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6]。目前,在各行各类的工程建筑中,最不可缺少、最基本的大宗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而混凝土外加剂则是组成混凝土的第五种材料,该材料具有作用大、用途广以及效益高等特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外加剂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作为修补或解体用的外加剂;②用于对建筑表面进行处理的外加剂;③用于改善建筑表面色泽的外加剂;④用于增强建筑表面强度的外加剂;⑤提高建筑抗生物与抗化学作用的外加剂;⑥改善混凝土变形作用的外加剂;⑦调节混凝土凝结性质与硬化的外加剂;⑧改变混凝土孔隙含气量以及结构的外加剂等。混凝土相关外加剂技术的应用,满足了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

4.坝体填筑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坝体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的关键,而由于坝体表面的作业方式采用的是流水施工的方式,因此,坝体填筑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并被广泛应用的[7]。对于坝体填筑技术,在应用时,需要根据坝体表面流水作业的实际情况与主要内容进行坝体填筑工序的划分。而施工的步骤则主要由填筑面积、环境因素、铺料方式以及施工质量等相关因素决定;在坝面进行流水作业时,则要按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相关机械要求进行作业,结合工作内容,对工作时段以及大小、方向等进行划分,同时要与坝面面积相符合;而碾压机械其作业的长度要求为40m—100m,宽度要求为10m—20m;在结束坝面的流水作业后,需要及时制定流水作业的工序数目和单位时间,与此同时,实施平料与卸料的步骤。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热量在季节的影响下而导致流失,在施工时,需要适当减少作业循环时间,并选择合理的填筑土料作业时间。

5.结束语

水利电力建筑工程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其对于我国项目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工程施工质量则取决于工程施工技术。因此,要想全面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需要对现有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国家就需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结合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和教训,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桂爱勇.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6,(05):56-57.

[2]李红亮.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206.

[3]郝然. 针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关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227.

[4]胡玉华,梅小平,王永成. 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J]. 科技资讯,2015,13(32):80+121.

[5]陈海波. 浅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 科技展望,2016,26(19):28.

[6]周磊.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J]. 科研, 2015(30):276-276.

[7]刘峰. 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12).

论文作者:熊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熊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