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杂居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特殊性探究——广西隆林个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西论文,特殊性论文,个案论文,多民族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教育关系到国家昌盛、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民族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繁荣,最终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多,情况复杂,各民族居住的特点与全国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一样是“大杂居”、“小杂居”,但是广西民族还具有“杂居”的特点,即在小范围内多个少数民族混合居住。杂居地区的各民族在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要缩小民族间事实上存在的差距,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同时,民族教育也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认真总结了过去长期忽视民族杂居地区教育的教训,把教育放在民族杂居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实行增加经费、定向招生、民族教师培训等特殊政策,扶持民族杂居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杂居民族发展的参差不齐以及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决定了民族杂居地区发展教育的艰难性,致使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虽然政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效果却不理想。本人选择了广西民族杂居情况较为典型的隆林各族自治县作为研究的地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二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南盘江以南,地处北纬24°22′至24°59′,东经104°47′至105°41′之间。东与田林县为邻,南和西南与西林县接壤,北以南盘江为界与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隔江相望。县境东西最大纵距86公里,南北最大横距59公里,总面积3552.96平方公里。县境地形中部高,北部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境为山原化山地,1995年,全县辖18个乡、3个镇、178个村民委委会、26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662人,其中壮族人口最多,占53.53%(195744人),主要分布在革步,金钟山,沙梨,委乐,者保,新州;其次是苗族,占24.53%(89689人),主要分布在德峨、克场、蛇场、猪场、者浪;汉族占20.28%(74172人),主要分布在者浪、隆或、桠杈、新州;彝族占0.93%(3396人),主要分布在德峨(1681人);仡佬族占0.65%(2395人),主要分布在德峨、克场和者浪。
隆林县内的教育始于清代。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西隆州始办学官。后改办儒学、建文庙。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始设学署,到嘉庆二年(1797年)设义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西隆州先后成立师范讲习所和两等(初等、高等)小学堂。民国初期,推行普及教育,小学发展到13所。1959年,西隆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办起了194所小学,教师增加到435人。在校学生1614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14个公社125个大队,共有小学1017所,完全高中14所,独立初中4所。破格使用中小学教师,削弱了小学办学能力,教学质量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调整教育机构,实行普及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一起抓,对中学进行调整。1981年,高中调整为2所,初中调整为15所。实行中学三三制,小学六年制。使隆林教育重新焕发生机。90年代,自治县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4年11月,经地区验收,全县“双教”(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达标。199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2所,专职教师689人,在校学生8179人;小学701所,教职工3470人,在校学生5005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3%。[1] 2005年,隆林县通过“普九”验收。到2006年,全县共有中小学校346所,在校学生58667人,中小学教师总人数2580人,小学入学率达到99.2%,小学升初中升学率达到92%。(详见表1、表2、表3)
表1 2002~2006年隆林中小学数量情况系列表:
中小学校数量
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
小学 421 400 366 344324
初中 23 23 23 23 21
高中 2
2
1
1
1
合计446 425 390 368 346
表2 2002~2006年中小学学生总人数和民族学生人数对比
年份
20022003200420052006
人数 学生总民族学学生总民族学学生总民族学学生总民族学学生总民族学
年级 人数 生人数 人数 生人数 人数 生人数 人数 生人数 人数 生人数
小学41696 31897 42132 31220 4069230973 3952630164 39534 30330
初中15994 10788 16608 11579 1798513208 1805813661 16466 12268
高中1432
1021
1881 126322601421
2535 1646 2667 1692
合计59122 43706 60612 44062 6093745602 6011945471 58667 44290
表3 各级学校升学率
年份 20022003200420052006
小学入学率97.298.898.999.799.2
小学升初中71.794.197.3100 92.6
初中升高中10.419.416.916.916.7
从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从2002年的43706人增加到2006年的44290人,另外,各级学校入学率也是一年比一年提高。小学入学率由2002年的97.2%增加到2006年的99.2%。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也由2002年的71.7%增加到2006年的92.6%。高中入学率由2002年的10.4%增加到2006年的16.7%。
这些年,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和相关的教育倾斜政策的落实,基本上保证了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校小学生39.534人,少数民族学生有30330人,占76.72%;在校中学生16466人,少数民族学生有12268人,占74.50%;在校高中生2667人,民族学生1692人,占63.44%。这些数字比例和民族比例基本是一致的(全县总人口365663人,少数民族共291491人,占总人口的79.72%.)。
表4 2006年隆林县普通大中专录取情况表
总人数女生本县外县汉族壮族苗族彝族
仡佬族其他
中专录取153
43 131 22 54 82 9
2
50
大专录取4714 12 35 24 21 1
0
10
从表4反映的录取情况来看,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考取大学或中专的人数也有了可喜的进步。2006年,隆林县共考取大专(含以上)47人,少数民族学生23人,占48.94%;考取中专152人,少数民族学生98人,占64.71%。这些年,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上学的权利。同时还说明,当地人民也逐步提高了对教育的重视。
另外,近几年来,民族杂居地区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同内地一样开始实施“普六”。2005年通过区政府“普九”验收,同时,借助“贫义”、“两基”等等工程项目和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广州海珠区在隆林的教育扶持项目),以及市、县、乡党委政府重视、关心、支持,隆林县的教育总投入不断增大,校舍改造年年有项目,城镇学校和部分农村学校建设经常有动作,土木结构的校舍逐步减少,砖木结构的校舍逐步增加。不仅是城镇中小学建设变化很大,多数乡级学校和公路沿线的部分村级完小的校舍也在变好,校园在变美。我们调查的猪场乡中心小学和中学时,那两所学校正在“大兴土木”。现在,这里不仅有了崭新的教学大楼,而且图书馆、实验楼也正在兴建当中。该校校长跟我们说,“这是广州海株区的教育扶贫项目,我们的校舍和教学设施渐渐充实了,下一步的工作是发展和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早在90年代,隆林就和广州多个地区建立了对口的扶持项目,现在这些项目扶持资金逐步落到了实处,为隆林的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国家和政府开明的民族政策引导的良好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民族杂居地区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教育经费投入的缺口依然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仍然是影响多民族杂居地区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我们从表2来看,学生入学人数逐年增加,但学校数量不仅没有增加,相反从2000年(584所)到2006年(346所),学校数量大大减少了。而且现有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也是十分的简陋和不足,很多村一级的校舍依然是土篱笆房。德峨乡田坝村的校舍就是这种土篱笆房,而且整座学校只有一间房,小学一至三年级都挤在这间破旧的土篱笆房里。由于学校条件差,村里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跑到外地上学去了。全村只有75个学生在这里上学,由3位老师负责所有课程。在隆林,依然还有部分乡一级学校没有图书馆、实验仪器室、实验室和运动场地,不具备起码的办学条件。但是学校为了完成“普九”任务,即便不具备办学条件也必须运转。另外,隆林县是典型的石山区,全县的石山覆盖率超过了50%,交通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加上县里校点严重不足和校点布局不合理,很多山区都没有自己的学校,大部分的山区学生都是翻山越岭跋涉几个小时来到乡镇一级学校上学。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学生由于害怕路途遥远和山路危险而中途退学。虽然近几年,隆林交通问题得到不少改善,但“村村通路”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比例越往上越低。孩子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知道,隆林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9.72%。我们仔细看一看表2中反映的情况:隆林少数民族总入学人数44290人,占隆林县学生总人数(58667人)的75.49%,仅与民族人口比例基本一致。这就说明隆林这个多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就学是能得到满足的;初中少数民族的入学人口12268人,占总入学人数的74.51%;到了高中,少数民族的入学人数就只剩下1692人,只占总入学人数的63.44%了。这就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79.72%)存在较大的悬殊。2006年大专录取47人,少数民族只有23人,占总录取人数的48.94%。而同期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却是63.44%,大大的超过了这个数,可见许多少数民族学生读完小学,部分读完初中就无法进一步升学。当然,形成少数民族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经济原因,但不容忽视的一大原因是社会和家长的知识、教育观念十分落后。很多家长对国家“普九”的政策知之甚少,而且根本没有认识到知识和教育是导致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农村劳动力本身就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是一种浪费,与其在学校“花钱”,还不如早点回家学着干点活,这样可以帮家里减轻负担。我们在猪场乡仁盘屯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叫陶红的小朋友,今年才12岁,读小学3年级,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小朋友,成绩也非常好。我们调查组问及她的情况时,小朋友眼泪汪汪地告诉我们说,“下个学期再也不能上学了,爸爸说要到玉米地去帮忙”,这让我们整个调查组成员都非常吃惊。另外,在革步乡么潮湾屯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这里村民的教育观念也非常淡薄,很多小青年到十五六岁了还在上小学二三年级,辍学回家的小女孩十三四岁就打算结婚嫁人。很显然,这些本不应有的现象都是当地人观念落后的原因所致。
表5 隆林各民族受教育情况对照表
民族
人数及所 文盲 扫盲班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占比例
(含中专)以上
汉族人数 14 1 16387147
比例 7.4% 0.5% 8.5%20.2%37.8%25.0%
壮族人数 36 0 41749645
比例 12.2% 0.0% 13.9%25.1%32.5%15.3%
彝族人数 20 3 44292214
比例 15.2% 2.3% 33.3%22.8%16.7%10.6%
仡佬族 人数 17 0 14 88 8
比例 30.9% 0.0% 25.5%14.5%14.5%14.5%
偏苗比例 26 5 3819
2812
比例 20.3% 3.9% 29.7%14.8%21.9% 9.4%
白苗人数 17 0 12 47 7
比例 36.2% 0.0% 25.5% 8.5%14.9%14.9%
花苗人数 19 1 19 44 6
比例 35.8% 1.9% 35.8% 7.5% 7.5%11.3%
这种情形在不同民族间的表现不一。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到,汉族和少数民族比较起来,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比较起来,壮族和彝族这两个民族的受教育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民族。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苗族中的白苗和花苗支系的受教育程度则远远低于其他民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其居环境来看,壮和彝这两个民族多居于山地平洼处,种植以水稻和烟叶为主,白苗和花苗及大部分仡佬族都居于偏远的石山区,石山区没有水源,所以,以种植玉米为生。这样就决定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水平的差异。其次,从不同民族特殊的文化背景来看,壮族和彝族这两个民族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比较开放。白苗和花苗这两个苗族支系常年深居石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容易接受外面的新事物,思想意识落后。语言能力也是影响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过程中发现壮、彝这两个民族的双语和多语使用者所占比例相当大(双语使用者占90%以上),特别是使用汉语的能力大大增强;相反,我们在猪场乡的岭家坪屯调查白苗的语言使用情况时,发现这里还存在大量的单语使用者(占我们的问卷调查比例的20%以上,主要集中在年老者及大部分的妇女和儿童),这样,小孩进入学校,听不懂汉语,也听不懂其他民族的语言,这些孩子即使进入学校也无法正常学习。所以,经济条件好、思想开放、意识先进、语言能力强的民族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就优先取得教育权,并且在学校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在我们抽样调查中,壮族高中以上文化的占32.5%)。而经济条件差、思想封闭、意识落后、语言能力差的民族势必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表5中显示,隆林4个少数民族中,壮族和彝族的文盲比例是最低的(壮族12.2%,仅次于汉族;彝族15.2%),而花苗和白苗的文盲比例高达35.8%和36.2%。所以,在多民族杂居地区,如何缩小这种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也是发展民族杂居地区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上数据均为抽样调查结果)。
三
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近年来在党和政府政策倾斜和特殊措施的关怀下,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和改善。但是,由于民族杂居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及制约教育发展因素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政府必须继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扶贫力度,花大力气促进边疆民族杂居地区教育的发展。
首先应全面贯彻民族政策,积极发展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国务院在2005年5月26日颁布的《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新的措施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事业的发展,国家应积极创造条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的民族杂居地区的义务教育给予重点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将民族自治地方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地方财政相应安排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强化各种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 同时,必须继续加大对民族杂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实行特殊政策。要安排专项经费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对“两基”攻坚进行重点支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争取让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少数民族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3] 而且,要围绕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重点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并通过对校点的布局的调整,解决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实行“三集中一过渡”模式,大力调整学校布局;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和管理区集中;小学以上的学校向寄宿学校过渡,全面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同时对民族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必须逐步实行“全免”的义务教育。缩小各民族间的差异,对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采取特殊政策。尤其要花大力气改善偏远地区的交通环境,做到屯屯通路,村村通车。另外我们还要加大对民族杂居地区群众教育观念转变的宣传力度,用一些鲜活生动的事例,改变少数民族传统落后的思想教育观念。必要的时候,要组织干部下乡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组织群众学习国家相关的教育法规,让他们真正转变观念,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总之,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发展民族教育是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党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把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来对待,采取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民族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民族杂居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杂居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单一的民族地区在教育发展上有很大的不同。探索类似于隆林这样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教育的特殊性,寻求搞好民族杂居地区教育的根本措施,理清民族杂居地区发展教育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积极探索民族杂居地区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采取特殊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民族杂居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7-11-16