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_民俗论文

民间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_民俗论文

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俗论文,文化与论文,汉语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人不仅是“社会人”,而且是“文化人”,将人的根本特征归结于能自觉地创造一个文化符号构成的新世界——社会文化系统,以丰富自己生存的天地。德国人类学家、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中指出,这种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标志了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正是人的劳作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1]指出人的存在是以文化活动为依据的,将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到人性的高度。同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语言的核心地位,但也把语言列为其他组成部分之首。

人类文化又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核心的,人类最早创造的就是民俗文化,原始人就处在以神话、习俗为标记的包括图腾、巫术、崇拜、禁忌在内的综合性的原生态的民俗意识团中,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己创造的习俗文化制约。人类独有的文化创造力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限制和方向的,被他们所存在的社会现实、生活群体、传统方式所塑造,也就是要受到民俗文化的制约。正是以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基础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纷繁多姿的民族风情。

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核心,因此语言与民俗文化的关系至为密切,二者都是人类社会的原生文化形态,语言中积淀着大量民俗文化信息,民俗与语言相互影响,有些民俗事象直接表现为语言或言语形态,如俗语、禁忌语、口彩语等民俗语汇。

那么,什么是民俗呢?简单地说,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民俗的内容繁杂广泛,我们可将它分为物质民俗、人生社会民俗、心意信仰民俗、游艺竞技民俗,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个人在人生社会中所经历的仪礼习俗,如生、婚、丧等以及人类群体为适应生存和发展共同创造长期形成的习俗如人际交往民俗和岁时节令民俗;民众间流行的各种崇拜心理观念、民间禁忌等等。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由表层文化和本质文化两个层次组合而成,前者记载于文献里,后者流传在民众生活中。而民俗文化则是民众生活中的本质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最富情趣的领域,也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人类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在探讨“语言、种族和文化”时认为,“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2]萨丕尔也指出了语言与民俗不可分离的特点,要真正地了解和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能脱离其民俗文化背景的。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也可以说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民俗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民俗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模式,特定的民俗文化营构出特殊的生活氛围,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民俗之中,无法离开。留学生来到中国面对的是与其本国风俗习惯截然不同的全新环境,中国民俗文化是他们有必要首先了解、掌握的,因为在生活、学习、交际、工作中处处离不开民俗。《礼记·曲礼上》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讲的就是初到异地了解民俗的必要。留学生初到中国会看到许多他们认为“奇怪”的现象,提出许多疑问,如:为什么第一次见面中国人就会问很多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中国人家里吃饭,我吃饱了为什么还要让我吃;接到别人的礼物为什么漫不经心地放到一边;为什么穿着睡衣上大街;为什么喜欢过分地没有根据地称赞别人而显得虚伪;等等。一连串的问题都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待客礼仪、民俗心态等民俗现象有关。

不少留学生都谈到过刚到中国时被中国人劈头盖脑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第一次见面,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年龄、工作和收入并无所顾忌地打听对方的有关情况。而这些在西方和日本是个人的隐私(privacy),他人无权过问。所以他们听到这些提问就感到尴尬或反感,觉得是对别人的不尊敬。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们不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不了解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中国人见面彼此询问一下对方的近况,如生活、工作、身体健康、家庭等是理所当然的,是表示对对方的亲近、关心。这种习惯的形成与中国的家庭宗法制有关。一个家族内,既有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严格等级制度,又讲究父慈子孝、亲情洋溢的天伦之乐,个人既受到关心、爱护又被支配,个人生死荣辱都与家族息息相关。家族内一切事务都按尊卑、长幼、亲疏严格区别对待的一套伦理法则来办理,完全没有个人的自由,个人在家族内是没有秘密可言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绝对没有隐私观念,而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的隐私观念不同。在西方人看来,跟自己有关的一切都是个人隐私,他人不得干涉。中国人的隐私概念没有这么宽泛,常是指与个人有关的不好的方面,而且个人的隐私又会扩展为家族的事情,俗话所说“家丑不可外扬”正是此意的表述。人们一般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宏观特征是,西方文化的主线是个人本位,也就是个体主义,而汉族文化的主线是人伦本位,也就是群体本位或称集体主义。西方的个人本位,以个人为中心,只要不妨害他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由此特别重“隐私权”;中国的人伦本位总是以不破坏群体关系为前提,以他人为参照,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社会、家族,往往受制于特定的群体类别与等级次序,由此个人的隐私观念极其淡薄。

留学生也曾谈到去中国朋友家作客,一方面感到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另一方面又觉得不自由、不舒服。让人难以招架的是主人不停地劝吃劝喝,即使自己吃饱了,主人仍是一个劲儿地夹菜,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吃下去,因为在西方以及日本,把食物剩在碟子里不吃完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中国人如果确实不想吃,就不去动满满的碟子,主人若是看到你的碟子空了,就会马上给你夹满。外国朋友不了解这一习俗,就只好吃胀了肚子。他们已经习惯“主从客便”的待客原则,遇到中国人如此盛情的款待,却感到是在受强迫而心有不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国菜他们心理上难以承受。比如西方人一般不吃禽、畜的内脏、头、蹄或爪,可中国人利用这些能做出好几道菜。中国人认为是美味佳肴,外国人却难以下咽。我们认为蟹黄是富有营养的珍贵美味,一位美国学生却不这样想,他说美国人不吃蟹黄,当他的中国朋友再三请他品尝时,他勉为其难地吃了一点儿。这正是不同的饮食习俗造成的隔阂。

在西方和日本,人们接到礼物后要马上打开并说一些“这太好了”、“我真喜欢”之类的赞美话,要对礼物欣赏赞叹一番,才算没辜负送礼人的一片心意。而中国人收到礼物,先要客气一番,然后将礼物放在一旁,不再提起,直到客人走了,才打开礼物。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据说,如果马上打开礼物,显得主人有点贪心。

还有留学生认为中国人不坦城,对一些事物或情况不说出真实的想法而妄加称赞。有学生说,她的一位中国朋友总是说“啊,你的汉语说得很好。”“你的汉字写得真漂亮。”“你学得很快。”其实她的汉语水平并不好。在这里,她的朋友是按照中国习惯,说话做事比较照顾对方的情面,怕直言不讳使人泄气,伤了对方的感情。而留学生作为西方人希望听到坦率的意见,从而提高汉语水平。在跨文化交际中,发表个人意见时,中国人确实往往含糊其词,不置可否,这让一些外国朋友如坠雾中,辨不清其真实想法。另外很多留学生提出了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上海人穿着睡衣上大街,在马路边、菜市场、居民区甚至南京路上,都会看到一些身着睡衣的人来来往往。他们感到特别难理解,因为在他们国家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如果有人穿睡衣上街,那一定是脑子有问题,是“有失体统”的。可中国人穿着睡衣睡裙在街上悠然漫步,人们见怪不怪。其实上海人因睡衣的宽松、舒适已将它当作一种休闲服饰。普通中国人对不同场合服饰的严格要求和分类并不看重,他们注重的是服饰的实用性,因此将睡衣的用途扩大化,不仅仅是睡觉专用的,而成为家居休闲服饰。西方人的衣着打扮,正式场合按社交习俗打扮得非常正规,而在非正式场合虽然很随便,界线分明,但专用服饰的用途绝不与其他服饰相混。中国人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服饰界线不太分明,也不特别讲究服饰的专用性。

留学生学习中也会遇到许多与民俗有关的词语,他们感到困难的是词语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词语。有的学者把那些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即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的语言因素称之为“国俗语义”[3],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民俗语义”。汉语中含有民俗语义的词语很多,如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其中反映的民俗事象非常丰富。又比如数词、颜色词、称谓语、问候语、祝福语、道谢语、禁忌语、委婉语等语言以及一些动植物也反映了特定的民俗现象、民俗思维模式。

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大都喜欢到各处旅游,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实践,是对风土人情身心以赴的体察。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山光水色、珍木异卉一经民俗文化的点染便熠熠生辉,在展现优美奇异风姿的同时也在诉说着优美的神话、动人的风物传说、民间故事。正是这民俗文化使旅游者了解异国他乡民众的生活、愿望、心理和性格,体味浓郁的风土人情。杭州西湖天下盛名,而那千载流传的美丽多情的白蛇女故事给一泓碧水增添了无限风情,雷峰夕照、断桥残雪因之令人涵咏不尽。苏州虎丘广受厚爱,也因那鸳鸯冢、试剑石、生公讲台、点头石、憨憨泉等神异瑰丽的传说使虎丘山水有情,草木依人,让人流连忘返。旅游中还可品尝名菜佳肴、风味小吃,购买富有民间工艺情调的纪念品,全方位领略民俗文化的情趣。给学生适时地介绍讲解有关旅游民俗文化知识,可使他们拓宽视野,于欣赏自然美景中领略特异的人文景观,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民俗无处不在,留学生来到中国,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有大好机会观察中国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这对学习语言也是必要的。正如“文化语言观”所认为的,语言是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而且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反之亦然。要学好一国语言就要大量接触该国的文化,而且应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cquisition),在掌握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同时,也应掌握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4]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本质文化,更应受到重视。

最后,简单地谈谈学习民俗的方法。

1.结合语言教学挖掘语言形式内的民俗文化含义

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时,揭示语言形式内含的民俗文化意义、民俗心理,可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技能。如前文所述含有民俗语义的词语在教材中出现时,可有针对性地讲解其内含的民俗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灵活运用。比如,“青梅竹马”这一成语,如果知道“竹马”的含义,有助于学生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竹马就是指骑竹马,是一种儿童游戏,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流行。即用一根短竹竿或木棍作为马的象征,儿童(多为男童)骑在胯下,模仿骑马的样子向前奔跑。古代竹马之戏非常盛行,唐朝诗人白居易有首诗写到:“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竹马”与“青梅”联系在一起是源于李白的一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就是指从小在一起玩的好朋友,多比喻男女双方自幼一起玩耍,长大后互相了解、感情笃厚的纯真爱情。

2.开设专门的民俗课程

有利于系统地掌握中国民俗文化。需注意的是,讲授民俗课时不能仅限于过去的传统的,要注意民俗的现代性。学生最希望了解的是当代的中国社会。民俗既有传承性,也有变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如中国传统家庭模式是四世同堂式的大家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建立“核心家庭”,即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三口之家”愈来愈多,但三代同堂仍大量存在。当代一些大城市也和西方一样,出现了“丁克”(DINK)家庭,即双收入无子女(Double Income No Kids)的家庭。以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视角来观照中国才能全面地了解中国。

标签:;  

民间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_民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