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癌症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肖玲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癌症患者介入治疗负性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将5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 d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其中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癌症患者平稳度过介入治疗,从而使患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介入治疗。

[关键词] 心理护理;癌症;介入治疗

我院介入科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对32例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24-60岁,平均(47.0±9.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或大专20例,大学及以上10例;总病程1~13个月,平均(4.2±2.6)月;肝癌28例,肺癌14例,结肠癌9例,鼻咽癌3例,食道癌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种、年龄、病情、受教育程度及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焦虑及抑郁诊断标准[1];②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③每位患者均获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65岁者;②依从性差、错误入选者,合并使用影响本观察结果的药物者。

1.3 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56份,回收率100%。

1.4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治疗:

1.4.1术前 (1)向患者介绍微创的优点、成功病例。(2)介绍治疗方式和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和意外, 使患者对介入全程有全面的了解和充足的思想准备。

1.4.2术中 (1)护士熟悉各种介入器材特性和药品配备等, 熟练配合医生介入手术。(2)术中关切询问,采用松弛疗法和暗示疗法, 双手按摩患者耳垂部位,用亲和语言与患者聊天, 分散患者注意力, 解除紧张情绪。(3)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疼痛, 及时解释, 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处理。

1.4.3术后 了解患者使用造影剂及化疗药物后的反应,和患者进行交谈后, 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原因, 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2]。作好主动、细致的思想工作, 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如精神紧张、心理恐惧、悲观失望、绝望情绪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前两组数据可比性采用t检验确认两组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对研究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其中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肿瘤的介入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创伤和副作用小,被患者普遍接受,但介入治疗前的负性心理状态仍不能忽视。在介入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必要。

本研究在常规介入术前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28例患者应用了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激发患者的生存欲望,增强患者忍受治疗痛苦的耐受力,提高了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补卷(期):(增刊)160-204.

[2]李荣芹, 李宝花, 刘艳青.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 1997 , 32(6):358 .

论文作者:肖玲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癌症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肖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